首页> 中国专利> 半自动脱钩型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半自动脱钩型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适应性强、便于运输。本发明的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拉绳(13)和下部设有冲击头(10)的配重(9),所述配重(9)悬挂于待测构件(16)正上方;还包括环状扣件(11)、弯钩(14)、缆绳(15)和电动葫芦(12);所述缆绳(15)上部卷绕在电动葫芦(12)上,下端与弯钩(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弯钩(14)弯曲的头端钩挂在与配重(9)顶端固定连接的环状扣件(11)上,其尾端固定连接可通过拉拽使弯钩(14)头端与环状扣件(11)脱离的拉绳(13)。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8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65208.3

  • 申请日2021-04-06

  • 分类号G01N3/303(20060101);G01N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唐代盛

  •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5: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冲击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梁体、纤维梁体等构件抗冲击性能的测试。

现有的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用于建筑材料检测的灵活方便的落锤冲击试验机”(申请号:201811036382.8,公布日:2019.01.04)所述,包括快速替换机构、固定底座、支撑板、操作按钮、电控箱、接电线、落锤、落锤滑板、落锤绳、固定顶箱、滑杆,快速替换机构设于固定底座中部顶端,固定底座和快速替换机构采用间隙配合,快速替换机构由动力装置、开关拉动装置、活塞下压装置、旋转板、启动装置、推动装置、安装拆卸装置、伸缩装置、传动装置、安装螺栓组成。

上述装置底座与上部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限制了试验构件的尺寸;装置为整体性构造,安装完成后试验场地相对受限,不便于运输;试验构件属于小型板材构件,无法对混凝土梁体等大型构件进行冲击试验;且其滑道导轨采用刚性滑杆,在落锤下落过程中会与滑杆不可避免的产生摩擦,损失冲击动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适应性强、便于运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缆绳15和下部设有冲击头10的配重9,所述配重9悬挂于待测构件16正上方;还包括环状扣件11、弯钩14、拉绳13和电动葫芦12;所述缆绳15上部卷绕在电动葫芦12上,下端与弯钩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弯钩14弯曲的头端钩挂在与配重9顶端固定连接的环状扣件11上,其尾端固定连接着可通过拉拽使弯钩14头端与环状扣件11脱离的拉绳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适应性强:本发明支架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试验构件的尺寸进行相应调节,可满足不同尺寸试件的抗冲击性能测试,适应性更强;

2、便于运输:整个装置构造简单、安装方便且造价更为经济,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拥有可拆卸、便于运输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支座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悬臂柱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横杆的俯视图。

图中,1为立柱;2、3为支撑柱;4为横杆;5、6、7、8为导轨;9为配重;10为冲击头;11为环状扣件;12为电动葫芦;13为拉绳;14为弯钩;15为缆绳;16为待测构件;17、18为支架;19、20、21、22为支座;23、24为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半自动脱钩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缆绳15和下部设有冲击头10的配重9,所述配重9悬挂于待测构件16正上方;还包括环状扣件11、弯钩14、拉绳13和电动葫芦12;

所述缆绳15上部卷绕在电动葫芦12上,下端与弯钩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弯钩14弯曲的头端钩挂在与配重9顶端固定连接的环状扣件11上,其尾端固定连接着可通过拉拽使弯钩14头端与环状扣件11脱离的拉绳13。

当拉绳13处受到向下的拉力时,由于杠杆原理的作用,弯钩14与配重9上的环状扣件11自动分离,实现半自动脱钩。配重9带着冲击头10,自由下落,对待测构件16形成冲击,完成冲击试验。

如图1、2所示,还包括悬臂柱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横杆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第三导轨7、第四导轨8

所述悬臂柱1置于待测构件16一侧中部,下端固定于地面,其上端悬臂与所述电动葫芦12可拆式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

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分别置于待测构件16两端之外,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分别与横杆4的两端可拆式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第三导轨7、第四导轨8分别竖向穿过配重9四周预先设置的导轨通孔,下端定于地面,上端与横杆4固定连接。

还包括置于待测构件16两端部下方的第一支架17和第二支架18;

所述第一支架17和第二支架18下端与地面可拆式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架17与第二支架18间距离可调。

第一支架17与第二支架18间距离可调,可满足不同尺寸试件的抗冲击性能测试,适用性更强。

如图3所示,所述待测构件16的一端通过第一支座19和第二支座20与第一支架17可拆式固定连接,待测构件1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支座21和第四支座22与第二支架18可拆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悬臂柱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第一导轨7、第二导轨8、第一支架17和第二支架18下端均与地面可拆式连接。

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与地面可拆式连接,便于拆卸、便于运输。

优选地,所述配重7由多块钢板上下叠加,并由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竖向可拆式固定而成。

配重7由一定厚度的多块钢板叠加而成,可以根据试验需求自由添加或减少配重重量;配重两端分别被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穿过,用以限制配重7的横向移动,确保落锤能够竖直下落。

如图5所示,为满足缆绳15穿过横杆4与下方的弯钩14相连,横杆中间预留孔洞。为满足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第三导轨7、第四导轨8纵向穿过配重9四周预先设置的导轨通孔,且上端与横杆4连接,横杆4对应的导轨通孔正上方,有构件向两侧伸出,同样设有孔洞用于与导轨的固定连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