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

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5‑15份、清净分散剂0.5‑1份、抗磨剂0.8‑1.6份、抗氧化剂0.5‑1.5份、防锈剂0.2‑1份、粘度指数改进剂0.6‑1.2份、抗泡剂0.1‑0.5份。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优质基础油,延缓衰减,降低粘度下降,长效添加剂,高效保护,抗磨损性能优异的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9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营市昊铭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87753.5

  • 发明设计人 赵允山;赵文婷;孙浩杰;

    申请日2021-03-17

  • 分类号C10M169/04(20060101);C10N40/04(20060101);C10N30/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范琳

  • 地址 257335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南十里堡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4: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汽车的驱动主要靠齿轮传输,不过齿轮在传输过程中会有磨损,齿轮油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润滑齿轮,减小摩擦,使得动力更加平稳输出。传统齿轮油使用寿命短,造成齿轮油品频繁更换,带来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基础油,延缓衰减,降低粘度下降,长效添加剂,高效保护,抗磨损性能优异的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5-15份、清净分散剂0.5-1份、抗磨剂0.8-1.6份、抗氧化剂0.5-1.5份、防锈剂0.2-1份、粘度指数改进剂0.6-1.2份、抗泡剂0.1-0.5份。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油10份、清净分散剂0.8份、抗磨剂1份、抗氧化剂0.7 份、防锈剂0.2份、粘度指数改进剂1份、抗泡剂0.3份。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油为加氢基础油,通过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加氢精制和催化脱蜡等步骤进行处理,使其具有(1)粘度指数高、低温性好、粘温性好;(2)热稳定性、抗氧化安定性好;(3)挥发性低;(4)毒性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抗磨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不但可以有效地改进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和防锈性。

进一步地,所述抗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它表面能低,表面张力也较低,在水及一般油中的溶解度低且活性高;它的主链为硅氧键,为非极性分子,与极性溶剂水不亲和,与一般油的亲和性也很小;它挥发性低并具有化学惰性,比较稳定且毒性小。

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可以润滑齿轮,减小摩擦,使得动力更加平稳输出,延缓衰减,降低粘度下降,长效添加剂,高效保护,抗磨损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包括如下组分:所述基础油10份、清净分散剂0.8份、抗磨剂1份、抗氧化剂0.7份、防锈剂0.2份、粘度指数改进剂1份、抗泡剂0.3份。

所述基础油为加氢基础油。

所述抗磨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所述抗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包括如下组分:所述基础油5份、清净分散剂0.5份、抗磨剂0.8份、抗氧化剂0.5份、防锈剂0.2份、粘度指数改进剂0.6份、抗泡剂0.3份。

所述基础油为加氢基础油。

所述抗磨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所述抗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超长换油周期齿轮油,包括如下组分:所述基础油15份、清净分散剂0.8份、抗磨剂1份、抗氧化剂0.7份、防锈剂0.2份、粘度指数改进剂1份、抗泡剂0.3份。

所述抗磨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所述抗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具体使用时,提供90件相同齿轮,分为三组,一组有30件相同齿轮,将实施例1-3制备的齿轮油对齿轮进行涂抹,涂抹后对每组齿轮进行驱动,达到一定时间后,对齿轮的磨损情况,齿轮油的消耗率以及粘度分别进行对比,经试验得出实施例1为最佳齿轮油。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