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

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设置6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要素A‑F;对于要素A‑D,每个一级要素设置数个二级要素,并对每一二级要素赋予分值;对于要素E和要素F,分别设置一系数;接收要素A‑D发生的起数;判断要素E、F是否发生,若是,则系数取1,若否,则系数取0;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RPRC:本发明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中,通过先设置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并接收要素A‑D起数和要素E、F的系数,再通过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RPRC,解决了目前无法综合有效评价各个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管控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和评价依据。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辐射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厂一个特有的与生俱来的挑战是电离辐射的存在,与之相应地,核电厂设置了辐射防护专业部门、建立了辐射防护体系、配置了辐射监测和防护装备。在国家监管层面,相关法规条例明确了辐射事故,国家标准提出了辐射防护标准限值,但在评价辐射防护风险管控效果和识别弱项以持续改进方面,欠缺一种覆盖运行核电厂辐射防护业务范围和可量化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单个核电厂分析改进或核电厂之间同行对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以全面、有效地评价运行核电厂的辐射防护风险,并以指数的形式量化体现,为单个核电厂分析改进或核电厂之间同行对标提供工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包括

设置6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要素A-F;

对于要素A-D,每个所述一级要素设置数个二级要素,并对每一所述二级要素赋予分值;

对于要素E和要素F,分别设置一系数;

接收所述要素A-D发生的起数;

判断要素E、F是否发生,若是,则所述系数取1,若否,则所述系数取 0;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其中,Ai是要素A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i是要素B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i是要素C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i是要素D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Ei是要素E的系数;Fi是要素F的系数。

优选地,所述要素A-F分别是高辐射风险控制事件、污染事件、照射事件、放射性物质及边界事件、辐射事故、个人年剂量超法定限值事故。

优选地,要素A包括3个二级要素,所述

其中,A1是要素A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1是所述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A2是要素A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2是所述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A3是要素A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3是所述第 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优选地,要素B包括5个二级要素,所述

其中,B1是要素B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1是所述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2是要素B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2是所述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3是要素B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3是所述第 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4是要素B中第4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4是所述第4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5是要素B中第5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5是所述第5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优选地,要素C包括7个二级要素,所述

其中,C1是要素C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1是所述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2是要素C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2是所述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3是要素C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3是所述第 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4是要素C中第4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4是所述第4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5是要素C中第5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5是所述第5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6是要素C中第6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 NC6是所述第6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7是要素C中第7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7是所述第7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优选地,要素D包括3个二级要素,所述

其中,D1是要素D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1是所述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2是要素D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2是所述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3是要素D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3是所述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优选地,还包括:

判断所述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判断所述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判断所述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一种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包括

一级要素设置单元,用于设置6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要素A-F;

二级要素设置单元,用于对于要素A-D,每个所述一级要素设置数个二级要素,并对每一所述二级要素赋予分值;

系数设置单元,用于对于要素E和要素F,分别设置一系数;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要素A-D发生的起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要素E、F是否发生,若是,则所述系数取1,若否,则所述系数取0;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其中,Ai是要素A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i是要素B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i是要素C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i是要素D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i是所述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Ei是要素E的系数;Fi是要素F的系数。

优选地,所述要素A-F分别是高辐射风险控制事件、污染事件、照射事件、放射性物质及边界事件、辐射事故、个人年剂量超法定限值事故。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等级评定单元,包括:

优秀评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良好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秀评定结果、选择性地判断所述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合格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良好评定结果、选择性地判断所述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中,通过先设置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并接收要素A-D起数和要素E、F 的系数,再通过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等级评定单元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中等级评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某核电厂1-6辐射防护风险指数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100,用于设置一级要素(即要素一)和二级要素(即要素二),并接收要素A-D起数和要素E、F的系数,再通过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100包括一级要素设置单元10、二级要素设置单元20、系数设置单元30、接收单元40、判断单元50、计算单元60和等级评定单元70。一级要素设置单元10、二级要素设置单元20、系数设置单元30分别用于设置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和系数,接收单元40用于接收要素A-D发生的起数。判断单元50用于判断要素E、F的系数;计算单元60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其中,一级要素设置单元10用于设置6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要素A-F。在一些实施例中,要素A-F分别是高辐射风险控制事件、污染事件、照射事件、放射性物质及边界事件、辐射事故、个人年剂量超法定限值事故。

二级要素设置单元20用于对于要素A-D,每个一级要素设置数个二级要素,并对每一二级要素赋予分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级要素设置单元20对要素A-D进行如下设置。

要素A包括3个二级要素,

其中,A1是要素A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A2是要素A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A3是要素A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要素B包括5个二级要素,

其中,B1是要素B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2是要素B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3是要素B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4是要素B中第4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4是第4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5是要素B中第5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5是第5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要素C包括7个二级要素,

其中,C1是要素C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2是要素C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3是要素C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4是要素C中第4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4是第4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5是要素C中第5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5是第5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6是要素C中第6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6是第6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7是要素C中第7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7是第7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要素D包括3个二级要素,

其中,D1是要素D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2是要素D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3是要素D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系数设置单元30用于对于要素E和要素F,分别设置一系数。系数可以为0或1。

接收单元40用于接收要素A-D发生的起数。

判断单元50用于判断要素E、F是否发生,若是,则系数取1,若否,则系数取0。

计算单元60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其中,Ai是要素A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i是要素B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i是要素C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i是要素D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Ei是要素E的系数;Fi是要素F的系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等级评定单元70包括优秀评定模块71、良好评定模块72和合格评定模块73,优秀评定模块71用于判断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以下结合图1-4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说明。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用于设置一级要素(即要素一)和二级要素(即要素二),并接收要素A- D起数和要素E、F的系数,再通过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本发明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6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要素A-F。在一些实施例中,要素A-F分别是高辐射风险控制事件、污染事件、照射事件、放射性物质及边界事件、辐射事故、个人年剂量超法定限值事故。

对于要素A-D,每个一级要素设置数个二级要素,并对每一二级要素赋予分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要素A-D进行如下设置。

要素A包括3个二级要素,

其中,A1是要素A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A2是要素A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A3是要素A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要素B包括5个二级要素,

其中,B1是要素B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2是要素B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3是要素B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4是要素B中第4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4是第4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5是要素B中第5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5是第5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要素C包括7个二级要素,

其中,C1是要素C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2是要素C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3是要素C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4是要素C中第4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4是第4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5是要素C中第5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5是第5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6是要素C中第6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6是第6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7是要素C中第7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7是第7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要素D包括3个二级要素,

其中,D1是要素D中第1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1是第1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2是要素D中第2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2是第2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3是要素D中第3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3是第3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对于要素E和要素F,分别设置一系数。

接收要素A-D发生的起数。

判断要素E、F是否发生,若是,则系数取1,若否,则系数取0。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其中,Ai是要素A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A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Bi是要素B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B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Ci是要素C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C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Di是要素D中第i二级要素对应的分值,NDi是第i二级要素发生的起数; Ei是要素E的系数;Fi是要素F的系数。

优选地,还包括等级评定步骤:

判断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判断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判断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作为选择,等级评定步骤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在不设置等级评定步骤的情况下,不影响主要功能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方法的其他部分与前述实施例一致,此处不做赘述。

本发明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所计算得出的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以下结合表1-表3、以及图5对本发明核电厂辐射防护风险指数计算系统及方法一些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将运行核电厂辐射防护的管控业务分为 6个一级要素和18个二级要素。

6个一级要素分别为:

1)要素A:高辐射风险控制事件。

2)要素B:污染事件

3)要素C:照射事件

4)要素D:放射性物质及边界事件

5)要素E:辐射事故

6)要素F:个人年剂量超法定限值

要素A至要素D,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18个二级要素,及赋予不同的分值(每1起事件的分值,多起事件则累计),见表1:

表1一、二级要素定义和分值

要素E和要素F,不设分值,作为系数设置,设置值为0或1,见表2:

表2要素E、F定义和系数值

每个二级要素有对应的发生起数N,每个二级要素分别计算分值(如A1 的分值计算:A1×N

I

风险指数I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要素一、要素二的分值、起数以表3为例:

表3

以某核电厂1、某核电厂2、某核电厂3、某核电厂4、某核电厂5、为某核电厂6为例,用本方法计算出每个核电厂的辐射防护风险指数I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