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

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S1,防伪模块制作:防伪模块由表层数字码和物联网模块组成,物联网模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电路回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连接;S2,防伪模块的安装:防伪模块安装在包装箱、包装盒或罐装瓶的盖与本体衔接位置;S3,防伪模块的发放、激活;S4,防伪查询验证;S5,防伪管理系统的区块链机制。本发明实现了有效的验证商品真伪,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商品鉴真手段,实现商品的制造、流通、使用环节的全过程追溯。在包装开启后,防伪模块立即失效,有效避免高端商品的包装重复使用,从根本上实现防伪的有效管控。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系统,尤其是涉及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外包装商品的防伪,存在两个难题:1、如何防止防伪标签的非法规模复制,2、如何实现防伪标签与外包装商品一对一绑定。例如高端酒类产品,瓶体常被很轻松的回收利用,进行造假;又如带有防伪标签的包装盒,很容易被复制或回收利用。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外包装商品无法真正从技术层面保障商品的“原厂正品”;近年来,管理部门大规模建设重要商品溯源系统,但如果没有可信的防伪验证技术支撑,将会形成管理部门数据库为假冒商品背书的尴尬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实现防伪标签与外包装商品可靠的一对一绑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防伪模块制作:

所述防伪模块由表层的数字码和物联网模块组成,所述数字码与防伪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标识ID对应;所述物联网模块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上部分为物联网芯片,所述物联网芯片包括无线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所述下部分为一个电路回路,所述电路回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S2,防伪模块的安装:

防伪模块安装在包装箱、包装盒或罐装瓶的盖与本体衔接位置,当所述包装箱、包装盒或罐装瓶的盖打开时,电路回路与电源模块即发生断路;

S3,防伪模块的发放、激活:

S3.1,当防伪模块出厂并发放、安装到包装上时,通过网络连接到所述防伪管理系统的区块链模块进行双向认证;

S3.2,防伪模块的所述存储模块中包括ID数据模块、出厂数据模块、发放数据模块、加密私钥,区块链数据;防伪模块出厂并发放时,启动所述出厂数据模块并建立起始区块,形成信息追溯链,通过与防伪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防伪管理系统记录该防伪模块已激活;

所述出厂数据模块的工作过程为:在所述起始区块中记录被包装产品ID和生产信息,生产厂商节点签名后,盖上时间戳,建立起始区块,加入到所述信息追溯链中,起始区块即是信息追溯链中的第一个区块;

S3.3,所述被包装产品在流转过程中向信息追溯链补充信息,并将追溯链信息向防伪管理系统更新;防伪管理系统向所述区块链中的其他防伪管理系统发送相关信息;

S4,防伪查询验证:

S4.1,消费者采用移动终端扫码防伪模块表层的数字码;

S4.2,所述移动终端自动与无线模块连接,访问存储模块中的ID信息;

S4.3,移动终端查询防伪管理系统,分别进行数字码验证和物联网验证是否真实;若所述数字码验证和所述物联网验证都通过,则确认该被包装产品为真实,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返回确认真实信息;否则,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返回是假货信息;

S4.3.1, 物联网验证过程为:防伪模块与防伪管理系统之间采用椭圆曲线算法进行验证解密,并用防伪模块公钥对验证码进行解密;如果验证成功,则防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发送反馈激活成功信息,证明防伪模块为真;如果验证失败,则防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发送反馈激活失败信息,证明该防伪模块中的区块链为假,不能成为区块链节点使用;

S4.3.2,包装箱、包装盒或罐装瓶的开启流程为:

(1)消费者打开包装箱、包装盒或罐装瓶的盖体时,安装在盖与包装体或瓶体衔接处防伪模块的电路回路与电源模块即发生断路;

(2)防伪模块向消费者的移动终端发送已开盖信息;

(3)移动终端向防伪管理系统发送信息,防伪管理系统更新数据,记录该防伪模块的数字码和物联网模块均已使用,即该产品已打开,将相关区块链数据标识去激活,即失效;

(4)防伪管理系统向其他区块链节点扩散相关信息;

S5,防伪管理系统的区块链机制:

S5.1,防伪管理系统由多点服务器组织,之间建立虚通道,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送;

S5.2,防伪管理系统之间扩散信息的方法:

S5.2.1,第一连接的防伪管理系统在数据更新后,即时将信息发送给相邻的防伪管理系统节点;

S5.2.2,所述相邻的防伪管理系统节点再扩散到其相邻节点;

S5.2.3,相关节点判断是否该信息已获取,若已获取并保存则丢弃新信息;若该信息未获取则重复S5.2.1。

优选地,所述数字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采用RFID、低功耗物联网协议或蓝牙。

本发明实现了有效的验证商品真伪,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商品鉴真手段,实现商品的制造、流通、使用环节的全过程追溯。在包装开启后,防伪模块立即失效,有效避免高端商品的包装重复使用,从根本上实现防伪的有效管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防伪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防伪模块安装于包装箱/盒的盖与本体衔接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防伪模块安装于酒瓶的盖与本体衔接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防伪模块、消费者移动终端和防伪管理系统构成的防伪查询验证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发明所述采用数字码及物联网双标签的外包装防伪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防伪模块制作:

如图1所示,防伪模块1由表层的数字码2和物联网模块3组成,数字码2与防伪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标识ID对应;物联网模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之间设置有撕痕6,以便于上、下两部分的脱开;所述上部分为物联网芯片,所述物联网芯片包括无线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所述下部分为一个电阻R回路,所述电阻R回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数字码2可选择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无线模块采用RFID、低功耗物联网协议或蓝牙;

S2,防伪模块的安装:

如图2、图3所示,将防伪模块安装在包装箱/盒4或酒瓶5的盖与本体衔接位置,当包装箱/盒4或酒瓶5的盖打开时,电阻R回路与电源模块即发生断路;

S3,防伪模块的发放、激活:

S3.1,当防伪模块1出厂并发放、安装到包装上时,通过网络连接到防伪管理系统的区块链模块进行双向认证;

S3.2,防伪模块1的所述存储模块中包括ID数据模块、出厂数据模块、发放数据模块、加密私钥,区块链数据;防伪模块1出厂并发放时,启动所述出厂数据模块并建立起始区块,形成信息追溯链,通过与防伪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防伪管理系统记录该防伪模块已激活;

所述出厂数据模块的工作过程为:在所述起始区块中记录被包装产品ID和生产信息,生产厂商节点签名后,盖上时间戳,建立起始区块,加入到所述信息追溯链中,起始区块即是信息追溯链中的第一个区块;

S3.3,所述被包装产品在流转过程中向信息追溯链补充信息,并将追溯链信息向防伪管理系统更新;防伪管理系统向所述区块链中的其他防伪管理系统发送相关信息;

S4,如图4所示,防伪查询验证:

S4.1,消费者采用移动终端扫码防伪模块1表层的数字码2;

S4.2,所述移动终端自动与无线模块连接,访问存储模块中的ID信息;

S4.3,移动终端查询防伪管理系统,分别进行数字码验证和物联网验证是否真实;若所述数字码验证和所述物联网验证都通过,则确认该被包装产品为真实,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返回确认真实信息;否则,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返回是假货信息;

S4.3.1,物联网验证过程为:防伪模块1与防伪管理系统之间采用椭圆曲线算法进行验证解密,并用防伪模块公钥对验证码进行解密;如果验证成功,则防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发送反馈激活成功信息,证明防伪模块1为真;如果验证失败,则防伪管理系统向该消费者移动终端发送反馈激活失败信息,证明该防伪模块1中的区块链为假,不能成为区块链节点使用;

S4.3.2,包装箱/盒4或酒瓶5的开启流程为:

(1)消费者打开包装箱/盒4或酒瓶5的盖体时,安装在盖与包装体或瓶体衔接处防伪模块1的电阻R回路与电源模块即发生断路;

(2)防伪模块向消费者的移动终端发送已开盖信息;

(3)移动终端向防伪管理系统发送信息,防伪管理系统更新数据,记录该防伪模块的数字码和物联网模块均已使用,即该产品已打开,将相关区块链数据标识去激活,即失效;

(4)防伪管理系统向其他区块链节点扩散相关信息;

S5,防伪管理系统的区块链机制:

S5.1,防伪管理系统由多点服务器组织,之间建立虚通道,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送;

S5.2,防伪管理系统之间扩散信息的方法:

S5.2.1,第一连接的防伪管理系统在数据更新后,即时将信息发送给相邻的防伪管理系统节点;

S5.2.2,所述相邻的防伪管理系统节点再扩散到其相邻节点;

S5.2.3,相关节点判断是否该信息已获取,若已获取并保存则丢弃新信息;若该信息未获取则重复S5.2.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