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

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包括手心握把、食指锻炼弹性件、中指锻炼弹性件、无名指锻炼弹性件及小手指锻炼弹性件;效果: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手握本申请,即可随意的握紧手心握把与食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食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且可随意的握紧手心握把与中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中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并可随意的握紧手心握把与无名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无名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亦可随意的握紧手心握把与小手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小手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各手指关节握力锻炼互不影响,握力力度均可独立把控,使得能更好促进各个手指关节间的血液循环,更好助于病人风湿性关节炎的快速康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76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72989.9

  • 发明设计人 高楠;

    申请日2021-04-07

  • 分类号A63B21/05(20060101);A63B23/16(20060101);A61H39/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28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路112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7: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

常见病变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及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对于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其经常手臂关节疼痛,以致会造成手指关节活动不灵敏,有些会弯曲伸不直,因此,对于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则需要经常活动其手指并锻炼其手指,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防止手指关节的血栓,而现阶段则没有一款使用灵活性好的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具以供使用。

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适于手心紧握的手心握把、用以锻炼食指握力的食指锻炼弹性件、用以锻炼中指握力的中指锻炼弹性件、用以锻炼无名指握力的无名指锻炼弹性件及用以锻炼小手指握力的小手指锻炼弹性件;

其中,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中指锻炼弹性件、无名指锻炼弹性件及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从左至右依次固于所述手心握把上部。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手心握把成型为扁平方形体状结构,其底部向下突出形成为圆弧状结构,以适配抵至手心。

优选地,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包括食指按压块及第一按压弹簧;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包括中指按压块及第二按压弹簧;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包括无名指按压块及第三按压弹簧;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包括小手指按压块及第四按压弹簧;

其中,所述第一按压弹簧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上部与所述食指按压块底部之间;所述第二按压弹簧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上部与所述中指按压块底部之间;所述第三按压弹簧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上部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底部之间;所述第四按压弹簧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上部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底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食指按压块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食指按压的食指限位槽;所述中指按压块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中指按压的中指限位槽;所述无名指按压块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无名指按压的无名指限位槽;所述小手指按压块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小手指按压的小手指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食指限位槽、中指限位槽、无名指限位槽及所述小手指限位槽表面分别向上突出均匀设有多个软胶摩凸点,每个所述软胶按摩凸点内分别嵌入有锗石颗粒。

优选地,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一按压弹簧的第一套筒;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二按压弹簧的第二套筒;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三按压弹簧的第三套筒;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四按压弹簧的第四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竖向固于所述食指按压块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一按压弹簧;所述第二套筒竖向固于所述中指按压块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二按压弹簧;所述第三套筒竖向固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三按压弹簧;所述第四套筒竖向固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四按压弹簧;

所述手心握把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一按压弹簧下端卡入的第一固定槽、适于所述第二按压弹簧下端卡入的第二固定槽、适于所述第三按压弹簧下端卡入的第三固定槽及适于所述第四按压弹簧下端卡入的第四固定槽;

所述手心握把上端面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一套筒下端伸入的第一环形定位槽;所述手心握把上端面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二套筒下端伸入的第二环形定位槽;所述手心握把上端面于所述第三固定槽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三套筒下端伸入的第三环形定位槽;所述手心握把上端面于所述第四固定槽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四套筒下端伸入的第四环形定位槽;

在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套筒下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套筒下端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定位槽内,所述第三套筒下端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槽内,所述第四套筒下端位于所述第四环形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按压弹簧的第一上固定盘及第一下固定盘;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二按压弹簧的第二上固定盘及第二下固定盘;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三按压弹簧的第三上固定盘及第三下固定盘;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四按压弹簧的第四上固定盘及第四下固定盘;

所述第一按压弹簧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一上固定盘及所述第一下固定盘相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按压弹簧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二上固定盘及所述第二下固定盘相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三按压弹簧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三上固定盘及所述第三下固定盘相焊接为一体;所述第四按压弹簧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四上固定盘及所述第四下固定盘相焊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上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上安装孔;所述第一下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下安装孔;所述第二上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上安装孔;所述第二下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下安装孔;所述第三上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上安装孔;所述第三下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下安装孔;所述第四上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四上安装孔;所述第四下固定盘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四下安装孔;

所述食指按压块底部于所述第一套筒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上安装孔的第一上螺孔;所述第一固定槽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下安装孔的第一下螺孔;所述中指按压块底部于所述第二套筒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二上安装孔的第二上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槽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二下安装孔的第二下螺孔;所述无名指按压块底部于所述第三套筒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三上安装孔的第三上螺孔;所述第三固定槽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三下安装孔的第三下螺孔;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底部于所述第四套筒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四上安装孔的第四上螺孔;所述第四固定槽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四下安装孔的第四下螺孔;

所述第一上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上安装孔及第一上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食指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下安装孔及第一下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上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上安装孔及第二上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中指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下安装孔及第二下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上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三上安装孔及第三上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下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三下安装孔及第三下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上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四上安装孔及第四上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下固定盘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四下安装孔及第四下螺孔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以使所述食指按压块、中指按压块、无名指按压块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相固定为一体的蝶形螺栓;

所述食指按压块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一螺槽;所述中指按压块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二螺槽;所述无名指按压块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三螺槽;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四螺槽;

所述第一螺槽、第二螺槽、第三螺槽及所述第四螺槽同轴且内径大小相同;所述蝶形螺栓可拆拿的旋入所述第一螺槽、第二螺槽、第三螺槽及所述第四螺槽。

优选地,所述蝶形螺栓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第一螺槽、第二螺槽、第三螺槽及所述第四螺槽长度之和,且所述蝶形螺栓包括螺杆及连接于所述螺杆其中一端的蝶形螺头;

所述食指按压块左端面向右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容入的容置槽A;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右端面向左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容入的容置槽B;

所述手心握把左端面下部开有贯穿至其右端面下部的适于所述螺杆旋入的第五螺槽,且所述手心握把左端面向右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容入的容置槽C,所述手心握把右端面向左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容入的容置槽D。

优选地,所述手心握把、食指按压块、中指按压块、无名指按压块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均为塑胶材质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所提供的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其包括手心握把、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的用以锻炼食指握力的食指锻炼弹性件、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的用以锻炼中指握力的中指锻炼弹性件、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的用以锻炼无名指握力的无名指锻炼弹性件及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的用以锻炼小手指握力的小手指锻炼弹性件,由此,对于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其手握本申请,即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与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食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且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与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中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并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与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无名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亦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与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来对其小手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各手指关节的握力锻炼互不影响及互不干扰,且各手指关节在进行握力锻炼时想要的握力力度均可独立把控,各手指关节在进行握力锻炼时交错的施加握力也使得能更好的促进各个手指关节间的血液循环,使得本申请使用灵活,能更好助于病人风湿性关节炎的快速康复,另一方面,所述手心握把底部向下突出形成为圆弧状结构,以适配抵至手心,且所设置的食指限位槽、中指限位槽、无名指限位槽及小手指限位槽可对应限位病人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手指的握取位置,由此,则使得本申请使用时不易脱手,使得本申请使用可靠性好,从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所设置的所述第一按压弹簧、第二按压弹簧、第三按压弹簧及所述第四按压弹簧对应被所设置的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及所述第四套筒套设限位,使得其隐藏收纳性好,不易夹到病人手,使得使用安全,且使得其限位性好而不易移位,使得本申请使用寿命长,另一方面,本申请所述手心握把与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中指锻炼弹性件、无名指锻炼弹性件及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相连接为一体,连接其的多个紧固螺栓均隐藏在本申请内部,使得本申请外表看起来无任何的紧固件,使得整体美观大气,并且,本申请还包括一蝶形螺栓,将所述蝶形螺栓旋入所述食指按压块的第一螺槽、中指按压块的第二螺槽、无名指按压块的第三螺槽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的第四螺槽,即使得所述食指按压块、中指按压块、无名指按压块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相固定为一体,使得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可握拿本申请对其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手指进行同步的握力锻炼,使得本申请使用更加灵活,进而,本申请使用效果更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分解图一;

图3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分解图二;

图5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纵向剖视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使用状态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1000;

手心握把10;

圆弧状结构11;

第一固定槽101;第二固定槽102;第三固定槽103;第四固定槽104;第一环形定位槽105;第二环形定位槽106;第三环形定位槽107;第四环形定位槽108;第一下螺孔109;第二下螺孔110;第三下螺孔111;第四下螺孔112;第五螺槽113;容置槽C114;容置槽D115;

食指锻炼弹性件20;

食指按压块201;食指限位槽2011;软胶摩凸点A2012;第一上螺孔2013;第一螺槽2014;容置槽A2015;第一按压弹簧202;第一套筒203;第一上固定盘204;第一上安装孔2041;第一下固定盘205;第一下安装孔2051;

中指锻炼弹性件30;

中指按压块301;中指限位槽3011;软胶摩凸点B3012;第二上螺孔3013;第二螺槽3014;第二按压弹簧302;第二套筒303;第二上固定盘304;第二上安装孔3041;第二下固定盘305;第二下安装孔3051;

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

无名指按压块401;无名指限位槽4011;软胶摩凸点C4012;第三上螺孔4013;第三螺槽4014;第三按压弹簧402;第三套筒403;第三上固定盘404;第三上安装孔4041;第三下固定盘405;第三下安装孔4051;

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

小手指按压块501;小手指限位槽5011;软胶摩凸点D5012;第四上螺孔5013;第四螺槽5014;容置槽B5015;第四按压弹簧502;第四套筒503;第四上固定盘504;第四上安装孔5041;第四下固定盘505;第四下安装孔5051;

蝶形螺栓60;

螺杆601;蝶形螺头6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图1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分解图一;图3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分解图二;图5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图5中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纵向剖视分解图;图7是本发明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的使用状态图;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1000,包括适于手心紧握的手心握把10、用以锻炼食指握力的食指锻炼弹性件20、用以锻炼中指握力的中指锻炼弹性件30、用以锻炼无名指握力的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及用以锻炼小手指握力的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

其中,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20、中指锻炼弹性件30、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及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从左至右依次固于所述手心握把10上部。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1000使用。

因本申请包括手心握把10、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10的用以锻炼食指握力的食指锻炼弹性件20、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10的用以锻炼中指握力的中指锻炼弹性件30、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10的用以锻炼无名指握力的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及可独立使用的连接至手心握把10的用以锻炼小手指握力的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

由此,对于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其手握本申请,即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10与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20来对其食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且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10与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30来对其中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并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10与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来对其无名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亦可随意的握紧所述手心握把10与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来对其小手指关节进行握力锻炼,各手指关节的握力锻炼互不影响及互不干扰,且各手指关节在进行握力锻炼时想要的握力力度均可独立把控,各手指关节在进行握力锻炼时交错的施加握力也使得能更好的促进各个手指关节间的血液循环,使得本申请使用灵活,能更好助于病人风湿性关节炎的快速康复。

从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手心握把10成型为扁平方形体状结构,其底部向下突出形成为圆弧状结构11,以适配抵至手心。

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20包括食指按压块201及第一按压弹簧202;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30包括中指按压块301及第二按压弹簧302;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包括无名指按压块401及第三按压弹簧402;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包括小手指按压块501及第四按压弹簧502;

其中,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10上部与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底部之间;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10上部与所述中指按压块301底部之间;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10上部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底部之间;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连接于所述手心握把10上部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底部之间;

同时,在此基础上,本申请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食指按压的食指限位槽2011;所述中指按压块301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中指按压的中指限位槽3011;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无名指按压的无名指限位槽4011;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上端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为适于小手指按压的小手指限位槽5011。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理解:

一方面,所述手心握把10底部向下突出形成为圆弧状结构11,以适配抵至手心,且所设置的食指限位槽2011、中指限位槽3011、无名指限位槽4011及小手指限位槽5011可对应限位病人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手指的握取位置,由此,则使得本申请使用时不易脱手,使得本申请使用可靠性好。

另一方面,所设置的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第二按压弹簧302、第三按压弹簧402及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均能提供回弹力,使得病人在对其进行握压后稍加松手时,其能复位而促使病人手指从握拳状态展开,以便于病人循环往复的对本申请进行握紧来活动其手指关节并锻炼其手指关节。

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食指限位槽2011、中指限位槽3011、无名指限位槽4011及所述小手指限位槽5011表面分别向上突出均匀设有多个软胶摩凸点,每个所述软胶按摩凸点内分别嵌入有锗石颗粒。

由此,所设置的多个所述软胶按摩凸点柔软性好,能起到按摩病人手指的作用,以使对病人手指进行按摩理疗,其内所设有的锗石颗粒所释放出的能量则能使病人手指细胞活性化,疏通经络及进一步有助于病人手部风湿性关节炎的快速康复。

并且,相邻两软胶按摩凸点之间的间隙还能起到排汗透气效果,使得病人长时间握住本申请时不易产生较多汗液而滋生细菌。

且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可在每个所述软胶按摩凸点底中部分别开设一凹坑,并在多个相应凹坑内分别嵌入锗石颗粒,再将多个所述软胶按摩凸点通过热熔工艺粘固于相应食指限位槽2011、中指限位槽3011、无名指限位槽4011及所述小手指限位槽5011表面,如此,即完成多份锗石颗粒的嵌入及密封。

具体的,所述食指限位槽2011表面向上突出均匀设有多个软胶摩凸点A2012;所述中指限位槽3011表面向上突出均匀设有多个软胶摩凸点B3012;所述无名指限位槽4011表面向上突出均匀设有多个软胶摩凸点C4012;所述小手指限位槽5011表面向上突出均匀设有多个软胶摩凸点D5012。

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20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的第一套筒203;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30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的第二套筒303;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的第三套筒403;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还包括用以套设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的第四套筒503;

所述第一套筒203竖向固于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所述第二套筒303竖向固于所述中指按压块301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所述第三套筒403竖向固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所述第四套筒503竖向固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底部,以套设固定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

所述手心握把10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下端卡入的第一固定槽101、适于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下端卡入的第二固定槽102、适于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下端卡入的第三固定槽103及适于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下端卡入的第四固定槽104;

所述手心握把10上端面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01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一套筒203下端伸入的第一环形定位槽105;所述手心握把10上端面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02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二套筒303下端伸入的第二环形定位槽106;所述手心握把10上端面于所述第三固定槽103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三套筒403下端伸入的第三环形定位槽107;所述手心握把10上端面于所述第四固定槽104外还开设有适于所述第四套筒503下端伸入的第四环形定位槽108;

在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套筒203下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槽105内,以实现密封隐藏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所述第二套筒303下端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定位槽106内,以实现密封隐藏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所述第三套筒403下端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槽107内,以实现密封隐藏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所述第四套筒503下端位于所述第四环形定位槽108内,以实现密封隐藏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

由此,则可明确,本申请不管使用与否,所设置的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第二按压弹簧302、第三按压弹簧402及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则始终对应被所设置的所述第一套筒203、第二套筒303、第三套筒403及所述第四套筒503套设限位,使得其隐藏收纳性好,不易夹到病人手,使得使用安全,且使得其限位性好而不易移位,使得本申请使用寿命长。

再者,在上述基础上,本申请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20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的第一上固定盘204及第一下固定盘205;所述中指锻炼弹性件30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的第二上固定盘304及第二下固定盘305;所述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的第三上固定盘404及第三下固定盘405;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的第四上固定盘504及第四下固定盘505;

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一上固定盘204及所述第一下固定盘205相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二上固定盘304及所述第二下固定盘305相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三上固定盘404及所述第三下固定盘405相焊接为一体;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上下两端对应与所述第四上固定盘504及所述第四下固定盘505相焊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上固定盘204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上安装孔2041;所述第一下固定盘205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下安装孔2051;所述第二上固定盘304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上安装孔3041;所述第二下固定盘305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下安装孔3051;所述第三上固定盘404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上安装孔4041;所述第三下固定盘405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下安装孔4051;所述第四上固定盘504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四上安装孔5041;所述第四下固定盘505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四下安装孔5051;

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底部于所述第一套筒203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上安装孔2041的第一上螺孔2013;所述第一固定槽101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下安装孔2051的第一下螺孔109;所述中指按压块301底部于所述第二套筒303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二上安装孔3041的第二上螺孔3013;所述第二固定槽102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二下安装孔3051的第二下螺孔110;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底部于所述第三套筒403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三上安装孔4041的第三上螺孔4013;所述第三固定槽103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三下安装孔4051的第三下螺孔111;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底部于所述第四套筒503内向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四上安装孔5041的第四上螺孔5013;所述第四固定槽104槽底向下开设有正对所述第四下安装孔5051的第四下螺孔112;

所述第一上固定盘2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上安装孔2041及第一上螺孔2013的紧固螺栓与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盘2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下安装孔2051及第一下螺孔109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上固定盘3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上安装孔3041及第二上螺孔3013的紧固螺栓与所述中指按压块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盘3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下安装孔3051及第二下螺孔110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上固定盘4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三上安装孔4041及第三上螺孔4013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下固定盘4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三下安装孔4051及第三下螺孔111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上固定盘5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四上安装孔5041及第四上螺孔5013的紧固螺栓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下固定盘5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四下安装孔5051及第四下螺孔112的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

而具体操作时,即在装配本申请时,具体做法可如下:

先组装好本申请,再扳动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至适得其呈弯曲状,并从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中部向上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一上固定盘2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上安装孔2041及第一上螺孔2013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固定连接;

同理,再依次扳动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第三按压弹簧402及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以使其分别呈弯曲状,并从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中部向上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二上固定盘3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上安装孔3041及第二上螺孔3013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中指按压块301固定连接,且从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中部向上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三上固定盘4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三上安装孔4041及第三上螺孔4013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固定连接,再从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中部向上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四上固定盘504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四上安装孔5041及第四上螺孔5013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固定连接。

以此类推,再重新依次扳动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第二按压弹簧302、第三按压弹簧402及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至适得其均呈弯曲状,并从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中部向下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一下固定盘2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下安装孔2051及第一下螺孔109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且从所述第二按压弹簧302中部向下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二下固定盘3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二下安装孔3051及第二下螺孔110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再从所述第三按压弹簧402中部向下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三下固定盘4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三下安装孔4051及第三下螺孔111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最后从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中部向下穿设一紧固螺栓至其内部,使得所述第四下固定盘505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所述第四下安装孔5051及第四下螺孔112的相应紧固螺栓与所述手心握把10固定连接。

当然,上述紧固螺栓的固定顺序可不限定,更换固定顺序均可,且固定好本申请后,所述第一按压弹簧202、第二按压弹簧302、第三按压弹簧402及所述第四按压弹簧502均会自动复位,并对应被所述第一套筒203密封套设、被所述第二套筒303密封套设、被所述第三套筒403密封套设及被所述第四套筒503密封套设。

显然,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所述手心握把10与所述食指锻炼弹性件20、中指锻炼弹性件30、无名指锻炼弹性件40及所述小手指锻炼弹性件50相连接固定为一体,连接其的多个相应紧固螺栓均隐藏在本申请内部,使得本申请外表看起来无任何的紧固件,使得整体美观大气。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还包括一以使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中指按压块301、无名指按压块401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相固定为一体的蝶形螺栓60;

其中,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一螺槽2014;所述中指按压块301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二螺槽3014;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三螺槽4014;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左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第四螺槽5014;

所述第一螺槽2014、第二螺槽3014、第三螺槽4014及所述第四螺槽5014同轴且内径大小相同;所述蝶形螺栓60可拆拿的旋入所述第一螺槽2014、第二螺槽3014、第三螺槽4014及所述第四螺槽5014。

因本申请还包括一蝶形螺栓60,将所述蝶形螺栓60旋入所述食指按压块201的第一螺槽2014、中指按压块301的第二螺槽3014、无名指按压块401的第三螺槽4014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的第四螺槽5014,即使得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中指按压块301、无名指按压块401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相固定为一体,使得手部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可握拿本申请对其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手指进行同步的握力锻炼,使得本申请使用更加灵活。

具体的,可参照图7所示,所使用的蝶形螺栓60为旋入至所述食指按压块201的第一螺槽2014、中指按压块301的第二螺槽3014、无名指按压块401的第三螺槽4014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的第四螺槽5014中。

进而,本申请使用效果更优。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所述蝶形螺栓60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第一螺槽2014、第二螺槽3014、第三螺槽4014及所述第四螺槽5014长度之和,且所述蝶形螺栓60包括螺杆601及连接于所述螺杆601其中一端的蝶形螺头602;

并且,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左端面向右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602容入的容置槽A2015;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右端面向左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602容入的容置槽B5015;

同时,所述手心握把10左端面下部开有贯穿至其右端面下部的适于所述螺杆601旋入的第五螺槽113,且所述手心握把10左端面向右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602容入的容置槽C114,所述手心握把10右端面向左开有适于所述蝶形螺头602容入的容置槽D115。

由上所述,可以知晓:

一方面,当需要将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中指按压块301、无名指按压块401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相固定为一体进行使用时,则可将所述蝶形螺栓60旋入所述第一螺槽2014、第二螺槽3014、第三螺槽4014及所述第四螺槽5014,其端头的蝶形螺头602能被收纳至所述容置槽A2015中或所述容置槽B5015中,使得不占用外部空间,也不易划伤到病人手。

另一方面,当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中指按压块301、无名指按压块401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需要分别单独进行使用时,则可将所述蝶形螺栓60旋入所述第五螺槽113,其端头的蝶形螺头602能被收纳至所述容置槽C114中或所述容置槽D115中,使得同样不占用外部空间,同样不易划伤到病人手。

进而,本申请使用灵活便捷,使用更安全可靠。

此外,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的所述手心握把10、食指按压块201、中指按压块301、无名指按压块401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均为塑胶材质制作,以使本申请整体质地轻巧,手握操控省力。

还需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中指按压块301、无名指按压块401及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从左至右依次布设于所述手心握把10上部,所述食指按压块201与所述中指按压块301之间的间隙为1.0mm,所述中指按压块301与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之间的间隙为1.0mm,所述无名指按压块401与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之间的间隙也为1.0mm,且所述食指按压块201左端面至所述小手指按压块501右端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手心握把10左右宽度,以使本申请整体对称性好及更加美观漂亮。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使得本发明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发明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