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脚,所述培养箱上卡接有箱盖,所述培养箱上固定安装有进气座、排液座、出气座以及营养液添加座;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当年新生竹根姜幼茎,茎切成2‑3cm长的小段,用双氧水对小段茎进行洗涤,并采用清水对其缓慢冲洗1‑2h,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备用。优点在于: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满足竹根姜的生长温度,且可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进行杀菌操作,降低进入培养箱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从而可降低培养箱内竹根姜幼苗或组培死亡或病变的可能,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2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泽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64226.7

  • 发明设计人 战良;张吉滔;

    申请日2021-04-28

  • 分类号A01H4/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816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薛晓军

  • 地址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南墅镇山秀路78号1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根姜继代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竹根姜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以其脆嫩多汁、纤维少、姜香浓郁而出名,目前竹根姜的种植以窝穴为主,这就导致竹根姜种植成本较高,为降低竹根姜种植成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培养苗,人们开始采用继代培养技术进行竹根姜的组培快速繁殖,但目前的培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出入其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操作,易在培养过程中因细菌污染导致竹根姜培养失败,且现有的培养装置无法根据需要对内部温度进行调节,未必能满足竹根姜的最佳生长温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脚,所述培养箱上卡接有箱盖;

所述培养箱上固定安装有进气座、排液座、出气座以及营养液添加座,所述进气座内固定安装有紫外灯环,所述排液座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出气座上安装有自动密封机构,所述营养液添加座上卡接有密封塞。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箱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槽,且两个卡槽上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之间配合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上固定安装有纱网。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进气座上固定安装有电热环,所述进气座靠近培养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遮光板,且遮光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自动密封机构由隔板、排气孔、浮球、固定杆以及弹簧组成,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出气座内,所述排气孔开设在隔板上,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出气座内,且固定杆位于隔板上方,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下端,所述浮球固定安装在弹簧下端,且浮球与排气孔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密封塞上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箱盖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之间配合安装有提手。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继代培养的培养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年新生竹根姜幼茎,茎切成2-3cm长的小段,用双氧水对小段茎进行洗涤,并采用清水对其缓慢冲洗1-2h,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备用;

S2、选用当年饱满窝穴,用清水反复冲洗,之后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1min,无菌水冲洗3-4次,准备一个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培养箱,打开箱盖,打开密封塞,从营养液添加座中将培养液放入培养箱中,随后盖上密封塞,并将冲洗消毒完成的窝穴种植在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箱中,之后关闭箱盖;

S3、通过进气座向培养箱中送入空气,此过程中打开紫外灯环,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并同时通过控制电热环的工作情况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培养箱内的温度在22-27℃左右下,并对其内的窝穴进行自然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S4、打开箱盖,通过向上取出固定框将S3中发育完成的窝穴取出,并取其上生长出的幼茎切成0.5cm的小段接种在S1中采集的备用材料上,之后放置在愈伤培养基(即为另一个培养箱)中,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具体培养方式与S2-S3的培养方式相同;

S5、将S4中诱导的愈伤组织,在一代培养基(另取一个培养箱,并在其上进行标注)上培养一代愈伤组织,培养完毕后,在继代(再另去一个培养箱,并在其上进行标注)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继代培养的培养方法中,所述S中的双氧水体积分数为2-4%。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通过进气座与紫外灯环的配合,可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杀毒操作,从而可降低进入培养箱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降低培养箱内竹根姜幼苗或组培死亡或病变的可能,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2:通过进气座与电热环的配合,可对进入培养箱内的空气温度进行控制,进而可通过空气温度的变化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满足竹根姜的生长所需温度条件。

3:通过遮光板与多个通气孔的配合,可在确保空气能顺利进入培养箱的前提下,避免紫外灯环的灯光对培养箱内的竹根姜幼苗或组培直射导致其枯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满足竹根姜的生长温度,且可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进行杀菌操作,降低进入培养箱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从而可降低培养箱内竹根姜幼苗或组培死亡或病变的可能,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气座及其连接部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出气座及其连接部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培养箱、2支脚、3箱盖、4固定框、5纱网、6进气座、7排液座、8阀门、9出气座、10营养液添加座、11紫外灯环、12电热环、13遮光板、14通气孔、15隔板、16排气孔、17浮球、18固定杆、19弹簧、20卡块、21卡槽、22密封塞、23拉环、24固定块、2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脚2,培养箱1上卡接有箱盖3;

上述值得注意的是:

1、箱盖3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24,且两个固定块24之间配合安装有提手25,通过提手25的设计,便于更好的对箱盖3进行拿取,从而可使箱盖3在培养箱1上的拆装操作更为简便。

2、培养箱1上固定安装有进气座6、排液座7、出气座9以及营养液添加座10,进气座6内固定安装有紫外灯环11,通过进气座6与紫外灯环11的配合,可对进入培养箱1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杀毒操作,从而可降低进入培养箱1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降低培养箱1内竹根姜幼苗或组培死亡或病变的可能,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3、排液座7上安装有阀门8,通过排液座7与阀门8的配合,可在培养箱1内产生的水分较多时,打开阀门8将水分排出,当需对培养箱1内的营养液进行更换或添加时,先将阀门8打开,将培养箱1内失去营养成分的营养液排出,之后再将营养液添加座10上的密封塞22取下,通过营养液添加座10对培养箱1内添加新的营养液,确保其内竹根姜幼苗或组培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4、营养液添加座10上卡接有密封塞22,营养液添加座10可用于向培养箱1内加入营养液,密封塞22上固定安装有拉环23,便于更好的完成密封盖塞22在营养液添加座10上的拆装操作。

5、进气座6上固定安装有电热环12,通过进气座6与电热环12的配合,可对进入培养箱1内的空气温度进行控制,进而可通过空气温度的变化对培养箱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满足竹根姜的生长所需温度条件,进气座6靠近培养箱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遮光板13,且遮光板13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4,通过遮光板13与多个通气孔14的配合,可在确保空气能顺利进入培养箱1的前提下,避免紫外灯环11的灯光对培养箱1内的竹根姜幼苗或组培直射导致其枯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的成功率。

6、出气座9上安装有自动密封机构,自动密封机构由隔板15、排气孔16、浮球17、固定杆18以及弹簧19组成,隔板15固定安装在出气座9内,排气孔16开设在隔板15上,固定杆18固定安装在出气座9内,且固定杆18位于隔板15上方,弹簧19固定安装在固定杆18下端,浮球17固定安装在弹簧19下端,且浮球17与排气孔16相配合,通过浮球17的弹簧19的配合,可在培养箱1内气压稳定时,保持排气孔16的密封,从而可避免外界空气通过出气座9进入培养箱1内导致细菌进入其中的问题,进一步确保了培养箱1内的无菌程度,当通过进气座6向培养箱1内加入空气时,培养箱1内气压增大,此时浮球17会受到向上的冲力,从而可以克服弹簧19的弹力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与排气孔16分离,此时培养箱1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孔16顺利排出,确保培养箱1内的空气流通。

7、培养箱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槽21,且两个卡槽21上均卡接有卡块20,两个卡块20之间配合安装有固定框4,且固定框4上固定安装有纱网5,通过纱网5与固定框4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将培养在培养箱1内的竹根姜幼苗或组培完整取出,可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竹根姜幼苗或组培受损的问题,通过卡块20与卡槽21的配合,可对固定框4在培养箱1内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可确保固定框4在培养箱1上安装的稳定性。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继代培养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年新生竹根姜幼茎,茎切成2-3cm长的小段,用双氧水对小段茎进行洗涤,并采用清水对其缓慢冲洗1-2h,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备用;

S2、选用当年饱满窝穴,用清水反复冲洗,之后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1min,无菌水冲洗3-4次,准备一个由权利要求1-5的培养箱1,打开箱盖3,打开密封塞22,从营养液添加座10中将培养液放入培养箱1中,随后盖上密封塞22,并将冲洗消毒完成的窝穴种植在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箱1中,之后关闭箱盖3;

S3、通过进气座6向培养箱1中送入空气,此过程中打开紫外灯环11,对进入培养箱1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并同时通过控制电热环12的工作情况对进入培养箱1的空气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培养箱1内的温度在22-27℃左右下,并对其内的窝穴进行自然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S4、打开箱盖3,通过向上取出固定框4将S3中发育完成的窝穴取出,并取其上生长出的幼茎切成0.5cm的小段接种在S1中采集的备用材料上,之后放置在愈伤培养基(即为另一个培养箱1)中,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具体培养方式与S2-S3的培养方式相同;

S5、将S4中诱导的愈伤组织,在一代培养基(另取一个培养箱1,并在其上进行标注)上培养一代愈伤组织,培养完毕后,在继代(再另去一个培养箱1,并在其上进行标注)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S1中的双氧水体积分数为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