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

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所述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包括设施及配套、放苗前准备、苗种放养、投喂管理、加水、换水管理、防病措施、尾水处理、巡池管理、收捕上市这九个步骤。本发明的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在大棚内设置篷布池,辅助建设供水、增氧、排水以及尾水处理设施,对苗种集中标粗后再分级养成,放养两茬均获得了较好的产量与收益,是南美白对虾在陆基养殖的一种新颖模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3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丁理法;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41505.4

  • 申请日2021-03-30

  • 分类号A01K61/59(20170101);A01K63/04(20060101);A01K63/00(20170101);

  • 代理机构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林杨

  • 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城东街道下保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也称凡纳滨对虾,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开展养殖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养殖技术与模式逐步成熟,南美白对虾成为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但在南美白对虾养成过程中,常因养殖环境的不可控,南美白对虾易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或肠孢虫等,导致产量不稳定。

因此,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在大棚内设置篷布池,辅助建设供水、增氧、排水以及尾水处理等设施,对苗种集中标粗后再分级养成,放养两茬均获得了较好的产量与收益,是南美白对虾在陆基养殖的一种新颖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所述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为:

S1:设施及配套:选择钢架连栋大棚养殖池塘2口,面积15亩,平整后设置6m*6m的篷布池135个,每个篷布池的净面积为35m

S2:放苗前准备:将自然海水通过水泵提水至蓄水池塘,经24小时沉淀后用漂白粉消毒,杀死所有的生物,蓄水池塘轮换使用,待药效消失无余氯后加水到篷布池,初次加水的水位控制在50cm,进水后用解毒剂进行解毒,放苗前2-3天,待天气晴好时,上午8、9点钟,每个篷布池拨洒100g虾片和100ml的光合细菌培养藻类,水色调至浅黄色;

S3:苗种放养:选购SPF一代苗种放养,标粗后分养,选择相邻池隔池放苗标粗,便于分养,每池放苗6万尾,第一茬分两批共放养400万尾,标粗40天后分养至2个养殖池塘养成,分养时平均规格1350尾/kg;第二茬分两批共放养370万尾,标粗25天后分养至2个养殖池塘养成,分养时平均规格1560尾/kg,最后用地笼网起捕分池,称重打标计算分苗数量;

S4:投喂管理:标粗前期用虾片投喂,每隔3小时投喂1次,3天后用南美白对虾专用0号料投喂,每天投喂5次,投喂量以1.5小时后吃完为标准,通过检查饵料台调整下次或翌日投饲量,第一茬选购海马南美白对虾专用料投喂,第二茬选购恒星南美白对虾专用料投喂;

S5:加水、换水管理:苗种标粗前期以加水为主,每天加水5cm,待加至水位100cm后,开始换水,通常在饵料投喂后2小时开启池底排污1次,每天上午结合排污排水20cm-30cm,然后加新水至100cm水位,虾体长7cm后,此时摄食量增大,除了做好底排污外,加大换水量,每天上下午各换水一次,日换水总量40cm-50cm;

S6:防病措施:从苗种标粗开始至整个养成期间,注重解毒调水抗应激,所有用水使用前均用0.5ppm果酸解毒,养殖全程采用光合细菌、EM复合菌调水,定期在饲料中添加VC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性,预防疾病,分养后20天进入养成中后期,隔天每池用30g的分解底改撒入池中,净化池底。养成期间控制池水的PH值;养殖设施和工具要严格消毒,养殖池塘首次使用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换茬养殖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篷布池壁、进排水管、气管,然后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2小时以上,杀灭病原体,定期对饲料台清洗并消毒,地笼网使用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S7:尾水处理:篷布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因放养密度高,会有大量的粪便、剩饵以及老化的藻类随养殖尾水排出,因此对养殖尾水要进行集中处理,篷布池设置在钢架连栋大棚内,地势较低,每次排放的尾水集中收集后用泵水抽水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待大颗粒有机物下沉后,沉淀池的污泥在换季时晾干挖出,上层水自流至曝气池,经曝气氧化再流入水生植物互花米草湿地净化,尾水最后进入养蛏池,利用缢蛏滤食藻类和有机碎屑,经多级净化的池水根据水质情况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S8:巡池管理:加强巡池并认真做好记录,24小时值班巡查,保证供水、供电、供气正常,早春时节气温低,注意紧闭大棚薄膜,天晴时利于提升池内水温;高温季节开启四周薄膜通风,以免水温过高;台风期揭下大棚薄膜,免遭台风损坏;9月下旬以后气温开始下降,适时对大棚覆盖薄膜;

S9:收捕上市:苗种放养后70天,待虾体规格长至9cm-11cm时,用地笼网梳捕,起捕的对虾规格达到80尾/kg,每池起捕65kg-70kg,然后继续养成至较大规格后收捕上市,活虾塘边直接交易后,运抵市场分销。

优选的, 所述S1中支架的边长为6m,高为1.2m,且内衬有750g/m2的PVC篷布。

优选的,所述S1中滤水芯由塑料管制作而成,且所述滤水芯的孔径为0.5cm。

优选的, 所述S2中漂白粉的用量为每亩25kg。

优选的, 所述S4中投喂5次的时间分别为5:00、9:00、13:00、17:00、21:00。

优选的, 所述S6中养成期间控制池水的PH值在8.0-8.8,并控制氨氮0.5以下,亚硝酸盐0.1以下。

优选的,所述S6中高锰酸钾熔液的浓度为20ppm,所述漂白粉溶液的浓度为50ppm。

优选的,所述S9中地笼网的网孔为2.8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钢架大棚内设置篷布池,养殖环境可控,放养密度提高,虽然有效养殖水体减少,相反单位面积的产量成倍增加,相比工厂化养殖设施,投资较低,建设周期短,生产管理要求不高,是一种便于推广的高效养殖模式。

2、本发明采用分级养殖的方式,提高了对虾的成活率和设施利用率,分池后彻底改善池养水质环境,加速了对虾的生长。

3、本发明养殖排放的尾水经水生植物互花米草湿地净化后进入养蛏池,利用缢蛏滤食藻类和有机碎屑再净化,达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有利于减少对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苗种放养及标粗后分养情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统计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南美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所述白对虾篷布池分级养殖方法为:

(1)设施及配套:选择钢架连栋大棚养殖池塘2口,面积15亩,平整后设置6m*6m的篷布池135个,每个篷布池的净面积为35m

(2)放苗前准备:将自然海水通过水泵提水至蓄水池塘,经24小时沉淀后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每亩25kg,杀死所有的生物,蓄水池塘轮换使用,待药效消失无余氯后加水到篷布池,初次加水的水位控制在50cm,进水后用解毒剂进行解毒,放苗前2-3天,待天气晴好时,上午8、9点钟,每个篷布池拨洒100g虾片和100ml的光合细菌培养藻类,水色调至浅黄色;

(3)苗种放养:选购SPF一代苗种放养,标粗后分养,选择相邻池隔池放苗标粗,便于分养,每池放苗6万尾,如附图1所示,第一茬分两批共放养400万尾,标粗40天后分养至2个养殖池塘养成,分养时平均规格1350尾/kg;第二茬分两批共放养370万尾,标粗25天后分养至2个养殖池塘养成,分养时平均规格1560尾/kg,最后用地笼网起捕分池,称重打标计算分苗数量;

(4)投喂管理:标粗前期用虾片投喂,每隔3小时投喂1次,3天后用南美白对虾专用0号料投喂,每天投喂5次,投喂5次的时间分别为5:00、9:00、13:00、17:00、21:00,投喂量以1.5小时后吃完为标准,通过检查饵料台调整下次或翌日投饲量,第一茬选购海马南美白对虾专用料投喂,第二茬选购恒星南美白对虾专用料投喂;

(5)加水、换水管理:苗种标粗前期以加水为主,每天加水5cm,待加至水位100cm后,开始换水,通常在饵料投喂后2小时开启池底排污1次,每天上午结合排污排水20cm-30cm,然后加新水至100cm水位,虾体长7cm后,此时摄食量增大,除了做好底排污外,加大换水量,每天上下午各换水一次,日换水总量40cm-50cm;

(6)防病措施:从苗种标粗开始至整个养成期间,注重解毒调水抗应激,所有用水使用前均用0.5ppm果酸解毒,养殖全程采用光合细菌、EM复合菌调水,定期在饲料中添加VC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性,预防疾病,分养后20天进入养成中后期,隔天每池用30g的分解底改撒入池中,净化池底。养成期间控制池水的PH值在8.0-8.8,并控制氨氮0.5以下,亚硝酸盐0.1以下;养殖设施和工具要严格消毒,养殖池塘首次使用时,用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换茬养殖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篷布池壁、进排水管、气管,然后再用浓度为50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小时以上,杀灭病原体,定期对饲料台清洗并消毒,地笼网使用前用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7)尾水处理:篷布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因放养密度高,会有大量的粪便、剩饵以及老化的藻类随养殖尾水排出,因此对养殖尾水要进行集中处理,篷布池设置在钢架连栋大棚内,地势较低,每次排放的尾水集中收集后用泵水抽水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待大颗粒有机物下沉后,沉淀池的污泥在换季时晾干挖出,上层水自流至曝气池,经曝气氧化再流入水生植物互花米草湿地净化,尾水最后进入养蛏池,利用缢蛏滤食藻类和有机碎屑,经多级净化的池水根据水质情况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8)巡池管理:加强巡池并认真做好记录,24小时值班巡查,保证供水、供电、供气正常,早春时节气温低,注意紧闭大棚薄膜,天晴时利于提升池内水温;高温季节开启四周薄膜通风,以免水温过高;台风期揭下大棚薄膜,免遭台风损坏;9月下旬以后气温开始下降,适时对大棚覆盖薄膜;

(9)收捕上市:苗种放养后70天,待虾体规格长至9cm-11cm时,用网孔为2.8cm的地笼网梳捕,起捕的对虾规格达到80尾/kg,每池起捕65kg-70kg,然后继续养成至较大规格后收捕上市,活虾塘边直接交易后,运抵市场分销。

实施例1:

如附图2所示,基于上述分级养殖方法,2020年1茬、2茬投产篷布池各135个,有效养殖面积4725㎡,第1茬总成本支出86.50万元,其中池塘租金4.14万元,苗种费11.68万元,饲料费39.43万元,人工费11.55万元,水电费7.00万元,设施分摊9.10万元,渔药、易耗品5.00万元,收捕商品虾31893.75kg,折合单位产量6.75kg/m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