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

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该中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白矾2‑3份、五倍子5‑8份、槐花2‑4份、薄荷3‑5份和芦荟2‑4份。本发明的中药膏剂,外用于患处,应用白矾、五倍子、槐花、薄荷和芦荟五味中药,清热泻火,收湿止痒,生肌止痛,抗菌消炎,治疗皮肤损伤,促进创面愈合;形成被膜保护创面,减少血液分泌及渗出,起到止痒、止血作用;避免组织坏死造成感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增强机体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安全,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31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韩裕璧;王泽峰;王明志;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17060.6

  • 发明设计人 韩裕璧;王泽峰;王明志;

    申请日2021-03-25

  • 分类号A61K36/886(20060101);A61K36/896(20060101);A61K47/06(20060101);A61K47/14(20060101);A61P9/14(20060101);A61P17/00(20060101);A61K9/06(20060101);A61K33/06(20060101);A61K35/64(2015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属于中药膏剂领域。

背景技术

肛肠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原因复杂,常见的有痔、肛裂、肛门湿疹、肛瘘、肛周脓肿、肛管缺损、肛门失禁、直肠脱垂等。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疾病,约占肛肠疾病的10%,是最常见的肛门周围皮肤疾病,属非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部位多局限于肛周,亦有蔓延至臀部及会阴部。以皮损多形性,反复发作,伴有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等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日常生活,危害患者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通过中药外用,达到清热解毒,收湿止痒,生肌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肛周湿疹、痔疮、肛裂等肛肠科疾患及湿疹等, 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该中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白矾2-3份、五倍子5-8份、槐花2-4份、薄荷3-5份和芦荟2-4份;

该中药膏剂的配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白矾、薄荷和芦荟,粉碎成细粉,混合,加入10倍量95%乙醇, 静置过夜,过滤出理,滤液减压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的流浸膏,备用;

步骤二: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五倍子、槐花,加入6倍量7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将两次提取后的滤液进行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的流浸膏;

步骤三:取凡士林17份、十八醇17份、液体石蜡20份、硬脂酸40份、单甘酯13份,加热至80℃熔融,作为油相备用;

步骤四:取27份的吐温-80、甘油20份、尼泊金乙酯1份、蒸馏水3倍量,加热至80℃溶解,作为水相备用;

步骤五:在步骤二的流浸膏中加入步骤三的油相,搅拌均匀,将步骤四的水相加入其中,在80℃下乳化20min,温度降至60℃时,加入4倍量乙醇溶解的冰片3份,搅拌均匀,温度降至40℃时,加入步骤一的流浸膏,搅拌均匀至室温即得该中药膏剂。

优选的,该中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白矾2份、五倍子6份、槐花3份、薄荷3份和芦荟4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过滤采用200-3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搅拌过程中按照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进行统一方向搅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膏剂,外用于患处,应用白矾、五倍子、槐花、薄荷和芦荟五味中药,清热泻火,收湿止痒,生肌止痛,抗菌消炎,治疗皮肤损伤,促进创面愈合;形成被膜保护创面,减少血液分泌及渗出,起到止痒、止血作用;避免组织坏死造成感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增强机体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安全,无毒副作用。

白矾:性寒,味酸、涩。归肺、脾、肝、大肠经。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用于湿疹、痔疮、脱肛、疥癣、聤耳流脓等疾病;内服具有止血止泻、祛除风痰的功效、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等疾病的治疗。白矾具有抗菌、抗炎、抗癌、止血、止泻等药理作用,内服能刺激胃黏膜而引起反射性呕吐,适量抑制肠黏膜分泌而止泻;外用稀溶液能起消炎、收敛、防腐作用。此外,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在肛肠科中有重要的应用,如治疗内痔、炎性外痔、肛瘘、脱肛等,同时对湿疹、带状疱疹、脓疱疮等有治疗作用。

五倍子: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性味酸、涩、寒,有较好的收湿敛疮、敛肺降火、涩肠止泻、解毒消痈功效。五倍子具有抗菌、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等作用,因五倍子中的鞣质可以使溃疡面的蛋白沉淀并凝固,进而在创面形成被膜,在一定程度减少了血液分泌及渗出,故具有止痒、止血的功效。临床应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疼痛,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肛门坠胀疼痛、便血症状,减轻痔黏膜充血水肿、缩小痔核体积的功效,广泛应用于肛肠及皮肤病的治疗。

槐花:性微寒,味苦,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功效,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其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皂苷类、脂肪酸类、多糖类、挥发性成分等。槐花水浸剂能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主要成分芦丁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脆性。槐花消炎、抑菌、止血、凝血,还可用于预防伤口的感染、加速愈合。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主要含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异薄荷酮、薄荷脂类等多种成分。薄荷有抗炎、镇痛、抑菌、保肝、抗病毒及舒张气道平滑肌等作用。薄荷醇和薄荷脑能够促进部分外用皮肤制剂的透皮渗透作用,可作为一种新的透皮促进剂使用,其作用强度随时间推移而继续增加。

芦荟: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主要用于治疗热结便秘,惊痫抽搐,小儿疳积;外用可治疗癣疮,促进伤口愈合,抗溃疡。芦荟富含蒽醌、多糖、蒽酮及色酮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等作用,作为外用药能够有效的治疗创伤类疾病,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降低创伤部位坏死、改善创伤部位红斑和色素沉着等。芦荟也能够用于改善和治疗皮肤过敏、湿疹等皮肤疾患,缓解日晒引起的灼痛等。芦荟提取物对真菌、细菌和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活性。芦荟多糖中的乙酰化甘露聚糖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被认为与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免疫抗体产生,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关,进而增强机体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肛周疾病的中药膏剂,该中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白矾2-3份、五倍子5-8份、槐花2-4份、薄荷3-5份和芦荟2-4份;

该中药膏剂的配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白矾、薄荷和芦荟,粉碎成细粉,混合,加入10倍量95%乙醇, 静置过夜,过滤出理,滤液减压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的流浸膏,备用;

步骤二: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五倍子、槐花,加入6倍量7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将两次提取后的滤液进行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的流浸膏;

步骤三:取凡士林17份、十八醇17份、液体石蜡20份、硬脂酸40份、单甘酯13份,加热至80℃熔融,作为油相备用;

步骤四:取27份的吐温-80、甘油20份、尼泊金乙酯1份、蒸馏水3倍量,加热至80℃溶解,作为水相备用;

步骤五:在步骤二的流浸膏中加入步骤三的油相,搅拌均匀,将步骤四的水相加入其中,在80℃下乳化20min,温度降至60℃时,加入4倍量乙醇溶解的冰片3份,搅拌均匀,温度降至40℃时,加入步骤一的流浸膏,搅拌均匀至室温即得该中药膏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该中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白矾2份、五倍子6份、槐花3份、薄荷3份和芦荟4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过滤采用200-3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步骤五搅拌过程中按照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进行统一方向搅拌。

实施例1

白矾2份、五倍子6份、槐花3份、薄荷3份和芦荟4份。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按照上述的步骤将各原料进行加工最后得到待使用的膏剂,制备完成。使用时患者待涂抹药膏的局部温水清洗后,拭干,均匀涂于患处至吸收,覆盖皮损范围,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疼痛或瘙痒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皮损颜色暗淡,周围可散在有小丘疹。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疼痛或瘙痒消失。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疼痛或瘙痒明显减轻。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疼痛或瘙痒减轻。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疼痛或瘙痒无变化或加剧。

治疗结果:治疗肛周湿疹、痔疮、肛裂、湿疹共150例,按本发明的配方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制备成为成品。使用时局部温水清洗后,拭干,均匀涂于患处至吸收,覆盖皮损范围,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痊愈46例,显效64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7%。

病例1:王某,女,48岁,肛周皮肤潮红,有少量丘疹及抓痕,表面粗糙,覆鳞屑,自觉瘙痒剧烈,反复发作,诊断为肛周湿疹,外用本发明药膏7天见效,瘙痒减轻、鳞屑逐渐脱落,14天后鳞屑脱落,皮肤光滑,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2:李某某,男,32岁,肛周潮湿、瘙痒,便时肛门坠胀疼痛,大便表面带血,大便干结时加重,诊断为肛裂,外用本发明药物2天见效,排便疼痛及表面带血消失10天后痊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3:肖某某,女,35岁,肛门部潮湿、瘙痒,排便后有肿物脱出,可用手回纳,诊断为痔疮,外敷本发明药物7天见效,肛门潮湿、瘙痒缓解,20天后痊愈,肛门潮湿、瘙痒消失,排便后无肿物脱出,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4:赵某某,男,50岁,脚部皮肤发红,由于搔抓,出现糜烂面,伴有结痂、出血,自用外上药效果不佳,症状持续10天,诊断为急性湿疹,外敷本发明药物2天见效,糜烂面愈合,皮肤潮红逐渐消失,7天后痊愈,随访2个月无复发。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