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艾烟过滤器、防印过滤层和吸水圈的艾灸装置

具有艾烟过滤器、防印过滤层和吸水圈的艾灸装置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其包括底部开口的灸筒(1),设置在所述灸筒(1)中的艾绒固定器(3),和设置在所述灸筒(1)底部的胶布(5),其中,所述灸筒(1)的顶部和/或侧面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上设置有艾烟过滤器(2),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去除艾烟的效果,提供清洁的艾灸环境。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处还设置有防印过滤层(4),所述胶布(5)上围绕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设置有吸水圈(6),所述吸水圈(6)的厚度大于所述防印过滤层(4)的厚度,从而能够防止艾灸时在皮肤上留下油印,同时解决艾灸过程中所述胶布(5)粘贴不牢固等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1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亳州市艾可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799081.1

  • 发明设计人 孙灿光;

    申请日2020-08-11

  • 分类号A61H39/06(20060101);B01D46/00(20060101);B01D46/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778 北京领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沈斌

  • 地址 236700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德通食品产业园10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7: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涉及一种艾灸装置,该艾灸装置包括设置在开孔上的艾烟过滤器,设置在灸筒底部开口处的防印过滤层,和设置在灸筒底部开口外侧的吸水圈,能够起到过滤艾烟、防止油印、吸水防止艾灸装置脱落的作用,能够解决艾灸过程中的多个问题,提高艾灸体验。

背景技术

艾灸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功效,而且见效快,经济实惠,无副作用,近年来大家对艾灸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艾灸来保健养生。CN208481708U等文献公开了一些简易的艾灸装置,这些简易的艾灸装置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艾灸治疗或保健。然而,艾绒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具有特殊气味的含油性物质和细颗粒物的艾烟,同时释放出水蒸气。艾烟如果未经过滤直接排出会被吸入体内,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油性物质会在受灸部位上留下油印,水蒸气会在皮肤和艾灸装置接触固定部位凝结逐渐润湿粘贴用胶布,导致粘贴不牢固,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艾灸体验。现有技术中的艾灸装置还存在易损耗部件不易于更换,艾灸装置无法重复使用,艾绒燃烧过程中排烟不畅导致艾烟倒流等多种需要改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现有的艾灸装置进行了多项改进,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过滤效果良好、排烟通畅、防止油印、粘贴牢固、可以重复使用的简易艾灸装置。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实施方式1.一种艾灸装置,其包括底部开口的灸筒,设置在所述灸筒中的艾绒固定器,和设置在所述灸筒底部的胶布,其中,所述灸筒的顶部和/或侧面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上设置有艾烟过滤器,所述灸筒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防印过滤层,所述胶布的幅面与所述灸筒侧面基本上垂直,在所述胶布上围绕所述灸筒底部开口设置有吸水圈,所述吸水圈的厚度大于所述防印过滤层的厚度。

实施方式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吸水圈的厚度所述防印过滤层厚度的2倍以上或3倍以上。

实施方式3.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的胶布为医用胶布,优选为医用创可贴胶布。

实施方式4.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灸筒内侧设置有锡纸。

实施方式5.根据实施方式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灸筒具有侧面开孔,所述艾烟过滤器为套设在所述灸筒外侧的过滤筒。

实施方式6.根据实施方式5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灸筒的侧面开孔为纵向设置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的下端延伸至艾绒固定器的下方,上端延伸至接近灸筒的顶部。

实施方式7.根据实施方式6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艾烟过滤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灸筒上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上具有与所述灸筒侧面开孔对应的孔,并与所述过滤筒相互贴合。

实施方式8.根据实施方式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灸筒包括中筒、盖筒和底筒,所述中筒在一端与所述盖筒套接,在另一端与所述底筒活动套接,所述中筒内部连接有艾绒固定器,所述艾烟过滤器通过所述中筒与所述盖筒的套接而固定。

实施方式9.根据实施方式8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中筒、盖筒和底筒由相同材料制成。

实施方式10.根据实施方式8或9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中筒的长径比大于等于2和/或所述艾灸装置从所述底筒底部至所述盖筒顶部的高度是所述艾灸装置内径的2.2倍以上,所述灸筒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孔。

实施方式11.根据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艾绒固定器包括横向连接部件或纵向连接部件,以及与所述横向连接部件或纵向连接部件连接的艾绒固定部件,所述横向连接部件在侧面与所述灸筒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件在顶部与所述灸筒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艾绒固定部件包括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含有螺纹的金属部件,多个能够对艾绒形成夹持力的金属弹片。

实施方式1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艾烟过滤器含有1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优选含有18%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所述艾烟过滤器具有20g/m

实施方式13.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防印过滤层含有 1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优选含有18%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所述防印过滤层具有20g/m

实施方式14.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吸水圈含有吸水材料,所述吸水材料含有3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优选含有4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所述吸水材料具有100g/m

实施方式15.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艾烟过滤器为包含过滤材料的单层或多层过滤层,所述过滤材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绒布、棉布、水刺布、油棉、HEPA过滤网、PTFE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高效过滤棉、壳聚糖纤维棉。

实施方式16.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防印过滤层包含以下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绒布、棉布、水刺布、油棉、HEPA过滤网、PTFE 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高效过滤棉、壳聚糖纤维棉。

实施方式17.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吸水圈包含以下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绒布、棉布、水刺布、油棉、吸水纸、纤维素、壳聚糖、吸水性高分子聚合物。

本申请的艾灸装置采用“所述开孔上设置有艾烟过滤器”、“所述灸筒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防印过滤层”以及“所述胶布上围绕所述灸筒底部开口设置有吸水圈”等技术特征结合使所述艾灸装置具备较好地过滤艾烟、防止油印、防止脱落、防烫伤等效果,提供舒适的艾灸体验。本申请公开的一些技术方案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成不同功能的部件应用到所述艾灸装置,方便这些部件的分离与更换,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此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带来了许多其他的优点,这些优点将会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所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4所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5中试验组的灸筒底部照片,采用壳聚糖纤维棉的防印过滤层和吸水圈;

图6是实施例5中试验组的着灸开始时的照片;

图7是实施例5中对照组的灸筒底部照片,采用普通棉布防印过滤层,不采用吸水圈;

图8是实施例5中对照组的着灸开始时的照片;

图9是实施例5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着灸10分钟时的照片;

图10是实施例5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完成45分钟艾灸时的照片;

图11是实施例5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之后取下灸筒时的照片。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灸筒,11-中筒,12-盖筒,13-底筒,2-艾烟过滤器,21-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22-中效过滤棉,3-艾绒固定器,31-横向连接部件, 32-纵向连接部件,33-艾绒固定部件,34-金属网,341-通孔,4-防印过滤层,5-胶布,6-吸水圈,7-锡纸,8-进气孔,9-艾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除非特别指出或者根据上下文的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含义,否则各个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理解的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其包括底部开口的灸筒,设置在所述灸筒中的艾绒固定器,和设置在所述灸筒底部的胶布,其中,所述灸筒的顶部和 /或侧面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上设置有艾烟过滤器,所述灸筒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防印过滤层,所述胶布的幅面与所述灸筒侧面基本上垂直,在所述胶布上围绕所述灸筒底部开口设置有吸水圈。本申请中的术语“艾绒”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是由艾草制成的制品,也可以称为“艾条”、“艾柱”等,除了艾草成分之外,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成分例如药物,并且通常具有绵纸包裹。艾绒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烟,艾烟的主要组分包括颗粒物、焦油和气味,既影响艾灸体验,吸入人体后又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艾烟在温度差的作用下主要为向上扩散。本申请中,在顶部设置开孔并在顶部开孔处设置所述艾烟过滤器能够实现良好的过滤效果,由于本发明灸筒的侧面面积一般大于顶部的面积,当开孔设置在灸筒的侧面并在开孔处设置艾烟过滤器时能够产生更大的过滤面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在顶部和侧面同时设置开孔和艾烟过滤器,由此产生更大的过滤面积。本申请中,艾烟过滤器是包含过滤材料的过滤层,例如绒布、棉布、水刺布、油棉、HEPA 过滤网、PTFE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高效过滤棉、壳聚糖纤维棉等,艾烟过滤层可以是单层的或者是多层的,在含有多个层时,不同的过滤层可以由不同的上述过滤材料制成,过滤层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实现不同材质过滤层之间的任意组合、分离与更换,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申请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灸筒底部的防印过滤层”,艾绒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含有艾油的烟雾,在艾灸过程中,这些油性物质会在受灸部位的皮肤上留下印记,不易擦除,这给使用者造成不便,本申请采用在所述灸筒底部增加防印过滤层的设置来解决艾灸后留下艾油印记的问题,所述防印过滤层是包含过滤材料的防印层,例如包含绒布、棉布、水刺布、油棉、HEPA过滤网、PTFE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高效过滤棉、壳聚糖纤维棉等,采用上述材料制作的防印过滤层一般采用单层即可产生良好的防油印效果,这样的设置还能阻隔皮肤和艾绒燃烧部位,产生隔热作用,并防止燃烧后的艾绒灰掉落到皮肤上,防止艾灸过程中烫伤艾灸部位。

本申请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所述灸筒底部设置有胶布,所述胶布的幅面与灸筒侧面基本上垂直,在所述胶布上围绕灸筒底部开口设置吸水圈,所述吸水圈的厚度大于所述防印过滤层的厚度”,本申请中,胶布用于将所述艾灸装置与受灸部位进行固定,艾绒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与受灸部位皮肤接触而迅速凝结成水分,随着艾灸进行,水分逐渐增多,使设置于所述灸筒底部的胶布逐渐润湿,从而影响粘贴效果,有可能在艾灸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灸筒脱落现象。本发明通过设置吸水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保证良好的吸水效果,又不影响胶布粘贴面积,所述吸水圈的厚度需要大于所述防印过滤层的厚度,并围绕灸筒底部开口设置,其内侧边缘可以位于底部开口外侧,也可以延伸至底部开口内侧,所述吸水圈的大小(即吸水圈内径和外径尺寸)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吸水圈的厚度较大,在吸水圈延伸至底部开口内侧设置时,不宜延伸过多,例如,所述吸水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灸筒底部开口内径的三分之二,从而避免吸水圈过度阻隔底部开口和受灸皮肤,又能有效吸收艾绒燃烧释放的水分。另外,艾灸过程中,灸筒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由于吸水圈的厚度较大,且吸水材料在吸水后具备良好的隔热效果,吸水圈的设置还具备防烫伤的效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圈的厚度为所述防印过滤层厚度的 2倍以上或3倍以上,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入粘贴接触面,从而确保较好的胶布固定效果,提供较好的艾灸体验。所述吸水圈由吸水材料制成,所述吸水材料可以是绒布、棉布、水刺布、油棉、吸水纸等具有吸水性的材料,也可以是包含纤维素、壳聚糖、高分子聚合物等吸水物质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胶布为医用胶布,优选为医用创可贴胶布。医用胶布具有良好的皮肤亲和性,非常适用于作为固定所述灸筒的材料,医用创可贴胶布除了具备良好的皮肤亲和性之外,还具备优良的防水性和柔和性,是一种优选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灸筒内侧设置有锡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艾绒燃烧过程中的近红外辐射作用是艾灸防病保健的主要机理。采用锡箔纸或者铝箔纸能够将近红外辐射反射聚集到受灸部位上,起到聚能作用,提高艾灸效力,同时还具有隔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灸筒具有侧面开孔,所述艾烟过滤器为套设在所述灸筒外侧的过滤筒。侧面开孔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满足艾绒燃烧过程中艾烟的排出和空气流入,并能够保持足够的燃烧时间即可。所述过滤筒套设于灸筒外侧,套设的方式使得过滤筒在固定于灸筒的同时还能沿着灸筒旋转,在这样的设置下,通过旋转过滤筒,使过滤筒覆盖灸筒侧面开孔的位置发生改变,保持很好的过滤效能,当整个过滤筒的过滤效能降低时,又能很方便地整体更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灸筒的侧面开孔为纵向设置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的下端延伸至艾绒固定器的下方,上端延伸至接近所述灸筒的顶部。延伸至艾绒固定器的下方有利于气体从艾绒下方进入,同时,上端延伸至接近所述灸筒的顶部,又有利于气体从顶部过滤排出,形成循环气流。所述灸筒通常为采用塑料制成的装置,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过滤筒能够与所述灸筒良好的贴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艾烟过滤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灸筒上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上具有与所述灸筒侧面开孔对应的孔,并与所述过滤筒相互贴合。所述外筒体可以位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或者内侧,所述外筒体可以由软质材料制成,从而能够与过滤筒或者灸筒具有较好的贴合性,从而较好地发挥外筒体的功能。通过旋转外筒体可以调整外筒体透气孔与灸筒侧面孔之间的叠合关系,从而调整进气和出气的大小,调节艾绒的燃烧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灸筒包括中筒、盖筒和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在一端与所述盖筒套接,在另一端与所述底筒活动套接,所述中筒内部连接有艾绒固定器,所述艾烟过滤器通过所述中筒与所述盖筒的套接而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艾烟过滤器的面积需要稍大于艾灸装置中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积,从而能够完全覆盖住艾烟的出口,艾烟从中筒的一端排出时,必须经过过滤部件的过滤,不会对艾灸的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形成较好的艾灸环境。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筒与所述中筒套接的端部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盖筒的端部具有卷边对所述过滤部件进行挤压,所述过滤部件通过所述套接和挤压而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通过所述盖筒与所述中筒活动套接而固定,这使得在中筒与盖筒之间可以灵活地设置和更换所述艾烟过滤器,中筒与底筒之间的活动套接又便于更换艾绒,由此实现艾灸装置主体结构的重复利用,节省艾灸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艾灸装置的所述中筒、盖筒和底筒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相同的材质使得在艾灸的过程中,三个筒具有相同的热胀冷缩程度,从而保持活动套接状态。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筒、盖筒和底筒由纸质材料制成。纸质材料具有较小的热胀冷缩系数,从而能够确保艾绒固定器、艾烟过滤器等保持较好的安装状态,有利于重复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筒的长径比大于等于2和/或所述艾灸装置从所述底筒底部至所述盖筒顶部的高度是所述艾灸装置内径的2.2倍以上,所述灸筒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孔。在本申请中,术语“长径比”是指高度与内径的比值,“所述中筒的长径比大于等于2和/或所述艾灸装置从所述底筒底部至所述盖筒顶部的高度是所述艾灸装置内径的2.2倍以上”使得由所述中筒、盖筒、底筒构造成能够产生烟囱效应的狭长流道,艾绒燃烧后产生的艾烟能够在艾灸装置内部上升蔓延至所述盖筒顶部,提高艾烟的过滤和扩散。另外,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所述灸筒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孔”使得气孔的位置远低于艾绒的燃烧位置,这种进气口设置配合狭长的流道能够产生显著的烟囱效应,艾绒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烟迅速上升从顶端流出,将外部空气从底座上开设的气孔中不断吸入再从顶部排出,从而避免艾灸过程中由于艾烟排出不畅从底部开设的气孔倒流排出,创造良好的艾灸环境。本申请中的术语“烟囱效应”,是指空气(包括烟气)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沿垂直空间上升或下降,使空气或烟气快速进行扩散和排出的强对流现象。

本申请中的所述艾绒固定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即可,例如只要能够安装艾绒即可,优选的,所述艾绒固定器能够重复安装艾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艾绒固定器为与灸筒内侧壁连接的两个金属网,艾绒靠两个金属网夹紧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艾绒固定器包括灸筒连接部件和艾绒固定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灸筒连接部件为纵向连接部件,所述纵向连接部件与所述灸筒的顶部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艾绒固定部件包括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含有螺纹的金属部件,多个能够对艾绒形成夹持力的金属弹片。所述纵向连接部件可以是与所述灸筒一体形成的柱状物体,其内部设置螺丝孔。由于艾绒在燃烧过程中能够保持紧致,燃烧后的艾绒碳灰依然能够较好地保持紧致状态,因此,可以采用含有螺纹的金属部件,或者金属弹片夹持来固定艾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灸筒连接部件为横向连接部件,所述横向连接部件与所述灸筒的侧面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艾绒固定部件包括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含有螺纹的金属部件,多个能够对艾绒形成夹持力的金属弹片。虽然所述灸筒侧面可能设置有多个条形孔,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侧面进行固定,例如通过热固性粘合剂进行粘结而固定。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螺纹的金属部件为螺丝钉。螺丝钉是最容易低价获取的含有螺纹的金属部件,螺丝钉作为艾绒固定部件具有非常好的成本优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艾烟过滤器包括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任选地所述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是采用壳聚糖纤维棉织成的布。在本申请中,术语“壳聚糖纤维棉”和“壳聚糖纤维”具有相同的含义,可以互换使用,该术语是指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纺丝方法制备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功能性生物质再生纤维。壳聚糖又名脱乙酰几丁质、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其结构单元是二糖。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有机再生资源,主要来源于虾蟹壳以及其他节肢类动物的外壳。壳聚糖纤维棉能够织成壳聚糖纤维布,或者与其他纤维混纺,如棉、麻等,形成混纺布。壳聚糖纤维棉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质,例如抗菌性、生物相容性、过滤性、吸附性、吸水性,并且具有来源广泛等优点。本申请的申请人发现,壳聚糖纤维棉在过滤艾烟时与其他过滤材料相比具有尤其突出的优点,能够吸附大量的油烟,从而能够提供较好的艾灸环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含有1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优选含有18%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所述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具有20g/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具有小于等于 300g/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印过滤层含有1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优选含有18%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所述防印过滤层具有20g/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材料含有3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优选含有4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棉;所述吸水材料具有100g/m

以上所述的范围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通过下面实施例,能够更容易理解本申请。

实施例

实施例1(塑料灸筒,侧面开孔,纵向连接,螺丝钉,过滤/防印:含有 2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40g/m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艾灸装置包括:灸筒1、艾烟过滤器 2、设置在灸筒中的艾绒固定器3、防印过滤层4、胶布5、吸水圈6。

所述灸筒1由塑料制成,在侧面纵向设置的4个条状孔,所述条状孔的下端延伸至艾绒固定器的下方,上端延伸至接近所述灸筒的顶部。所述条状孔延伸至艾绒固定器3的下方有利于气体从艾绒9下方进入,上端延伸至接近所述灸筒1的顶部有利于气体从顶部过滤排出,形成循环气流。

所述艾烟过滤器2为套设在所述灸筒1外侧的由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21制成的过滤筒,所述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21为含有2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克重为40g/m

所述艾绒固定器3包括纵向连接部件32和艾绒固定部件33,所述艾绒固定部件33为螺丝钉,螺丝钉成本低廉、易于获得,同时便于随时更换艾绒9。所述纵向连接部件为与所述灸筒1的顶部形成固定连接的柱状物,其内部设置有螺丝孔,供作为艾绒固定部件32的螺丝穿过。

所述防印过滤层4设置在所述灸筒1底部,并封住所述灸筒1底部的开口,由含有2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制成,克重为40g/m

所述胶布5为医用创可贴胶布,设置在所述灸筒1底部,幅面与灸筒侧面垂直。在所述胶布5下侧面围绕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设置一个由吸水材料制成的吸水圈6,所述吸水圈6的厚度为所述防印过滤层4厚度的4倍,并延伸至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的内侧,所述吸水材料由含有5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制成,克重为160g/m

本实施例所述艾灸装置能对艾绒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味、颗粒物、油烟、水分实现过滤和吸附,创造舒适的艾灸环境,同时,其结构设计便于更换艾绒和套设在外的过滤筒,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实施例2(纸筒,顶部开孔,中效过滤棉+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底部进气孔8,横向连接,金属弹片,锡纸7,过滤/防印:含有2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40g/m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艾灸装置的灸筒1包括由纸质材料制成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筒11、盖筒12和底筒13,所述中筒11在一端与所述盖筒12活动套接,在另一端与所述底筒13活动套接。所述底筒13底部至所述盖筒12 顶部的高度是所述中筒11内径的2.5倍,所述底筒13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孔8,使气流从底部进入,高长径比有利于增强烟气流经所述艾灸装置得速度,增强过滤效果。

在所述中筒11与所述盖筒12套接的顶端设置有艾烟过滤器2,所述盖筒12的端部具有卷边对所述艾烟过滤器2进行挤压,所述艾烟过滤器2通过活动套接和挤压而固定。所述艾烟过滤器2由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 21和中效过滤棉22两层过滤材料制成,其中含有壳聚糖纤维棉的过滤层21 由含有2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制成,克重为40g/m

所述中筒11内部连接有艾绒固定器3,所述艾绒固定器3包括横向连接部件31,以及与所述横向连接部件31连接的艾绒固定部件33,所述横向连接部件31在侧面与所述中筒11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艾绒固定部件33由多个能够对艾绒9形成夹持力的金属弹片制成。

所述底筒13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防印过滤层4,并封住所述灸筒1底部的开口,所述防印过滤层4由含有2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制成,克重为 40g/m

所述灸筒1底部设置有胶布5,所述胶布5为医用创可贴胶布,幅面与所述灸筒1侧面垂直。在所述胶布5下侧面围绕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设置一个由吸水材料制成的吸水圈6,所述吸水圈6的厚度为所述防印过滤层4厚度的5倍,并延伸至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的内侧,所述吸水材料由含有5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制成,克重为160g/m

在所述中筒11靠近所述艾绒固定器3的下部内侧设置有锡纸7,所述锡纸7能够将近红外辐射反射聚集到受灸部位上,起到聚能作用,同时还具有隔热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艾灸装置除了实现对艾烟燃烧过程的排放物的过滤和吸附之外,其高长径比的结构设计能够迅速的将艾烟经过滤层排出。同时,其在灸筒内侧设置锡纸可以提高艾灸效力。

实施例3(纸筒,顶部开孔,底部进气孔,横向连接,金属弹片,锡纸,过滤:棉布+中效过滤棉,防印:棉布,吸水材料:吸水纸)

本实施例所述艾灸装置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艾烟过滤器由中效过滤棉和棉布两层过滤材料制成,这样的双层过滤设置能够达到较好的去除油烟的效果。所述防印过滤层由棉布制成,能够吸附和过滤艾绒燃烧时产生的油烟和颗粒物,防止在受灸部位上留下印记。所述吸水材料由吸水纸制成,能够防止艾绒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在所述胶布和皮肤上凝结而影响所述胶布粘贴的牢固性,同时能够防止灸筒1过热烫伤皮肤。

本实施例中,将结构相同但不设置所述防印过滤层的艾灸装置作为对照,对受试者艾灸45分钟,艾灸完成后,观察受试者皮肤,相对于本申请的方案,不设置防印过滤层的艾灸装置会在受试者皮肤上留下很深的油印,表明采用本申请设置防印过滤层的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防印效果。

实施例4(纸筒,顶部开孔,底部进气孔8,金属网34)

本实施例所述艾灸装置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中筒11内侧不设置有锡纸,所述艾绒固定器为两个与所述中筒11 内壁相连接的金属网34,所述金属网34中部还设置有通孔341,所述通孔 341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艾绒9的外径,从而使得艾绒9夹在两个金属网34 之间,从而实现对艾绒9的固定,所述通孔341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艾绒的点燃,另一方面能够增强灸筒内空气的流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对两种艾灸装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做了对比试验,所述艾灸装置采用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基本相同,所述灸筒1包括由纸质材料制成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筒11、盖筒12和底筒13,所述中筒11在一端与所述盖筒 12活动套接,在另一端与所述底筒13活动套接,所述底筒13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孔8。

在所述中筒11与所述盖筒12套接的顶端设置有艾烟过滤器2,所述艾烟过滤器2通过所述中筒11与所述盖筒12活动套接挤压而固定。

所述中筒11内部连接有艾绒固定器3,所述艾绒固定器3采用与实施例 2相同的结构。

所述底筒13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防印过滤层4,并封住所述灸筒1底部的开口。

所述灸筒1底部设置有胶布5,所述胶布5为医用创可贴胶布,幅面与所述灸筒1侧面垂直。试验组所使用的艾灸装置还在所述胶布5下侧面上围绕所述灸筒1底部开口设置一个由吸水材料制成的吸水圈6,所述吸水材料由含有50%的壳聚糖纤维棉的布制成。

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下述设置:

对照组:

长径比:1.5:1

艾烟过滤器2:中效过滤棉,克重40g/m

防印过滤层4:中效过滤棉,克重40g/m

吸水圈6:无

试验组:

长径比:1.5:1

艾烟过滤器2:壳聚糖纤维棉布,壳聚糖纤维含量20wt%,棉含量80wt%,克重40g/m

防印过滤层4:壳聚糖纤维棉布,壳聚糖纤维含量20wt%,棉含量80wt%,克重40g/m

吸水圈6:壳聚糖纤维棉布,壳聚糖纤维含量50wt%,棉含量50wt%,克重160g/m

对照组和试验组各取四个样品,对同一受试者艾灸约45分钟,用肉眼观察艾灸开始后10分钟和艾灸完成后所述艾灸装置的艾烟过滤器的色泽以及艾灸完成后受试者受灸部位皮肤上油印深浅。

图5示出了采用壳聚糖纤维棉的防印过滤层和吸水圈的试验组的灸筒底部照片,图6示出了试验组着灸开始时的照片。

图7示出了采用普通棉布防印过滤层,不采用吸水圈的对照组的灸筒底部照片,图8示出了对照组着灸开始时的照片。

艾灸开始后10分钟所述艾烟过滤器的色泽对比如图9所示,右侧四个样品为试验组,采用壳聚糖纤维含量20wt%、棉含量80wt%、克重40g/m

完成45分钟艾灸后所述艾烟过滤器的色泽对比如图10所示,右侧四个样品为试验组,其色泽较对照组深,说明实验组具有较对照组更好的过滤效果(主要是滤油的效果)。

艾灸完成后受试者受灸部位皮肤上油印深浅如图11所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设置的防印过滤层阻隔了皮肤和艾绒燃烧部位,产生隔热作用,避免灼烧感,并避免艾绒灰掉落到皮肤上,防止艾灸过程中烫伤艾灸部位,保障了艾灸的舒适性。其中,左侧四个样品的对照组留下的油印相对于不设置防印过滤层的常规艾灸更浅,说明中效过滤棉具有防油印效果,而右侧四个样品的试验组较对照组留下的油印更浅,说明壳聚糖纤维棉制成的防印过滤层较中效过滤棉取得了更好的防油印效果。

此外,在艾灸完成后取下灸筒时,由于存在水汽,对照组中的灸筒很轻易地与受灸部位脱离而取下,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因意外触碰而脱落,不便于使用,而试验组粘贴保持稳固,便于使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