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步骤包括:获取HVDC系统交流侧三相的电压幅值,计算每相的电压幅值与对应相的电压额定幅值的差值,得到每相的相电压;若三相中至少一相的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且三相的电压幅值不相等,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根据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计算,得到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采用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与触发角补偿量之和,得到逆变角并通过逆变角控制HVDC系统的运行。通过计算HVDC系统逆变交流侧发生三相不对称故障时触发角补偿量并将触发角补偿量补偿至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上以达到抑制换相失败的目的。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电网中运用越来越多,在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要是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实现电网输电,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扰动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阀极易发生换相失败从而严重威胁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阀的换相失败与换相电压、直流电流、换相电抗、触发角等因素有关。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阀通常由几十个晶闸管模块串联而成,为了使晶闸管完成关断,恢复阻断能力,需要在换流阀的两端施加反向电压直到晶闸管内的游离子与空隙复合从而失去导通能力,在这段时间内电压相对于时间的积分称为电压-时间面积。在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后,换相电压降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减小导致的换流阀关断角过小是引起换相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交流系统故障相电压跌落导致逆变侧交流系统相电压过零点偏移和逆变器换流阀换相角增加,因此故障瞬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关断角会减小,从而增加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扰动时,换流阀发生换相失败从而影响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HVDC系统交流侧三相的电压幅值,计算每相的所述电压幅值与对应相的电压额定幅值的差值,得到每相的相电压;

S20.若三相中至少一相的所述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且三相的电压幅值不相等,则HVDC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并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

S30.根据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所述换相角变化量计算,得到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

S40.采用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与所述触发角补偿量之和,得到逆变角并通过所述逆变角控制HVDC系统的运行。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和故障后电压幅值,根据幅值下降公式计算,得到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的相电压下降率;

根据所述相电压下降率以及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相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

其中,所述幅值下降公式为:E

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计算HVDC系统的换相角变化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换相角,记为初始换相角;

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流过逆变器换流阀的直流电流和换相电抗,以及根据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计算得到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的换相角,记为故障换相角;

对所述故障换相角与所述初始换相角作差,得到的差值作为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故障后的换相角变化量。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得到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的故障换相角的表达式为:

式中,E

优选地,在步骤S30中,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与所述换相角变化量之和的数值作为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装置,包括相电压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相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HVDC系统交流侧三相的电压幅值,计算每相的所述电压幅值与对应相的电压额定幅值的差值,得到每相的相电压;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三相中至少一相的所述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且三相的电压幅值不相等,则HVDC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并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所述换相角变化量计算,得到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采用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与所述触发角补偿量之和,得到逆变角并通过所述逆变角控制HVDC系统的运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和第二计算子模块;

所述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和故障后电压幅值,根据幅值下降公式计算,得到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的相电压下降率,还根据所述相电压下降率以及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相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

所述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获取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换相角,记为初始换相角,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流过逆变器换流阀的直流电流和换相电抗,以及根据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计算得到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的换相角,记为故障换相角,对所述故障换相角与所述初始换相角作差,得到的差值作为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故障后的换相角变化量;

其中,所述幅值下降公式为:E

所述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得到与所述相电压对应相的故障换相角的表达式为:

式中,E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计算HVDC系统逆变交流侧发生三相不对称故障时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得到触发角补偿量,并将触发角补偿量补偿至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上以达到抑制换相失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扰动时,换流阀发生换相失败从而影响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中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相电压下降ΔV的电压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故障瞬间逆变侧换流阀触发的电压波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第一种控制方式的框架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第二种控制方式的框架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两种控制方式的触发角指令值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装置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当HVDC系统的交流侧发生故障时,基于换相面积求解所需触发角的变化量,保证HVDC系统的换流阀中晶闸管有足够的关断时间,以此提高HVDC系统换相失败免疫能力,用于解决了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扰动时,换流阀发生换相失败从而影响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中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以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采用六脉动换流阀作为案例进行说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系统)的换流阀通常由几十个晶闸管模块串联而成,为了使晶闸管完成关断,恢复阻断能力,需要在其两端施加反向电压直到晶闸管内的游离子与空隙复合从而失去导通能力,这段时间内电压相对于时间的积分称为电压-时间面积。对于HVDC系统的逆变交流侧故障所引起的逆变器换相失败,逆变交流侧故障后,换相电压降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减小导致的换流阀关断角过小是引起换相失败的根本原因。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HVDC系统交流侧三相的电压幅值,计算每相的电压幅值与对应相的电压额定幅值的差值,得到每相的相电压;

S20.若三相中至少一相的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且三相的电压幅值不相等,则HVDC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并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

S30.根据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计算,得到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

S40.采用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与触发角补偿量之和,得到逆变角并通过逆变角控制HVDC系统的运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中,主要是获取HVDC系统交流侧三相的电压幅值,并将得到每相的电压幅值与对应相的电压额定幅值作差,得到每相的相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20中,主要是判断步骤S10中三相的相电压是否存在有一相以上的相电压小于电压设定值,若同时存在有一相以上的相电压小于电压设定值且三相电压幅值不相等(即是说明HVDC系统的三相电压不对称),判定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主要是通过计算不对称三相中的电压最大值和电压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即三相故障电压的跌落值的最大值,计算出最大相位偏移,即是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当HVDC系统的逆变交流侧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导致某一故障相电压跌落ΔV时,故障后逆变侧触发角的补偿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故障后逆变器换流阀的关断角与所需关断角的偏差量(即等于交流相电压过零点偏差量与换相角的变化量之和);二是由于逆变器换流阀锁相环导致的实际触发角偏差量。当HVDC系统的逆变侧交流侧换流器的换流阀采用如图2所示的六脉动环流器结构时,则交流系统三相线对地电压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

式中,E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20中,计算HVDC系统的换相角变化量主要是由HVDC系统在故障后交流母线电压幅值降低和直流电流增加引起的换相角增量。其中,HVDC系统在没有直流电流变化的情况下,换相电抗引起的电压降低量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假设在三相中某一相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对应于电压降低的区域应该保持不变,此时故障后的换相角增加,由于此时HVDC系统的控制系统未作用,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保持初始设置值未变,因此导致换流阀的关断角减小,从而增加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由此需要计算HVDC系统的换相角变化量,得到逆变角降低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30中,主要根据步骤S20计算得到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求解得到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关断角的触发角补偿量。在本实施例中,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与换相角变化量之和的数值作为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关断角的触发角补偿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40中,主要是将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与触发角补偿量之和作为HVDC系统逆变侧换流阀设置的逆变角,即是将触发角补偿量补偿到逆变器触发角设置值上,控制HVDC系统的运行,实现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通过计算HVDC系统逆变交流侧发生三相不对称故障时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得到触发角补偿量,并将触发角补偿量补偿至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上以达到抑制换相失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扰动时,换流阀发生换相失败从而影响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中,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和故障后电压幅值,根据幅值下降公式计算,得到与相电压对应相的相电压下降率;

根据相电压下降率以及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相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

其中,幅值下降公式为:E

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相电压下降ΔV的电压波形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故障瞬间逆变侧换流阀触发的电压波形图。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若HVDC系统的某一相发生故障后,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流过逆变器换流阀的直流电流以及逆变交流侧的未故障相的电压不变。将HVDC系统的发生故障的相记为A相,E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中,计算HVDC系统的换相角变化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换相角,记为初始换相角;

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流过逆变器换流阀的直流电流和换相电抗,以及根据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计算得到与相电压对应相的换相角,记为故障换相角;

对故障换相角与初始换相角作差,得到的差值作为与相电压对应相故障后的换相角变化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与相电压对应相的故障换相角的表达式为:

式中,E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换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来求得故障后的故障换相角μ′。换相电压可得:

因此通过上述表达式可以求解得到A相故障后的故障换相角μ′的第一表达式为: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直流电流I

式中,L

将换相电压时间面积A

因此,则故障后的HVDC系统逆变器的换相角变化量为Δμ=μ′-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中,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与换相角变化量之和的数值作为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

需要说明的是,HVDC系统的逆变交流侧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相电压过零点偏移和换相角增大导致换流阀的关断角减小,如附图3所示,可以得到故障后各角度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γ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第一种控制方式的框架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第二种控制方式的框架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两种控制方式的触发角指令值对比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上以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作为基础研究对象,来验证本发明提出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上建立CIGRE HVDC标准测试系统及其系统仿真模型,对比以下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控制方式是使用CIGRE HVDC的原始控制,其逆变侧控制框图如图5所示,;另一种控制方式是在使用定关断角控制技术路线的CIGRE HVDC模型基础上,应用本发明提出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控制逻辑与上述的实现逻辑一致,逆变侧控制框图如图6所示。由于HVDC系统的换流母线电压跌落幅度、相位移动以及交流侧故障时刻都会影响换相失败,分别在模型中采用上述控制方式进行验证,且暂不考虑通信时延,得到换相失败的测试结果分别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为基于原始控制的换相失败测试结果

表2为基于触发角计算量控制的换相失败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比表1和表2可以得出该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能抑制原始控制不能抑制的换相失败,对于该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不能抑制的换相失败情况,原始控制也不能抑制。该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通过改变触发角指令值(即是HVDC系统的换流阀的逆变角),能够有效抑制换相失败。相比于传统控制方式,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能准确给出故障后换流器所需的触发角补偿量,减小了控制器触发角输出的波动,避免了触发角减少量过大所加剧换相失败的风险;也有效减缓了故障后逆变侧控制方式切换的不确定性对换相失败的进一步影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采用以在逆变侧换流母线处设置在2.0s经过换相电抗L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装置的框架图。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装置,包括相电压获取模块10、第一计算模块20、第二计算模块30和控制模块40;

相电压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HVDC系统交流侧三相的电压幅值,计算每相的电压幅值与对应相的电压额定幅值的差值,得到每相的相电压;

第一计算模块20,用于根据三相中至少一相的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且三相的电压幅值不相等,则HVDC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并计算HVDC系统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

第二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角变化量计算,得到HVDC系统逆变器的触发角补偿量;

控制模块40,用于采用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与触发角补偿量之和,得到逆变角并通过逆变角控制HVDC系统的运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模块20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21和第二计算子模块22;

第一计算子模块21,用于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和故障后电压幅值,根据幅值下降公式计算,得到与相电压对应相的相电压下降率,还根据相电压下降率以及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相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

第二计算子模块22,用于获取HVDC系统逆变器换流阀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换相角,记为初始换相角,获取与相电压的数值小于电压设定值对应相的故障前电压幅值、逆变器换流阀的触发角、流过逆变器换流阀的直流电流和换相电抗,以及根据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计算得到与相电压对应相的换相角,记为故障换相角,对故障换相角与初始换相角作差,得到的差值作为与相电压对应相故障后的换相角变化量;

其中,幅值下降公式为:E

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得到与相电压对应相的故障换相角的表达式为:

式中,E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装置中的模块对应于实施例一方法中的步骤,实施例一方法中的步骤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阐述了,在此实施例二中不再对装置中的模块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设备,包括上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设备中的装置已在实施例二中详细阐述了,在此实施例三中不再对设备置中的装置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的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用于根据所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的一种抑制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系统/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