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及洗地机

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及洗地机

摘要

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和洗地机,它涉及洗地机马达技术领域。它包括:吸尘器马达,供所述吸尘器马达前端安装的马达支架,盖设于所述吸尘器马达后端、与所述马达支架相装配的马达盖,以及,设于所述马达支架和所述马达盖之间的、用于将所述吸尘器马达前后端隔离的马达支架密封装置;所述马达支架的前端设有前端中心气道和外侧出气腔;所述马达支架上设有前端排气口;所述马达盖的后端设有后端进气口和后端排气口;所述后端排气口和所述前端排气口之间连接有马达出风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加速水气蒸发,干湿分离效果好,散热效果突出,吸尘器马达寿命长的优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696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森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97538.3

  • 发明设计人 杨进;

    申请日2021-03-19

  • 分类号A47L11/30(20060101);A47L11/4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479 深圳市恒和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大超

  •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宝安大道金港华庭F21E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4: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地机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及洗地机。

背景技术

洗地机是一款集吸尘+洗地于一体的清洁机器,主要由手柄组件,机身主体,清水箱,污水箱,清洁头组件组成。机身组件包括吸力马达组件,电池包组件,电控部分及控制面板;清洁头包括清洁滚刷及其驱动部件,清水喷出系统,垃圾及水渍通过吸尘管道进入污水箱,进而完成清扫过程。吸力马达组件是洗地机的核心,起到产生真空源的作用。吸力马达为前后段隔离双进气道真空吸力马达。普通洗地机吸力马达系统为前端中部吸入水气,然后从侧边排出;后端马达绕组及换向器部分由机身内部空间自由散热。但这样的配置散热效果差会降低马达寿命,同时散出热量会引起周边元器件温度升高,容易引起变形和功能失效,干湿分离的效果也不好,此外,吸力马达系统前端水气蒸发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及洗地机,具有加速水气蒸发,干湿分离效果好,散热效果突出,吸尘器马达寿命长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包括:前端设有高速旋转风叶、后端设有散热风叶的吸尘器马达,供所述吸尘器马达前端安装的马达支架,盖设于所述吸尘器马达后端、与所述马达支架相装配的马达盖,以及,设于所述马达支架和所述马达盖之间的、用于将所述吸尘器马达前后端隔离的马达支架密封装置;所述马达支架的前端设有前端中心气道和外侧出气腔;所述马达支架上设有前端排气口;所述马达盖的后端设有后端进气口和后端排气口;所述前端中心气道和所述外侧出气腔之间设有前端风道;所述后端进气口和所述后端排气口之间设有后端风道;所述前端排气口与所述前端风道导通;所述后端排气口和所述前端排气口之间连接有马达出风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马达出风管内设有挡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马达支架包括:装配于所述马达盖上的马达后支架,装配于所述马达后支架另一端的马达前支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马达支架密封装置为马达支架密封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马达后支架与所述马达前支架之间装配有马达后支架密封圈;所述马达前支架前端装配有马达前支架密封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吸尘器马达的前端装配有马达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马达盖和马达支架之间设有马达支架密封装置,使得吸尘器马达前端的湿气不会进入马达后端,实现了干湿分离;又通过设有马达出风管,能有效减小噪音,且马达出风管还能将吸尘器马达产生的热量由此散出,防止热风进去机器内部造成过热和内部零件温度过高;此外,由于马达出风管连接后端排气口和前端排气口,热风经过后端排气口、马达出风管和前端排气口进入前端风道,能有效加快前端风道中湿气的蒸发。干湿分离效果以及散热效果好也会提高吸尘器马达的寿命,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2、在本发明中,马达出风管内设有挡片,挡片起到单向阀的作用,以防止前端湿气进入后端损伤吸尘器马达。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洗地机,包括洗地机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洗地机主体内的、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C处剖视图;

图5是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的爆炸图;

图6是洗地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10、吸尘器马达;111、高速旋转风叶;112、散热风叶;120、马达盖;130、马达出风管;131、挡片;140、马达后支架;150、马达前支架;161、马达支架密封圈;162、马达后支架密封圈;163、马达前支架密封圈;164、马达密封圈;200、洗地机主体;a、前端中心气道;b、外侧出气腔;c、前端排气口;d、后端进气口;e、后端排气口;f、前端风道;g、后端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如图1-5所示,包括:前端设有高速旋转风叶111、后端设有散热风叶112的吸尘器马达110,供吸尘器马达110前端安装的马达支架,盖设于吸尘器马达110后端、与马达支架相装配的马达盖120,以及,设于马达支架和马达盖120之间的、用于将吸尘器马达110前后端隔离的马达支架密封装置。马达支架的前端设有前端中心气道a和外侧出气腔b。马达支架上设有前端排气口c。马达盖120的后端设有后端进气口d和后端排气口e。前端中心气道a和外侧出气腔b之间设有前端风道f;后端进气口d和后端排气口e之间设有后端风道g。前端排气口c与前端风道f导通。后端排气口e和前端排气口c之间连接有马达出风管130。

如图4所示,Ⅰ为前端空气流动径向,Ⅱ为后端空气流动径向。

通过在马达盖120和马达支架之间设有马达支架密封装置,使得吸尘器马达110前端的湿气不会进入吸尘器马达110后端,实现了干湿分离;又通过设有马达出风管130,能有效减小噪音,且马达出风管130还能将吸尘器马达110产生的热量由此散出,防止热风进去机器内部造成过热和内部零件温度过高;此外,由于马达出风管130连接后端排气口e和前端排气口c,热风经过后端排气口e、马达出风管130和前端排气口c进入前端风道f,能有效加快前端风道f中湿气的蒸发。干湿分离效果以及散热效果好也会提高吸尘器马达110的寿命,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支架密封装置为马达支架密封圈161,在其他实施例中,马达支架密封装置还可以为其他密封装置。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3和图5所示,马达后支架140与马达前支架150之间装配有马达后支架密封圈162;马达前支架150前端装配有马达前支架密封圈163;吸尘器马达110的前端装配有马达密封圈164。通过设有各种密封圈,使得整个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的防水性能更加突出。

进一步的的,如图4和图5所示,马达出风管130内设有挡片131。挡片131起到单向阀的作用,以防止前端湿气进入后端损伤吸尘器马达110。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的装配,马达支架包括:装配于马达盖120上的马达后支架140,以及,装配于马达后支架140另一端的马达前支架150。将马达支架拆成马达后支架140和马达前支架150,还能更贴合吸尘器马达110,装配后更加紧固。

如图3和图5所示,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前端由马达前支架密封圈163,马达前支架150,马达后支架密封圈162,马达后支架140,马达密封圈164,马达支架密封圈161,吸尘器马达110组成前端进气和排气体系;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后端由吸尘器马达110,马达支架密封圈161,马达盖120组成,形成后端进气和排气体系。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工作时,吸尘器马达110高速旋转,带动高速旋转风叶111高速旋转,前端中心气道a处产生负压形成真空,进而形成吸力,干湿气体进入前端中心气道a,再沿着高速旋转风叶111外沿从外侧出气腔b排出;吸尘器马达110高速旋转同时会带动散热风叶112同步高速旋转,周围空气从后端进气口d进入吸尘器马达110内部,再通过马达出风管130排出,进入前端风道f,与前端干湿气体一起从外侧出气腔b排出。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洗地机,如图6所示,包括洗地机主体200,以及设于洗地机主体200内的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双进单出吸力马达系统100。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