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模板组焊设备及模板组焊方法

模板组焊设备及模板组焊方法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板组焊设备及模板组焊方法,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其中,模板组焊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工作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面,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有分隔界线,其中,两个所述支撑面均用于承托模板;两个对位装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远离所述分隔界线的一侧,所述对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对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对位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分隔界线,以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面上的所述模板紧密接触。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模板组焊设备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模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726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奥宇模架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81175.1

  • 发明设计人 李景华;王玉理;王轶明;

    申请日2021-04-09

  • 分类号B23K37/04(20060101);B23K3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48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小勇;刘铁生

  •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路12#院奥宇科技英巢2#楼181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3: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组焊设备及模板组焊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多个模板进行组装焊接以形成角部模板。目前,有专用的组装焊接工装对模板进行定位,但是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工人自己调整模板的位置,才能将两个模板对齐,且现有的组装焊接工装适用性较差,产品互换性差,因此如何使得组装焊接工装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模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组焊设备及模板组焊方法,以使组装焊接工装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板组焊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工作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面,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两个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有分隔界线,其中,两个所述支撑面均用于承托模板;两个对位装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远离所述分隔界线的一侧,所述对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对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对位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分隔界线,以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面上的所述模板紧密接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压料件,所述压料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压料件朝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压料面,两个所述压料面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两个所述压料面分别朝向两个所述支撑面,所述压料件上还设置有焊接缝隙,所述焊接缝隙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压料件,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支撑架指向所述压料件,且所述焊接缝隙朝向所述支撑面的一端正对所述分隔界线,其中,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料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面。

具体地,所述控制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的两端;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推动件和安装座,所述推动件的移动端设置有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压料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部的所述安装口内,且所述压料件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正投影完全置于避让缺口内。

具体地,所述压料件包括两个压料块,两个所述压料块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接,两个所述压料块之间形成有所述焊接缝隙,两个所述压料块朝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形成有所述压料面。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两个所述对位装置构成对位模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至少两个对位模组;

所述工作台上至少设置两个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与所述对位模组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支撑面包括与所述分隔界线相对的第一侧边,所述支撑面的宽度为所述分隔界线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

两个所述对位模组分别为第一对位模组和第二对位模组,所述第一对位模组中,所述支撑架的两个所述支撑面的宽度不同,所述第二对位模组中,所述支撑架的两个所述支撑面的宽度相等。

具体地,所述支撑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分隔界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分隔界线之间;

所述模板组焊设备还包括:两个防侧翻装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的所述第二侧边,所述防侧翻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和防侧翻压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防侧翻压件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当所述防侧翻压件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防侧翻压件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支撑面内,当所述防侧翻压件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防侧翻压件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支撑面外,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支撑面所在平面。

具体地,还包括:

两个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的所述第二侧边,两个所述限位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面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两个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支撑面的同一侧。

具体地,还包括:

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隔界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焊针。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板组焊方法,包括:将两个模板分别放置于两个支撑面;

使第一驱动件推动对位件靠近所述模板,直至两个所述模板的侧面相抵触;

对两个所述模板进行焊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通过在支撑面远离分隔界线的一侧设置对位装置,由第一驱动件驱动对位件移动,使得对位件抵触在设置于支撑面上的模板,进而使得设置在两个支撑面上的两个模板紧密接触,方便对其进行焊接,其中,在模板的阻碍下,对位件会因模板的阻碍停在模板的侧边,因此,对位件与分隔界线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模板的尺寸自行调整,进而能够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模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模板组焊方法,具有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角部模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基座1,工作台11,支撑架2,支撑面21,第一侧边211,第二侧边212,分隔界线22,对位装置3,第一驱动件31,对位件32,推动件41,安装座42,第一固定部421,第二固定部422,避让缺口4221,限位部423,第三固定部424,压料件43,焊接缝隙431,压料块432,防侧翻装置5,第一滑动件61,第二滑动件62,第一子滑动件621,第二子滑动件622,焊针63,不锈钢面板71、纵边框72,横梁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板组焊设备,如图1至图12所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形成有工作台11;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一端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另一端形成两个支撑面21,两个所述支撑面21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两个所述支撑面2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两个所述支撑面21之间形成有分隔界线22,其中,两个所述支撑面21均用于承托模板;两个对位装置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21远离所述分隔界线22的一侧,所述对位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对位件32,所述第一驱动件31用于驱动所述对位件32靠近或远离所述分隔界线22,以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面21上的所述模板紧密接触。

其中,如图3所示,基座1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以放置于地面,而第二端可以设置工作台11,工作台11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具体地,基座1可以包括框架和工作台11,框架对工作台11进行支撑,采用框架对工作台11进行支撑,能够减小模板组焊设备的重量。支撑架2设置在工作台11上,且支撑架2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形成有两个支撑面21,两个支撑面21可以相互连接,也可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分隔界线为两个支撑面所在平面的交界线,其中,两个支撑面21均可以呈条形,即支撑面21在工作台11上的正投影呈条形。两个支撑面21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且两个支撑面21之间形成了夹持空间,因此,在两个支撑面相连接的情况下,两个支撑面21的横截面呈V型,且V的尖端指向工作台11。此外,两个支撑面21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该第一预设夹角的取值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计。除此之外,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模板组焊设备还包括两个对位装置3,两个对位装置3分别设置在支撑面21远离分隔界线22的一侧。当使用上述模板组焊设备对两个待焊接模板进行焊接时,将两个待焊接模板分别放置在两个支撑面21上,此时,两个待焊接模板均位于夹持空间内,而后启动对位装置3的第一驱动件31,第一驱动件31驱动对位件32靠近分隔界线22,直至对位件32推动两个待焊接模板的边缘紧密接触,随后对两个待焊接模板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使得第一驱动件31带动对位件32远离分隔界线22,进而使得对位件32脱离模板,方便工人将焊接后的角型模板取下来。具体地,两个待焊模板可以分别为不锈钢面板71和纵边框72,不锈钢面板71的多个侧边中的一个为第一焊接侧边,而纵边框72的多个侧边中的一个为第二焊接侧边,需要将纵边框72的第一焊接侧边与不锈钢面板71的第一焊接侧边焊接起来,此时要求纵边框72与不锈钢面板71之间的夹角为90°,因此可以使得第一预设夹角的取值为90°,其中,第一焊接侧边为不锈钢面板71的长侧边,而第二焊接侧边为纵边框72的长侧边。除此之外,若有两个待焊模板之间的夹角有其他特殊要求,可以根据要求将第一预设夹角设计为大于90°或小于90°,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在对位过程中,在模板的阻碍下,对位件32会因模板的阻碍停在模板的侧边,因此,对位件32与分隔界线22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模板的尺寸自行调整。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能够对多种尺寸的模板进行对位,适用性较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31,使得对位件32固定于任一位置,进而提供不同尺寸的限位空间,使得不同尺寸的模板固定在不同尺寸的限位空间内。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模板组焊设备还包括: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压料件43,所述压料件4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远离所述基座1的一侧,所述压料件43朝向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压料面,两个所述压料面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两个所述压料面分别朝向两个所述支撑面21,所述压料件43上还设置有焊接缝隙431,所述焊接缝隙431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压料件43,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支撑架2指向所述压料件43,如图1所示,箭头A所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焊接缝隙431朝向所述支撑面21的一端正对所述分隔界线22,其中,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料件43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面21。

其中,控制组件可以设置于压料件43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此时控制组件可以通过支撑结构吊设在支撑架2远离工作台11的一侧,或者控制组件设置在工作台11上,并且位于支撑架2的侧面,具体地,支撑架2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两个控制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架2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且两个控制组件与支撑架2之间均形成有预设距离,而分隔界线22沿着第三端指向第四端的方向延伸。在进行组装焊接时,对位件32推动两个待焊模板的边缘紧密接触后,控制组件控制压料件43向着支撑面21移动,直至压料件43的两个压料面抵触在两个待焊接模板上,此时,压料件43能够对两个待焊模板进行固定。由于焊接缝隙431朝向支撑面21的一端正对分隔界线22,因此,两个待焊模板的焊接侧边正对焊接缝隙431。工人可以使得焊针63穿过焊接缝隙431对两个待焊模板的焊接侧边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压料件43能够压在待焊模板上,进而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焊接模板窜动,保证了焊接的精确性。此外,沿着第一方向焊接缝隙431的宽度之间增大,焊接缝隙431的宽度指的是焊接缝隙431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第三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1且垂直于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箭头C所指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其中,两个压料面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可以等于第一预设夹角。当然也可以将第二预设夹角的取值设置为大于第一预设夹角或小于第一预设夹角,其可以根据模板的特点自行进行设计。

具体地,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控制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21的两端;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推动件41和安装座42,所述推动件41的移动端设置有所述安装座42,所述安装座42包括第一固定部421、第二固定部422和限位部423,所述第一固定部42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22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421与所述推动件41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422上形成有避让缺口4221,所述限位部423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2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限位部423上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压料件4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部423的所述安装口内,且所述压料件43在所述第二固定部422上的正投影完全置于避让缺口4221内。

其中,控制组件中的推动件41能够推动安装座42靠近或者远离支撑面21,进而带动压料件43靠近或远离支撑面21。在制作混凝土浇筑模板的过程中,如图13所示,首先需要将纵边框72和不锈钢面板71焊接在一起,二者组成模板组件,而后将两个模板组件的不锈钢面板71焊接在一起,形成角部模板,最后在角部模板上焊接上两个横梁73,两个横梁73呈预设夹角,且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纵边框,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纵边框,由不锈钢面板71和纵边框72共同组成的模板组件呈“L”型,在对两个模板组件进行焊接时,因此不锈钢面板71的尺寸越大,两个纵边框72之间的距离越大,所形成的间隙越大,在对不锈钢面板71尺寸较大的模板组件进行焊接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将模板组件放至支撑面21,启动第一驱动件31对两个模板组件进行对位,而后启动控制组件使压料件43压在模板组件上,而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使得压料组件脱离模板组件,且使得第一驱动件31带动对位件32远离模板组件,方便工人卸料。然而在模板组件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两个模板组件的纵边框72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压料件43无法穿过两个纵边框72之间的间隙对模板组件进行压料。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压料件43进行压料时,可以先使得推动件41带动安装座42至预设位置,而后使得压料件43穿过避让缺口且安装在限位部423的安装口内,然后再进行微调或者此时压料件43恰好压在待焊模板上,待焊接完成后,可以先将限位部423由第二固定部422拆卸下来,解除限位部423对压料件43的限制,而后将压料件43由避让缺口4221抽出,进而能够避免压料件43妨碍下料和卸料。其中,两个支撑面21之间的分隔界线22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如图9所示,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两个控制组件分别设置在分隔界线22长度方向的两端,即支撑面21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一个控制组件指向另一个控制组件的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其中,第二方向为支撑面2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第二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推动件41固定于工作台11上,推动件4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位于工作台11之下,第二部分位于工作台11之上,而推动件41的移动端指的是第二部分远离工作台11的一端,推动件41能够驱动移动端逐渐靠近或远离工作台11。推动件41具体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两个伸缩部,其中,第三驱动件可以为气缸,而伸缩部可以包括导柱和导套,导套套设在导柱的外表面,二者之间活动连接,两个伸缩部分别位于第三驱动件的两侧。其中,限位部423可以由两个限位块拼接而成,两个限位块可拆卸连接并组成限位部423。

此外,如图2、图10和图11所示,安装座42还包括:第三固定部424,第三固定部424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固定部422的避让缺口4221内,安装座42具有第一结构状态和第二结构状态,图2为第一结构状态示意图,在第一结构状态下,第三固定部424与第二固定部422相连接,此时限位部423设置在第三固定部424上,第三固定部424与限位部423可拆卸连接,其中,限位部423的两个限位块呈“M”型,此时,压料件4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2两端的第三固定部424相连接,压料件43与第三固定部424可拆卸连接。当安装座42在第一结构状态下,压料件43无法从端部抽出,此时,压料装置适用于焊接纵边框72和不锈钢面板71或者两个尺寸较大的模板组件。

如图1和图12所示,在第二结构状态下,第三固定部424未安装在避让缺口4221内,限位部423的两个限位块围成安装口,且限位部423固定在第二固定部422上,压料件43能够安装在安装口内。在安装部处于第二结构状态时,压料件43由避让缺口4221抽出,能够适用于任一模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具有两种结构状态,用户可以根据模板的尺寸自行设定安装座42的结构状态。

除此之外,推动件41包括第三驱动件和两个伸缩部,第三驱动件作为动力部件能够推动安装座42移动,继而带动压料件43移动,本申请中两个伸缩部以及第三驱动件均能够对安装座42进行支撑,因此推动件41能够对固定座提供三点支撑,进而能够增加对固定座进行支撑的可靠性。其中,每个对位装置3包括多个对位组件,多个对位组件依次沿着支撑面21的第一侧边211设置,每个对位组件中均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对位件32,其中,推动件41和第一驱动件31均可以为气缸。

具体地,所述压料件43包括两个压料块432,两个所述压料块432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接,两个所述压料块432之间形成有所述焊接缝隙431,两个所述压料块432朝向所述支撑面21的一侧形成有所述压料面。

其中,所述压料件43包括两个压料块432,因此可以将两个压料块432依次安装到限位部423上,将压料件43分成两个压料块432,每个压料块432的重量较轻,方便用户安装。其中两个压料块432对称设置,此外每个压料块432还包括与压料面垂直的抵触面,抵触面位于压料块远离另一压料块的一端,在对模板组件进行焊接时,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压料块432的位置使得抵触面抵触在纵边框72上,因此压料块432能够模板组件中的纵边框72进行限位。

具体地,所述支撑面21呈条形,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压料件43呈条形,且所述压料件43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其中,第二方向为支撑面21的长度方向,如图6和图7所示,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支撑架2可以包括:两个底板和至少两个支架21,其中,多个支架21依次沿第二方向设置,支架21的一端设置在工作台11上,另一端形成有两个限位侧面,两个限位侧面呈V型,两个底板放置于多个支架21的限位侧面上。其中,通过多个支架21对底板进行支撑,能够保证底板与支架21连接的可靠性。其中,底板背离支架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面,两个底板之间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彼此之间形成有缝隙,分隔界线为支撑面所在平面的交界线。除此之外,支撑架2还可以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设置在工作台11上,而多个支架21远离底板的一端均连接于固定板,固定板呈条形,且长度方向沿着第二方向延伸。通过将多个支架21安装在同一固定板上,可以使得支架21、底板以及固定板组成一整体结构,在组装模板组焊装置时,可以先对支架21、底板以及固定板进行组装,而后将三者组装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安装在工作台11上。此外,模板组焊设备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一端连接于支架21或者底板另一端设置有对位装置3,对位装置3的第一驱动件31固定在支撑板的另一端。此外,压料件43呈条形,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通常情况下模板呈条形,压料件43设置成条形,能够增加对条形模板固定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2、两个所述对位装置3构成对位模组,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至少两个对位模组;所述工作台11上至少设置两个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与所述对位模组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由于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两组对位模组,因此可以同时对两组待焊模板进行焊接,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在进行角部模板组焊时,需要先将纵边框72与不锈钢面板71进行焊接,二者形成模板组件,而后将两个模板组件的不锈钢面板71远离纵边框72的一侧焊接在一起,进而形成角部模板。在组焊角部模板时,可以在其中一个对位模组上组焊纵边框72与不锈钢面板71,而后将形成的模板组件放置到另一对位模组中,待另一对位模组中放置两个模板组件后,对两个模板组件进行焊接。通过设置两个对位模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面21包括与所述分隔界线22相对的第一侧边211,所述支撑面21的宽度为所述分隔界线22与所述第一侧边211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对位模组分别为第一对位模组和第二对位模组,所述第一对位模组中,所述支撑架2的两个所述支撑面21的宽度不同,所述第二对位模组中,所述支撑架2的两个所述支撑面21的宽度相等。

其中,如图10所示,第一对位模组中,两个支撑面21的宽度不同,两个支撑面21分别为第一支撑面21和第二支撑面21,第一支撑面21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撑面21的宽度。纵边框72的宽度一般小于不锈钢面板71的宽度,因此纵边框72适用于宽度较小的支撑面21,而不锈钢面板71适用于宽度较大的支撑面21,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对位模组用于焊接不锈钢面板71和纵边框72。在焊接两个模板组件时,由于两个模板组件中的不锈钢面板71的宽度较长,因此可以使用第二对位模组对两个模板组件进行组装焊接。

具体地,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支撑面21包括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其中,所述第一侧边211与所述分隔界线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21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211与所述分隔界线22之间;所述模板组焊设备还包括:两个防侧翻装置5,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21的所述第二侧边212,所述防侧翻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件和防侧翻压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防侧翻压件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当所述防侧翻压件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防侧翻压件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支撑面21内,当所述防侧翻压件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防侧翻压件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支撑面21外,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支撑面21所在平面。

其中,两个防侧翻装置5与两个支撑面21一一对应,且两个防侧翻装置5位于两个支撑面21的同一侧,当防侧翻压件位于第一工位,防侧翻压件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其所对应的支撑面21内,此时防侧翻压件能够抵押在模板上,以此对模板进行限位,避免位于该支撑面21上的模板向着另一支撑面21侧翻。其中,由于不锈钢面板71呈板状,而纵边框72近似板状,因此二者不易发生侧翻,而由不锈钢面板71和纵边框72共同组成的模板组件呈“L”型,因此模板组件容易发生侧翻,因此可以仅在第二对位模组的支撑面21的第二侧边212设置防侧翻装置5,其中,第二驱动件可以为气缸。

具体地,两个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面21的所述第二侧边212,两个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支撑面21的同一侧。

其中,限位件凸出于支撑面21,当工人将模板放置到支撑面21时,支撑面21能够避免模板伸出支撑面21,在两个支撑面21的第二侧面均设置限位件,能够使得位于两个支撑面21上的模板的端部对齐,保证模板的焊接精度。

具体地,如图7所示,模板组焊设备还包括: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第一滑动件61和第二滑动件62,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隔界线2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动件61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6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动件62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62用于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面21,所述第二滑动件62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焊针63。

其中,第二滑轨垂直于工作台11,位于两个支撑面21上的两个待焊模板的焊接侧边对应分隔界线22,且沿着分隔界线22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安装部能够用于安装焊针63,焊针63与安装部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用户对焊针63进行更换。

在工台上仅设置一个对位模组的情况,焊针63正对分隔界线22设置,焊针63能够穿过焊接缝隙431对两个模板进行焊接。在完成对位以及压料的情况下,使得第二滑动件62沿着第二滑轨移动,使得焊针63靠近焊接侧边,对模板或模板组件等进行焊接,在焊接的同时使得第一滑动件61沿着第一滑轨移动,进而使得焊针63沿着焊接侧边移动。

在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两个对位模组的情况下,两个对位模组满足平行关系,即两个对位模组的分隔界线22平行,第二滑动件62还包括:第一子滑动件621和第二子滑动件622,其中第一子滑动件621呈条形,且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1,且与分隔界线22垂直,第一子滑动件621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而第一子滑动件621上还设置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沿着第一子滑动件621的长度方向设置,即第三滑轨平行于工作台11且与第一滑轨垂直,第二子滑动件622与第一子滑动件621滑动连接,安装部设置在第二子滑动件622上。其中,第二子滑动件622能够沿着第三滑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当第二子滑动件622位于第一位置,焊针63正对第一对位模组的焊接缝隙431,当第二子滑动件622位于第二位置,焊针63正对第二对位模组的焊接缝隙43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待焊模板安装至支撑面21,且对位模组以及压料装置对其进行固定后,使得第二子滑动件622沿着第三滑轨移动,使得焊针63运动至对应的对位模组的上方,使得焊针63对准焊接缝隙431,而后使得第一子滑动件621沿着第二滑轨移动,使得焊针63靠近待焊模板,而后使得焊针63对待焊模板进行焊接,并且在焊接过程中使得第一滑动件61沿着第一滑轨移动,进而使得焊针63沿着分隔界线22的延伸方向移动,以此完成待焊模板的待焊侧边的焊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板组焊方法,包括:将两个模板分别放置于两个支撑面;使第一驱动件推动对位件靠近所述模板,直至两个所述模板的侧面相抵触;对两个所述模板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方法,应用于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焊设备,其具有上述模板组焊设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