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

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

摘要

公开了一种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翻译系统能够通过使用压电元件对从用户的声音生成的振动进行检测来从根本上阻挡噪声。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包括:第一耳机,其包括声音振动传感器和扬声器;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其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并且与第一耳机执行无线通信;以及第一电子通信设备,其与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执行无线通信,并且与翻译服务器执行通信,其中,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和第一电子通信设备处于可通信状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7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75687.9

  • 申请日2020-11-30

  • 分类号G06F40/58(20200101);H04R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伟楠;乔图

  • 地址 韩国庆尚南道昌原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1:3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翻译系统,并且特别地,涉及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声音振动麦克风能够通过使用压电元件对从用户的语音生成的振动进行检测来从根本上阻挡噪声。

背景技术

近多年以来,到韩国的外国访问者的数目和到国外访问的韩国人的数目一直在稳步地增长。特别是,随着韩国已经与中国在整个行业中进行交易,到韩国的中国访问者的数目迅速地增长。另外,很容易预测到,来自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许多人都将访问韩国。此外,用于商业目的访问韩国的人的数目也在增长。因此,在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访问者之间的交流以及韩国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这些外国访问者和海外旅行者通常使用具有完善服务的酒店。通常,在酒店中,当访问者想要使用他/她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时或者当访问者想要与使用与访问者的语言地区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地区的语言的人进行交流时,访问者可以通过常驻酒店的翻译者进行交流或者可以使用英特网、传真等使用电子邮件。另外,实际上很难安排所有会说世界各国语言的翻译者,翻译者必须时刻陪同,一名或两名翻译者无法为大量的访问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且在期望的时间未能提供翻译服务,这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需要开发一种用于当访问者使用他们在旅游期间随身携带的通信终端与外国人交谈时进行实时同时翻译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声音振动麦克风能够通过使用压电元件对从用户的语音生成的振动进行检测来从根本上阻挡噪声。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翻译系统包括:第一耳机,其包括声音振动传感器和扬声器;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其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并且与第一耳机执行无线通信;以及第一电子通信设备,其与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执行无线通信并且与翻译服务器执行通信,其中,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与第一电子通信设备处于可通信状态,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来自第一耳机的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将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与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一翻译信号、并且将第一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并且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通过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的扬声器发出第一翻译信号作为声音,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来自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的麦克风的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将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与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二翻译信号、并且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耳机,并且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耳机的扬声器发出第二翻译信号作为声音。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翻译系统包括:第一耳机,其包括声音振动传感器和扬声器;以及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其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并且与第一耳机执行无线通信,其中,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来自第一耳机的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与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一翻译信号、并且通过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的扬声器发出第一翻译信号作为声音,以及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来自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的麦克风的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与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二翻译信号、并且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耳机,并且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耳机的扬声器发出第二翻译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翻译系统包括:第一耳机,其包括声音振动传感器和扬声器;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其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并且与第一耳机执行无线通信;以及第一电子通信设备,其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与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执行无线通信并且与翻译服务器执行通信,其中,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和第一电子通信设备处于可通信状态,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来自第一耳机的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将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与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一翻译信号、并且通过电子通信设备的扬声器发出第一翻译信号作为声音,并且电子通信设备将来自电子通信设备的麦克风的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与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二翻译信号、并且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并且第一可穿戴声学设备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耳机,并且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耳机的扬声器发出第二翻译信号作为声音。

另外,声音振动传感器可以包括:形成外部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中并且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支承压电元件的固定端的支承结构;附接至压电元件的自由端的配重件;以及传递来自压电元件的输出的传导部,其中,压电元件的通过支承结构固定的固定部分为总体积的40%或更少,压电元件的厚度为0.3mm或更大,配重件的重量为5mg或更大,并且配重件可以由密度为5或更大的金属形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该声音振动麦克风能够通过使用压电元件对从用户的语音生成的振动进行检测来从根本上阻挡噪声。

由本公开内容提供的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声音振动麦克风使用压电元件对从扬声器的语音生成的振动进行检测,并且因此可以有利地从根本上阻挡环境噪声。

另外,由于由本公开内容提供的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声音振动麦克风的压电元件具有悬臂结构,并且因此,压电声音振动麦克风具有优异的振动检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除壳体之外的部件的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麦克风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式。本文中使用的实施方式和术语并不旨在将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技术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并且应当理解,实施方式和术语包括对本文所描述的相应的实施方式的修改、等同和/或替代。关于附图的描述,相似的部件可以由相似的附图标记来标记。

如本文所使用,表述“具有”、“可以具有”、“包括”或“可以包括”是指存在相应的特征(例如,数字、功能、操作或组成元件诸如部件),并且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附加的特征。

在本公开内容中,表述“A或B”、“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者“A或/和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包括所列项目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例如,表述“A或B”、“A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者“A或B中的至少一个”是指下述全部:(1)包括至少一个A,(2)包括至少一个B,或者(3)包括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的全部。

在本公开内容的各种示例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表述“第一”、“第二”、“该第一”或者“该第二”可以修改各种部件而不管所述部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但不限制相应的部件。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指示不同的用户设备,尽管它们二者都是用户设备。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操作地或通信地)“连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耦接至其他元件或者在它们之间可以插入有另一元件(例如,第三元件)。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耦接”至另一元件(第二元件)时,可能不存在插入在它们之间的元件(例如,第三元件)。

在本公开内容中使用的表述“配置成”可以根据情况与例如“适合”、“具有能力”、“设计成”、“适用于”、“制造成”或“能够”来交换。术语“配置成”可以不一定意指在硬件中“特意设计成”。在某些情况下,表述“配置成……的设备”可以意指该设备以及其他设备或部件“能够”。例如,短语“适用于(或配置成)执行A、B和C的处理器”可以意指仅用于执行相应的操作的专用处理器(例如嵌入式处理器),或者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程序来执行相应的操作的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应用处理器(AP))。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限制其他实施方式的范围。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诸如在常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除非在本公开内容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或过分正式的含义。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本公开内容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解释为排除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使用声音振动麦克风的翻译系统的框图。

翻译系统包括:第一无线耳机10和第二无线耳机20,每个所述无线耳机都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执行通信,可穿戴声学设备30与第一无线耳机10和/或第二无线耳机20中的每一个独立地执行通信,电子通信设备40以及翻译服务器50,电子通信设备40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和翻译服务器50中的每一个执行通信,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与电子通信设备40和/或可穿戴声学设备30和/或电子通信设备140中的每一个独立地执行通信、接收翻译对象信息、将翻译对象信息中包括的声音信号中包括的声音翻译成文本、并且提供包括从文本转换而来的声音信号的翻译信息,第三无线耳机110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执行通信,可穿戴声学设备130与第三无线耳机和电子通信设备140独立地执行通信,并且电子通信设备140与可穿戴声学设备130和翻译服务器50中的每一个执行通信。

网络60对应于用于执行有线通信和/或无线通信的系统,并且由于网络60对应于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自然认识的技术,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一无线耳机10包括:声音振动麦克风11,其获取用户的语音并且将声音信号施加至数据处理器19;扬声器13,其从数据处理器19接收电信号并且发出声音;通信单元15(例如,无线通信模块诸如蓝牙模块),其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执行无线通信;以及数据处理器19,其通过通信单元15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执行无线通信、在执行翻译功能时通过通信单元15将来自声音振动麦克风11的声音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并且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作为从可穿戴声学设备30施加的电信号的声音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施加至扬声器13。然而,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未示出)、麦克风11、扬声器13和通信单元15的配置和功能对应于由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自然认识的技术,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将参照图2至图10详细描述第一耳机10的机械结构。另外,众所周知,数据处理器19执行电话呼叫功能和声音再现功能,并且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执行翻译功能的处理。

第二无线耳机20具有与以上描述的第一无线耳机10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并且第二无线耳机20包括声音振动麦克风21、扬声器23、通信单元25和数据处理器29。

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20中的每一个可以作为主设备和从设备彼此通信。

可穿戴声学设备30是包括无线通信功能并且执行电话呼叫功能、声音再现功能等的设备,例如颈带式声音转换设备。可穿戴声学设备30包括:麦克风31,其获取外部声音;扬声器33,其在接收到电信号时发出声音;通信单元35,其与第一无线耳机10和第二无线耳机20、通信设备40和翻译服务器50中的每一个执行无线通信(例如,蓝牙通信等)和/或有线通信;以及数据处理器39,其通过控制麦克风31、扬声器33和通信单元35选择性地执行声音再现功能和翻译功能。然而,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未示出)、麦克风31、扬声器33和通信单元35的配置或功能对应于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自然认识的技术,并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数据处理器39执行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知道的电话呼叫功能和声音再现功能,并且数据处理器39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执行翻译的处理器(例如,CPU、MCU、微处理器等),以及存储声音信号等的存储空间(例如,存储器等)。众所周知,数据处理器39执行电话呼叫功能和声音再现功能,下面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执行翻译功能的处理。

电子通信设备40对应于例如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通信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并且电子通信设备40包括:麦克风41,其获取声音;扬声器43;通信单元45,其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执行无线通信(例如,蓝牙通信等)并且通过网络60与翻译服务器50执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器49,其执行电话呼叫功能和声音再现功能,并且根据本公开内容执行翻译功能。然而,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未示出)、麦克风41、扬声器43和通信单元45的配置或功能对应于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自然认识的技术,因此省略其描述。

数据处理器49包括:处理器(例如,CPU、MCU、微处理器等),其执行电话呼叫功能、声音再现功能和翻译功能;以及存储空间(例如,存储器等),其存储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用户接口和翻译信息。数据处理器49执行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并且将通过下面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翻译服务器50具有语音转文本(STT)功能(提取翻译目标信息中包括的声音信息并且将所提取的声音信息识别并转换成文本的功能),翻译文本以生成经翻译的文本的功能,和/或文本转语音(TTS)功能(用于使文本合成语音的功能)。这样的翻译服务器50对应于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自然认识的技术,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三无线耳机110具有以上描述的第一无线耳机10和第二无线耳机20的配置,并且与可穿戴声学设备130进行通信。

可穿戴声学设备130具有与以上描述的可穿戴声学设备30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并且与第三无线耳机110和电子通信设备140中的每一个进行通信。

电子通信设备140具有与以上描述的电子通信设备40的配置相同的配置,与可穿戴声学设备30进行通信,并且通过网络60与翻译服务器50进行通信。

电子通信设备40和电子通信设备140可以在不通过网络60的情况下彼此执行数据通信,诸如短范围通信等。

在本公开内容中,翻译对象语言对应于需要被翻译或解释为由用户说出的语言的语言,并且翻译目标语言对应于由用户说出的语言通过翻译最终被传送至对话对方的语言。例如,如果说韩语的用户想要翻译成英语,则翻译目标语言是英语并且翻译对象语言是韩语。

在下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翻译系统中的翻译功能的示例。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描述了图1的翻译系统的控制处理。数据处理器49执行第一设置处理和第二翻译处理,该第一设置处理设置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以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该第二翻译处理在翻译功能模式下操作可穿戴声学设备30和第一无线耳机10。

首先,在第一设置处理中,数据处理器49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在显示单元(未示出)上显示用于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的用户接口,并且根据用户选择设置从输入单元(未示出)输入的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

接下来,在第二翻译处理中,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向可穿戴声学设备30施加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以从用户插入到他/她的耳朵中或穿戴在他/她的耳朵中的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用户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一声音信号),并且从用户穿戴在他/她的脖子或肩膀上的可穿戴声学设备30的麦克风获取与用户对话的对方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二声音信号)。因此,数据处理器39根据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来启动翻译功能模式,并且通过通信单元35将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另外,数据处理器19在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到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时启动翻译功能模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从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15将该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40,并且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控制通信单元45通过网络60将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一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另外,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第一翻译信号,该第一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一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45将第一翻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并且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将第一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33,使得对话对方可以听到基于第一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从麦克风31获取的第二声音信号,并且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二声音信号并通过控制通信单元45通过网络60将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二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相同,并且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相同。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第二翻译信号,该第二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二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4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并且数据处理器19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第二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13,使得用户可以听到基于第二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接下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穿戴声学设备30可以在无需电子通信设备40的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网络60直接与翻译服务器50通信,以执行翻译功能。

数据处理器39执行第一设置处理和第二翻译处理,该第一设置处理获取从输入单元(未示出)输入的翻译功能启动并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以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该第二设置处理在翻译功能模式下操作第一无线耳机10。

首先,在第一设置处理中,数据处理器39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并且在从输入单元(未示出)接收到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时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

接下来,在第二翻译处理中,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向第一无线耳机10发送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以从插入到用户的耳朵中或穿戴在用户的耳朵上的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用户的声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一声音信号),并且从穿戴在用户的脖子或肩膀上的可穿戴声学设备30的麦克风30获取用户的对话对方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二声音信号)。另外,数据处理器19在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到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时启动翻译功能模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从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15将该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控制通信单元35通过网络60将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一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另外,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可穿戴声学设备30发送第一翻译信号,该第一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一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并且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将该第一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33,使得对话对方可以听到基于第一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39通过控制通信单元35通过网络60将从麦克风31获取的第二声音信号和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二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相同,并且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相同。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可穿戴声学设备30发送第二翻译信号,该第二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二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并且数据处理器19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第二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13,使得用户可以听到基于第二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接下来,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电子通信设备40通过内置麦克风41获取对话对方的语音并且通过内置扬声器43发出针对用户的语音的翻译信号作为声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电子通信设备40位于对话对方附近。

数据处理器49执行第一设置处理和第二翻译处理,第一设置处理通过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来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第二翻译处理在翻译功能模式下操作可穿戴声学设备30和第一无线耳机10。

首先,在第一设置处理中,数据处理器49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在显示单元(未示出)上显示用于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的用户接口并且根据用户选择设置从输入单元(未示出)输入的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

接下来,在第二翻译处理中,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向可穿戴声学设备30施加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以从用户插入到他/她的耳朵中或穿戴在他/她的耳朵中的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用户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一声音信号),并且从内置麦克风41获取与用户对话的对方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二声音信号)。因此,数据处理器39根据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来启动翻译功能模式,并且通过通信单元35将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另外,数据处理器19在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到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时启动翻译功能模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从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15将该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40,并且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控制通信单元45通过网络60将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一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另外,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第一翻译信号,该第一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一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将第一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43,使得对话对方可以听到基于第一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49通过控制通信单元45通过网络60将从麦克风41获取的第二声音信号和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二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相同,并且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相同。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第二翻译信号,该第二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二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4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并且数据处理器19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第二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13,使得用户可以听到基于第二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接下来,作为第四实施方式,将第一无线耳机10和第二无线耳机20无线连接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并且将第一无线耳机10穿戴在用户的耳朵上,并且将第二无线耳机20穿戴在对话对方的耳朵上。

数据处理器49执行第一设置处理和第二翻译处理,该第一设置处理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来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第二翻译处理在翻译功能模式下操作可穿戴声学设备30以及第一无线耳机10和第二无线耳机20。

首先,在第一设置处理中,数据处理器49操作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在显示单元(未示出)上显示用于设置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的用户接口并且根据用户选择设置从输入单元(未示出)输入的翻译对象语言和翻译目标语言。

接下来,在第二翻译处理中,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向可穿戴声学设备30施加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以从用户插入到他/她的耳朵中或穿戴在他/她的耳朵中的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用户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一声音信号),并且从对话对方插入到他/她的耳朵中或穿戴在他/她的耳朵中的第二无线耳机2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21获取与用户对话的对方的语音作为声音信号(第二声音信号)。因此,数据处理器39根据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来启动翻译功能模式,并且通过通信单元35将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和第二无线耳机20。另外,数据处理器19和29在通过通信单元15和25接收到翻译功能模式的启动命令时分别启动翻译功能模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从第一无线耳机1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获取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15将该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40,并且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并通过控制通信单元45通过网络60将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一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另外,用户的语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第一翻译信号,该第一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一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45将第一翻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将第一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二无线耳机20,并且数据处理器29将第一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23,使得对话对方可以听到基于第一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声音信号传输路径,在该声音信号传输路径中,数据处理器29从第二无线耳机20的声音振动麦克风21获取第二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25将该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二声音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电子通信设备40,并且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二声音信号并通过控制通信单元45通过网络60将翻译对象信息(包括第二声音信号、翻译对象语言、翻译目标语言等)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相同,并且第二声音信号的翻译目标语言与第一声音信号的翻译对象语言相同。另外,对话对方的声音翻译路径包括翻译信号传输路径,在该翻译信号传输路径中,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第二翻译信号,该第二翻译信号是通过将翻译对象信息中的第二声音信号翻译成翻译目标语言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4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可穿戴声学设备30,数据处理器39通过通信单元3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通过通信单元3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第一无线耳机10,并且数据处理器19通过通信单元15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第二翻译信号施加至扬声器13,使得用户可以听到基于第二翻译信号的经翻译的声音。

接下来,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用户翻译装置包括第一无线耳机10、可穿戴声学设备30和电子通信设备40,并且对话对方翻译装置包括第三无线耳机110、可穿戴声学设备130和电子通信设备140。

在电子通信设备40和电子通信终端140保持连接状态的同时,同时执行用于翻译功能的应用。

在用户翻译装置中,数据处理器49通过网络60将作为用户的语音的第一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并且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40发送与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一翻译信号。数据处理器49通过通信单元45将第一翻译信号发送至对话对方翻译装置。电子通信设备140的数据处理器149接收第一翻译信号并允许通过可穿戴声学设备130的扬声器133和/或扬声器113和/或第三无线耳机110发出声音。

相反地,在对话对方的翻译装置中,数据处理器149通过网络60将作为对话对方的语音的第二声音信号发送至翻译服务器50,并且翻译服务器50通过网络60向电子通信设备140发送与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第二翻译信号。数据处理器149通过通信单元145将第二翻译信号发送至用户翻译装置。即,电子通信设备40的数据处理器49接收第二翻译信号并允许通过可穿戴声学设备30的扬声器33和/或扬声器13和/或第一无线耳机10发出声音。

接下来,作为第六实施方式,可穿戴声学设备30另外包括声音振动麦克风。当用户将可穿戴声学设备30穿戴在身体上时,另外提供的声音振动麦克风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可穿戴声学设备30可以使用来自麦克风31和声音振动麦克风中的至少一个的声音信号来执行翻译功能。

接下来,作为第七实施方式,除了声音振动麦克风之外,第一无线耳机10或第二无线耳机20还可以另外包括通用麦克风,并且可以使用来自该麦克风和声音振动麦克风11和21中的任何一个的声音信号来执行翻译功能。

图1中的声音振动麦克风11、21和111与图2至图10中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相同。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分解图,并且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

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以下称为“声音振动传感器”)中,包括下壳体110和上壳体120的壳体形成了外部,并且用于感测振动的部件安装在壳体中。

下壳体110具有下表面和侧壁,具有带有开口的上表面的盒形状,并且上壳体120耦接至下壳体110以封闭开口的上表面。在下壳体110中安装有长度大于厚度或宽度的带形式的压电元件220。此处,压电元件220的一端固定,并且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从而具有悬臂结构。压电元件220优选地由PZT陶瓷材料形成。

在下壳体110中设置有支承压电元件220的固定端的支承结构210。优选地,压电元件220的通过支承结构210固定的固定部分为总体积的40%或更少。这是因为如果压电元件220的固定部分的体积增大,则自由端的振动宽度减小,从而限制了声音振动的检测范围。

同时,配重件(weight)230附接至压电元件220的自由端。配重件230具有放大压电元件220的振动的优点,从而增加了声音振动传感器的声音振动的检测范围。此处,配重件230的重量优选地为5mg或更大。如果重量小,则配重件230的振动放大效果降低,并且因此,配重件的重量优选地为5mg或更大,以便提高压电元件220的检测效率并使噪声最小。同时,优选地,配重件230由密度为5或更大的金属形成,金属可以减小体积并增加重量。此处,配重件23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配重件230附接至压电元件220而不限制压电元件220的振动。例如,配重件23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围绕压电元件220的自由端的圆柱形状、盖形状、长方体或规则的立方体。配重件23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诸如绑线或带附接至压电元件220。

同时,能够传递压电元件220的输出的激励部(或传导部)300连接至压电元件220的固定端侧。激励部300的一端302连接至壳体110和120内的压电元件220,并且激励部300的另一端304从壳体110和120中抽出以与外部形成接触点。

声音振动传感器利用压电元件220的压电特性检测由通过壳体110和120传递的说话者的语音生成的振动。压电元件220以悬臂结构安装,并且壳体110和120的振动在自由端处被放大,并且因此,压电元件220可以灵敏地检测到声音振动。另外,由于传感器附接至说话者的身体并检测说出语音时生成的振动,因此传感器不会检测到外部噪声。因此,如果将声音振动传感器用作麦克风,则可以从根本上阻挡外部噪声。

图4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也包括壳体、压电元件220、配重件230和激励部300。然而,用于支承压电元件220的固定端的支承结构不单独附接至下壳体110a。而是,下壳体110a的一部分向内弯曲以形成能够支承压电元件220的支承结构112a。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除壳体之外的部件的视图。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与前面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两个压电元件222a和224a。在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两个压电元件222a和224a,但是也可以提供三个或更多个。当提供多个压电元件222a和224a时,优点在于,增加了用于检测语音振动的检测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压电元件222a和224a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从而提高语音振动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改变压电元件222a和224a的厚度,不仅改变了压电元件222a和224a的自由端的振幅,而且压电特性也不同,并且因此,通过将在压电元件222a和224a处生成的信号进行组合可以提高语音感测的准确性。

此处,当压电元件222a和224a的厚度彼此不同时,通过改变支承结构300a中支承压电元件222a和224a的部分的高度可以使压电元件222a的上表面和压电元件224a的上表面具有相同的高度,即可以是共面的。通过将压电元件222a的上表面和压电元件224a的上表面布置成共面,可以容易地附接激励部300。

图6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具有用于防止损坏压电元件220的阻尼结构。在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下壳体110上的靠近配重件230的位置处施加阻尼绑线(bond)400。在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泡棉(poron)402和404附接至下壳体110和上壳体120。泡棉402和404适当地设置在壳体110和120中的空的空间中并防止由于跌落等而对压电元件220施加冲击。

图8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包括附接至压电元件220以便防止损坏压电元件220的加强板500。加强板500不用于抑制而是可以防止压电元件220被损坏。

图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如第六实施方式中一样,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包括附接至压电元件220以防止损坏压电元件220的加强板500。另外,在压电元件220的自由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600。弹性构件600用于抑制自由端的振动。在本公开内容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600被安装在附接至压电元件220的自由端的下部的配重件230与下壳体110之间。然而,配重件230和弹性构件600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使用具有悬臂结构的压电元件的声音振动传感器的截面图。与前面的实施方式类似,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声音振动传感器包括壳体110和120、支承结构210、压电元件220、配重件230和激励部300。此处,在激励部300上可以设置用于将压电元件220的信号放大的放大器310。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在不脱离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并且这样的修改也落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