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

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涉及麻醉机用蒸发罐技术领域,具体为壳体和第二分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部开设有储液腔,且储液腔的外壁底部连接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安置有吸液棉,且吸液棉的上表面连接有挥发棉芯,所述挥发棉芯的下半部外表面套有不锈钢套管。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气体可通过第二单向阀和电磁阀门的控制流入混合腔内,第二单向阀可防止两个腔体内的气体发生倒流混合,以保证气体的浓度更加稳定,而电磁阀门可通过挥发腔内的压力大小来控制开合,防止压力过小而影响气体的接触混合效果,使得气体处于设定浓度状态被输送至混合腔内进行进一步混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434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普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47737.9

  • 发明设计人 金巍;彭平;徐喆;

    申请日2021-01-13

  • 分类号A61M16/01(20060101);A61M16/12(20060101);A61M16/2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540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立娟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新田大道71-3号C栋6楼9楼A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9:5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机蒸发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麻醉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精确地控制麻醉剂的蒸发气体和新鲜气体的混合,使其按麻醉师设定的浓度准确地输出至病人,而麻醉剂挥发罐内部的空气是混合气体,随着工作的进行其内部气压不断减小,所以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蒸发罐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压力难以进行保持,从而导致输出的麻醉气体浓度难以控制,进而影响患者的麻醉效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面上的蒸发罐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压力难以进行保持,从而导致输出的麻醉气体浓度难以控制,进而影响患者的麻醉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包括壳体和第二分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部开设有储液腔,且储液腔的外壁底部连接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安置有吸液棉,且吸液棉的上表面连接有挥发棉芯,所述挥发棉芯的下半部外表面套有不锈钢套管,且挥发棉芯的上半部外表面套有钢丝套管,所述储液腔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分隔板,且第一分隔板的上方开设置有挥发腔,所述壳体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位于挥发腔的左方,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口,且第一调节板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流通口,所述第二分隔板设置于挥发腔的上方,且第二分隔板的中部固定有压力控制端头,所述压力控制端头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且压力控制端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上端设置有通腔,且通腔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通腔的上端连接有混合腔,且混合腔的左方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混合腔的上端内壁连接有第二调节板,且第二调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上端连接有电机,且电机位于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通口的上端连接有出气口。

可选的,所述挥发棉芯通过吸液棉和导流槽与储液腔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挥发棉芯环绕分布于壳体内部,而且挥发棉芯相互之间呈平行分布。

可选的,所述挥发棉芯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套管和钢丝套管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且钢丝套管外表面呈网口状,而且不锈钢套管与钢丝套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一分隔板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调节板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一通口,而且第一通口的内口尺寸与钢丝套管的外口尺寸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与钢丝套管之间呈垂直分布,且钢丝套管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通口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可选的,所述混合腔通过通腔、第二单向阀和连接管与挥发腔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连接管呈柔性结构,而且连接管的竖直中心线与压力控制端头、第二单向阀和通腔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隔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二分隔板与第一调节板之间呈平行分布。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电机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调节板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二通口,而且第二通口向顺时针方向口径不断增大。

可选的,所述混合腔上端内壁呈倾斜结构,且混合腔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二通口和出气口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气体可通过第二单向阀和电磁阀门的控制流入混合腔内,第二单向阀可防止两个腔体内的气体发生倒流混合,以保证气体的浓度更加稳定,而电磁阀门可通过挥发腔内的压力大小来控制开合,防止压力过小而影响气体的接触混合效果,使得气体处于设定浓度状态被输送至混合腔内进行进一步混合。

2.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混合腔内的第二调节板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二通口,且第二通口向顺时针方向口径不断增大,有利于电机带动第二调节板进行旋转,从而调节不同口径的第二通口与出气口连接,进而达到调节出气流量的作用。

3.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挥发腔内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可带动上端的第一调节板进行上下移动,而挥发棉芯可通过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口伸缩,方便经过第一调节板的升降来改变挥发腔的内腔大小,并且控制第一单向阀送入的气体与挥发棉芯的接触面积,达到控制气体药性浓度的作用。

4.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挥发棉芯的下半部外表面套有不锈钢套管,可有效提高挥发棉芯的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环绕分布的挥发棉芯相互间的间距均匀相等,以提高与第一单向阀送入的气体的接触面积,并且挥发腔内的挥发棉芯外表面套有网口状的钢丝套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接触面积,保证气体的麻醉药性。

5.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该蒸发罐通过不锈钢套和钢丝套管来保证挥发棉芯的结构强度和均匀分布,以达到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并且第一调节板可进一步控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而压力控制端头能够有效保持内腔压力,防止压力过小而影响麻醉气体浓度,且第二调节板的设置有利于控制出气流量,整体的气体浓度调节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调节板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调节板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钢丝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储液腔;3、导流槽;4、吸液棉;5、挥发棉芯;6、不锈钢套管;7、钢丝套管;8、第一分隔板;9、挥发腔;10、第一单向阀;11、电动伸缩杆;12、第一调节板;13、第一通口;14、流通口;15、第二分隔板;16、压力控制端头;17、连接管;18、第二单向阀;19、通腔;20、电磁阀门;21、混合腔;22、第三单向阀;23、第二调节板;24、第二通口;25、电机;26、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包括壳体1和第二分隔板15,壳体1的内部底部开设有储液腔2,且储液腔2的外壁底部连接有导流槽3,导流槽3的内部安置有吸液棉4,且吸液棉4的上表面连接有挥发棉芯5,挥发棉芯5的下半部外表面套有不锈钢套管6,且挥发棉芯5的上半部外表面套有钢丝套管7,储液腔2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分隔板8,且第一分隔板8的上方开设置有挥发腔9,壳体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0,且第一单向阀10位于挥发腔9的左方,挥发棉芯5通过吸液棉4和导流槽3与储液腔2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挥发棉芯5环绕分布于壳体1内部,而且挥发棉芯5相互之间呈平行分布,挥发棉芯5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套管6和钢丝套管7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且钢丝套管7外表面呈网口状,而且不锈钢套管6与钢丝套管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将麻醉剂加入储液腔2中进行储存,而导流槽3会使麻醉剂流通至内部的吸液棉4处,从而使吸液棉4将麻醉剂吸附导流至上表面连接的挥发棉芯5内,由于挥发棉芯5的下半部外表面套有不锈钢套管6,可有效提高挥发棉芯5的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环绕分布的挥发棉芯5相互间的间距均匀相等,以提高与第一单向阀10送入的气体的接触面积,并且挥发腔9内的挥发棉芯5外表面套有网口状的钢丝套管7,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接触面积,保证气体的麻醉药性;

第一分隔板8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1,且电动伸缩杆1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2,第一调节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口13,且第一调节板12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流通口14,第一调节板12通过电动伸缩杆11与第一分隔板8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调节板12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一通口13,而且第一通口13的内口尺寸与钢丝套管7的外口尺寸相吻合,第一调节板12与钢丝套管7之间呈垂直分布,且钢丝套管7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通口13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挥发腔9内设置的电动伸缩杆11可带动上端的第一调节板12进行上下移动,而挥发棉芯5可通过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口13伸缩,方便经过第一调节板12的升降来改变挥发腔9的内腔大小,并且控制第一单向阀10送入的气体与挥发棉芯5的接触面积,达到控制气体药性浓度的作用,与挥发棉芯5进行混合的气体可通过流通口14流向混合腔21内进行进一步混合调节;

第二分隔板15设置于挥发腔9的上方,且第二分隔板15的中部固定有压力控制端头16,压力控制端头16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17,且压力控制端头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8的上端设置有通腔19,且通腔19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门20,通腔19的上端连接有混合腔21,且混合腔21的左方设置有第三单向阀22,混合腔21通过通腔19、第二单向阀18和连接管17与挥发腔9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连接管17呈柔性结构,而且连接管17的竖直中心线与压力控制端头16、第二单向阀18和通腔19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第二分隔板15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二分隔板15与第一调节板12之间呈平行分布,在第一调节板12进行升降调节的过程中与流通口14相连接的连接管17可随之进行上下收缩,从而保证气体的正常流通,通入的气体可通过第二单向阀18和电磁阀门20的控制流入混合腔21内,第二单向阀18可防止两个腔体内的气体发生倒流混合,以保证气体的浓度更加稳定,而电磁阀门20可通过挥发腔9内的压力大小来控制开合,防止压力过小而影响气体的接触混合效果,使得气体处于设定浓度状态被输送至混合腔21内进行进一步混合,且第三单向阀22可将温控阀输出的旁路气输入混合腔21内进行混合,形成需要浓度的麻醉气体;

混合腔21的上端内壁连接有第二调节板23,且第二调节板2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口24,第二调节板23的上端连接有电机25,且电机25位于壳体1的上表面,第二通口24的上端连接有出气口26,第二调节板23通过电机25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调节板23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二通口24,而且第二通口24向顺时针方向口径不断增大,混合腔21上端内壁呈倾斜结构,且混合腔21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二通口24和出气口26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混合完毕的麻醉气体可通过第二调节板23外表面的第二通口24处流向出气口26,以便于患者吸收,而第二调节板23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二通口24,且第二通口24向顺时针方向口径不断增大,有利于电机25带动第二调节板23进行旋转,从而调节不同口径的第二通口24与出气口26连接,进而达到调节出气流量的作用。

综上,该麻醉机用具有保压排气功能的便携式蒸发罐,使用时,首先可将麻醉剂加入储液腔2中进行储存,而导流槽3会使麻醉剂流通至内部的吸液棉4处,从而使吸液棉4将麻醉剂吸附导流至上表面连接的挥发棉芯5内,由于挥发棉芯5的下半部外表面套有不锈钢套管6,可有效提高挥发棉芯5的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环绕分布的挥发棉芯5相互间的间距均匀相等,以提高与第一单向阀10送入的气体的接触面积,并且挥发腔9内的挥发棉芯5外表面套有网口状的钢丝套管7,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接触面积,保证气体的麻醉药性;

然后挥发腔9内设置的电动伸缩杆11可带动上端的第一调节板12进行上下移动,而挥发棉芯5可通过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口13伸缩,方便经过第一调节板12的升降来改变挥发腔9的内腔大小,并且控制第一单向阀10送入的气体与挥发棉芯5的接触面积,达到控制气体药性浓度的作用,与挥发棉芯5进行混合的气体可通过流通口14流向混合腔21内进行进一步混合调节;

随后在第一调节板12进行升降调节的过程中与流通口14相连接的连接管17可随之进行上下收缩,从而保证气体的正常流通,通入的气体可通过第二单向阀18和电磁阀门20的控制流入混合腔21内,第二单向阀18可防止两个腔体内的气体发生倒流混合,以保证气体的浓度更加稳定,而电磁阀门20可通过挥发腔9内的压力大小来控制开合,防止压力过小而影响气体的接触混合效果,使得气体处于设定浓度状态被输送至混合腔21内进行进一步混合,且第三单向阀22可将温控阀输出的旁路气输入混合腔21内进行混合,形成需要浓度的麻醉气体;

最后混合完毕的麻醉气体可通过第二调节板23外表面的第二通口24处流向出气口26,以便于患者吸收,而第二调节板23外表面环绕分布有第二通口24,且第二通口24向顺时针方向口径不断增大,有利于电机25带动第二调节板23进行旋转,从而调节不同口径的第二通口24与出气口26连接,进而达到调节出气流量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