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

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螺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采用金属丝成型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和套筒,机架上设有束线筒和驱动件,套筒内转动连接有活塞,套筒内壁上开设有螺旋槽,活塞的外壁上固定有凸块,凸块滑动连接在螺旋槽内,活塞固定有连接环,活塞转动连接有销轴,驱动件驱动活塞水平移动;该成型工艺,将不少于三根的金属丝穿过束线筒,将金属丝分别固定在连接环上,启动驱动件,使活塞向远离束线筒一侧移动,凸块与螺旋槽的配合,使得活塞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转动,从而使得多根金属丝形成螺旋结构。采用本专利中的成型工艺,无需人工手动绕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成型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459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平安标牌制作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18875.X

  • 发明设计人 张懿翔;

    申请日2020-12-31

  • 分类号B21F3/02(20060101);F16N7/14(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康奇刚

  •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东路4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9:5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悬垂式的标识,比如商场指示牌、停车场提示标志等,通常需要悬垂在靠近屋顶的位置处,而基于安全性的考虑,标识牌的重量需要越轻越好,而标识牌中框架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比重,因此对框架的轻量化处理,能够使得整个标识牌的重量减轻,目前轻量化框架的常规做法是采用铝合金替换钢铁材料,或者减小钢铁材料的用量,但是目前已经到极限,且铝合金不易焊接成型。

基于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减少框架的机构重量,我司采用多螺旋结构的铁丝制作型材,通常选用三根铁丝绕制为螺旋结构,再用此型材焊接成标识的框架结构,这样制作的框架结构的重量轻,且利于焊接,但目前这样的型材均采用全人工制作,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结构的型材采用全人工制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采用金属丝成型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和水平固定在机架上的套筒,机架上设有分别位于套筒两端的束线筒和驱动件,束线筒的内径不超过2mm,所述套筒内转动连接有活塞,套筒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螺旋槽,活塞的外壁上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连接在螺旋槽内,活塞靠近束线筒一端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连接环,活塞靠近驱动件一端转动连接有销轴,驱动件连接线轴,并驱动活塞水平移动;

该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不少于三根的金属丝穿过束线筒,将金属丝分别固定在连接环上,启动驱动件,使活塞向远离束线筒一侧移动,凸块与螺旋槽的配合,使得活塞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转动,从而使得多根金属丝形成螺旋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多根金属丝通过活塞的转动完成螺旋结构的型材,以制作标识牌的框架结构,其中束线筒帮助多根金属丝向套筒内喂线,采用本方案中的成型工艺,无需人工手动绕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成型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所述凸块设有两个,且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活塞的两侧。

有益效果:这样使得凸块与螺旋槽的配合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活塞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稳定的转动。

进一步,多个连接环均靠近活塞的中心处设置,且多个连接环沿着活塞的周向均布。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金属丝之间缠绕得比较紧密。

进一步,所述活塞远离束线筒一端呈子弹头形状。

有益效果:将活塞的端部设置为子弹头形状,使得活塞在套筒内的移动阻力减小。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包括绕线轮、拉绳和电机,绕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电机驱动绕线轮转动,拉绳一端固定在绕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销轴上。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通过电机驱动绕线轮转动,从而通过拉绳牵引活塞移动,这样使得整个驱动件的占地面积少。

进一步,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设置在套筒靠近驱动件一侧。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防止拉绳在牵引过程中出现较大幅度的摆动,也防止其产生自转。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条形口,条形口的两端为贯通设置,条形口的宽度不小于拉绳的直径。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当完成一组金属丝螺旋结构的成型后,将活塞从套筒的外部拉动至套筒靠近束线筒一端,拉绳从条形口进入到套筒内部,从而进行下一批次螺旋结构的成型。

进一步,所述活塞内部设有油腔,所述油腔靠近凸块设置,凸块上沿活塞的径向开设有连通油腔的油孔,在油腔内远离油孔一侧固定有弹性件,在弹性件端部固定有挤压板,挤压板与油腔之间设有靠近油孔一侧的海绵,在活塞上设有连通油腔的注油阀。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通过注油阀向油腔内注入润滑油,且润滑油被海绵吸收,在进行绕制时,活塞高速转动,挤压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油孔一侧移动,从而挤压海绵,使得海绵中吸收的润滑油从油孔排出,精准的对凸块与螺旋槽之间进行润滑处理,减少凸块与螺旋槽之间的磨损,同时也降低两者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

而当活塞停止转动后,挤压板在弹性件作用下复位,使得海绵不再受到推挤力,这样润滑油不再从油孔排出,从而达到了润滑油在工作时(活塞转动)排出,不工作时不再排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金属丝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活塞的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套筒10、螺旋槽11、活塞12、凸块13、连接环14、销轴15、绕线轮16、拉绳17、导轮18、油腔19、油孔20、弹性件21、挤压板22、海绵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采用金属丝成型设备,该金属丝成型设备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架和若干水平固定在机架上的套筒10,在套筒10前端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束线筒,束线筒与套筒10的中轴线重合,束线筒的内径不超过2mm,在套筒10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螺旋槽11,螺旋槽11中相邻两个螺旋的距离不超过15mm,在套筒10内转动连接有活塞12,在活塞12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凸块13,两个凸块13均滑动连接在螺旋槽11内,两个凸块13分别设置在活塞12的两侧。

在活塞12的左端(靠近束线筒一端)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连接环14,若干连接环14靠近活塞12的中心处设置,且若干连接环14沿着活塞12的周向均布,活塞12的右端(远离束线筒一端)呈子弹头形状,在活塞12的右端还转动连接有销轴15,在机架上设有位于套筒10前端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活塞12向前移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绕线轮16和拉绳17,其中绕线轮16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驱动绕线轮16转动的电机,且绕线轮16与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单向轴承,这样方便绕线轮16的绕线和放线,拉绳17一端固定在绕线轮16上,另一端固定在销轴15上,为了防止拉绳17在牵引过程中出现较大摆动,在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导轮18,导轮18设置在套筒10的开口处。

在套筒10的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条形口,条形口的两端为贯通设置,条形口的宽度不小于拉绳17的直径。

金属丝螺旋结构成型工艺,具体为,将不少于三根的金属丝穿过束线筒,将金属丝分别固定在活塞12端部的连接环14上,启动电机,使得绕线轮16转动,带动拉绳17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得拉绳17带动活塞12快速向右侧移动,这个过程中,由于凸块13与螺旋槽11的配合,使得活塞12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转动,从而使得多根金属丝形成螺旋结构的型材,这样的型材能够用于制作标识牌的框架结构,金属丝可采用钢丝或铁丝,这样型材的焊接性能未降低,同时制作的框架结构重量下降,实现标识牌的轻量化。

而当活塞12移动至套筒10的右端时,关闭电机,切断位于束线筒处的金属丝,并从活塞12上取下多根金属丝形成的螺旋结构,将活塞12从套筒10的外部拉动至套筒10的左端,拉绳17从条形口进入到套筒10内部,从而进行下一批次螺旋结构的成型。

实施例2:

基本如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活塞12内部开设有两个油腔19,油腔19靠近凸块13设置,在凸块13上沿活塞12的径向开设有连通油腔19的油孔20,在油腔19内远离油孔20一侧固定有弹性件21,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为拉簧,在弹性件21端部固定有挤压板22,挤压板22与油腔19之间设有靠近油孔20一侧的海绵23,在活塞12上设有连通油腔19的注油阀。

通过注油阀向油腔19内注入润滑油,且润滑油被海绵23吸收,在进行绕制时,活塞12高速转动,挤压板2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油孔20一侧移动,从而挤压海绵23,使得海绵23中吸收的润滑油从油孔20排出,精准的对凸块13与螺旋槽11之间进行润滑处理,减少凸块13与螺旋槽11之间的磨损,同时也降低两者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

而当活塞12停止转动后,挤压板22在弹性件21作用下复位,使得海绵23不再受到推挤力,这样润滑油不再从油孔20排出,从而达到了润滑油在工作时(活塞12转动)排出,不工作时不再排出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