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及方法

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果信息;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并得到目标参数信息;将目标参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则生成识别信号对海洋生物进行种类识别,并生成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按照预定方式发送至观测站。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预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在海洋性生存空间(即大海以及大洋)中栖息的生物及其生活历程的科学。海洋生物的实地考察主要是由海洋考察队实行的。此外渔业也提供了一定的供科学研究的材料。对于上层海域还可以通过潜行进行开发研究。对于更深层的海域则需要利用潜艇以及潜水遥控机械装置。海洋性生存空间的特征性要素是水和盐分。据此群落生境可以不同,经过几十年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9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数量占50%。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黄海、渤海的种类较少。

为了能够保证对大型海洋生物实现远程预警需要开发一款与其相匹配的系统进行控制,通过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果信息;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并得到目标参数信息;将目标参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生成识别信号对海洋生物进行种类识别,并生成预警信息对大型海洋生物进行远程预警,如何对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实现精准控制,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果信息;

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并得到目标参数信息;

将目标参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生成识别信号对海洋生物进行种类识别,并生成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按照预定方式发送至观测站。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并根据传播方向的差异分解为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

分别对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进行滤波,

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形成的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息;

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海洋生物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参数信息包括海洋生物种类,海洋生物体型、海洋生物体长、海洋生物体重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计算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通过时间差分析海洋生物位于水域的深度值;

将位于同一深度值区间内的海洋生物进行归类;

获取水域内海洋生物历史数据,建立识别模型;

通过识别模型进行海洋生物种类判别。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具体为:

采集声波信号,生成波形信息;

从波形信息中获取声波数据,提取特征值,

将特征值按照预定规则进行排序,并进行中值处理,得到中值波列;

将原始波列数据减去中值波列,得到残余波形,并生成反射波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获取声波参数信息,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预测模型获取海洋生物体长;

若海洋生物体长小于1m,则判定海洋生物体长处于正常范围内;

若海洋生物体长大于1m,则进行海洋生物种类识别,生成识别结果;

根据识别结果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以无线信号形式发送至观测站。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声波参数信息包括声波幅值、相位、入射角、反射角、声波频率、声波波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程序,所述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果信息;

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并得到目标参数信息;

将目标参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生成识别信号对海洋生物进行种类识别,并生成预警信息;

将预警信息按照预定方式发送至观测站。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计算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通过时间差分析海洋生物位于水域的深度值;

将位于同一深度值区间内的海洋生物进行归类;

获取水域内海洋生物历史数据,建立识别模型;

通过识别模型进行海洋生物种类判别。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并根据传播方向的差异分解为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

分别对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进行滤波,

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形成的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息;

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海洋生物识别。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水下声学原理对大型海洋生物进行声波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于目标体长超过1米的海洋生物进行判别,并把确定的目标以无线信号形式发送给观测站,实现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

(2)利用声波信号的发射波与回波信号的波场处于不同方向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息,从而进行海洋生物的识别,识别精度较高。

(3)通过大数据建立海洋生物识别模型,并根据采集的声波信号进行同一水深处的海洋生物的归类,从而实现海洋生物的智能识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声波信号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海洋生物种类判别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发射波数据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包括:

S102,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果信息;

S104,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并得到目标参数信息;

S106,将目标参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S108,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S110,若大于,则生成识别信号对海洋生物进行种类识别,并生成预警信息;

S112,将预警信息按照预定方式发送至观测站。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水下声学原理对大型海洋生物进行声波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于目标体长超过1米的海洋生物进行判别,也可以是对海洋生物体型大小进行判别,对体型大于预定值的海洋生物进行预警,并把确定的目标以无线信号形式发送给观测站,实现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声波信号预处理方法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S202,采集声波信号,并根据传播方向的差异分解为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

S204,分别对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进行滤波,

S206,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形成的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息;

S208,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海洋生物识别。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目标参数信息包括海洋生物种类,海洋生物体型、海洋生物体长、海洋生物体重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海洋生物种类判别方法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S302,采集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计算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S304,通过时间差分析海洋生物位于水域的深度值;

S306,将位于同一深度值区间内的海洋生物进行归类;

S308,获取水域内海洋生物历史数据,建立识别模型;

S310,通过识别模型进行海洋生物种类判别。

如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发射波数据获取方法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具体为:

S402,采集声波信号,生成波形信息;

S404,从波形信息中获取声波数据,提取特征值,

S406,将特征值按照预定规则进行排序,并进行中值处理,得到中值波列;

S408,将原始波列数据减去中值波列,得到残余波形,并生成反射波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获取声波参数信息,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预测模型获取海洋生物体长;

若海洋生物体长小于1m,则判定海洋生物体长处于正常范围内;

若海洋生物体长大于1m,则进行海洋生物种类识别,生成识别结果;

根据识别结果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以无线信号形式发送至观测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声波参数信息包括声波幅值、相位、入射角、反射角、声波频率、声波波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的框图;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系统,该系统5包括:存储器51、处理器52,所述存储器中包括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程序,所述用于大型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结果信息;

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并得到目标参数信息;

将目标参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生成识别信号对海洋生物进行种类识别,并生成预警信息;

将预警信息按照预定方式发送至观测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采集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计算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通过时间差分析海洋生物位于水域的深度值;

将位于同一深度值区间内的海洋生物进行归类;

获取水域内海洋生物历史数据,建立识别模型;

通过识别模型进行海洋生物种类判别。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采集声波信号,对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并根据传播方向的差异分解为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

分别对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进行滤波,

发射波信号与回波信号形成的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息;

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海洋生物识别。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结果信息生成探测方式,具体为:

采集声波信号,生成波形信息;

从波形信息中获取声波数据,提取特征值,

将特征值按照预定规则进行排序,并进行中值处理,得到中值波列;

将原始波列数据减去中值波列,得到残余波形,并生成反射波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采集声波信号,获取声波参数信息,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预测模型获取海洋生物体长;

若海洋生物体长小于1m,则判定海洋生物体长处于正常范围内;

若海洋生物体长大于1m,则进行海洋生物种类识别,生成识别结果;

根据识别结果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以无线信号形式发送至观测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目标参数信息包括海洋生物种类,海洋生物体型、海洋生物体长、海洋生物体重中的一种或多种。

利用水下声学原理对大型海洋生物进行声波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于目标体长超过1米的海洋生物进行判别,并把确定的目标以无线信号形式发送给观测站,实现海洋生物的远程预警。

利用声波信号的发射波与回波信号的波场处于不同方向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息,从而进行海洋生物的识别,识别精度较高。

通过大数据建立海洋生物识别模型,并根据采集的声波信号进行同一水深处的海洋生物的归类,从而实现海洋生物的智能识别。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