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

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该收获机包括收获机机体、设于收获机机体前端的元胡攫取收集机构以及设于收获机机体上的筛分机构,还包括收获机行走机构,收获机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收获机机体上的滚轮和对称设在收获机机体两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固定架,通过转轴与收获机机体上设有的大同步带轮转动连接,大同步带轮与固定架上设有的小同步带轮通过履带连接;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收获机机体上,并通过第一链条与大同步带轮链传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元胡收获机体积庞大和笨重、行动不灵活以及收获时导致压实土壤致使土壤破碎效率低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061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24582.1

  • 申请日2021-03-01

  • 分类号A01D17/02(20060101);A01D17/08(20060101);A01D33/08(20060101);A01D3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23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姬莉

  • 地址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东一环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3: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元胡采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

背景技术

元胡,学名为延胡索、玄胡,其作为一种中药材,有“活血化瘀,理顺精气,缓解疼痛,清肠排便”四大功效,元胡主要呈现为土黄色,大致形状为椭圆球状,一般最小直径为0.5cm,最大直径为2.5cm。延胡索早期主产于浙江东阳、河南南阳市信阳、磐安等地,近年在陕西汉中地区得到了大规模发展。陕西汉中市的城固、勉县、南郑区等县区产量较大,占全国总产量的60%-70%。但目前元胡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收获,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研发出适合元胡收获的小型轮式收获机,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收益。

最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装备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一些元胡采收机械,如自走式高效元胡收获机,该收获机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采收方式,其效率有所提升。但是,该元胡收获机体积庞大、笨重,需要通过卡车将其拖至工作地,使用极其不方便且行动不灵活,而且由于该收获机体积庞大、笨重,所以实际采收过程中土壤被其压实而难以破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收获机体积笨重,行动不灵活,压实土壤导致土壤破碎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行走模块为小型履带式行走机构,辅助有四个滚轮支撑,保证有较大驱动力的同时又能转弯灵活,收获机前方设置有挖掘破碎模块,挖掘破碎模块集成了挖掘装置和破碎机构。挖掘装置能够有效挖掘土壤中的元胡,破碎机构分为两级,能有效破碎大块土壤而不发生大面积土壤堵塞。破碎机构下方为筛分输送机构,元胡和土壤在这里被初步分离,土壤从输送带漏下,而元胡被运输至后一级的独立筛分机构,元胡和土壤在独立筛分机构中进一步筛选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包括

收获机机体、设于收获机机体前端的元胡攫取收集机构以及设于收获机机体上的筛分机构,还包括收获机行走机构,所述收获机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收获机机体上的滚轮和对称设在收获机机体两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

固定架,通过转轴与收获机机体上设有的大同步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大同步带轮与固定架上设有的小同步带轮通过履带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收获机机体上,并通过第一链条与大同步带轮链传动。

较佳地,所述固定架为三角架,所述大同步带轮通过转轴与三脚架顶角转动连接,所述小同步带轮为两个,且两个小同步带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三角架的两底角处,位于两个小同步带轮之间的三脚架底边上设有多个辅助小轮。

较佳地,所述元胡攫取收集机构由用于挖取元胡的挖掘装置、用于将挖取元胡上携带的土块进行破碎的两个碎土装置以及用于将碎土后的元胡进行输送的链板传输装置构成,所述链板传输装置中的三个传动轴呈V型设置,其中一传动轴通过第一皮带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各传动轴上设有的各第一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呈V型设置的三个传动轴中位于最低点处的一传动轴正上方设有用于使第二链条与该传动轴上的第一链轮保持链传动的第二链轮,所述两个碎土装置之间以及其中一碎土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皮带同步传动。

较佳地,所述挖取元胡的挖掘装置包括多个挖掘铲和用于固定挖掘铲的多个固定板,所述多个固定板均匀设在在链板传输装置进料口前端,各挖掘铲与各固定板一一对应且可拆卸连接,且各挖掘铲前端为凸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两个碎土装置包括大破碎辊和小破碎辊以及设在大破碎辊和小破碎辊上的用于碎土的凸起,大破碎辊位于小破碎辊前方。

较佳地,所述链板传输装置设在大破碎辊与小破碎辊的下方,且链板传输装置的链板上开设有用于使碎土下落的筛孔,所述链板传输装置的链板侧边安装有用于防止向上输送的元胡发生掉落的第一挡板。

较佳地,所述收获机机体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所述筛分机构设在前车架上,所述收获机行走机构中的履带式行走装置以及两个后滚轮设在后车架上,所述前滚轮设在前车架上,所述前车架前端与元胡攫取收集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后车架上设有手扶把手。

较佳地,所述筛分机构设在前车架下方,且筛分机构包括与前车架连接的U型框架、带有第二挡板的筛网、摇杆、偏心轮以及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筛网位于U型框架内,并与对称设在U型框架外侧上的多个竖板铰接,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之间铰接有多个摇杆轴,且靠近第三驱动装置一侧的其中一摇杆轴与摇杆低端连接,摇杆高端铰接在偏心轮轮盘上,所述偏心轮与设在U型框架上的第三驱动装置输出轴键连接。

较佳地,U型框架内设有两层筛网,两层筛网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较佳地,所述挖掘装置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挖掘铲入土深度的限位轮,所述限位轮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挖掘铲底板4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元胡收获机体积庞大、笨重的问题,还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破碎不彻底,药土分离率低且机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收获机行走机构,该机构结合了普通橡胶轮式与常规履带式两种行走方式的优点,整机尺寸小,转弯半径也小,操控灵活,同时收获机行走机构不仅能够通过履带行走到工作地,不需要卡车托运,而且辅助有四个滚轮支撑,保证有较大驱动力的同时又能转弯灵活;收获机前方设置有元胡攫取收集机构,元胡攫取收集机构集成了挖掘装置和碎土装置以及链板传输装置为一体。能够有效挖掘土壤中的元胡,通过两级碎土装置,能有效破碎大块土壤而不发生大面积土壤堵塞,碎土后的元胡由输送装置输送至筛分机构,在输送过程中大块土壤从链板上的筛孔漏下,未除去的土壤伴随元胡输送至筛分机构,元胡和土壤中未去除的杂质在这里被进一步分离。

3、本发明通过将链板传输装置中的传动轴设置成V型,并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第二链条进行链条传动:首先是为了延长元胡在链板传输装置上的筛分轨迹,使得元胡筛分更充分,其次这样设计能够缩小链板传输装置的横向尺寸,增加链板传输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整机结构更紧凑,再次这样设计也能够缩小碎土装置在碎土阶段的元胡与土块混合物的传输角度,避免由于传输角度过大而导致的未被及时破碎的大块元胡和土块混合物下滚,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筛分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的元胡攫取收集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挖掘铲,2、限位轮,3、连接杆,4、固定板,5、凸起,6、大破碎辊,7、第二链条,8、第二驱动装置,9、链板,10、第一挡板,11、前车架,12、第三驱动装置,13、筛网,14、第二挡板,15、转轴,16、大同步带轮,17、小同步轮,18、辅助小轮,19、履带,20、固定架,21、第一驱动装置,22、减速器,23、滚轮,24、后机架,25、配电箱,26、发电机,27、手扶把手,28、U型框架,29、摇杆轴,30、竖板,32摇杆,33.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中对于主体的表述中用到的表示方位的术语,例如,“高度”、“长度”、“宽度”、“前表面”是基于将主体竖直放置,即与地面相互垂直时的前提下的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小型自走式元胡收获机,包括收获机机体、设于收获机机体前端的元胡攫取收集机构以及设于收获机机体上的筛分机构,还包括收获机行走机构,所述收获机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收获机机体上的四个滚轮23和对称设在收获机机体两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

固定架20,通过转轴15与收获机机体上设有的大同步带轮16转动连接,所述大同步带轮16与固定架20上设有的小同步带轮17通过履带19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21,设在收获机机体上,并通过第一链条与大同步带轮16链传动。

较佳地,所述固定架20为三角架,所述大同步带轮16通过转轴15与三脚架顶角转动连接,所述小同步带轮17为两个,且两个小同步带轮17分别转动连接在三角架的两底角处,位于两个小同步带轮17之间的三脚架底边上设有多个辅助小轮18。

所设计的收获机应为轮式行走方式以减小整机尺寸,同时考虑到普通橡胶轮胎与土壤接触面积小,压强较大,在行走过程中会对土壤产生较深的压痕,并且,若采用常规履带式行走方式,其重量尺寸会大幅上升,并且转弯半径较大,也会对农田造成较大损伤,因此,本设计采用三角式履带轮,其承载能力大,能够在某些极端环境中进行工作,同时其外廓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结合了普通橡胶轮式与常规履带式两种行走方式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元胡攫取收集机构由用于挖取元胡的挖掘装置、用于将挖取元胡上携带的土块进行破碎的两个碎土装置以及用于将碎土后的元胡进行输送的链板传输装置构成,所述链板传输装置中的三个传动轴呈V型设置,其中一传动轴通过第一皮带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8连接,各传动轴上设有的各第一链轮通过第二链条7连接,呈V型设置的三个传动轴中位于最低点处的一传动轴正上方设有用于使第二链条7与该传动轴上的第一链轮保持链传动的第二链轮,所述两个碎土装置之间以及其中一碎土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8通过第二皮带同步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挖取元胡的挖掘装置包括多个挖掘铲1和用于固定挖掘铲的多个固定板4,所述多个固定板4均匀设在链板传输装置进料口前端,各挖掘铲1与各固定板4一一对应且可拆卸连接,且各挖掘铲1前端为凸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碎土装置包括大破碎辊6和小破碎辊以及设在大破碎辊6和小破碎辊上的用于碎土的凸起5,大破碎辊6位于小破碎辊前方,大破碎辊在前,大破碎辊的破碎环间隙较大,方便初步破碎土壤,防止土壤黏连;小破碎辊在后,小破碎辊的破碎环间隙较小,再次破碎土壤,使土壤破碎成更小的颗粒,是破碎更充分,提高破碎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链板传输装置设在大破碎辊6与小破碎辊的下方,且链板传输装置的链板9上开设有用于使碎土下落的筛孔,所述链板传输装置的链板9侧边安装有用于防止向上输送的元胡发生掉落的第一挡板10。

进一步地,所述收获机机体包括前机架11和后机架24,所述筛分机构设在前车架11上,所述前机架11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承接链板传输装置输送元胡并将元胡送入筛分机构中的导流板,所述收获机行走机构中的履带式行走装置以及两个后滚轮23设在后车架24上,所述前滚轮23设在前车架11上,所述前车架11前端与元胡攫取收集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后车架24上设有手扶把手27。

进一步地,所述筛分机构设在前车架11下方,且筛分机构包括与前车架连接的U型框架28、带有第二挡板14的筛网13、摇杆32、偏心轮33以及第三驱动装置12,所述筛网13位于U型框架28内,并与对称设在U型框架28外侧上的多个竖板30铰接,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30之间铰接有多个摇杆轴29,且靠近第三驱动装置12一侧的其中一摇杆轴29与摇杆32低端连接,摇杆32高端铰接在偏心轮33轮盘上,所述偏心轮33与设在U型框架28上的第三驱动装置12输出轴键连接。

进一步地,U型框架28内设有两层筛网13,筛网13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因为元胡一般最小向径为0.5cm,最大向径为2.5cm。第一层筛网孔径为20mm,使大颗粒的元胡和小颗粒的分开,方便药农分别售卖。第二层筛网孔径为5mm,使元胡不会落到地面,同时使震荡筛分掉的更小土颗粒漏下去,减轻筛网中土壤的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挖掘装置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挖掘铲1入土深度的限位轮2,所述限位轮2通过连接杆3与所述挖掘铲底板4固定相连。

工作原理:

收获元胡时,启动第一驱动装置21(柴油机),动力通过减速器22、第一链条传送给大同步带轮16,大同步带轮16和小同步带轮17、辅助小轮18、履带19以及三脚架20共同组成小型的三角式履带式行走装置,大同步带轮16将动力传给履带19,履带19驱动整车向前行进。第一驱动装置21为柴油机同时又连接发电机26,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配电箱25储存起来,配电箱25为第二驱动装置8和第三驱动装置12供电。第二驱动装置8通过第二皮带和第一皮带带传动同时为大破碎辊6和呈V型设置三个传动轴供能,由于第二链条7设在呈V型设置三个传动轴上以及大破碎辊6与小破碎辊之间设置有第二皮带,因此实现了大破碎辊6与小破碎辊的转动及第二链条7的传动。第三驱动装置12通过摇杆32驱动设在竖板30之间的横向设置的摇杆轴29转动,由于筛网13铰接在竖板30上,所以带动了筛网13左右晃动。整车前进时,挖掘铲1插入土中,将元胡和土壤一起挖出并送入链板9内向上传输,部分土壤在传输过程中被大破碎辊6和小破碎辊上设置的一大一小破碎环5分级破碎成小块,从链板9的筛孔落到地面,实现第一次筛分。元胡和剩余的土壤传输到链板9的末端时落入筛网13中,筛网13左右晃动使土壤碎成更小的颗粒从网孔落下,完成二次筛分。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