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采用玉米副产物为原料,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能够改善玉米副产物的利用率,降低霉菌过度繁殖导致饲喂风险,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每千克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小于10μg,饲料变异系数小于5%,通过适量的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复合酶制剂添加能够满足蛋鸡产蛋期营养需要,促进蛋鸡标准化养殖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06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石河子泰昆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26421.7

  • 申请日2020-12-31

  • 分类号A23K50/75(20160101);A23K10/30(20160101);A23K10/37(20160101);A23K20/147(20160101);A23K20/20(20160101);A23K20/26(20160101);A23K20/142(20160101);A23K20/174(20160101);A23K20/189(20160101);A23K40/10(20160101);A23L5/20(20160101);

  • 代理机构61241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段国刚

  • 地址 832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北泉镇阳光小区8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3: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蛋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及其制备与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玉米产量600万吨,其中玉米深加工企业耗用玉米300万吨,年产玉米副产物150万吨,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利用玉米中的淀粉,淀粉通过生物技术在医药、氨基酸应用;玉米深加工提炼淀粉过程中产生玉米皮、蛋白浆液、玉米蛋白粉,其中蛋白浆液喷在玉米皮上生成喷浆玉米皮,玉米中的蛋白通过离心分离、干燥加工成玉米蛋白粉;玉米副产物中容易沉积大量的霉菌毒素,玉米副产物中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应用复合酶技术降低玉米副产物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玉米副产物在蛋鸡日粮的应用价值。

因此,开发一种利用玉米副产物进行制备的蛋鸡饲料对于蛋鸡养殖领域具有广泛的开发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关于玉米副产物开发利用效率低,且应用于饲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霉菌过度繁殖导致饲喂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能够改善玉米副产物的利用率,降低霉菌过度繁殖导致饲喂风险,能够满足蛋鸡产蛋期营养需要,促进蛋鸡标准化养殖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含:玉米50.20%-68.20%、豆粕10.00%-30.00%、喷浆玉米麸5.00%、玉米蛋白粉5.00%、颗粒石粉6.50%-10.50%、磷酸氢钙0.44%-2.36%、复合氨基酸0.50%、复合维生素0.10%、复合微量元素0.20%、复合酶制剂0.04%-0.12%、霉菌毒素降解酶0.02%。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含:玉米59.20%、豆粕20.00%、喷浆玉米麸5.00%、玉米蛋白粉5.00%、颗粒石粉8.50%、磷酸氢钙1.40%、复合氨基酸0.50%、复合维生素0.10%、复合微量元素0.20%、复合酶制剂0.08%、霉菌毒素降解酶0.02%。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质量比为24:13:5:18。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D

所述的复合微量元素中Cu、Fe、Zn、Mn、Ca、Se的质量比为11:50:33:25:18:20

所述的复合酶制剂中非淀粉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6:0.3:0.2:1.1:1.3:1.3:1.3

进一步,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玉米、豆粕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

(2)喷浆玉米麸、玉米蛋白粉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

(3)将步骤(2)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80-100):(7-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32-64小时;

(4)将步骤(3)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

(5)将步骤(4)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磷酸氢钙、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复合酶制剂,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5-9min,常温制粒,制备成为粒径4.0的颗粒饲料。

优选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90:9: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48小时。

优选的,混合打包时间7min。

本发明提供经过上述制备工艺获得的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为应用于蛋鸡的产蛋期。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能够改善玉米副产物的利用率,降低霉菌过度繁殖导致饲喂风险,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每千克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小于5μg,饲料变异系数小于5%,通过适量的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复合酶制剂添加能够满足蛋鸡产蛋期营养需要,促进蛋鸡标准化养殖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中材料有:玉米、豆粕、喷浆玉米麸、玉米蛋白粉、颗粒石粉、磷酸氢钙、霉菌毒素降解酶、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D

本发明中选用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的,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发明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含:玉米50.20%-68.20%、豆粕10.00%-30.00%、喷浆玉米麸5.00%、玉米蛋白粉5.00%、颗粒石粉6.50%-10.50%、磷酸氢钙0.44%-2.36%、复合氨基酸0.50%、复合维生素0.10%、复合微量元素0.20%、复合酶制剂0.04%-0.12%、霉菌毒素降解酶0.02%。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质量比为24:13:5:18。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D

所述的复合微量元素中Cu、Fe、Zn、Mn、Ca、Se的质量比为11:50:33:25:18:20

所述的复合酶制剂中非淀粉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6:0.3:0.2:1.1:1.3:1.3:1.3

实施例二: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的制备方法

进一步,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玉米、豆粕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

(2)喷浆玉米麸、玉米蛋白粉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

(3)将步骤(2)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80-100):(7-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32-64小时;

(4)将步骤(3)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

(5)将步骤(4)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磷酸氢钙、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复合酶制剂,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5-9min,常温制粒,制备成为粒径4.0的颗粒饲料。

实施例三: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将玉米50.2kg、豆粕30kg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喷浆玉米麸5kg、玉米蛋白粉5kg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将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80:7: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32小时;将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将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6.5kg、磷酸氢钙2.36kg、复合氨基酸0.5kg、复合维生素0.1kg、复合微量元素0.2kg、复合酶制剂0.12kg,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5min。

实施例四: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将玉米54.7kg、豆粕25kg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喷浆玉米麸5kg、玉米蛋白粉5kg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将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85:8: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40小时;将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将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7.5kg、磷酸氢钙1.88kg、复合氨基酸0.5kg、复合维生素0.1kg、复合微量元素0.2kg、复合酶制剂0.1kg,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6min。

实施例五: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将玉米59.20kg、豆粕20.00kg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喷浆玉米麸5.00kg、玉米蛋白粉5.00kg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将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90:9: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48小时;将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将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8.50kg、磷酸氢钙1.40kg、复合氨基酸0.50kg、复合维生素0.10kg、复合微量元素0.20kg、复合酶制剂0.08kg,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7min。

实施例六: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将玉米63.7kg、豆粕15kg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喷浆玉米麸5kg、玉米蛋白粉5kg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将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95: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56小时;将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将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9.5kg、磷酸氢钙0.92kg、复合氨基酸0.5kg、复合维生素0.1kg、复合微量元素0.2kg、复合酶制剂0.06kg,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8min。

实施例七: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

将玉米68.2kg、豆粕10kg经过除尘杀菌处理,经8.0mm筛片粉碎;喷浆玉米麸5kg、玉米蛋白粉5kg经过除尘处理,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混合玉米副产物;将中制备获得的混合玉米副产物与水、霉菌毒素降解酶按照100: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履带式混合机混合后灌包,放置64小时;将中制备获得的处理玉米副产物烘干至水分低于14%;将中制备获得的烘干处理玉米副产物加入卧式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依次加入颗粒石粉10.5kg、磷酸氢钙0.44kg、复合氨基酸0.5kg、复合维生素0.1kg、复合微量元素0.2kg、复合酶制剂0.04kg,混合打包成品,混合时间9min。

实施例八: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品质测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七中制备获得的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分别编号1-5组,对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及饲料变异系数进行测定,黄曲霉B1含量测定采用《GB/T36858-201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饲料变异系数测定采用《GBT5918-2008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标准》中的甲基紫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蛋鸡饲料品质测定结果

根据表1中测定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获得的饲料在饲料变异系数及黄曲霉B1含量测定结果均复合国家对于蛋鸡饲料标准的要求,其中实施例五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获得的蛋鸡饲料在饲料变异系数及黄曲霉B1含量中冠军具有最优水平。

实施例九:一种玉米副产物复合酶制剂的蛋鸡饲料饲喂效果测定

2020年3月-5月在在新疆泰昆集团五家渠养殖区单圈规模在6000只左右产蛋鸡进行喂养试验,在相同的饲喂条件下,观察产蛋鸡使用本发明饲料与市售冬季产蛋鸡饲料饲养相比,在生长性能(体重、均匀度)和产蛋参数等方面的改善效果。

(1)试验设计

本实施例在新疆泰昆集团五家渠养殖区单圈规模在6000只左右产蛋鸡平行6组,所选蛋鸡均为刚进入产蛋期的育成鸡,试验周期三个月,对照组采用市售常规蛋鸡饲料进行饲喂,计做1组按照本发明在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七中技术方案制备获得的蛋鸡饲料喂养第2-6组;料进行了喂养试验对比,饲养环境、管理水平、前期免疫流程参数均相同。

(2)试验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试验方案进行喂养,并进行饲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指标为产蛋率和采食量及平均体重进行测定和数据统计,最终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饲料喂养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结果

由以上表2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适用冬季产蛋鸡配方饲料与常规冬季产蛋鸡饲料喂养情况对比,本发明制备的适用冬季产蛋鸡配方饲料喂养产蛋鸡生产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2-6组产蛋率、采食量、平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施例五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获得的蛋鸡饲料饲喂效果由于其他试验组。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