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呈八边形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面靠近边沿处间隔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所述侧板靠近顶面呈弧形设置,四个所述侧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和平衡机构,通过缓冲机构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吊篮转移过程中人员座椅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震动对内部人员的影响,使用舒适,且通过平衡机构可以实现对本装置的高效稳定,有效的避免本装置在海上出现倾倒的可能,提高使用的稳定安全性;通过设置有安全带,通过安全带可以实现对内部人员的固定,避免人员出现危险,防护效果好。本发明具有不易损坏、安全性高和防护好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107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碧利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66231.X

  • 发明设计人 余纪宝;

    申请日2021-02-03

  • 分类号B63B2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7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程春生

  •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殷港工业园永春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3: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中,很多时候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转移或者进行人员的医疗救助操作,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吊篮进行操作。目前国内海上设施使用的吊篮都是绳索和钢丝绳编制而成材料,使用寿命短,绳索老化快,对于海上的使用十分的不便和危险,不利于使用,且现有技术的海上吊篮内部缺少缓冲和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在站篮边缘,或底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非常危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还有就是,现有技术的海上吊篮是开放式的设计,极易受到海上的低温等环境的影响,不能满足吊篮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如南极环境气温零下20度以下人员转移转运,使用极其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易损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不易损坏、安全性高和防护好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呈八边形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面靠近边沿处间隔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所述侧板靠近顶面呈弧形设置,四个所述侧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卷门,所述卷门的内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板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钢丝绳,若干个所述钢丝绳远离顶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吊环,所述吊环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矩形柱,所述矩形柱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座椅,所述座椅上均固定距离有安全带,所述座椅靠近矩形柱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矩形柱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竖槽,所述固定块与竖槽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底端与竖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柱的底面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底面贯穿底板,所述圆孔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延伸出圆孔固定连接有平衡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浮力筒。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远离吊环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细杆,所述吊环的左右侧壁靠近顶面处均活动连接有圆筒,所述细杆远离压板一端插入圆筒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细杆与圆筒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圆筒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呈工形设置,所述通孔贯穿固定块两侧侧壁设置,所述通孔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上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二弹簧一端延伸出通孔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卡齿呈圆锥形设置,所述竖槽的两侧侧壁上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与卡齿之间相互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竖杆,所述圆孔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圆壳,所述圆壳与圆孔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竖杆与圆壳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与圆壳内腔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十字形设置,所述外壳内腔活动连接有十字板,所述十字板的顶面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外壳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面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开设有深孔,所述圆杆远离外壳一端贯穿深孔,所述圆杆靠近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插入有插销。

优选的,四个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玻璃。

优选的,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呈“人”字形设置,所述压板靠近吊环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让操作人员进入到本装置内部,让操作人员坐到座椅上,并通过安全带对操作人员进行固定操作,再通过把手拉动卷门,使得卷门实现对本装置的封闭操作;

S2:然后将外部起吊装置的挂钩放置到吊环内部,通过起吊装置的拉动使得外部挂钩运动到吊环上侧,通过第一弹簧推动细杆运动,使得细杆推动压板运动将挂钩压紧,实现对外部挂钩的固定,避免出现松动;

S3:通过外部起吊装置对本装置进行吊起操作,通过起吊装置将本装置转移到海面上,通过浮力筒的作用可以使得本装置漂浮在海面上,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

S4:在放置到海面指定位置后,内部的操作人员可以将插销拔出,通过第三弹簧的作用可以使得连接杆延长,使得外壳和十字板插入到海水内部,可以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

S5:并且在转移过程中或者操作时,通过第五弹簧的作用使得卡齿不断的在卡槽内运动,可以实现对座椅和本装置震动的缓冲,可以有效的避免晃动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不便;

S6:然后操作人员解开安全带,通过把手打开卷门,可以便捷的实现操作人员的转移和操作;

S7:当操作完成之后,操作人员回到本装置内部,通过把手关闭卷门,操作人员重新坐回座椅,并通过安全带实现固定,利用外部起吊装置将操作人员带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和平衡机构,通过缓冲机构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吊篮转移过程中人员座椅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震动对内部人员的影响,使用舒适,且通过平衡机构可以实现对本装置的高效稳定,有效的避免本装置在海上出现倾倒的可能,提高使用的稳定安全性;

2、通过设置有安全带,通过安全带可以实现对内部人员的固定,避免人员出现危险,防护效果好;

3、通过设置有侧板和卷门,通过侧板现有技术的绳索,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卷门的作用可以实现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隔离,避免低温等环境对本装置内部的影响,使用效果好;

4、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实现与外部起吊装置之间的固定,有效的减少吊装时的晃动或者脱离的情况,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C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平衡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侧板;3、顶板;4、卷门;5、把手;6、钢丝绳;7、吊环;8、固定机构;9、矩形柱;10、座椅;11、安全带;12、固定块;13、竖槽;14、第五弹簧;15、连接杆;16、平衡机构;17、浮力筒;18、压板;19、细杆;20、圆筒;21、第一弹簧;22、通孔;23、隔板;24、活动杆;25、第二弹簧;26、卡齿;27、卡槽;28、防滑垫;29、竖杆;30、圆壳;31、第三弹簧;32、外壳;33、十字板;34、第四弹簧;35、圆杆;36、插销;37、玻璃;38、缓冲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呈八边形设置,底板1的顶面靠近边沿处间隔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2,侧板2靠近顶面呈弧形设置,四个侧板2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3,相邻两个侧板2之间均设置有卷门4,卷门4的内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5,顶板3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钢丝绳6,若干个钢丝绳6远离顶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吊环7,吊环7内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压板18,两个压板18之间呈“人”字形设置,压板18靠近吊环7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8,固定更加牢靠稳定,压板18远离吊环7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细杆19,吊环7的左右侧壁靠近顶面处均活动连接有圆筒20,细杆19远离压板18一端插入圆筒20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细杆19与圆筒20之间活动连接,第一弹簧21另一端与圆筒20底面固定连接,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外部起吊装置挂钩的固定,使得固定牢靠,有效的避免本装置脱落的危险,使用效果好,底板1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矩形柱9,矩形柱9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座椅10,座椅10上均固定距离有安全带11,座椅10靠近矩形柱9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8,缓冲机构38包括通孔22,通孔22呈工形设置,通孔22贯穿固定块12两侧侧壁设置,通孔22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23,隔板23上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4,两个隔板2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5,第二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活动杆24固定连接,活动杆24远离第二弹簧25一端延伸出通孔22固定连接有卡齿26,卡齿26呈圆锥形设置,竖槽13的两侧侧壁上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7,卡槽27与卡齿26之间相互匹配设置,可以实现对座椅10的缓冲,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矩形柱9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竖槽13,固定块12与竖槽13之间活动连接,固定块1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14,第五弹簧14的底端与竖槽13的底面固定连接,矩形柱9的底面中心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底面贯穿底板1,圆孔内设置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包括竖杆29,圆孔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竖杆29,竖杆29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圆壳30,圆壳30与圆孔之间活动连接,竖杆29与圆壳30之间活动连接,竖杆2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1,第三弹簧31另一端与圆壳30内腔底面固定连接,可以改变平衡机构16的深度且减小本装置的体积,使用方便,连接杆15的底端延伸出圆孔固定连接有平衡机构16,,平衡机构16包括外壳32,外壳32呈十字形设置,外壳32内腔活动连接有十字板33,十字板33的顶面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四弹簧34,第四弹簧34的另一端与外壳32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外壳32的顶面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35,底板1的底面上开设有深孔,圆杆35远离外壳32一端贯穿深孔,圆杆35靠近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插入有插销36,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使用效果好,底板1的底面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浮力筒17,四个侧板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侧槽,侧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玻璃37,便于观察外部情况使用。

一种海上设施人员穿梭转移吊篮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让操作人员进入到本装置内部,让操作人员坐到座椅10上,并通过安全带11对操作人员进行固定操作,再通过把手5拉动卷门4,使得卷门4实现对本装置的封闭操作;

S2:然后将外部起吊装置的挂钩放置到吊环7内部,通过起吊装置的拉动使得外部挂钩运动到吊环7上侧,通过第一弹簧21推动细杆19运动,使得细杆19推动压板18运动将挂钩压紧,实现对外部挂钩的固定,避免出现松动;

S3:通过外部起吊装置对本装置进行吊起操作,通过起吊装置将本装置转移到海面上,通过浮力筒17的作用可以使得本装置漂浮在海面上,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

S4:在放置到海面指定位置后,内部的操作人员可以将插销36拔出,通过第三弹簧31的作用可以使得连接杆15延长,使得外壳32和十字板33插入到海水内部,可以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

S5:并且在转移过程中或者操作时,通过第五弹簧14的作用使得卡齿26不断的在卡槽27内运动,可以实现对座椅10和本装置震动的缓冲,可以有效的避免晃动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不便;

S6:然后操作人员解开安全带11,通过把手5打开卷门4,可以便捷的实现操作人员的转移和操作;

S7:当操作完成之后,操作人员回到本装置内部,通过把手5关闭卷门4,操作人员重新坐回座椅10,并通过安全带11实现固定,利用外部起吊装置将操作人员带回。

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让操作人员进入到本装置内部,让操作人员坐到座椅10上,并通过安全带11对操作人员进行固定操作,再通过把手5拉动卷门4,使得卷门4实现对本装置的封闭操作,然后将外部起吊装置的挂钩放置到吊环7内部,通过起吊装置的拉动使得外部挂钩运动到吊环7上侧,通过第一弹簧21推动细杆19运动,使得细杆19推动压板18运动将挂钩压紧,实现对外部挂钩的固定,避免出现松动,通过外部起吊装置对本装置进行吊起操作,通过起吊装置将本装置转移到海面上,通过浮力筒17的作用可以使得本装置漂浮在海面上,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在放置到海面指定位置后,内部的操作人员可以将插销36拔出,通过第三弹簧31的作用可以使得连接杆15延长,使得外壳32和十字板33插入到海水内部,可以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并且在转移过程中或者操作时,通过第五弹簧14的作用使得卡齿26不断的在卡槽27内运动,可以实现对座椅10和本装置震动的缓冲,可以有效的避免晃动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不便,然后操作人员解开安全带11,通过把手5打开卷门4,可以便捷的实现操作人员的转移和操作,当操作完成之后,操作人员回到本装置内部,通过把手5关闭卷门4,操作人员重新坐回座椅10,并通过安全带11实现固定,利用外部起吊装置将操作人员带回。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