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

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压盖、胶帽和胶垫;模具本体顶端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压盖和胶帽相适配;胶帽底部设置有碗状凹腔,碗状凹腔与塞棒棒头相适配;胶帽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注料口;注料口上设置有胶垫,胶垫与所述注料口相适配;胶帽及胶垫顶部设置有压盖。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原料成本,节约的泥料可以直接用于新塞棒制作使用;降低了加工成本,棒头外形仅需要轻微打磨即可达到最终外形要求,减少车削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车削加工,只需要轻微打磨即可,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功能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

背景技术

塞棒在钢厂连铸工段使用时主要起到钢水控流的作用,通过与中包水口的配合,实现开浇、控制流速和堵流的功能。塞棒棒头形状对塞棒的功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塞棒棒头的外形控制较为严格。为了避免塞棒棒头圆弧不饱满或形状不符合问题,在塞棒产品生产过程中,通常放大棒头尺寸,在通过机械加工将棒头车削到要求形状和尺寸。而传统的塞棒棒头设计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车削量大,原料浪费量多,且加工过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主要通过模具设计方面进行改进,通过设计重复使用的胶帽替代每支塞棒生产时多余的原料,从而减少车削和节约原料;生产出的塞棒只需要对棒头部位轻微打磨即可达到要求的外形和尺寸,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压盖;还包括胶帽和胶垫;所述模具本体顶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压盖和胶帽相适配;所述胶帽底部设置有碗状凹腔,所述碗状凹腔与塞棒棒头相适配;所述胶帽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上设置有胶垫,所述胶垫与所述注料口相适配;所述胶帽及胶垫顶部设置有压盖。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包括压合部和限位部;所述压合部与限位部为同轴圆柱体结构,且压合部直径小于限位部直径;所述压合部与容纳腔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胶垫为锥形圆台或圆柱;所述胶垫朝向胶帽的一侧设置有碗状弧面,所述碗状弧面与塞棒棒头相适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降低了原料成本,节约的泥料可以直接用于新塞棒制作使用;

二、降低了加工成本,棒头外形仅需要轻微打磨即可达到最终外形要求,减少车削加工工时;

三、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车削加工,只需要轻微打磨即可,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塞棒棒头及模具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具本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胶帽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胶垫剖面示意图。

其中,1-压盖;2-胶垫;3-胶帽;4-塞棒棒头;5-模具本体;11-限位部;12-压合部;21-压合部;31-注料口;32-碗状凹腔;51-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参见附图,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整体塞棒棒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5、压盖1、胶帽3和胶垫2;所述模具本体5顶端设置有容纳腔51,所述容纳腔51与压盖1和胶帽3相适配;所述胶帽3底部设置有碗状凹腔32,所述碗状凹腔32与塞棒棒头4相适配;所述胶帽3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注料口31;所述注料口31上设置有胶垫2,所述胶垫2与所述注料口31相适配;所述胶帽3及胶垫2顶部设置有压盖1。

所述压盖1包括压合部12和限位部11;所述压合部12与限位部11为同轴圆柱体结构,且压合部12直径小于限位部11直径;所述压合部12与容纳腔51相适配。

所述胶垫2为锥形圆台或圆柱;所述胶垫2朝向胶帽3的一侧设置有碗状弧面21,所述碗状弧面21与塞棒棒头4相适配。碗状弧面21设计,便于更接近制品最终形状。胶垫2直径根据胶帽3顶部的注料口31设计,安装后顶部与胶帽3顶部持平。设计胶垫2的目的是避免泥料从注料口31向上反弹,影响塞棒棒头4形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压盖1整体厚度为5~40mm;所述的胶垫2厚度为5~30mm;所述的胶帽3厚度为5~100mm。

塞棒棒头成型时,首先将胶帽3放置于模具本体5的容纳腔51内,通过胶帽3顶部注料口31加入棒头原料;然后使用胶垫2将胶帽3顶部注料口31封闭;再将压盖1放入模具本体的容纳腔51内,按紧压实;最后采用密封环将压盖1与模具本体5捆扎牢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全部实施例,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