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训练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训练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涉及肌肉训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肌肉训练系统以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状态而针对待训练肌肉而生成第一方案;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通过上述方式,提高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情况生成有效的训练方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1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089132.5

  • 发明设计人 章鸿;谢采风;林建勋;

    申请日2019-11-08

  • 分类号G16H20/30(20180101);G06F3/01(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80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唐双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金辉路1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5: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肌肉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训练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是肌肉训练的常规手段。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肌肉训练过程中,由于用户的训练动作不标准,导致仪器采集的肌电信号并不准确,进而无法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而基于该肌电信号所生成的训练方案无效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训练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提高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情况生成有效的训练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包括: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肌肉训练系统,该系统包括:处理器、电极装置以及人机交互界面,处理器连接电极装置和人机交互界面,处理器用于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并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电极装置用于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肌电信号,并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肌肉训练装置,该肌肉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方案生成单元、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采集单元以及第二方案生成单元,第一方案生成单元与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采集单元以及第二方案生成单元配合以实现前述的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前述的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能够将肌电信号与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肉状态关联起来,提高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情况生成有效的训练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步骤S40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肌肉训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肌肉训练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肌肉训练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肌肉训练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肌肉训练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肌肉训练方案的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

其中,第一方案包括:用户初次进行训练时的预设方案,或用户非初次进行训练时上一次的训练方案。

以用户初次进行训练时的预设方案作为第一方案的目的是:使用户了解当前待训练肌肉的肌肉状况,预设方案可以预存在数据库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尿失禁情况或生育情况等自动生成。而以用户非初次进行训练时上一次的训练方案作为第一方案的目的是:使用户了解经过上一次训练后,待训练肌肉的改善情况。

S20: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

其中,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的方式包括:声音输出模式和/或屏幕显示输出模式。而屏幕显示输出模式包括:视频、图片、动画、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启动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模块和/或语音模块,在规定时间内以声音、视频、图片、动画、文字中至少一种循环顺序显示第一方案的动作内容。例如,第一方案的动作内容如下:取站位、坐位及卧位均可。首先收缩肛门,再收缩尿道、阴道,产生提肛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尿道和阴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持续收缩提肛肌不少于3秒,松弛休息2~6秒,连续做15~30分钟。人机交互界面的语音模块可以根据所绘制的小球的颜色和类抛物线序列的升降来进行语音播报,当小球呈黑色时随着类抛物线的上升语音提示做收缩动作。当小球变成红色时,语音提示维持当前动作。当小球变成绿色时,随着类抛物线的下降语音提示进行松弛休息。

S30: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

具体地,待训练肌肉包括两种运动状态——发力状态和放松状态,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肌电信号存在明显地差异,因而在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肌电信号应该具有特定规律。例如,在标准动作为仰卧起坐的运动过程中,若在时刻T1对应的动作为“卧”,在时刻T2对应的动作为“起”,则在时刻T1下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待训练肌肉会处于放松状态,在时刻T2下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待训练肌肉会处于发力状态。因此,在理论上,若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将会采集到与时刻T1相适应的肌电信号EMG1、与时刻T2相适应的肌电信号EMG2,即肌电信号EMG1、肌电信号EMG2具有特定节奏。

通过将实际采集的肌电信号与特定节奏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当实际采集的肌电信号与特定节奏相匹配时,给出正反馈,即用户做出了匹配的标准动作。当实际采集的肌电信号与特定节奏未匹配时,给出负反馈,即用户未做出了匹配的标准动作,此时,重新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

S40: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

具体地,通过分析肌电信号,并生成分析结果和相应的第二方案。

进一步地,可以将分析结果和第二方案发送到人机交互界面或远程终端进行显示。当肌肉训练系统生成的第二方案不适合用户时,后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查看该第二方案,对该第二方案进行适应性的改正,或是重新输入第二方案的训练参数,从而使得肌肉训练系统生成新的第二方案。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能够将肌电信号与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肉状态关联起来,提高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情况生成有效的训练方案。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采集待训练肌肉的肌电信号所需要的肌电通道的数量,以生成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

具体地,考虑到待训练肌肉的部位可能为多个,电极装置的肌电通道的数量可以根据待训练肌肉的部位的数量设置,上述每一个肌电通道分别对应待训练肌肉的不同部位。例如,肌电通道的数目包括至少2个通道,且至多128个通道,其中,若有4组肌电通道,则可同时采集4路肌电信号。

每组肌电通道包括多个电极片,比如2个电极片,用于肌电信号采集,组成一组肌电通道的多个电极片置于相同的肌肉上。例如,电极片分别置于左右腿部的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肌群的肌腹部位,或者是上肢的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前锯肌以及喙肱肌,又或者是电极片分别置于盆底的肛提肌、肛门括约肌、力闭孔肌、尿道括约肌、阴道括约肌,以采集上述各个肌肉部位的几点信号。

进一步地,步骤S20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而生成一系列标准动作的引导指示。

S202: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

具体地,若待训练肌肉为上肢的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前锯肌以及喙肱肌,可以根据上述各个肌群对应的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若标准动作为俯卧撑,则可知道其标准动作组成为下降身体以及用力撑起身体。其中,下降身体时,处于活动训练状态的肌肉块为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用力撑起身体时,处于活动训练状态的肌肉块为前锯肌以及喙肱肌。此时,人机交互界面的语音模块根据俯卧撑的动画或视频来进行语音播报,当动画或视频中的下降示范者下降身体时语音提示做下降身体。当动画或视频中的示范者用力撑起身体时语音提示进行用力撑起身体。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以下步骤:

S301:藉由相应的电极装置而采集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

具体地,电极装置包括载体和设置在载体外壁上的电极片,电极片是采用导电材料作为原料,通过印刷、激光三维电路直接成型、粘贴、表面处理或者3D打印的方法,使导电材料附着于载体的外表面形成多个电极片。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通过电极装置的电极片采集肌电信号。

进一步地,在待训练肌肉处于发力状态时,可以基于较高的采集频率获取肌电信号,则单位时间内采集得到的数据量将越多,因此,在后续处理器对肌电信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基于发力状态下数据采集精度更高的肌电信号,能够对该块待训练肌肉的训练效果作出更为精准的评估。在待训练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时,可以基于较低的采集频率获取肌电信号,则单位时间内采集得到的数据量将越少。由于放松状态下所采集得到的肌电信号对待训练肌肉训练效果的评价作用较低,因此,数据量较少的肌电信号能够提高处理器的分析效率。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以下步骤:

S401:绘制基于时域的肌电信号的电势图以及基于频域的肌电信号的频谱图。

具体地,当电极装置采集到待训练肌肉运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时,处理器可从电极装置中提取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其中,处理器可以是安装了MATLAB软件的计算机等设备。

处理器会先将该肌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去除干扰信号,因为实际中的肌电信号一般都比较微弱,所以只是采用普通的滤波器很难将干扰信号滤波完全。所以本申请中采用的是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处理采集到的肌电信号。

将肌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可以绘制该肌电信号的特征图。对于肌电信号的分析可以在时域对其进行分析,也可通过对该肌电信号频域进行分析。若是对该肌电信号的适于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计算该肌电信号的均方根,根据计算的均方根值来绘制电势图。若是对该肌电信号的频域进行分析,则可通过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绘制与该肌电信号对应的频谱图。

S402:根据电势图和频谱图分析肌电信号,以得到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

具体地,当处理器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绘制了相应电势图和频谱图后,可以从该电势图和频谱图中获取特征信息值,以分析该特征数据。进一步说,当是通过时域处理来分析该肌电信号时,则可从与该肌电信号对应的电势图中提取特征信息值来分析该肌电信号。特征信息值可以是方差等值。当是通过频域处理来分析该肌电信号时,则可从与该肌电信号对应的频谱图来分析该特征数据。该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待训练肌肉的肌力水平、局部疲劳程度、运动单位兴奋传导速度、多肌群协调性等多种肌肉活动以及中枢控制特征的变化规律。

S403:根据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而生成待训练肌肉的相应的第二方案。

具体地,第二方案是由肌肉训练系统根据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生成的,第二方案可以包括肌电训练方案和压力训练方案。

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肌电训练方案后,可以通过电极装置根据肌电训练方案生成相应的电刺激电流信号,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包括电流的刺激强度、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刺激持续时间。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不同的目标肌肉所选用的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不同,因此上述四项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电极装置的载体可以为弹性气囊,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肌电训练方案后,可以根据压力训练方案实现弹性气囊的充放气。进一步地,训练过程中肌肉训练系统可以同步记录用户的肌电信号,并根据训练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在设定的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范围内自动调节训练参数,以优化第二方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为使用户依据第二方案进行训练时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步骤S4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50:根据第二方案而生成第二方案的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成第二方案的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依据第二方案进行训练。

具体地,在训练时,启动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模块和/或语音模块,在规定时间内以声音、视频、图片、动画、文字中至少一种循环顺序显示第二方案的训练内容。

请参阅图6,本申请提供了肌肉训练系统100,该肌肉训练系统100包括:处理器11、电极装置12、以及人机交互界面13,处理器11连接电极装置12和人机交互界面13。

处理器11用于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并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

人机交互界面13用于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

电极装置12用于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

处理器11用于接收肌电信号,并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人机交互界面13包括:语音模块和/或显示模块,其中,语音模块用于通过声音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语音模块可以为听筒、扬声器等。显示模块用于通过视频、图片、动画、文字中的至少一种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显示模块可以为显示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案包括:用户初次进行训练时的预设方案,或用户非初次进行训练时上一次的训练方案。

请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电极装置12包括载体121和设置在载体121外壁上的电极片122,每两片电极片122构成一个相应的肌电通道,每一个肌电通道分别对应待训练肌肉的不同部位。

电极片122包括氯化银电极、EEG电极、吸入式电极和针形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电极片122可被放置在待训练肌肉的不同部位处,其中部分或每个电极片122根据通过它们所施加的电刺激引发紧张性和/或阶段性影响。

处理器11用于确定采集待训练肌肉的肌电信号所需要的肌电通道的数量,以生成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并根据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而生成一系列标准动作的引导指示。

人机交互界面13用于输出一系列标准动作的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

处理器11用于绘制基于时域的肌电信号的电势图以及基于频域的肌电信号的频谱图,根据电势图和频谱图分析肌电信号,以得到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而生成待训练肌肉的相应的第二方案。

进一步地,为使用户依据第二方案进行训练时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处理器11还用于根据第二方案而生成第二方案的标准动作引导指示,人机交互界面13用于输出第二方案的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依据第二方案进行训练。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方案包括肌电训练方案和压力训练方案。

在处理器11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肌电训练方案后,电极装置12用于根据肌电训练方案生成相应的电刺激电流信号,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包括电流的刺激强度、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刺激持续时间。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不同的目标肌肉所选用的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不同,因此上述四项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电极装置12的载体121可以为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用于根据压力训练方案进行充放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系统1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叙。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肌肉训练系统通过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能够将肌电信号与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肉状态关联起来,提高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情况生成有效的训练方案。

请参阅图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肌肉训练装置200,该肌肉训练装置200包括:第一方案生成单元21、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22、采集单元23以及第二方案生成单元24。

第一方案生成单元21用于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22用于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单元23用于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第二方案生成单元24用于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

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22还用于根据第二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依据第二方案进行训练。

其中,上述第一方案包括:用户初次进行训练时的预设方案,或用户非初次进行训练时上一次的训练方案。

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22所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的方式包括:声音输出模式和/或屏幕显示输出模式。而屏幕显示输出模式包括:视频、图片、动画、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该肌肉训练装置200还包括:确定单元25。

确定单元25用于确定采集待训练肌肉的肌电信号所需要的肌电通道的数量。第一方案生成单元21还用于生成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其中,每一个肌电通道分别对应待训练肌肉的不同部位。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生成单元22还用于根据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而生成一系列标准动作的引导指示。

请参阅图10,在一实施例中,该肌肉训练装置200还包括:分析单元27。采集单元23还用于采集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分析单元27用于绘制基于时域的肌电信号的电势图以及基于频域的肌电信号的频谱图,根据电势图和频谱图分析肌电信号,以得到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第二方案生成单元24还用于根据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而生成待训练肌肉的相应的第二方案。

该肌肉训练装置200还包括:肌电训练单元(图未示出)和压力训练单元(图未示出)。

第二方案包括肌电训练方案和压力训练方案。

肌电训练单元用于在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后,执行生成的肌电训练方案。具体地,肌电训练单元可根据肌电训练方案生成相应的电刺激电流信号,其中,在电刺激电流信号施加到待训练肌肉时以引起待训练肌肉的紧张性收缩。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包括电流的刺激强度、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刺激持续时间。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不同训练动作下,针对不同的目标肌肉所选用的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不同,因此上述四项电刺激电流信号的参数,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压力训练单元用于在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后,执行生成的压力训练方案。具体地,压力训练单元可根据压力训练方案进行充放气,以向待训练肌肉提供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肌肉训练装置2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叙。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肌肉训练装置通过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能够将肌电信号与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肉状态关联起来,提高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有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评估用户的肌肉状态,进而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情况生成有效的第二方案。

请参阅图1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301。

计算机程序3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并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来引导用户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采集待训练肌肉在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以引导用户依据第二方案进行训练。

其中,上述输出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的方式包括:声音输出模式和/或屏幕显示输出模式。而屏幕显示输出模式包括:视频、图片、动画、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述第一方案包括:用户初次进行训练时的预设方案,或用户非初次进行训练时上一次的训练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301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生成针对待训练肌肉的第一方案的步骤,可以包括:确定采集待训练肌肉的肌电信号所需要的肌电通道的数量,以生成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其中,每一个肌电通道分别对应待训练肌肉的不同部位。而根据第一方案而生成标准动作引导指示的步骤,包括:根据每一个肌电通道的第一方案,而生成一系列标准动作的引导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301被处理器执行时控制相应的电极装置而采集用户在做出匹配的标准动作时的肌电信号,其中,电极装置包括载体和设置在载体外壁上的电极片,电极片的数量为肌电通道的数量的两倍,且每两片电极片构成一个相应的肌电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301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的步骤,可以包括:绘制基于时域的肌电信号的电势图以及基于频域的肌电信号的频谱图。根据电势图和频谱图分析肌电信号,以得到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根据待训练肌肉的特征数据而生成待训练肌肉的相应的第二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方案包括肌电第二方案,计算机程序301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根据肌电信号而生成相应的第二方案的步骤后,计算机程序301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藉由电极装置根据生成的第二方案而执行相应的肌电第二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