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

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洁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包括高压储气瓶、储水瓶、喷嘴、护壳,所述高压储气瓶、储水瓶设置于护壳内,所述喷嘴设置在护壳外,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连通管与储水瓶连通,所述储水瓶通过输水管与喷嘴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单向阀,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水阀;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输气管与水阀前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气阀;用于实时采集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分析处理所述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水阀和气阀的控制模块;可根据牙垢色斑或牙齿内的残留物实际情况,实时控制水牙线的水气量比对牙齿清洗。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洁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越来越重视,对口腔的清洁也越发的关注。牙科专家指出,刷牙主要解决的是牙刷够得着的那部分牙齿表面的清洁问题,对于牙缝两侧的牙齿表面的清洁,特别是牙龈沟的清洁,还得依靠其他的牙齿清洁保健用品。因此冲牙器作为口腔清洁的新型辅助用具,能够有效清洁牙缝及牙龈沟等部位,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青睐。

台式冲牙器是冲牙器的一种类型。台式冲牙器能产生较高的水压,清洁效果较佳,因而更适合居家使用。台式冲牙器上会有个可拿下来的手柄,手柄上带有喷头,使用时拿起手柄并用喷头对着牙齿和牙缝进行清洁,使用完毕之后再讲手柄放回冲牙器主体上。

台式冲牙器的手柄是用户使用时对牙齿进行冲刷清洗的主要部件,而现有技术中,手柄中出水的喷头存在无法有效的角度调节,喷出的高压水角度单一,使用时需要对手柄进行握持后的角度变换才能适应口腔中的不同冲刷位置,针对一些角度,使用者不好操作,使得使用者的操作较困难。

另外,台式冲牙装置无法实现高效地清洁齿缝中的食物残留,减少细菌繁殖,保护牙龈,目前常见的台式冲牙装置为台式水牙线,台式水牙线通过水泵、气泵驱动进行冲洗洁齿,清除齿缝碎屑效果好,但台式水牙线无法实现根据牙垢色斑或牙齿内的残留物实际情况,实时控制水牙线的水气量比对牙齿清洗。也就是说,现目前的冲牙装置设备都不具备对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采集并分析,进而通过驱动控制喷头进行针对性的智能作业。

因此,针对以上使用者不好操作,使得使用者的操作较困难,以及无法通过对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采集并分析,进而通过驱动控制喷头进行针对性的智能作业的缺陷技术问题,急需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高压储气瓶、储水瓶、喷嘴、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气瓶、储水瓶设置于护壳内,所述喷嘴设置在护壳外,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连通管与储水瓶连通,所述储水瓶通过输水管与喷嘴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单向阀,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水阀;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输气管与水阀前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气阀;

所述喷嘴顶端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分析处理所述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水阀的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气阀的第二控制模块。

本发明通过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采用高压气体源驱动形成水流,减少水泵、气泵部件,可以使整体结构大大减小,方便携带;使用者可以根据齿缝物不同及个人感受选择水、水气、水气砂等多个清洁模式,既清洁齿缝又满足个人体验感,本装置既可做成一次性的,又可做成反复填充式的。而且通过所述喷嘴顶端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分析处理所述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水阀的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气阀的第二控制模块,实现根据牙垢色斑或牙齿内的残留物实际情况,实时控制水牙线的水气量比对牙齿清洗。也就是说,可以对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采集并分析,进而通过驱动控制喷头进行针对性的智能作业。

通过在上部手柄内设置控制腔室,并在控制腔室中设置转动控制组件,转动控制组件通过转动电机组件和摆动电机组件的转动配合,实现对摆动杆上的喷头进行摆动和自转的角度调节;由此,增大了喷头在对口腔进行清洗时的适用范围,通过对下部手柄的正常握持,也能将喷头的角度调节到口腔中较偏的位置。

通过设置“U”型支架,并将“U”型支架中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的内壁转动连接,实现“U”型支架在上部手柄中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的摆动功能;同时,将喷头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并与横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喷头相对“U”型支架具有自转的转动功能,由此,在“U”型支架的摆动和喷头自转的转动功能下,喷头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角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喷头出水部分的出水角度的调节。

通过摆动电机组件中的第一电机对“U”型支架摆动的控制,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的自动化,提高的对“U”型支架摆动调节的便捷性。

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并使得第二电机的转动主轴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转动主轴置于“U”型支架中部的部分设置第一斜齿轮,在喷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啮合设置,由此,通过第二电机对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转动主轴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之间的啮合转动控制,实现对喷头自转的转动控制,并且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控制和喷头自转控制的一体化,使得整个转动控制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通过将转动主轴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使得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得到整体的支撑,使得转动主轴对喷头自转的转动控制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装置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柄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控制组件与喷头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喷头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出水端俯视图;

图中:1-上部手柄,2-下部手柄,3-控制腔室,4-角度调节槽,5-转动控制组件,6-摆动杆,7-喷头,9-转动电机组件,10-摆动电机组件,11-横杆,12-第一电机,13-第二电机,14-主转动轴,15-第一斜齿轮,16-第二斜齿轮,17-供水软管;18-通水管道,19-光导纤维组,20-光源环,211-安装槽,222-导线;21-高压储气瓶,22-储水瓶,23-喷嘴,24-护壳,25-连通管,26-输水管,27-单向阀,28-水阀,29 -输气管,30-气阀,31-储砂瓶,32-输砂阀门,33-文丘里管,34-重力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启示所做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高压储气瓶21、储水瓶22、喷嘴23、护壳24,所述高压储气瓶、储水瓶设置于护壳内,所述喷嘴设置在护壳外,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连通管25与储水瓶连通,所述储水瓶通过输水管26与喷嘴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单向阀27,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水阀28;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输气管29与水阀前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气阀30;

所述喷嘴23顶端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分析处理所述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水阀28的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气阀30的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护壳上设置加气口,所述加气口与高压储气瓶连通,所述护壳上设置加水口,所述加气口与储水瓶连通。

包括加气装置,所述加气装置可通过加气口向高压储气瓶补入高压气体。

所述输水管与储水瓶上部连通,并通过软管延伸到瓶底,所述软管下端设置重力球34;所述高压储气瓶的瓶口设置气门总阀。

所述喷嘴23中还包括:控制腔室3,以及控制腔室3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槽4;

所述控制腔室3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槽4,控制腔室3内部设置有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包括摆动杆6和转动设置在摆动杆6上的喷头7,喷头7穿过角度调节槽4,摆动杆6的两侧依次设置有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摆动电机组件10的输出轴与摆动杆6转动连接,转动电机组件9的输出轴与喷头7底部转动设置。

所述摆动杆6为“U”型支架,“U”型支架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喷头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喷头7与“U”型支架垂直设置;摆动电机组件10中的第一电机12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室3的一侧,第一电机12的转动主轴与“U”型支架在控制腔室中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电机组件9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室3中的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主转动轴14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U”型支架与主转动轴14转动连接,主转动轴14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喷头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

所述主转动轴14靠近第二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所述“U”型支架另一侧套设在主转动轴14上。

所述喷头7的下端口连通设置有供水软管17,所述供水软管17的另一端连接输水管26。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高压储气瓶21、储水瓶22、喷嘴23、护壳24,所述高压储气瓶、储水瓶设置于护壳内,所述喷嘴设置在护壳外,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连通管25与储水瓶连通,所述储水瓶通过输水管26与喷嘴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单向阀27,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水阀28。所述喷嘴23顶端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分析处理所述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水阀28的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气阀30的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高压储气瓶通过输气管29与水阀前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气阀10。

所述装置还包括储砂瓶31,所述储砂瓶设置在护壳内,所述储砂瓶通过输砂管与气阀前输气管连通,所述输砂管上设置输砂阀门32。所述输砂管通过文丘里管33与输气管连通。所述护壳上设置加砂口,所述加砂口与储砂瓶连通。

所述护壳上设置加气口,所述加气口与高压储气瓶连通,所述护壳上设置加水口,所述加气口与储水瓶连通。

包括加气装置,所述加气装置可通过加气口向高压储气瓶补入高压气体。

所述输水管与储水瓶上部连通,并通过软管延伸到瓶底,所述软管下端设置重力球34。本装置在不同姿态时利于输水管内有水被压入。

所述高压储气瓶的瓶口设置气门总阀。所述护壳上设置有各阀门的相应控制部件。

也就是说,本装置通过高压储气瓶的高气压形成高压水流,对牙齿齿缝及牙齿表面进行冲击清洁;可开启气阀,并在输水管中形成水气混合流体,水流中的气泡在与牙齿接触时破裂产生的能量,会对被清洗物体表面起到一个冲击和刷洗的作用,将牙齿清洗干净;还可开启输砂阀门,洁齿砂在文丘里管作用下进入输气管形成气砂混合流体后,再进入输水管中形成水气砂混合流体,洁齿砂更进一步加大对牙齿附着物的冲击和刷洗,清除牙齿齿缝附着物。使用时,打开气门总阀,高压气体进入储水瓶中并对储水瓶中水体施压,然后将手持本装置将喷嘴对准需要清洗的牙齿齿缝,打开并调节水阀,储水瓶中的水在气压下进入输水管并从喷嘴高速喷出,对相应牙齿齿缝进行冲击清洁;根据需要开启并调节气阀,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输水管中与水混合,气体在高压水中形成微小气泡,气泡随水流喷出并与牙齿接触时破裂,对冲击表面进行刷洗;根据需要开启并调节输砂阀门,洁齿砂进入输气管后在气流作用下一同进入输水管中形成水气砂混合流体,提高冲击和刷洗力度,完成清洁后关闭相应阀门。若本装置为反复填充式的,则根据使用情况通过加水口、加气口、加砂口加入相应的水、气、砂,可反复多次使用。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台式冲牙器喷头角度可调的手柄组件,包括上部手柄1和下部手柄2,所述上部手柄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腔室3,控制腔室3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槽4,控制腔室3内部设置有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包括摆动杆6和转动设置在摆动杆6上的喷头7,喷头7穿过角度调节槽4,摆动杆6的两侧依次设置有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摆动电机组件10的输出轴与摆动杆6转动连接,转动电机组件9的输出轴与喷头7底部转动设置;通过在上部手柄1内设置控制腔室3,并在控制腔室3中设置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通过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的转动配合,实现对摆动杆6上的喷头7进行摆动和自转的角度调节;由此,增大了喷头7在对口腔进行清洗时的适用范围,通过对下部手柄2的正常握持,也能将喷头7的角度调节到口腔中较偏的位置。

所述摆动杆6为“U”型支架,“U”型支架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喷头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U”型支架,并将“U”型支架中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3的内壁转动连接,实现“U”型支架在上部手柄1中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的摆动功能;同时,将喷头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喷头7相对“U”型支架具有自转的转动功能,由此,在“U”型支架的摆动和喷头7自转的转动功能下,喷头7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角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喷头7出水部分的出水角度的调节。

所述喷头7与“U”型支架垂直设置;使得喷头7与“U”型支架之间的配合更加的利于操作。

摆动电机组件10中的第一电机12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室3的一侧,第一电机12的转动主轴与“U”型支架在控制腔室中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固定连接;通过摆动电机组件10中的第一电机12对“U”型支架摆动的控制,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的自动化,提高的对“U”型支架摆动调节的便捷性。

所述转动电机组件9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室3中的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主转动轴14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U”型支架与主转动轴14转动连接,主转动轴14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喷头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3并使得第二电机13的转动主轴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转动主轴置于“U”型支架中部的部分设置第一斜齿轮15,在喷头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由此,通过第二电机13对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转动主轴通过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之间的啮合转动控制,实现对喷头7自转的转动控制,并且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控制和喷头7自转控制的一体化,使得整个转动控制组件5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所述主转动轴14靠近第二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所述“U”型支架另一侧套设在主转动轴14上;通过将转动主轴靠近第二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使得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得到整体的支撑,使得转动主轴对喷头7自转的转动控制更加的稳定。

所述喷头7的下端口连通设置有供水软管17,所述供水软管17的另一端连接输水管26。

所述第一电机12和所述第二电机13均为微型步进电机;使得对喷头和“U”型支架的转动控制更加的精准灵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中,整个手柄在工作时,通过在上部手柄1内设置控制腔室3,并在控制腔室3中设置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通过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的转动配合,实现对摆动杆6上的喷头7进行摆动和自转的角度调节;由此,增大了喷头7在对口腔进行清洗时的适用范围,通过对下部手柄2的正常握持,也能将喷头7的角度调节到口腔中较偏的位置;同时,将喷头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喷头7相对“U”型支架具有自转的转动功能,由此,在“U”型支架的摆动和喷头7自转的转动功能下,喷头7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角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喷头7出水部分的出水角度的调节;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3并使得第二电机13的转动主轴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转动主轴置于“U”型支架中部的部分设置第一斜齿轮15,在喷头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由此,通过第二电机13对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转动主轴通过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之间的啮合转动控制,实现对喷头7自转的转动控制,并且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控制和喷头7自转控制的一体化,使得整个转动控制组件5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本发明通过一种基于牙垢色斑控制冲牙器喷水气量比装置,采用高压气体源驱动形成水流,减少水泵、气泵部件,可以使整体结构大大减小,方便携带;使用者可以根据齿缝物不同及个人感受选择水、水气、水气砂等多个清洁模式,既清洁齿缝又满足个人体验感,本装置既可做成一次性的,又可做成反复填充式的。而且通过所述喷嘴顶端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分析处理所述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水阀的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实时控制所述气阀的第二控制模块,实现根据牙垢色斑或牙齿内的残留物实际情况,实时控制水牙线的水气量比对牙齿清洗。也就是说,可以对牙垢色斑病态及残留物数据采集并分析,进而通过驱动控制喷头进行针对性的智能作业。

通过在上部手柄内设置控制腔室,并在控制腔室中设置转动控制组件,转动控制组件通过转动电机组件和摆动电机组件的转动配合,实现对摆动杆上的喷头进行摆动和自转的角度调节;由此,增大了喷头在对口腔进行清洗时的适用范围,通过对下部手柄的正常握持,也能将喷头的角度调节到口腔中较偏的位置。

通过设置“U”型支架,并将“U”型支架中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的内壁转动连接,实现“U”型支架在上部手柄中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的摆动功能;同时,将喷头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并与横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喷头相对“U”型支架具有自转的转动功能,由此,在“U”型支架的摆动和喷头自转的转动功能下,喷头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角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喷头出水部分的出水角度的调节。

通过摆动电机组件中的第一电机对“U”型支架摆动的控制,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的自动化,提高的对“U”型支架摆动调节的便捷性。

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并使得第二电机的转动主轴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转动主轴置于“U”型支架中部的部分设置第一斜齿轮,在喷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啮合设置,由此,通过第二电机对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转动主轴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之间的啮合转动控制,实现对喷头自转的转动控制,并且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控制和喷头自转控制的一体化,使得整个转动控制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通过将转动主轴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使得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得到整体的支撑,使得转动主轴对喷头自转的转动控制更加的稳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优选实施例,一种光导纤维角度可调台式冲牙器喷头,包括喷头部1和喷头部1下端连接的手柄,所述喷头部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腔室3,控制腔室3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槽4,控制腔室3内部设置有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中的摆动杆6上设置有喷头杆7,喷头杆7中心为通水管道18,喷头杆7的侧壁填充设置有光导纤维组19,光导纤维组19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光源环20;通过在喷头部1内设置控制腔室3,并在控制腔室3中设置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通过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的转动配合,实现对摆动杆6上的喷头杆7进行摆动和自转的角度调节;由此,增大了喷头杆7在对口腔进行清洗时的适用范围,通过对下部手柄2的正常握持,也能将喷头杆7的角度调节到口腔中较偏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喷头杆的侧壁填充设置光导纤维组,光导纤维组在喷头杆底部设置的光源环的光源提供下,使得喷头杆的出水端在光导纤维组的光传递下具有照明效果,实现对喷头照明式的多角度冲洗,由此,提高了使用者在进行清洗冲刷时的清洗效率和便捷性。

所述光源环20固定套设置在喷头杆7在圆周方向上开设的安装槽211中,光导纤维组19包括与光源环20连接设置的多个光导纤维,多个所述光导纤维在喷头杆7中均布设置,光源环20在导线222电连接的作用下实现光源的提供。

喷头杆7穿过角度调节槽4,摆动杆6的两侧依次设置有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摆动电机组件10的输出轴与摆动杆6转动连接,转动电机组件9的输出轴与喷头杆7底部转动设置。

所述摆动杆6为“U”型支架,“U”型支架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喷头杆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U”型支架,并将“U”型支架中的两端均与控制腔室3的内壁转动连接,实现“U”型支架在喷头部1中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的摆动功能;同时,将喷头杆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喷头杆7相对“U”型支架具有自转的转动功能,由此,在“U”型支架的摆动和喷头杆7自转的转动功能下,喷头杆7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角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喷头杆7出水部分的出水角度的调节。

所述喷头杆7与“U”型支架垂直设置;使得喷头杆7与“U”型支架之间的配合更加的利于操作。

摆动电机组件10中的第一电机12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室3的一侧,第一电机12的转动主轴与“U”型支架在控制腔室中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固定连接;通过摆动电机组件10中的第一电机12对“U”型支架摆动的控制,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的自动化,提高的对“U”型支架摆动调节的便捷性。

所述转动电机组件9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室3中的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主转动轴14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U”型支架与主转动轴14转动连接,主转动轴14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喷头杆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3并使得第二电机13的转动主轴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转动主轴置于“U”型支架中部的部分设置第一斜齿轮15,在喷头杆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由此,通过第二电机13对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转动主轴通过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之间的啮合转动控制,实现对喷头杆7自转的转动控制,并且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控制和喷头杆7自转控制的一体化,使得整个转动控制组件5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所述主转动轴14靠近第二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所述“U”型支架另一侧套设在主转动轴14上;通过将转动主轴靠近第二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侧部的转动杆中,使得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得到整体的支撑,使得转动主轴对喷头杆7自转的转动控制更加的稳定。

所述喷头杆7的下端口连通设置有供水软管17,所述供水软管17的另一端穿过下部手柄2并置于外部。

所述第一电机12和所述第二电机13均为微型步进电机;使得对喷头杆和“U”型支架的转动控制更加的精准灵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中,整个手柄在工作时,通过在喷头部1内设置控制腔室3,并在控制腔室3中设置转动控制组件5,转动控制组件5通过转动电机组件9和摆动电机组件10的转动配合,实现对摆动杆6上的喷头杆7进行摆动和自转的角度调节;由此,增大了喷头杆7在对口腔进行清洗时的适用范围,通过对下部手柄2的正常握持,也能将喷头杆7的角度调节到口腔中较偏的位置;同时,将喷头杆7穿过“U”型支架的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喷头杆7相对“U”型支架具有自转的转动功能,由此,在“U”型支架的摆动和喷头杆7自转的转动功能下,喷头杆7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角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喷头杆7出水部分的出水角度的调节;与此同时,在喷头杆的侧壁填充设置光导纤维组,光导纤维组在喷头杆底部设置的光源环的光源提供下,使得喷头杆的出水端在光导纤维组的光传递下具有照明效果,实现对喷头照明式的多角度冲洗,由此,提高了使用者在进行清洗冲刷时的清洗效率和便捷性。

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3并使得第二电机13的转动主轴横跨设置在“U”型支架上,转动主轴置于“U”型支架中部的部分设置第一斜齿轮15,在喷头杆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啮合设置,由此,通过第二电机13对转动主轴的转动控制,转动主轴通过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6之间的啮合转动控制,实现对喷头杆7自转的转动控制,并且实现对“U”型支架摆动控制和喷头杆7自转控制的一体化,使得整个转动控制组件5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