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及起重机

一种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及起重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及起重机,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适于安装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上方安装有起重臂和钢丝绳,包括用于阻止钢丝绳接触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隔离架,当起重臂收起时,钢丝绳受自身重力作用落入隔离架。本发明中,在位于起重臂下方的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设置隔离架,使得在起重臂收起后,连接在起重臂上的钢丝绳因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自然地落入并放置于隔离架上,这样结构不仅能防止起重机驾驶室上方的钢丝绳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还能在起重机完成作业收起起重臂后,钢丝绳在不需要人工调整位置的情况下就能自然放入隔离架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起重机的总高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588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87713.6

  • 发明设计人 刘煌;董白男;吴梓高;

    申请日2021-01-21

  • 分类号B66C13/5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73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胡天人

  •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金洲新区金洲大道西1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5: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驾驶室是起重机的关键零部件,在行车和吊载过程中,除了是驾乘人员对整车的操作、控制、休闲场所,还承担起了驾乘人员的保护。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起重臂处于收起状态,趴在驾驶室上方,起重臂与驾驶室之间有钢丝绳。为了使整车高度尽可能低,一般起重臂离驾驶室的距离会很小,从而使得钢丝绳离驾驶室顶部距离小。

为了防止钢丝绳剐蹭驾驶室顶部,目前一般需要增加托架,该托架焊接在起重臂的大臂上或者装配至吊臂支架上,但因其空间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起重机驾驶室较长,仅仅靠一个托架不能完全防止钢丝绳剐蹭驾驶室顶部;起重机完成作业,收起起重臂后,钢丝绳需要人工移至托架上方,其耗时长、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起重机钢丝绳易剐蹭驾驶室顶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适于安装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上方安装有起重臂和安装于所述起重臂的钢丝绳,包括用于阻止所述钢丝绳接触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隔离架,当所述起重臂收起时,所述钢丝绳受自身重力作用落入所述隔离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位于起重臂下方的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设置隔离架,使得在起重臂收起后,连接在起重臂上的钢丝绳因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自然地落入并放置于隔离架上,这样结构不仅能防止起重机驾驶室上方的钢丝绳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还能在起重机完成作业收起起重臂后,钢丝绳在不需要人工调整位置的情况下就能自然放入隔离架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起重机的总高度。

可选地,所述隔离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纵向支架和多根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支架连接,当所述起重臂收起时,所述钢丝绳落于所述横向支架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利用多根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架支撑落到隔离架上的钢丝绳,并利用两根纵向支架将横向支架固定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结构简单可靠,改造方便。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架包括中空的托绳滚轮、贯穿所述托绳滚轮的销轴和与套设在所述销轴外的轴承,所述托绳滚轮套设在所述轴承外,所述销轴与所述纵向支架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横向支架上设置能自由滚动的托绳滚轮,能减少钢丝绳落到隔离架上时对钢丝绳的磨损,又能完全防止钢丝绳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

可选地,所述隔离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隔离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挡板,能有效防止钢丝绳滑落至起重机驾驶室顶部,使得钢丝绳在起重机运输过程中能一直保持在隔离架内,能完全防止钢丝绳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确保起重机驾驶室顶部不会被钢丝绳摩穿。

可选地,所述挡板设有连接板,所述隔离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可拆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挡板上增设连接板,并将连接板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可拆卸连接,以方便隔离架磨损严重时进行更换操作。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焊接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螺母配合将所述连接部锁紧于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设计第二螺栓直接焊接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使得隔离架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不容易松动,提高了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起重机与上述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在前后方向上设有凹槽,所述隔离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设置用来安装隔离架的凹槽,使得起重臂在收起时可以整体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再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进一步有效降低了起重机的总高度。

可选地,所述隔离架的在垂直方向上的最高点不超过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顶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将隔离架最高点的位置设计成低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顶面,使得起重臂在收起时可以整体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再进一步向下移动,使得起重机的总高度更低。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设有防刮蹭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起重机,在凹槽的上表面增设防刮蹭件,能防止在钢丝绳直接落到凹槽内时磨损起重机驾驶室顶部,进一步保证了起重机驾驶室顶部的完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重机的部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1-凹槽,2-起重臂,3-钢丝绳,4-隔离架,41-纵向支架,42-横向支架,421-托绳滚轮,422-销轴,423-轴承,5-挡板,51-连接板,52-第二安装孔,53-第二螺栓,54-螺母,55-第一螺栓,56-第一安装孔,57-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除非另作定义,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物,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左方,X轴的反向代表右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结合图1所示,适于安装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上方安装有起重臂2和安装于所述起重臂2的钢丝绳3,包括用于阻止所述钢丝绳3接触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隔离架4,当所述起重臂2收起时,所述钢丝绳3受自身重力作用落入所述隔离架4。

其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是具有一定面积大小的方形面,一般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要大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起重臂2在收起时在前后方向上横跨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上方,钢丝绳3的摆布方向与起重臂2一致,钢丝绳3的前端连接在起重臂2前端的底部,也就是在起重臂2收起时钢丝绳3在前后方向上横跨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上;起重臂2收起时一般是调整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中间位置的上方,当钢丝绳3受自身重力作用下落时也会落入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中间位置,因此隔离架4设置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中间位置,且隔离架4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而确保钢丝绳3落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部分能完全被隔离架4托起,进而避免钢丝绳3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

隔离架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以确保钢丝绳3下落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时隔离架4能将钢丝绳3撑起,以防止钢丝绳3接触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隔离架4优选用耐磨材质进行制作,以确保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起重臂2在收起时是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靠近,但不会接触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以防止起重臂2的重量作用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进而防止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受力变形;而钢丝绳3可以完全自然落到隔离架4上,有效降低了起重机的总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位于起重臂2下方的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设置隔离架4,使得在起重臂2收起后,连接在起重臂2上的钢丝绳3因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自然地落入并放置于隔离架4上,这样结构不仅能防止起重机驾驶室上方的钢丝绳3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还能在起重机完成作业收起起重臂2后,钢丝绳3在不需要人工调整位置的情况下就能自然放入隔离架4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起重机的总高度。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隔离架4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纵向支架41和多根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架42,所述横向支架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支架41连接,当所述起重臂2收起时,所述钢丝绳3落于所述横向支架42上。

其中,纵向是指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横向是指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向,两根纵向支架41在横向方向上间隔排布,多根横向支架42在纵向方向上均匀间隔排布在两根纵向支架41之间,使得隔离架4能匀称支撑钢丝绳3;横向支架用于托放钢丝绳;横向支架42由耐磨材质制作而成;钢丝绳3在横向方向上所占空间的宽度小于横向支架42的横向长度,以保证钢丝绳3能完全落到隔离架4上。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利用多根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架42支撑落到隔离架4上的钢丝绳3,并利用两根纵向支架41将横向支架42固定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结构简单可靠,改造方便。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横向支架42包括中空的托绳滚轮421、贯穿所述托绳滚轮421的销轴422和与套设在所述销轴422外的轴承423,所述托绳滚轮421套设在所述轴承423外,所述销轴422与所述纵向支架41连接。

其中,每根横向支架42有两个轴承423,两个轴承423设在销轴422的左右两端;销轴422与纵向支架4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承423套设在销轴422外能进行自由转动;托绳滚轮421为中空结构,其由耐磨材质制作而成,托绳滚轮421的左右两端内侧分别安装上述两个轴承423,托绳滚轮421能相对于销轴422自由滚动,当起重臂2收起时,钢丝绳3落到托绳滚轮421上,设置托绳滚轮421的结构,使得钢丝绳3相对于托绳滚轮421移动时两者之间为滚动摩擦,能减少钢丝绳3的摩损。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横向支架42上设置能自由滚动的托绳滚轮321,能减少钢丝绳4落到隔离架4上时对钢丝绳4的磨损,又能完全防止钢丝绳4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

可选地,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隔离架4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5。

其中,所述挡板5设有第一安装孔56,所述隔离架4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6对应的第三安装孔57,挡板5通过第一螺栓55贯穿第一安装孔56和第三安装孔57后与隔离架4的横向支架42的销轴422螺接连接,第一螺栓55与纵向支架41之间设有垫片,销轴422与挡板5之间也设有垫片,以确保挡板5能牢固连接在隔离架4上。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隔离架4的左右两侧设置挡板5,能有效防止钢丝绳3滑落至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使得钢丝绳3在起重机运输过程中能一直保持在隔离架4内,能完全防止钢丝绳3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确保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不会被钢丝绳3摩穿。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挡板5设有连接板51,所述隔离架4通过所述连接板51与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可拆卸连接。

其中,挡板5为L型结构,连接板51为L型结构的一个板体,L型结构的另一个板体与隔离架4固定连接,连接板51则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连接,以实现将隔离架4固定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上。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挡板5上增设连接板51,并将连接板51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隔离架4磨损严重时进行更换操作。

可选地,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板51设有第二安装孔52,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焊接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52的第二螺栓53,所述第二螺栓53与螺母54配合将所述连接板51锁紧于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

其中,第二螺栓5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其位置与连接板51的第二安装孔52的位置相对应,整个隔离架4通过挡板5与第二螺栓53的连接固定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上。连接板51与螺母54之间还设有垫片,使得第二螺栓53与螺母54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设计第二螺栓53直接焊接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使得隔离架4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不容易松动,提高了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在位于起重臂2下方的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设置隔离架4,使得在起重臂2收起后,连接在起重臂2上的钢丝绳3因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自然地落入并放置于隔离架4上,这样结构不仅能防止起重机驾驶室上方的钢丝绳3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还能在起重机完成作业收起起重臂2后,钢丝绳3在不需要人工调整位置的情况下就能自然放入隔离架4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起重机的总高度。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在前后方向上设有凹槽11,所述隔离架4安装于所述凹槽11内。

其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在前期钣金加工时就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中间位置向下一次成型出凹槽11,该凹槽11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前端一直延伸至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后端;凹槽11在上下方向上的深度大于隔离架4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使得起重臂2在收起时能更加向下靠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有助于降低起重机的总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设置用来安装隔离架4的凹槽11,使得起重臂2在收起时可以整体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再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进一步有效降低了起重机的总高度。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隔离架4的在垂直方向上的最高点不超过所述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顶面。

其中,垂直方向是指垂直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平面的方向,也就是对应上下方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顶面是指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在垂直方向上最高点的所在面。优选地,隔离架4上用于放置钢丝绳3的面要低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顶面,以使得钢丝绳3完全落到隔离架4上时钢丝绳3在垂直方向上不超出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将隔离架4最高点的位置设计成低于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顶面,使得起重臂2在收起时可以整体向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再进一步向下移动,使得起重机的总高度更低。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凹槽11的上表面设有防刮蹭件。

其中,防刮蹭件可以由耐磨钢板、耐磨塑料或耐磨橡胶等耐磨材质制作而成,且防刮蹭件覆盖住凹槽11的整个上表面,即使当钢丝绳滑落到凹槽11内,也能防止钢丝绳3剐蹭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更进一步的保证了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完好性。防刮蹭件与凹槽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便在防刮蹭件磨损严重时进行更换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驾驶室防护装置,在凹槽11的上表面增设防刮蹭件,能防止在钢丝绳3直接落到凹槽11内时磨损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进一步保证了起重机驾驶室顶部1的完好性。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