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评价系统

一种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评价系统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公共核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优化分析方法、分析系统,获取防护措施方案,根据前端的辐射场计算结果和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给定的应急人员出发时间、在GIS系统中标绘的前进路线撤退路线、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乘坐的交通工具),对多个应急救援行动的方案进行优化,给出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建议。本发明可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如相关措施的各项组成、各类型事故相关人员等,实现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本发明可于系统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对策或措施的剂量评价分析功能,并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本发明各模块科学设计实现、高效协同运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5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05074.1

  • 发明设计人 张永发;陈玲;蒋立志;

    申请日2021-01-26

  • 分类号G06Q10/04(20120101);G06Q10/06(20120101);G06F16/29(20190101);

  • 代理机构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采良

  • 地址 430033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71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4: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核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核应急决策是核电厂事故应急响应的基础。目前对核事故的应急决策支持技术已经开展了较多研究,并以模型预测为主要功能开发了一些核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欧洲的实时在线决策支持系统(RODOS)、美国的国家大气释放决策支持能力系统NARAC、日本的全球范围环境应急剂量信息预测系统WSPEEDI。现有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都是基于核素扩散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而近些年发展了基于核事故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计算的方法。但是,现有技术目前没有对核事故应急对策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目前没有对核事故应急对策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案。

该领域当前关注更多的是核事故发生后周边公众的辐射防护行动优化分析问题,对于应急救援人员(例如应急抢修人员、辐射监测人员、洗消去污人员、医疗救援人员等)的行动方案、辐射防护关注很少,缺乏能够快速、有效对应急行动方案进行优化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1)实际中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行动方案(包含不同的行动时间、路线、交通工具和辐射防护措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前端系统的源项释放结果和辐射场计算结果,结合大气辐射场分布情况在GIS系统中标绘并制定多个待选应急行动方案;

(2)实际中缺乏一种合理有效的应急行动方案优化分析方法和框架,本发明将GIS系统中标绘的多个待选路线进行坐标转换,将应急行动方案与辐射场计算结果匹配,得到应急人员前进和撤离过程中途径的辐射场网格及停留时间,进一步对应急人员路途和现场的预期剂量、可防止剂量和剩余剂量进行优化计算。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合理可行的应急行动方案制定和优化分析方法。

本发明能够给出优化后的应急行动方案建议,在确保应急人员受照剂量不超过限值的条件下保障现场可作业时间最大化,能够为核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提高核事故应急行动方案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本发明重点关注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化分析问题,模型的输入有应急人员的行动时间、前进路线、撤离路线、防护措施、乘坐的交通工具、剂量限值等,模型的优化目标为在剂量限值内尽量使现场可停留时间(即可用于应急作业的时间)最大,模型的输出有到达现场时间、最大现场停留时间、撤离时间、路线和现场的预期剂量、可防止剂量、剩余剂量等,最终通过本发明的优化计算分析,得到最优的应急行动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评价系统。本发明根据前端的辐射场计算结果和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给定的应急人员出发时间、在GIS系统中标绘的前进路线撤退路线、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乘坐的交通工具),对多个应急救援行动的方案进行优化,给出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建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系统,所述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系统包括:

应急防护措施评价模块,用于获取防护措施方案,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进行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

事故应急决策优化模块,用于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进行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

存储模块,用于对获取、计算得到的相关结果进行存储;

应急救援行动测定模块,用于对生成的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验证。

进一步,所述应急防护措施评价模块包括:

环境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放射性物质浓度场和辐射场数据;

数据提取单元,用于从防护措施方案中提取事故运行人员防护装备信息以及任务时间、任务路径数据;

效能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提取的防护装备信息生成防护装备可能的产生的防护效能参数;

路径设定单元,用于进行路径设定;

评价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场和辐射场数据、任务时间、任务路径数据,根据所设定的多个路径,生成防护效能评价策略评价结果。

进一步,所述运行人员防护装备信息包括外照射防护设施、内照射防护设备信息。

进一步,所述事故应急决策优化模块包括:

可防止剂量计算单元,用于基于上游气象数据和剂量场分析数据,针对不同人员拟采用的早期辐射防护措施,计算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

防护对策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防护效能评价策略评价结果以及计算的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进行辐射防护措施优先度排序,并分别生成针对应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对策;

优化单元,用于对生成的防护对策以及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输出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进一步,所述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括:进入路径、开始进入时刻、撤离路径以及现场的防护参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所述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系统的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所述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防护措施方案,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进行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

步骤二,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进行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生成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步骤三,对生成的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验证。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进行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生成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括:

基于上游气象数据和剂量场分析数据,针对不同人员拟采用的早期辐射防护措施,计算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基于防护效能评价策略评价结果以及计算的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进行辐射防护措施优先度排序,并分别生成针对应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对策;对生成的防护对策以及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输出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进一步,所述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优化包括:

基于事故后果具体数值及待选路径、时间点及其他参数,提取路径信息,并结合具体的路径情况划分并组合不同的时间切片及路段,构建待优化样本空间,基于应急防护措施分析结果进行时间切片的迭代与筛选,对照待优化区域的网格结构以及所指定的相关时间点,确定最优化结果。

进一步,所述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优化还包括: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行动决策、建议路径、进入时刻优化。

进一步,所述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分别对进入路径、现场停留以及撤离路径阶段的累积剂量进行计算,通过调整在现场停留的时长,在总的累积剂量不超过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前提下,计算所述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下在现场的最大的个人剩余剂量,并将其作为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在现场操作的剂量阈值参照。

进一步,所述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输出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获取每一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进入路径和撤离路径,并按照网格尺寸将进入路径和撤离路径切分成连续的小的路段集合;同时参照事发地的经纬度坐标以及网格坐标将各个路径点按照经纬度坐标映射在网格上最接近的网格点;

(2)对每一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计算各路径上的累积剂量,迭代计算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和撤离路径上的累积剂量,在防护方案总的累积剂量不超过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前提下,获取尽可能大的现场停留时间以及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

(3)将各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按照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进行排序,得到从累积剂量角度分析最佳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进一步,所述防护方案总的累积剂量为进入路径累积剂量、现场停留累积剂量、撤离路径累积剂量之和。

进一步,所述步骤(2)包括:

计算进入路径的累积剂量、获得到达现场的具体时刻,根据撤离路线和时候分别计算撤离路径的累积剂量;根据进入路线、撤出路线、现场停留相应的累积剂量,衡量与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相对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停留时间的迭代计算:

在低于剂量限值的时候,增大现场停留时间,再次计算进出及停留累积剂量;

在高于剂量限值的时候,减小现场停留时间,再次计算进出及停留累积剂量;

当与个人剂量限值比较结果基本趋近(不高于)且其差值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即可。

进一步,所述路段累积剂量计算公式如下:

路径的累积剂量=∑(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烟云剂量转换因子×烟羽外照射屏蔽因子+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待积剂量转换因子×吸入防护因子+(子路段i的地面干沉降浓度+子路段i的地面湿沉降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地面外照射剂量率转换因子×地面外照射屏蔽因子);

其中,烟云剂量转换因子、待积剂量转换因子、地面外照射剂量率转换因子均为对全身的剂量转换因子;烟羽外照射屏蔽因子、地面外照射屏蔽因子为当前路段的外照射防护系数,吸入防护因子为该路段的内照射防护系数;所述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地面干沉降浓度、地面湿沉降浓度均从浓度场结果文件中读取。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在获得相关措施的各项组成(如资源类型、数量、任务时间等)、各类型事故相关人员等信息的条件下,实现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实现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

本发明可全面、及时、准确的显示满足用户需求的有关案例信息内容。本发明具备案例分析功能,并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给出分析评价结论。本发明能及时响应用户作出的运行中断要求,及时反馈运行错误及异常,并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默认状态。

本发明可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如相关措施的各项组成(如资源类型、数量、任务时间等等)、各类型事故相关人员等,实现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本发明可于系统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对策或措施的剂量评价分析功能,并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本发明各模块科学设计实现、高效协同运行,不出现抢占、卡死或宕机,如出现异常或错误,可通过合理的报错信息向用户进行有效提示,并自动恢复各模块、子系统的初始状态,不影响其他子系统有效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应急防护措施评价模块;2、事故应急决策优化模块;3、存储模块;4、应急救援行动测定模块;11、环境数据获取单元;12、数据提取单元;13、效能参数确定单元;14、路径设定单元;15、评价单元;21、可防止剂量计算单元;22、防护对策生成单元;23、优化单元。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尽可能大的现场停留时间以及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系统包括:

应急防护措施评价模块1,用于获取防护措施方案,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进行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

事故应急决策优化模块2,用于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进行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

存储模块3,用于对获取、计算得到的相关结果进行存储;

应急救援行动测定模块4,用于对生成的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防护措施评价模块1包括:

环境数据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放射性物质浓度场和辐射场数据;

数据提取单元12,用于从防护措施方案中提取事故运行人员防护装备信息以及任务时间、任务路径数据;

效能参数确定单元13,用于基于提取的防护装备信息生成防护装备可能的产生的防护效能参数;

路径设定单元14,用于进行路径设定;

评价单元15,用于基于获取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场和辐射场数据、任务时间、任务路径数据,根据所设定的多个路径,生成防护效能评价策略评价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行人员防护装备信息包括外照射防护设施、内照射防护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故应急决策优化模块2包括:

可防止剂量计算单元21,用于基于上游气象数据和剂量场分析数据,针对不同人员拟采用的早期辐射防护措施,计算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

防护对策生成单元22,用于基于防护效能评价策略评价结果以及计算的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进行辐射防护措施优先度排序,并分别生成针对应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对策;

优化单元23,用于对生成的防护对策以及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输出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括:进入路径、开始进入时刻、撤离路径以及现场的防护参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事故应急对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防护措施方案,针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要素,进行针对性的应急防护措施分析及评价;

S102,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进行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生成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S103,对生成的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S1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进行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生成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括:

基于上游气象数据和剂量场分析数据,针对不同人员拟采用的早期辐射防护措施,计算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基于防护效能评价策略评价结果以及计算的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进行辐射防护措施优先度排序,并分别生成针对应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对策;对生成的防护对策以及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输出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优化包括:

基于事故后果具体数值及待选路径、时间点及其他参数,提取路径信息,并结合具体的路径情况划分并组合不同的时间切片及路段,构建待优化样本空间,基于应急防护措施分析结果进行时间切片的迭代与筛选,对照待优化区域的网格结构以及所指定的相关时间点,确定最优化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优化还包括: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行动决策、建议路径、进入时刻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分别对进入路径、现场停留以及撤离路径阶段的累积剂量进行计算,通过调整在现场停留的时长,在总的累积剂量不超过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前提下,计算所述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下在现场的最大的个人剩余剂量,并将其作为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在现场操作的剂量阈值参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生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输出最优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获取每一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进入路径和撤离路径,并按照网格尺寸将进入路径和撤离路径切分成连续的小的路段集合;同时参照事发地的经纬度坐标以及网格坐标将各个路径点按照经纬度坐标映射在网格上最接近的网格点;

(2)对每一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计算各路径上的累积剂量,迭代计算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和撤离路径上的累积剂量,在防护方案总的累积剂量不超过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前提下,获取尽可能大的现场停留时间以及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

(3)将各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按照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进行排序,得到从累积剂量角度分析最佳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方案总的累积剂量为进入路径累积剂量、现场停留累积剂量、撤离路径累积剂量之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尽可能大的现场停留时间以及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包括:

计算进入路径的累积剂量、获得到达现场的具体时刻,根据撤离路线和时候分别计算撤离路径的累积剂量;根据进入路线、撤出路线、现场停留相应的累积剂量,衡量与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相对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停留时间的迭代计算:

在低于剂量限值的时候,增大现场停留时间,再次计算进出及停留累积剂量;

在高于剂量限值的时候,减小现场停留时间,再次计算进出及停留累积剂量;

当与个人剂量限值比较结果基本趋近(不高于)且其差值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段累积剂量计算公式如下:

路径的累积剂量=∑(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烟云剂量转换因子×烟羽外照射屏蔽因子+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待积剂量转换因子×吸入防护因子+(子路段i的地面干沉降浓度+子路段i的地面湿沉降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地面外照射剂量率转换因子×地面外照射屏蔽因子);

其中,烟云剂量转换因子、待积剂量转换因子、地面外照射剂量率转换因子均为对全身的剂量转换因子;烟羽外照射屏蔽因子、地面外照射屏蔽因子为当前路段的外照射防护系数,吸入防护因子为该路段的内照射防护系数;所述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地面干沉降浓度、地面湿沉降浓度均从浓度场结果文件中读取。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事故应急决策优化功能模块根据特定事故后果、接口要求、数据格式及总体任务需求,实现对策行动的最优化分析评价计算。主要包括两部分功能:

1)调取上游气象分析和剂量场分析等模块的结果,针对不同人员拟采用的早期辐射防护措施,呈现预期剂量和可防止剂量的相关结果,并根据早期应急防护措施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辐射防护措施优先度排序,根据上游分析模块结果分别生成针对应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对策,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完成结果信息存储。

2)以事故后果具体数值及待选路径、时间点等参数为输入,并通过输入数据提取路径信息,结合具体的路径情况划分并组合不同的时间切片及路段,进而构建待优化样本空间,在此基础上调用上游分析模块进行特定输入内容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时间切片的迭代与筛选,从而对照待优化区域的网格结构以及所指定的相关时间点,确定最优化结果,如时间点(进出)、路径选择及相应的后果数值。

本功能模块作为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大平台的一个分系统,遵循大平台统一的安装部署和数据交互方式。整个大平台系统部署在内部局域网上,与外部网络隔离,各分系统与大平台通过TCP Socket方式进行指令通讯,并通过FTP文件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实现数据文件的存储和共享。

一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进入路径

开始进入时刻

撤离路径

现场的防护参数等

应急救援行动方案评估是分别对进入路径、现场停留以及撤离路径阶段的累积剂量进行计算,通过调整在现场停留的时长,在总的累积剂量不超过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前提下,得出该行动方案下在现场的最大的个人剩余剂量,以此作为该行动方案在现场操作的剂量阈值参照。

主要的环节包括:

在评估准备阶段,对该方案的进入路径和撤离路径进行路径切分,按照网格尺寸,将两个路径切分成连续的小的路段集合,以便于更精确地获取路段上的浓度值;

在完成路径切分后,各个路段上的路径点还是经纬度坐标,为得到各点的浓度值,需要将各个路径点按照经纬度坐标映射到在网格上最接近的网格点,这一过程需参照事发地的经纬度坐标以及网格坐标(默认是网格中心点(50,50));

完成上述路径切分以及路径点的映射转换之后,就可以计算各路径上的累积剂量。当路径已经确定时,累积剂量的结果还与经过的路径点的当时的浓度值有关,因为通过路径上各路段的速度是确定的,因为路径点的实时的浓度值就与开始进入该路径的时刻相关,这个时刻会影响后面经过每一个路径点的时刻。

对于特定的行动方案,其进入路径和开始进入时刻是确定的,因而在进入路径上的累积剂量就是确定的;整个方案的变量在于在现场的停留时长,以此推出现场的累积剂量,而现场的停留时间也会影响撤离路径的开始时刻,从而影响撤离路径上的累积剂量。

需要调整现场的停留时长,迭代计算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和撤离路径上的累积剂量,在总的累积剂量(进入路径+现场停留+撤离路径)不超过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前提下,获取尽可能大的现场停留时间以及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

当所有的待评估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都分析完成,可以将各个行动方案按照现场停留的累积剂量进行排序,得出从累积剂量角度分析最佳的行动方案。

路段累积剂量计算:

进入路径和撤离路径均由一系列路径点依次连接起来的路段集合而成,计算进入路径或者撤离路径的累积剂量就转化为计算这些路段上的累积剂量,将所有的路段上的累积剂量相加起来,就得到整个进入路径或撤离路径上的累积剂量。

而经过上述路径切分和路径点映射操作,将初始的路段拆分为一系列接近网格间距的子路段集合,以便于更精确地获取每个子路段上的平均浓度值,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初始路段的累积剂量。对于某一初始路段的所有子路段,以下各项参数均继承自初始路段:

内外照射防护系数;

行动方式;

层高参数;

累积剂量由行动过程中的烟羽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吸入内照射三部分剂量组成。

影响某一路段上的累积剂量(剩余剂量)的因素包括:

各个子路段的进入路径点在该时间段内的(烟云、地面干沉降、地面湿沉降)浓度值;

各个子路段的上的停留时间;

在该路段上的内外照射防护系数;

烟羽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吸入内照射对全身的剂量转换因子;

路段上的累积剂量计算过程可以用下式来描述:

该路段的累积剂量=∑(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烟云剂量转换因子×烟羽外照射屏蔽因子+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待积剂量转换因子×吸入防护因子+(子路段i的地面干沉降浓度+子路段i的地面湿沉降浓度)×子路段i上的停留时间×地面外照射剂量率转换因子×地面外照射屏蔽因子)

其中,烟云剂量转换因子、待积剂量转换因子、地面外照射剂量率转换因子均为对“全身”的剂量转换因子。烟羽外照射屏蔽因子、地面外照射屏蔽因子为该路段的外照射防护系数,吸入防护因子为该路段的内照射防护系数。

子路段i的烟云浓度、地面干沉降浓度、地面湿沉降浓度均从浓度场结果文件中读取。由于浓度场结果文件是按照时间切片存储的浓度数据,以包含连续三天每个整点时刻一个时间切片共72个时间切片的数据为例(浓度场结果文件的时间切片及分辨率可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调整设置),考虑每个子路段的停留时间,需要将这小段时间映射到时间切片序列里,找到该时间段之前距这段停留时间最近的时间切片,取该切片处的浓度为该子路段的浓度值。如果该子路段的停留时间跨过了多个时间切片,则需要考虑在每个时间切片上的停留时间,对经过的每个时间切片进行分别的剂量计算和累积。

只有行动方式为近地面行动时,才考虑地面沉降外照射,如果行动方式为近水面行动或空中行动,则不考虑地面沉降外照射。(暂不开展水下行动的剂量计算。)

因为所需浓度值是从浓度场结果文件中读取,而浓度场结果文件通常只存储了连续三天72小时的时间切片的浓度数据,如果路径上的停留时间超过了浓度场时间切片的范围,则无法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剂量计算。考虑到实际情况下,超过三天时间的烟云及地面沉降浓度应该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浓度水平,这之后主要的剂量贡献来自于衰变产生的剂量。上述公式需对每一种核素分别计算,最后将各核素的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总的剂量值。

实施例2:

前提条件

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在server_simulate.py中添加测试用例及开始分析指令,将案例定义输入文件及大气浓度场结果文件存放在开始分析指令中指定的FTP路径。

测试目标:

测试应急救援行动模块计算生成的结果文件符合预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优化评估结果将被保存到一个名为.json的专门的案例输出文件,该文件同时也保存了公众防护模块的各个防护行动方案的行动半径计算结果。

该结果文件还包含计算完成标识字段,如果计算成功完成”outJudgement”设置为true,如果计算被中止,则设置为false。

前提条件:

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在server_simulate.py中添加测试用例及开始分析指令,将案例定义输入文件及大气浓度场结果文件存放在开始分析指令中指定的FTP路径。

步骤:

启动socket_communication.py监听计算请求,启动server_simulate.py监听返回消息;

设置开始分析指令里的taskContent为0或1以支持应急救援行动模块的计算,发送开始分析指令,启动计算并等待计算完成;

检查生成的案例结果文件,其中每一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计算结果格式符合规格;

如果同时计算了公众防护行动,则公众防护行动方案的行动半径计算结果也会包含在该文件中;

当计算过程中被中止计算时,所有已经计算完成的公众防护行动方案和应急行动方案会被记录到该结果文件中并上传到FTP,计算完成标识”outJudgement”设置为false。

预期结果:

应急救援行动模块能够计算生成指定的结果文件,在上述各种情况下,验证文件格式正确,内容完整。测试应急救援行动模块计算生成的结果文件中的方案优先级排序符合设计要求。

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计算结果有如下状态:

-1:在事故中心点累计停留48小时,仍不会达到限值

-2:事故中心点浓度值为0

0:在事故中心点停留一段时间后,有可能达到限值

-3:在事故中心点停留非常短的时间(1分钟内),都会超过限值

-4:在进入路径上就会超过限值

在案例输出结果文件中,所有的评估完成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将按照上述顺序排列。

对于相同状态码的方案,

-1:按“限值剩余”由大到小排序;

-2:按进入路径上的“剩余剂量”由小到大排序;

0:按“现场剩余剂量”由大到小排序;

-3:按事故中心点1分钟内的“剩余剂量”由小到大排序;

-4:按进入路径上的“剩余剂量”由小到大排序;

步骤:

启动socket_communication.py监听计算请求,启动server_simulate.py监听返回消息;

设置开始分析指令里的taskContent为0或1以支持应急救援行动模块的计算,发送开始分析指令,启动计算并等待计算完成;

检查生成的案例结果文件,验证其中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计算结果排序格式符合设计要求;

计算多个不同的案例,验证案例输出文件中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的计算结果排序符合设计要求。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输入条件均给定(用户选定进入及撤出路径)之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计算进入路径的累积剂量;

获得到达现场的具体时刻;

根据撤离路线和时候分别计算撤离路径的累积剂量;

根据进入路线、撤出路线、现场停留相应的累积剂量,衡量与个人累积剂量限值的相对大小;

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停留时间的迭代计算:

在低于剂量限值的时候,增大现场停留时间,再次计算进出及停留累积剂量;

在高于剂量限值的时候,减小现场停留时间,再次计算进出及停留累积剂量;

当与个人剂量限值比较结果基本趋近(不高于)且其差值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完成优化计算。

具体输出呈现内容如下:

优化建议行动决策(服碘、隐蔽、撤离,及相关区域范围):给出信息窗口及提示标识。

优化建议路径(对策预案索引):给出信息提示标识以及GIS用坐标信息。

优化建议进入时刻:给出信息窗口及提示标识。

人员剂量定量评价结果(剩余、预期、可防止):给出信息窗口、提示标识及图线所需信息供平台界面进行显示。

多方案比选:给出相应特征参数的数值信息,提供平台界面进行相关图表显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