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整地,在大棚内土地进行起垄操作,垄高23‑27cm,垄宽98‑108cm,垄与垄中心间距为200cm,进行改土操作,草炭:蛭石:表土=5:3:2;2)种植规格确定;3)种苗处理;4)种植方法;5)施工方法;6)田间管理,本技术方案通过设定凤梨与燕窝果两者之间的行距与柱距,配套合理套种栽培技术等措施,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便于管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152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阆中优果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40063.X

  • 发明设计人 李胜;杜培阳;

    申请日2021-01-13

  • 分类号A01G22/05(20180101);A01G24/12(20180101);A01G24/15(20180101);A01G24/28(20180101);A01G9/12(20060101);A01G9/029(20180101);A01G7/06(20060101);A01C21/00(20060101);C05G1/00(20060101);C05G5/20(2020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37400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保宁办事处顾家井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1: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作套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燕窝果这类新鲜水果带有天然植物的人体的白蛋白和花青素,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当前我国燕窝果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燕窝果也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蔓性植物,是黄皮肤的火龙果,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原产于墨西哥、西班牙等南美洲热带沙漠地域。由此决定了它的生物特性:1.耐热,不耐低温。能耐40-50℃,而在8℃以下则有不同程度的寒害,低于0℃会冻死。2.它不出自干热沙漠而出自热带雨林,故“天性”非喜干旱而喜湿润。它的根不耐水浸,并非怕水,而是不耐缺氧。由此决定其栽培特点,不应深植而应浅植,排水便利。地表最好能保持一层输送透气湿润的覆盖物,例如枯枝落叶或生长中的杂草,仿照它祖先的生长条件,使气生根能在近地浅表蜿蜒伸展吸水吸肥。

现有的燕窝果栽培方法,技术粗放,导致燕窝果生长缓慢,结果率低。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燕窝果园土壤营养问题日益突出,由土壤营养不均衡引起单产低,优质果比率少,生理病害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些生产上的问题严重的制约我国燕窝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研究并开发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一的缺陷,通过设定凤梨与燕窝果两者之间的行距与柱距,配套合理套种栽培技术等措施,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便于管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技术问题。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整地:

在大棚内土地进行起垄操作,垄高23-27cm,垄宽98-108cm,垄与垄中心间距为200cm,进行改土操作,草炭:蛭石:表土=5:3:2;

2)种植规格:

燕窝果采用立柱单排架式栽培,立柱建立在垄的中间,植株设置为2.1m,株距44-48cm;

燕窝果种植在垄的立柱处,立柱按株距2.0-2.6m,行距2.4-2.8m建立;

凤梨种植在燕窝果两边的垄上,种植密度双行株行距20×50cm,畦与畦沟宽1.5m;三行株行距为25×45cm,畦与畦沟宽2m,每亩单种可植500-4000株,与燕窝果套种亩可植2000-3000株;

3)种苗处理

燕窝果选高25cm-35cm高的枝条进行栽培,枝条选用经过嫁接或扦插后的育苗床经过培育,枝条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消毒30分钟,晾干后定植;

凤梨采取起畦种植,顶芽、托芽种植深度2-3cm,吸芽3-5cm,种苗的生长点要露在地面,种植时选用壮苗,种苗吸芽高30cm、顶芽与托芽高25cm,选好的苗按不同芽类分开,并将同一类芽按大中小进行分级,分级后把基部3-4层脚叶剥去,裔芽还要去掉裔瘤,以促新根萌发,并晒种3-5天后再进行定植;

4)种植方法:

燕窝果采用柱式栽培方法,立柱设立在垄中央,立柱的周围种植4-5株燕窝果苗,让燕窝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每亩可以栽植560-600株燕窝果;

凤梨从定植到结果前为营养生长期,施加氮肥,用嘉美內钾德10-15kg/亩,抽蕾至果实成熟施加钾钙肥用嘉美赢利来10-15kg/亩;

5)花果管理

(1)催花:凤梨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花,经一年以上的生长并具有35片以上,采用乙稀利250-500ppm,每株用量30-50ml进行灌心处理,25-30天后即可抽蕾;

(2)促进果实增大:在凤梨开花期间或果实发育期间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果;

(3)护果及分苗、留苗:夏季高温成熟的凤梨采用遮盖物覆盖保护果实;凤梨留苗,每一个老株留一两个芽,亩留5000-6000株;分苗时保留接近地面的低部位粗壮的大吸芽,作为结果株。

北方温室种植以满足凤梨生长的温度要求为标准,只要温度合适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在实践中一般以在“五一”前后种植为好。因为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都可以满足凤梨对温度的生长要求。与其它热带亚热带果树不同,凤梨因其对土壤酸碱度敏感,适宜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我国北方地区土壤一般呈碱性,因此种植凤梨前应先进行土壤调酸或改土。

对中性土壤可采用调酸剂进行土壤调酸处理,降低土壤的pH值。调酸剂一般可用硫磺粉、硫酸亚铁或浓硫酸等;而对碱性土壤则最好采用改土的方法,即换土,使种植凤梨土壤pH值适合凤梨的生长需要。所换的土可按草炭:蛭石:表土=5:3:2配制。

种植方式有双行和三行植,起畦种植。种植要求:顶芽、托芽种植深度2-3cm,吸芽3-5cm,种苗的生长点要露在地面,切勿过深。种植时选用壮苗,壮苗的标准是:茎粗、心叶开展、叶片宽大肥厚、叶数多而密、色绿、有光泽、无病虫或其它伤口,种苗要求吸芽高30cm、顶芽与托芽高25cm。选好的苗还要按不同芽类分开,并将同一类芽按大中小进行分级,以便于种植各管理,使结果齐一。分级后把基部3-4层脚叶剥去,裔芽还要去掉裔瘤,以促新根萌发。并适当晒种3-5天后再进行定植。

种植密度双行株行距20×50cm,畦与畦沟宽1.5m;三行株行距为25×45cm,畦与畦沟宽2m,每亩单种可植500-4000株,与燕窝果套种亩可植2000-3000株。

2、水肥管理

凤梨生长要求通气良好的环境,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会导致烂根,严重影响生长和结果。因此北方种植在浇水时要注意切勿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积水。凤梨虽然耐旱,但在苗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也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此在芽苗定植时,特别是在定植后一个月左右时间要注意灌溉,以促进新根萌发,加速植株生长。果实成熟前也需进行适当地面灌溉或叶面喷灌,以促进果实膨大和提高品质。

凤梨从定植到结果前属营养生长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可用嘉美內钾德10-15kg/亩,目的是促进凤梨叶片抽生,增加叶数和叶面积,为生殖生长打下基础。抽蕾至果实成熟施钾钙肥为主,氮、磷肥为辅,可用嘉美赢利来10-15kg/亩。北方温室种植要根据温室温度情况进行施肥,在适宜生长的季节要多施,反之宜少施,甚至不施。如在冬季若保温性能不好的温室温度达不到生长温度时,则要提高温度后,再进行施肥。

3、花果管理

(1)催花:凤梨自然抽蕾率不高。因此,生产上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花。常用催花的调节剂有:乙烯利、萘乙酸、萘乙酸钠、电石等,人工催花可调控果实的生长时间,效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凤梨催花一般来说不论植株大小,生长势强弱,几乎都可以使用生长调节剂来实现,但为了获得大小正常的果实,则须考虑植株的营养状况,只有具较高营养积累水平的植株才是最佳的处理对象。经一年以上的充分生长,最好有16个月以上的株龄,并具有35片以上充分成长叶片的植株经催花后才会结出正常大小的果。采用乙稀利250-500ppm,每株用量30-50ml进行灌心处理,25-30天后即可抽蕾,抽蕾率可达90%,处理前一个月要停施氮肥。

(2)促进果实增大:在开花期间或果实发育期间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果既可促进果实发育,使果实增大,又能促使果实成熟一致,是一项增产措施。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萘乙酸和萘乙酸钠等。

赤霉素应用:喷果浓度为50-70mg/kg。即1g赤霉素用5ml酒精溶解后,对水20-14.5kg,再加入0.1kg尿素混合抖匀喷果至湿润为止。第一次使用浓度50mg/kg,在花序小花开一半时进行;第二次在花序小花全部谢花时进行,使用浓度为70mg/kg。

萘乙酸和萘乙酸钠应用:一般在花序小花开花末期,进行第一次喷果,浓度为10mg/kg,即1g萘乙酸加水100kg;隔15-20天喷第二次,浓度为20mg/kg,即1g萘乙酸加水50kg,喷时每次都应加0.5%的尿素一起喷果,以提高增产效果。使用时要注意浓度超过50mg/kg,即1g萘乙酸加水少于20kg时,对吸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能把药液喷到或流到叶腋和茎部,更不能喷到中、小芽上,以免引起早抽蕾。萘乙酸钠的使用时间及浓度与萘乙酸相用。

(3)护果及分苗、留苗:夏季高温成熟的凤梨容易被阳光直射引起灼伤,轻的发育受到抑制,品质下降;重者果肉软腐,不能食用。因此,要对果实采用遮盖物覆盖保护果实。当在凤梨成熟期处在冬季温度较低时,要及时加温、保温,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以免冷伤果实。

由于凤梨具有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数年的特点,因此每次收果后的留苗工作尤其重要。留苗的原则是:去老弱,留粗壮。每一个老株留一两个芽,一般亩留5000株。分苗时,必须尽量保留接近地面的低部位粗壮的大吸芽,作为来年的结果株。高位留芽,不好培土,结果后又容易倒株,影响到果实发育,造成减产,还容易出现早衰。如果母株低位处没有大吸芽,只有小吸芽,也应先留低位的小吸芽,再选高位处位置相对较低的大吸芽,作为来年的结果株,其余吸芽全部分出。如果采用双株留苗,分苗时要注意吸芽的方位,尽量选留对称的位置,不要集中于一方,以免过于密集,影响吸芽生长。以收2-3次为一个生产周期的果园,在收2造后或出现老弱株时,为了复壮种苗,保证高产、稳产,在分苗时,应根据植株的强弱情况,结合清园工作,将老茎除去。然后在缺株的空位松土、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后用大芽补植。

4、病虫害防治

在产区,凤梨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有凋萎病、心腐病、黑腐病、叶斑病等。引进北方温室栽培常见的病害有心腐病、黑腐病和叶斑病等,而虫害发生较少。

(1)凤梨心腐病:定植小苗易染该病。病原为疫霉菌属真菌,可由土壤传染。发病初期,叶片色泽暗淡无光泽,一般不易被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逐渐变为黄绿色或红黄色,叶尖变褐、干枯,叶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病斑,并逐渐向上扩展,后期在病部与健部交界处形成一波浪形深褐色界纹,腐烂组织软化成奶酪状,心叶极易拨起,最后全株枯死。天气潮湿时受害组织上覆有白色霉层,常闻到腐臭的气味。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健康种苗,种植前种苗消毒。种前将种苗基部剥去数片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浸苗基部10分钟,倒置晾干后种植。二是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田园不要积水,发现病株时要及早拨除,中耕时避免损伤基部叶片,不偏施氮肥。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喷雾。也可用40%灭病威胶悬剂2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喷雾量要适当增加,保证基部的茎叶有药液。

(2)凤梨黑腐病:黑腐病属真菌性病害,多发生于成熟的果实,也危害幼苗,又叫凤梨软腐病。从伤口侵入寄主,发病初期果面出现小而圆的水渍软斑,果肉仍呈黄色透明,2-3天后,病斑逐步扩大到整个果实,开成黑色大斑块,组织由白黄色变成灰褐色,并腐烂,有发酵臭味。病菌可侵入幼苗引起心腐病。

防治方法:一是注意田间作业避免植株损伤,减少病菌入侵机会。二是选用壮苗,定植前处理伤口,选晾干后种植。

(3)凤梨叶斑病:该病种类很多,受害叶片表现为斑点、斑块、甚至全株枯死。发病后减少光合作用面积,降低光合作用效能,使植株生长衰弱,影响产量。病原菌为真菌,常为环痕裂盘孢叶斑病和炭疽病两种。

环痕裂盘孢叶斑病症状:主要危害凤梨的中下部叶片,在苗期、大苗均可受害。病斑在叶面和叶背都可以见到,初期淡黄色、绿豆大小斑点,条件适宜时斑点扩大,中央变褐、下陷,后期病斑圆形或长椭圆形,常相连,边缘深褐色,有黄色晕斑,中央灰白色,大小为0.9-9cm×0.3-1cm,上生黑色剌状小点,即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盘。

炭疽病症状:该病多发生于中下部叶片。病斑为绿豆大小的褪绿斑点,后扩大成椭圆形,浅褐色,凹陷,边缘深褐色隆起的病斑,大小为1.3-4.5cm×0.5-1cm,可相连,中央偶尔生有突破表皮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刚毛。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施肥、灌溉,增施有机营养肥嘉美红利,不过量施用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逆能力。二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0.5%-1%的波尔多液保护,当病情转严重时,用甲基托布津或灭病威或百菌清等杀菌剂喷施。

进一步地,燕窝果的柱距2.0m,行距2.4m;凤梨种植在燕窝果的两侧的同一垄上,垄上凤梨的株距35-50cm,行距45cm。

进一步地,将步骤1)整地,将田地进行起垄,垄高23cm,垄宽100cm,垄与垄间距200cm。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6)施工方法

基肥,栽肥前结合耕翻土壤和种地,施足有机肥,施肥后盖土;燕窝果和凤梨共用基肥,每亩3000kg-3500kg有机肥。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7)田间管理

燕窝果种植期间需要对树叶进行修剪、摘心,当枝条长到1.3m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田间管理中,凤梨挂果后,随着果实膨大后出现果实。

凤梨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四大名果之一。与香蕉、柑橘、荔枝并称为我国华南四大水果。凤梨果实用途广,综合利用价值高,除供鲜食外,主要供制凤梨罐头,大约2吨鲜果可制成1吨罐头。由于加工后的果肉仍基本上保持鲜果的色、香、味,故有“罐头之王”的美称。凤梨的茎叶进行深加工可提取凤梨酶、淀粉、纤维和饲料等产品。凤梨盆景是我国海南新兴的花卉品种,在大田中应用催花技术,促进凤梨开花、结果,然后移进盆中成为盆景凤梨,深受市场欢迎。

凤梨是草本多年生常绿果树、矮生、高0.5-1.0m,无主根。茎被叶片包围,抽花时从茎的顶芽抽生花序,花柄上着生多数聚合的小花,由肉质的中心轴发育而成复果。在果顶着生冠芽,果柄着生裔芽,并茎上抽生吸芽,代替母株继续结果。可连续收获数年,无须年年种植。

凤梨根是由根点萌出穿过茎的皮层伸入土中,没有主根,根向四周分布,细长而多,一株中等大小的植株,有根600-700条。因繁殖本材料的不同,在定植后第一年的冠芽产生的根群比较浅而分布广,吸芽和裔芽所产生的根群分布深而狭,以后差异不大。凤梨根系一般分布在10-24cm的土层中,土层浅,易板结的果园根系分布也浅,根群裸露则根的生长受阻碍,植株容易衰老;反之,土层深厚,疏松的果园,植株根深叶茂,丰产而寿命长。有试验报道,凤梨根的生长最低温度为5-7℃,15-16℃开始,根系生长迅速,29-31℃生长最快,高于43℃和低于5℃时,根系全部停止生长。

凤梨茎可分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指生长在地面上的部分,地下茎指埋在土中的部分。地上茎长叶、花、果,被很多叶片旋转掩蔽,茎上有很多休眠芽,可供繁殖用;地下茎长出根,各有各的作用。凤梨叶片多,且长而大。成熟的叶片长40-100cm,宽5-7cm。叶片相嵌排列在茎上,能把雨水引至根部,同时,由于叶片内的贮水组织厚,叶的肉质及表皮具有的白粉覆盖,这些耐旱的结构适于保水。叶革质、剑形,叶面深绿或淡绿色,有紫色彩带。叶缘有剌或无剌;叶面中间呈槽状。一般来说,叶片多、长、大的植株结的果实也大。根据种植经验,凤梨一般要长出40片叶后才开始花芽分化,果重1.5kg以上的凤梨必须具有45片叶以上叶数,1kg以上的凤梨也须有40片以上的叶数。

凤梨花为头状花穗,由肉质中轴周围的60-200朵小花聚合而成。开花时基部小花先开,逐渐向上,整个花序开放约需要25-30天。每天早上7时开花最盛,每朵花从裂蕾开始至高谢花约为24小时。凤梨果为复果,实自开花至成熟约需120-180天。谢花后,花苞、萼片、子房、花柱、总花柄均膨大而呈肉质化的复果。其整个果实包括冠芽、小果、苞叶、总苞叶和果柄。果实的大小、形状、果眼深浅和果肉颜色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果实有圆筒形、圆锥形、圆柱形等,果肉也有深黄、黄、淡黄、淡黄白等。

植株矮小,生长迅速。只要温、湿度适宜可周年生长、开花挂果。北方大棚种植从种植到开花挂果一般需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凤梨花型奇特美丽,极具观赏性。凤梨的营养价值较高,每100g果肉含蛋白质0.6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2g,纤维0.3g,维生素C 63mg,还有Ca,P,K,Fe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类物质。凤梨果汁所含的蛋白酶能帮助蛋白质的消化,增进食欲;在医疗上有治疗噎气、鼻出血、消化不良等多种炎症,以及利尿、通经、驱寄生虫等效果,对神经和肠胃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根据燕窝果系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蔓性植物,而凤梨是草本多年生常绿果树,矮生,一般高在0.5—1.0米左右,无主根的特性。一高一矮在温室大棚套种互不影响,该两个品种又属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生长的植物,因此,把这两种植物套种,合理规划温室大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利用,充分发挥温室的效能,提高温室的利用率,既节约了另建大棚的投资成本,又便于种植管理,同时在较少的土地面积上还提高了较高的产量产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凤梨与燕窝果套种模式是不同叶型作物的套种,能够减少漏光,提高光合效率,且不同根系的凤梨和燕窝果套种可利用土壤里不同层次的养分,燕窝果主要吸取土壤中层的养分;凤梨主要吸收土壤表层的养分,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2)本发明通过凤梨套种燕窝果的模式,充分利用了同一片田地中的空隙地,减少中耕除草的工作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本发明的凤梨与燕窝果套种模式,两者的施肥时间基本一致,能够同时进行施肥,降低人力成本。凤梨催花结果时间与燕窝果催花结果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可同一时间同时进行追肥且凤梨挂果后随着果实膨大后出现果实倒伏现象,在燕窝果两立柱上拉铁丝,即达到护正效果,比传统的立桩护果减少了成本又节约时间达到事半功倍。

4)本发明使用生物有机肥,无公害无污染,且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5)本发明采用凤梨与燕窝果套种模式,相比于两者单独种植,可增加土地覆盖率,对防止土壤板结,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起到增强土壤肥效的作用,能够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可以减少基肥10-15%,通过两种作物的复合经营,有利于化解和回避单一作物经营带来的市场风险,起到效益互补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整地:

在大棚内土地进行起垄操土操作,草炭:蛭石:表土=5:3:2;作,垄高20cm,垄宽100cm,垄与垄中心间距为200cm,进行改土操作,草炭:蛭石:表土=5:3:2;

2)种植规格:

燕窝果采用立柱单排架式栽培,立柱建立在垄的中间,植株设置为2.1m,株距44cm;

燕窝果种植在垄的立柱处,立柱按株距2.0m,行距2.4m建立;

凤梨种植在燕窝果两边的垄上,凤梨的柱距为45cm,行距为55cm,凤梨种植在燕窝果两边的垄上,种植密度双行株行距20×50cm,畦与畦沟宽1.5m;

3)种苗处理

燕窝果选高30cm高的枝条进行栽培,枝条选用经过嫁接或扦插后的育苗床经过培育,枝条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消毒30分钟,晾干后定植;

凤梨采取起畦种植,顶芽、托芽种植深度2cm,吸芽3cm,种苗的生长点要露在地面,种植时选用壮苗,种苗吸芽高30cm、顶芽与托芽高25cm,选好的苗按不同芽类分开,并将同一类芽按大中小进行分级,分级后把基部3层脚叶剥去,裔芽还要去掉裔瘤,以促新根萌发,并晒种3天后再进行定植;

4)种植方法:

燕窝果采用柱式栽培方法,立柱设立在垄中央,立柱的周围种植4株燕窝果苗,让燕窝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每亩可以栽植560株燕窝果;

凤梨从定植到结果前为营养生长期,施加氮肥,用嘉美內钾德10kg/亩,抽蕾至果实成熟施加钾钙肥用嘉美赢利来10kg/亩;

5)花果管理

(1)催花:凤梨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花,经一年以上的生长并具有35片以上,采用乙稀利250ppm,每株用量30ml进行灌心处理,25天后即可抽蕾;

(2)促进果实增大:在凤梨开花期间或果实发育期间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果;

(3)护果及分苗、留苗:夏季高温成熟的凤梨采用遮盖物覆盖保护果实;凤梨留苗,每一个老株留一两个芽,亩留5000株;分苗时保留接近地面的低部位粗壮的大吸芽,作为结果株。

6)施工方法

基肥,栽肥前结合耕翻土壤和种地,施足有机肥,施肥后盖土;燕窝果和凤梨共用基肥,每亩3000kgkg有机肥;

追肥,在燕窝果苗木定植20d后按每株1kg施入添加有0.4%尿素和0.1%氯化钾的稀薄人粪尿;燕窝果攻梢肥、攻花肥,壮花壮苗按每柱施用有机肥11公斤,复合肥0.3公斤;

7)田间管理

燕窝果种植期间需要对树叶进行修剪、摘心,当枝条长到1.3m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

出新芽;

凤梨在植后10个月,叶片长度达到71cm以上,叶片数量达30片以上时,可催花;催花前一个月停施氮肥;催花选择在4月份或9月份进行,催花时采用乙烯利或电石溶液灌心,共灌3次,每次间隔2d,凤梨挂果后,随着果实膨大后出现倒伏现象,在燕窝果两立柱上拉铁丝,即达到扶正效果。

实施例2: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整地:

在大棚内土地进行起垄操作,垄高27cm,垄宽108cm,垄与垄中心间距为200cm;

2)种植规格:

燕窝果采用立柱单排架式栽培,立柱建立在垄的中间,植株设置为2.1m,株距48cm;

燕窝果种植在垄的立柱处,立柱按株距2.5m,行距2.8m建立;

凤梨种植在燕窝果两边的垄上,三行株行距为25×45cm,畦与畦沟宽2m。每亩单种可植4000株,与燕窝果套种亩可植3000株;

3)种苗处理

燕窝果选高35cm高的枝条进行栽培,枝条选用经过嫁接或扦插后的育苗床经过培育,枝条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消毒30分钟,晾干后定植;

凤梨采取起畦种植,顶芽、托芽种植深度3cm,吸芽5cm,种苗的生长点要露在地面,种植时选用壮苗,种苗吸芽高30cm、顶芽与托芽高25cm,选好的苗按不同芽类分开,并将同一类芽按大中小进行分级,分级后把基部4层脚叶剥去,裔芽还要去掉裔瘤,以促新根萌发,并晒种5天后再进行定植;

4)种植方法:

燕窝果采用柱式栽培方法,立柱设立在垄中央,立柱的周围种植5株燕窝果苗,让燕窝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每亩可以栽植600株燕窝果;

凤梨从定植到结果前为营养生长期,施加氮肥,用嘉美內钾德15kg/亩,抽蕾至果实成熟施加钾钙肥用嘉美赢利来15kg/亩;

5)花果管理

(1)催花:凤梨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花,经一年以上的生长并具有35片以上,采用乙稀利500ppm,每株用量50ml进行灌心处理,30天后即可抽蕾;

(2)促进果实增大:在凤梨开花期间或果实发育期间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果;

(3)护果及分苗、留苗:夏季高温成熟的凤梨采用遮盖物覆盖保护果实;凤梨留苗,每一个老株留一两个芽,亩留6000株;分苗时保留接近地面的低部位粗壮的大吸芽,作为结果株;

6)施工方法

基肥,栽肥前结合耕翻土壤和种地,施足有机肥,施肥后盖土;燕窝果和凤梨共用基肥,每亩3500kg有机肥;

追肥,在燕窝果苗木定植30d后按每株1.5kg施入添加有0.4%尿素和0.1%氯化钾的稀薄人粪尿;燕窝果攻梢肥、攻花肥,壮花壮苗按每柱施用有机肥11公斤,复合肥0.3公斤;

7)田间管理

燕窝果种植期间需要对树叶进行修剪、摘心,当枝条长到1.3m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芽。

实施例3: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整地:

在大棚内土地进行起垄操作,垄高25cm,垄宽105cm,垄与垄中心间距为200cm;

2)种植规格:

燕窝果采用立柱单排架式栽培,立柱建立在垄的中间,植株设置为2.1m,株距45cm;

燕窝果种植在垄的立柱处,立柱按株距2.2m,行距2.5m建立;

凤梨种植在燕窝果两边的垄上,种植密度双行株行距20×50cm,畦与畦沟宽1.5m,每亩单种可植4000株,与燕窝果套种亩可植3000株;

3)种苗处理

燕窝果选高35cm高的枝条进行栽培,枝条选用经过嫁接或扦插后的育苗床经过培育,枝条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消毒30min,晾干后定植;

凤梨采取起畦种植,顶芽、托芽种植深度2cm,吸芽4cm,种苗的生长点要露在地面,种植时选用壮苗,种苗吸芽高30cm、顶芽与托芽高25cm,选好的苗按不同芽类分开,并将同一类芽按大中小进行分级,分级后把基部4层脚叶剥去,裔芽还要去掉裔瘤,以促新根萌发,并晒种4天后再进行定植;

4)种植方法:

燕窝果采用柱式栽培方法,立柱设立在垄中央,立柱的周600株燕窝果;

凤梨从定植到结果前为营养生长期,施加氮肥,用嘉美內钾德12kg/亩,抽蕾至果实成熟施加钾钙肥用嘉美赢利来12kg/亩;

5)花果管理

(1)催花:凤梨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花,经一年以上的生长并具有35片以上,采用乙稀利300ppm,每株用量40ml进行灌心处理,29天后即可抽蕾;

(2)促进果实增大:在凤梨开花期间或果实发育期间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果;

(3)护果及分苗、留苗:夏季高温成熟的凤梨采用遮盖物覆盖保护果实;凤梨留苗,每一个老株留一两个芽,亩留5100株;分苗时保留接近地面的低部位粗壮的大吸芽,作为结果株;

6)施工方法

基肥,栽肥前结合耕翻土壤和种地,施足有机肥,施肥后盖土;燕窝果和凤梨共用基肥,每亩3000kg-3500kg有机肥;

追肥,在燕窝果苗木定植20d-30d后按每株1-1.5kg施入添加有0.4%尿素和0.1%氯化钾的稀薄人粪尿;燕窝果攻梢肥、攻花肥,壮花壮苗按每柱施用有机肥11公斤,复合肥0.3公斤;

7)田间管理

燕窝果种植期间需要对树叶进行修剪、摘心,当枝条长到1.3m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芽。

对比实施例: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搭建温室,在扦插苗床底部铺厚度为2cm的河沙,顶部再铺设2cm厚的培养土,搅拌均匀,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苗床,消毒2次,取2-4年后的燕窝果枝桠,作为扦插种苗,剪取15cm长的茎段,扦插到育苗床中;

2)整地立柱:选择通风向阳、土质疏松的土地作为燕窝果种植基地,在土壤内深翻起垄,在垄上埋设固定柱,垄长40米,垄高12cm,垄面宽0.8m,垄间距为2.0m,固定柱之间的间距为1.2m,固定柱之间通过2条钢丝固定,一条钢丝固定于上方距水泥柱顶部12cm处,另一条钢丝固定于下方距种植垄12cm处;钢丝和水泥柱固定在一起;

3)移植幼苗:在每一根固定柱的周围均匀挖4个定制穴,每一个定制穴内种植一颗步骤1)培育的燕窝果幼苗,土壤回填后在幼苗根部周围覆盖稻草/麦桔,在定植6天后,每天往燕窝果幼苗根部浇水,每次浇水浇透根部的土壤,连续浇水18天;

4)疏芽疏枝:待燕窝果主枝长至1.3高后,将距离地面80cm以下的芽全部抹除,并切除主枝顶部10cm的部分,每年上半年,每根主枝留2-3根生长健壮的分支,每年下半年,新萌的枝条全部去除;

5)授粉疏果:花期时进行人工授粉,首份后环刻法去除已凋谢的花朵,当幼果横径达到2cm时,每枝保留1根生长健壮的分支,每年下半年,新萌的枝条全部去除;

6)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农业防治为主,结合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为辅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所述物理防治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太阳能捕虫灯、雄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蛾类成虫,黄色粘板捕杀蚜虫,施放茶籽饼治线虫,所述农业防治为及时疏除病虫枝、花、果,做好清洁田园工作;所述化学农药为1500倍阿维菌素、2000倍吡虫啉防治蓟马;

7)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整形修剪:除草为在种植垄间铺设抑制草膜,结合人工除草;所述整形修剪为当燕窝果肉质茎攀援至上方钢丝绳前剪掉分枝,保留1条主茎;弯苗长至70cm时截顶,把茎蔓分成3个自然下垂枝,长成结果枝;每年收摘结束后,剪去产果后衰老的茎蔓及垂地遮阴茎蔓,促进新茎生长;所述疏花疏果为燕窝果花蕾6-8天进行人工疏花,每条结果母枝留1个饱满花蕾;在幼苗期进行人工疏果,每株同一期挂果数1-2个。

实施例1-3相对于对比实施例获得的燕窝果,在成果率上分别提高20%、25%、30%;且从产量上比较,实施例1-3相对于对比实施例提高51%。

通过设定凤梨与燕窝果两者之间的行距与柱距,配套合理套种栽培技术等措施,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便于管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