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

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布置两条弧形爆炸线,在涨潮时,同时起爆,推高淤泥包的高度,形成蓄水洼地,抛填石后再布设单线爆炸线,落潮时,蓄水池中水位继续爆破提供了水下环境,实施单线爆炸线爆破作业,再抛填石。以此循环,从而实现全天候的水下爆破。该方法利用涨潮的规律,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提高爆破施工效率,实现全天候爆破挤淤施工。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和路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爆破挤淤抛填石法广泛应用于滨海路基建设,围海造地、港口码头等工程,但是,在滨海潮间带进行爆破挤淤作业,涨落潮对爆破挤淤施工效果的影响较大,在满潮时,爆破效果较好,而落潮时,尤其是淤泥面出露水面时,爆破的效果较差,为了提高爆破效果,往往采用低潮时布设爆点,涨潮时开展爆破作业,这种低潮位布药、高潮位起爆方式严重降低了爆破挤淤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涨潮的规律,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提高爆破施工效率,实现全天候爆破挤淤施工。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爆破作业设计计算,确定爆破线上多爆点的炸药量;

(2)布置两条爆破线,两条爆破线均布设多个涨潮爆点,涨潮爆点内分别埋设炸药;

(3)涨潮后,同时引爆两条爆破线上的爆点,周围土隆起形成淤泥包,形成蓄水洼地;

(4)抛填石,再进行布置单线爆破线,所述单线爆破线上布设多个落潮爆点,所述落潮爆点布设炸药;

(5)落潮后,蓄水洼地内储存有水,实施单线爆破线爆破,爆破过程中始终处于水下环境,完成爆破作业后抛填石至堤身结构平衡稳定达到设计标高。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潮间带多爆点的全天候施工方法,第一次同时引爆两条爆破线,利用爆点处周围软土隆起形成淤泥包,形成阻隔落潮时潮水退去的天然屏障,淤泥包与堤坝爆后轮廓线形成蓄水洼地。落潮时,埋设单线爆破线,即使落潮时,蓄水洼地依然储存有水,爆破过程中始终处于水下环境。确保爆点位置淤泥始终处于水面之下,提高爆破的效果和质量。解决了爆炸水深要求,避免干爆的危险以及效果差的情形。确保潮间带涨落潮期间均能进行爆破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爆破挤淤作业可全天候进行,且确保始终处于水下爆破环境。该方法简便易行、施工灵活,无需侯潮作业,潮间进行一天多次爆破作业。无需挖除淤泥包,利用淤泥包“蓄水池”的作用增加了引爆的次数。多爆点起爆,加快了抛填石的速度,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爆破效果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中涨潮时爆破后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中涨潮时两条爆破线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中落潮时单线爆破线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提供的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中落潮时单线爆破线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提供的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潮间带爆破挤淤全天候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爆破作业设计计算,确定爆破线上多爆点的炸药量。

炸药量计算公式:

式中

(2)布置两条爆破线,两条爆破线均布设多个涨潮爆点,所述涨潮爆点内分别埋设炸药。所述两条爆炸线均呈弧线形分布。

两条爆破线包括实爆破线1和虚爆破线2,所述实爆破线1上布设多个第一涨潮爆点3,虚爆破线2上布设多个第二涨潮爆点4,所述第二涨潮爆点4的深度为第一涨潮爆点3深度的一半,实爆破线1和虚爆破线2之间的间距为爆破进尺长度的1.05-1.5倍。

按照工程设计,爆破进尺长度6.0M,在实爆破线1的布设十个第一涨潮爆点3,第一涨潮爆点埋入深度为6.0M。所述虚爆破线上布设十个第二涨潮爆点4,第二涨潮爆点4埋入深度为3.0M。

所述实爆线上多个第一涨潮爆点3内布设炸药量的总和为步骤(1)中确定的爆破线上多爆点的炸药量,所述虚爆线上多个第二涨潮爆点4内布设炸药量总和为实爆线上多个第一涨潮爆点3内布设炸药量的总和的一半。

(3)涨潮后,同时引爆两条爆破线上的爆点,即第一涨潮爆点3和第二涨潮爆点4同时引爆,引爆时间优选为涨半潮时候,第一涨潮爆点和第二涨潮爆点位置淤泥处于潮水之下。爆破后,路堤的不规则端面变成爆后轮廓线,周围土隆起形成淤泥包5,将涨潮潮位11一分为二,路堤6的爆后外轮廓线7与淤泥包5形成蓄水洼地8,蓄水洼地8中的水位面超过淤泥面。

(4)对爆破后的爆坑进行抛填石,再进行布置单线爆破线9,所述单线爆破线上布设多个落潮爆点10,落潮爆点埋入深度为6.0M。单线爆破线埋设于蓄水洼地8下方淤泥内,所述单线爆炸线9均呈弧线形分布,所述单线爆破线9上布设十个落潮爆点。所述落潮爆点10埋设炸药,所述单线爆破线9上布设的多个落潮爆点的炸药量总和为步骤(1)中计算确定的爆破线上多爆点的炸药量。

(5)落潮后,蓄水洼地8内存储有水,实施单线爆破线9爆破作业,蓄水洼地确保爆破过程中始终处于水下环境。完成爆破作业后抛填石至堤身结构平衡稳定达到设计标高。

完成上述过程后,继续采用两线爆破-单线爆破,以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全天候爆破。

本发明中,第一次同时引爆两条爆破线,利用爆点处周围软土隆起形成淤泥包,形成阻隔落潮时潮水退去的天然屏障,淤泥包5与堤坝爆后轮廓线形7成蓄水洼地。落潮时,埋设单线爆破线9,即使落潮时,蓄水洼地依然储存有水,实施单线爆破线9爆破作业。蓄水洼地为落潮时实施爆破作业提供水下环境,两条爆破线和单线爆破线9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始终处于水下环境。解决了爆炸水深要求,避免干爆的危险以及效果差的情形。确保潮间带涨落潮期间均能进行爆破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爆破挤淤作业可全天候进行,且确保始终处于水下爆破环境。涨潮爆点和落潮爆点的位置淤泥始终处于水面之下,提高爆破的效果和质量。该方法简便易行、施工灵活,无需侯潮作业,潮间进行一天多次爆破作业。无需挖除淤泥包,利用淤泥包“蓄水池”的作用增加了引爆的次数。多爆点起爆,加快了抛填石的速度,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爆破效果和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