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顶端设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焊接有条形盒,两个所述条形盒的一端均设有零件盒,所述床板内设有驱动电机。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主动锥齿轮、主动轮、从动锥齿轮、第一螺纹杆、转动齿轮、从动轮、第二螺纹杆、旋转轴、微型防护框架、电动推杆、弧形板、侧面板和钻颅设备等结构的设置,从而使得从动轮和转动齿轮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旋转轴沿着第一导向柱移动进而带动钻颅设备水平移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弧形板上下移动,两个弧形板通过侧面板带动钻颅设备垂直移动,从而可以对钻颅设备进行水平以及垂直的多方向调节,便于対患者头部进行全面手术治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908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76416.X

  • 发明设计人 孙飞吉;成敏;

    申请日2020-12-28

  • 分类号A61B17/16(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21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崔雷

  •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开发区大连路11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4:5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在进行脑部手术时,常常需要对患者的脑部进行开孔、钻颅的操作,现有的钻颅器大多结构简单,需要医生手握进行操作,很容易出现钻颅位置偏差,从而影响手术的进展,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通过驱动电机、主动锥齿轮、主动轮、从动锥齿轮、第一螺纹杆、转动齿轮、从动轮、第二螺纹杆、旋转轴、微型防护框架、电动推杆、弧形板、侧面板和钻颅设备等结构的设置,从而使得从动轮和转动齿轮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旋转轴沿着第一导向柱移动进而带动钻颅设备进行水平移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弧形板上下移动,从而两个弧形板通过侧面板带动钻颅设备进行垂直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对钻颅设备进行水平以及垂直的多方向调节,便于対患者头部进行全面手术治疗,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顶端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对称焊接有条形盒,两个所述条形盒的一端均设有零件盒,所述床板内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依次转动连接有主动锥齿轮和主动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延伸至一个零件盒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主动轮的一侧通过皮带贯穿延伸至另一个零件盒内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转动齿轮的顶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延伸至条形盒内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均连接有微型防护框架,两个所述微型防护框架内均设置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均连接有侧面板,两个所述侧面板内设有钻颅设备。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零件盒连接处连接有第一滚珠轴承,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轴承,两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均通过螺栓与微型防护框架相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条形盒内均焊接有第一导向柱,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均贯穿对应旋转轴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焊接有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均通过螺栓与弧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通过螺栓与侧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面板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侧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正反螺纹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一个侧面板延伸至另一个侧面板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的一端焊接有转盘,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对称焊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面板的内侧设有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减震垫,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正反螺纹杆贯穿两个第三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两个第四连接板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钻颅设备的底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焊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套内设有钻头,所述钻头的顶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连接,所述钻头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两端贯穿延伸至连接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顶部两侧外壁上对称焊接有连接耳,所述插杆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紧固螺栓,两个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对应连接耳的一端连接有紧固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驱动电机、主动锥齿轮、主动轮、从动锥齿轮、第一螺纹杆、转动齿轮、从动轮、第二螺纹杆、旋转轴、微型防护框架、电动推杆、弧形板、侧面板和钻颅设备等结构的设置,从而使得从动轮和转动齿轮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旋转轴沿着第一导向柱移动进而带动钻颅设备进行水平移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弧形板上下移动,从而两个弧形板通过侧面板带动钻颅设备进行垂直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对钻颅设备进行水平以及垂直的多方向调节,便于対患者头部进行全面手术治疗;

2、通过手动转动紧固件直至紧固件从紧固螺栓上脱离实现初步拆卸,通过将两个紧固螺栓依次从连接耳和插杆上拔出以及将插杆从连接套和钻头内拔出即可实现进一步的拆卸,通过旋转钻头使其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旋转直至从连接套内旋出即可对钻头进行维修更换,从而便于对钻头进行维修更换,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弧形夹板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床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钻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架;2、床板;3、条形盒;4、零件盒;5、驱动电机;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第一螺纹杆;9、转动齿轮;10、主动轮;11、从动轮;12、第二螺纹杆;13、旋转轴;14、第二滚珠轴承;15、第一导向柱;16、第一滚珠轴承;17、微型防护框架;18、电动推杆;19、第一连接件;20、弧形板;21、侧面板;22、钻颅设备;23、第二连接件;24、第一连接板;25、弧形夹板;26、第三连接板;27、第二连接板;28、正反螺纹杆;29、转盘;30、第二导向杆;31、第四连接板;32、减震垫;33、控制开关;34、连接轴;35、连接套;36、钻头;37、外螺纹;38、内螺纹;39、连接耳;40、插孔;41、插杆;42、紧固螺栓;4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安全型微创钻颅装置,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的顶端设置有床板2,所述床板2的两侧对称焊接有条形盒3,两个所述条形盒3的一端均设有零件盒4,所述床板2内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依次转动连接有主动锥齿轮6和主动轮10,所述主动锥齿轮6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7,所述从动锥齿轮7的一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贯穿延伸至一个零件盒4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9,所述主动轮10的一侧通过皮带贯穿延伸至另一个零件盒4内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从动轮11和转动齿轮9的顶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2,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2贯穿延伸至条形盒3内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有旋转轴13,两个所述旋转轴13的一端均连接有微型防护框架17,两个所述微型防护框架17内均设置有电动推杆18,两个所述电动推杆18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弧形板20,两个所述弧形板20远离电动推杆18的一端均连接有侧面板21,两个所述侧面板21内设有钻颅设备2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纹杆8与零件盒4连接处连接有第一滚珠轴承16,两个所述旋转轴13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轴承14,两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4均通过螺栓与微型防护框架17相连接,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6的作用,从而便于提高第一螺纹杆8转动时的稳定性,通过旋转轴13和第二滚珠轴承14的设计,从而便于将弧形板20以及钻颅设备22旋转至床头,便于收纳。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条形盒3内均焊接有第一导向柱15,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5均贯穿对应旋转轴13呈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电动推杆18的输出端均焊接有第一连接件1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19均通过螺栓与弧形板2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19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便于拆卸更换弧形板20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板20远离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件2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23均通过螺栓与侧面板2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侧面板21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7,两个所述侧面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正反螺纹杆28和第二导向杆30,所述正反螺纹杆28的一端贯穿一个侧面板21延伸至另一个侧面板21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28的一端焊接有转盘29,所述第二导向杆30的两端对称焊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侧面板21的内侧设有弧形夹板25,两个所述弧形夹板25的内侧壁设置有减震垫32,两个所述弧形夹板2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三连接板26和第四连接板31,所述正反螺纹杆28贯穿两个第三连接板2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30贯穿两个第四连接板31呈滑动连接,通过减震垫32的设计,从而可以在钻颅设备22工作时,启动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正反螺纹杆28与两个第三连接板26螺纹连接以及第二导向杆30的作用,从而能够通过手动转动转盘29进而带动正反螺纹杆28转动,即可带动两个弧形板20同时移动便于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钻颅设备22的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床板2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33,所述控制开关33与驱动电机5和电动推杆18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颅设备22的底部连接有连接轴34,所述连接轴34的底端焊接有连接套35,所述连接套35的顶端内壁设有内螺纹38,所述连接套35内设有钻头36,所述钻头36的顶端外壁设有外螺纹37,所述外螺纹37与内螺纹38啮合连接,所述钻头36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插孔40,所述插孔40内插接有插杆41,所述插杆41的两端贯穿延伸至连接套35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35的顶部两侧外壁上对称焊接有连接耳39,所述插杆41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紧固螺栓42,两个所述紧固螺栓42贯穿对应连接耳39的一端连接有紧固件43。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7,首先启动驱动电机5工作,然后驱动电机5通过转轴驱动主动锥齿轮6和主动轮10旋转,主动锥齿轮6啮合带动从动锥齿轮7旋转,从动锥齿轮7旋转带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啮合带动转动齿轮9旋转,同时主动轮10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1旋转,从动轮11和转动齿轮9均带动第二螺纹杆12转动,两个第二螺纹杆12转动通过螺纹带动旋转轴13沿着第一导向柱15进行移动进而带动钻颅设备22进行水平移动,启动电动推杆18工作,两个电动推杆18同时带动弧形板20进行垂直上下移动,从而两个弧形板20通过侧面板21带动钻颅设备22进行垂直上下移动即可;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7,首先手动转动紧固件43直至紧固件43从紧固螺栓42上脱离,然后将两个紧固螺栓42依次从连接耳39和插杆41上拔出,然后将插杆41从连接套35和钻头36内拔出,最后旋转钻头36使其通过外螺纹37与内螺纹38啮合旋转直至从连接套35内旋出即可对钻头36进行维修更换。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