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

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将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通态工作单元;将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断态工作单元;负载电阻Rp和切换开关KEUT并联连接在通态工作单元和断态工作单元之间,综合控制通态工作单元和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流和电压的时序及极性转化,使切换开关KEUT经受承载和开断不同极性电流的能力考核、耐受不同极性电压考核和合闸冲击电流试验考核。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和大电流的电气合成试验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验证变压器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以及一种针对有载分接开关用晶闸管模块综合施加电流和电压的试验电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分接开关是变压器或者换流变的核心组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变压器或者换流变的运行可靠性。其中,分接开关中的切换开关也称切换芯子,是承载、通断负荷电流的一种开关装置。切换开关的结构复杂,涉及的组部件种类繁多,在正常切换过程中同时需要承受级电压和负荷电流,同时动作次数频繁,并严格保证切换过程中过渡支路的通断时序。目前,分接开关中的切换开关包括油式灭弧开关、真空开关。随着半导体元件的发展,晶闸管、IGBT等功率器件也逐渐在切换开关中得到应用。

针对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元件,本专利目的就是建立综合施加电流和电压的试验方法和电路,加大切换开关元件的试验验证和考核,大幅提升分接开关的运行可靠性,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外关于分接开关标准IEC 60214.1《Tap Changer Part1:Performance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GB 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了有载分接开关工作负荷和开断容量试验的AC模拟试验方法及电路,主要有变压器法、电阻法、补偿法、谐振法。上述试验电路和方法需要建立大功率试验站和大型变电设备,结构复杂,投资高;适合用于分接开关整机试验或型式试验。用于分接开关中的切换开关等部件的试验考核时,试验效率低和成本偏高。

基于上述问题,IEC 60214.1附录E、GB 10230.1标准在附录D中推荐了一种新型的真空型分接开关工作负载的合成试验电路及方法。与传统大容量试验相比,该电路可将分接开关承受的大电流和高电压分别施加在被试品切换元件上,并通过采用晶闸管作为正负极性转化的元件。该电路具有成本低,试验效率高的特点。同时,由于采用晶闸管作为正负极性切换元件,其负载接入电路较为复杂。试验过程中涉及4个晶闸管开关的时序控制,控制难度高。试验过程中涉及4个晶闸管开关需要经受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应力,试验回路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大电流和高电压组合方式,在电源侧通过机械开关切换实现施加大电流和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开关元件电气合成试验电路。本发明按照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元件的实际工况,综合控制施加电流和电压的时序及极性,实现对关键切换元件所承受电气应力的试验考核。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切换元件K

所述试验电路包括通态工作单元、断态工作单元、负载电阻和切换开关。所述试验电路由通态工作单元与断态工作单元并联组成,负载电阻R

所述通态工作单元由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第一直流电源D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再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联动开关DK1与第一电容器C1两端相连,第一联动开关DK1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串联;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并联,一端与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所述断态工作单元由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第二直流电源DC2与第三二极管D3串联后再与第四二极管D4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与第二电容器C2两端相连,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串联;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并联,一端与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所述负载电阻R

所述电路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实现施加电流和电压极性转化。所述的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可靠性高,在冲击电压和电流下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a端时,第一电容器C1充电为正极性;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b端时,第一电容器C1充电为负极性。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a端时,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正极性;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时,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因此,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可能实现4种不同组合的电流和电压极性试验考核,分别是:正极性电流+正极性电压;正极性电流+负极性电压;负极性电流+正极性电压;负极性电流+负极性电压。

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开关元件电气合成试验电路方法如下:如附图2。

①试验前切换开关K

②调整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a端或b端,并对电容器充电所需电压值。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a端时,第一电容器C1充电为正极性;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b端时,第一电容器C1充电为负极性。

调整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a端或b端,并对电容器充电所需电压值。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a端时,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正极性;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时,第二电容器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

③控制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或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导通,使得第一电容器C1经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构成对试品的放电回路。此时,回路中放电电路在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调波作用,呈现出50Hz或60Hz的正弦半波电流。电流调节范围从100A至2000A。

④控制断开切换开关K

⑤切换开关K

⑥维持控制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或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导通20至40ms。至此,切换开关K

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切换开关K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通态工作单元、断态工作单元、负载电阻R

所述通态工作单元由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第一直流电源D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再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联动开关DK1与第一电容器C1两端相连,第一联动开关DK1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串联;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并联,一端与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所述断态工作单元由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第二直流电源DC2与第三二极管D3串联后再与第四二极管D4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与第二电容器C2两端相连,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串联;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并联,一端与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调整切换开关K

调整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对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控制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导通,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处于关断状态,切换开关K

通态工作单元能产生一个工频半波或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用于考核切换开关的大电流的承载和关断能力,通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直流电源DC1对第一电容C1充电电压的幅值大小,实现对通态工作单元输出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的幅值大小的调整,电流调节范围从100A至2000A。

通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1是与电容C1和电阻R1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流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载大电流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1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1,二极管D2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断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2是与电容C2和电阻R2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压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受高电压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3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2,二极管D4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

断态工作单元控制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或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的导通时刻,从而实现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延时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再由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断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二直流电源DC2对第二电容C2充电电压的幅值的幅值大小,实现对断态工作单元输出电压幅值大小的调整,电压调节范围为1000V至8000V,断态工作单元能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内,在切换开关K

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容易实现通态工作单元施加电流和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的极性转化,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可靠性高,在冲击电压和电流下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负载电阻R

变压器中分接开关包括分接选择器和切换开关,分接开关切换开关也称切换芯子,在变压器中是承载、通断负荷电流的一种开关装置,切换开关在实际应用中承受较大的电压和电流,是变压器重要的核心部件,如果切换开关可靠性强,将会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切换开关K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通态工作单元;

在所述通态工作单元中,第一直流电源D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再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联动开关DK1与第一电容器C1两端相连,第一联动开关DK1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串联;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并联,一端与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将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断态工作单元;

在所述断态工作单元中,第二直流电源DC2与第三二极管D3串联后再与第四二极管D4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与第二电容器C2两端相连,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串联;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并联,一端与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调整切换开关K

调整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对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控制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导通,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处于关断状态,切换开关K

通态工作单元能产生一个工频半波或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用于考核切换开关的大电流的承载和关断能力,通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直流电源DC1对第一电容C1充电电压的幅值大小,实现对通态工作单元输出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的幅值大小的调整,电流调节范围从100A至2000A。

通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1是与电容C1和电阻R1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流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载大电流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1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1,二极管D2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断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2是与电容C2和电阻R2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压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受高电压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3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2,二极管D4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

断态工作单元控制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或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的导通时刻,从而实现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延时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再由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断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二直流电源DC2对第二电容C2充电电压的幅值的幅值大小,实现对断态工作单元输出电压幅值大小的调整,电压调节范围为1000V至8000V,断态工作单元能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内,在切换开关K

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容易实现通态工作单元施加电流和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的极性转化,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可靠性高,在冲击电压和电流下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负载电阻R

变压器中分接开关包括分接选择器和切换开关,分接开关切换开关也称切换芯子,在变压器中是承载、通断负荷电流的一种开关装置,切换开关在实际应用中承受较大的电压和电流,是变压器重要的核心部件,如果切换开关可靠性强,将会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切换开关K

技术效果

本发明避免采用晶闸管作为正负极性切换元件,简化试验回路,降低控制时序的难度和复杂性,大大提高了试验电路自身的可靠性,可以在电源侧通过机械开关组合方法实现多种的施加电流和电压极性的不同组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满足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元件的真空开关或双向晶闸管模块等电气合成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开关元件电气合成试验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电气合成试验电路试验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合成试验电路控制时序图(方式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合成试验电路电流和电压波形图(方式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开关元件电气合成试验电路图(方式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合成试验电路控制时序图(方式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合成试验电路电流和电压波形图(方式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开关元件电气合成试验电路。本发明按照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元件的实际工况,综合控制施加电流和电压的时序及极性,实现对关键切换元件所承受电气应力的试验考核。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实现施加电流和电压极性转化。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可靠性高,在冲击电压和电流下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a端时,第一电容器C1充电为正极性;第一联动开关DK1处于b端时,第一电容器C1充电为负极性。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a端时,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正极性;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时,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因此,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可能实现4种不同组合方式的电流和电压极性试验考核,分别是:正极性电流+负极性电压;负极性电流+正极性电压;正极性电流+正极性电压;负极性电流+负极性电压。

本实施例,分别以方式一“正极性电流+负极性电压”,方式二“负极性电流+正极性电压”两种试验组合为例,对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开关元件电气合成试验电路构成及控制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1)本实施例具体阐述方式一“正极性电流+负极性电压”电气合成试验电路及时序控制过程,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切换开关K

①试验前,即t

②在t

③在t

④在t

⑤切换开关K

⑥维持控制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导通至在t

⑦至t

(2)本实施例具体阐述方式二“负极性电流+正极性电压”电气合成试验电路及时序控制过程,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切换开关K

①试验前,即t

②在t

③在t

④在t

⑤切换开关K

⑥维持控制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导通至在t

⑦至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通态工作单元、断态工作单元、负载电阻R

所述通态工作单元由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第一直流电源D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再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联动开关DK1与第一电容器C1两端相连,第一联动开关DK1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串联;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并联,一端与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所述断态工作单元由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第二直流电源DC2与第三二极管D3串联后再与第四二极管D4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与第二电容器C2两端相连,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串联;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并联,一端与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调整切换开关K

调整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对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控制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导通,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处于关断状态,切换开关K

通态工作单元能产生一个工频半波或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用于考核切换开关的大电流的承载和关断能力,通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直流电源DC1对第一电容C1充电电压的幅值大小,实现对通态工作单元输出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的幅值大小的调整,电流调节范围从100A至2000A。

通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1是与电容C1和电阻R1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流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载大电流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1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1,二极管D2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断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2是与电容C2和电阻R2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压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受高电压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3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2,二极管D4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

断态工作单元控制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或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的导通时刻,从而实现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延时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再由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断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二直流电源DC2对第二电容C2充电电压的幅值的幅值大小,实现对断态工作单元输出电压幅值大小的调整,电压调节范围为1000V至8000V,断态工作单元能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内,在切换开关K

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容易实现通态工作单元施加电流和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的极性转化,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可靠性高,在冲击电压和电流下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负载电阻R

变压器中分接开关包括分接选择器和切换开关,分接开关切换开关也称切换芯子,在变压器中是承载、通断负荷电流的一种开关装置,切换开关在实际应用中承受较大的电压和电流,是变压器重要的核心部件,如果切换开关可靠性强,将会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切换开关K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通态工作单元;

在所述通态工作单元中,第一直流电源DC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后再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联动开关DK1与第一电容器C1两端相连,第一联动开关DK1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串联;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并联,一端与第一电感L1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将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断态工作单元;

在所述断态工作单元中,第二直流电源DC2与第三二极管D3串联后再与第四二极管D4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与第二电容器C2两端相连,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并且自身有a端和b端;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串联;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并联,一端与第二电感L2相连,另一端与切换开关K

调整切换开关K

调整第二联动开关DK2处于b端,对第二电容器C2充电为负极性,控制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导通,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处于关断状态,切换开关K

通态工作单元能产生一个工频半波或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用于考核切换开关的大电流的承载和关断能力,通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直流电源DC1对第一电容C1充电电压的幅值大小,实现对通态工作单元输出近似正弦半波的电流的幅值大小的调整,电流调节范围从100A至2000A。

通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1是与电容C1和电阻R1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流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载大电流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1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1,二极管D2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断态工作单元的电感L2是与电容C2和电阻R2共同组成一个调波电路,通过调节电压波形从而对切换元件进行承受高电压能力的考核;二极管D3用于防止电流发生反向流入直流电源DC2,二极管D4用于为回路中感性电流提供续流通道。

断态工作单元控制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或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的导通时刻,从而实现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延时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再由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断态工作单元通过调节第二直流电源DC2对第二电容C2充电电压的幅值的幅值大小,实现对断态工作单元输出电压幅值大小的调整,电压调节范围为1000V至8000V,断态工作单元能在切换开关承载大电流后的极短时间(0.1ms至10ms)内,在切换开关K

通过调节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的位置,容易实现通态工作单元施加电流和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压的极性转化,第一联动开关DK1和第二联动开关DK2为机械开关,可靠性高,在冲击电压和电流下不易发生故障或损坏;负载电阻R

变压器中分接开关包括分接选择器和切换开关,分接开关切换开关也称切换芯子,在变压器中是承载、通断负荷电流的一种开关装置,切换开关在实际应用中承受较大的电压和电流,是变压器重要的核心部件,如果切换开关可靠性强,将会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切换开关K

技术效果

本发明避免采用晶闸管作为正负极性切换元件,简化试验回路,降低控制时序的难度和复杂性,大大提高了试验电路自身的可靠性,可以在电源侧通过机械开关组合方法实现多种的施加电流和电压极性的不同组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满足有载分接开关用切换元件的真空开关或双向晶闸管模块等电气合成试验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