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和装置

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请求中包括目标系统标识;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编辑面板中包括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该方法能够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由此,根据生成的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不仅稳定性高、控制准确,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02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012427.2

  • 发明设计人 林晓瑗;陈家翔;

    申请日2019-10-23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Q50/02(20120101);G06F9/451(20180101);

  • 代理机构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艳斌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普路115号C座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3:2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农场、大棚等系统的控制,通常采用人工方法,依赖人工经验去控制农场或大棚内的环境条件,比如人工确定土壤比较干旱时,手动打开水雾装置进行浇水灌溉。

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工控制的方法,容易使得整个农场或大棚内的环境条件变化波动大、不稳定,不能有效地达到农作物所需要的生长标准,且人工成本较高,不能达到农场管理高度智能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工控制农场的方法,存在稳定性和准确性差、人工成本高,不能达到农场管理高度智能化的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所述请求中包括目标系统标识;

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所述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所述编辑面板中包括与所述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所述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

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

本申请实施例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通过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然后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编辑面板中包括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之后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再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最后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由此,通过生成的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不仅稳定性高、控制准确,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所述请求中包括目标系统标识;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所述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所述编辑面板中包括与所述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所述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

本申请实施例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通过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编辑面板中包括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由此,实现了通过生成的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不仅稳定性高、控制准确和智能化,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上述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五;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六;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和装置。

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工方法控制农场,容易使得农场的环境条件变化波动大、不稳定,不能有效地达到农作物所需要的生长标准,且人工成本较高,不能达到农场管理高度智能化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通过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添加的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以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以实现根据生成的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执行,该装置可配置于计算机设备中,以实现生成农业控制系统的工作流。

如图1所示,该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请求中包括目标系统标识。

本实施例中,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可预先存储有多个农业系统标识,并提供一个用户操作界面。当用户可在操作界面上选择要生成工作流的系统,并点击生成工作流的按钮时,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可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其中,工作流生成请求中包括目标系统标识。

这里的目标系统是指用户选择的要生成其工作流的系统,比如,某大棚系统、农场等系统。

步骤102,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系统拥有一定的设备,如抽风机、水雾装置等用于调整系统内环境条件的设备,或者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设备等,或者同时具有两种设备。

本实施例中,可建立并存储各个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也就是说,预先建立并存储各个系统的标识与系统具有的设备之间的映射表。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设备标识可以对应多个系统标识,也就是说,多个系统可对应相同的设备,那么同一设备可以出现在多个系统标识对应的映射表中。比如,系统M具有采集空气湿度的设备,也可将系统M具有的采集空气湿度的设备标识放入系统N对应的映射表中。

在获取目标系统标识后,可通过查询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确定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

其中,编辑面板包括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的区域、工作区域等,工作区域是指可以进行编辑操作的区域,若当前编辑之前已在编辑面板中进行过编辑操作,则显示编辑过的面板。其中,设备标识可以是设备编号、设备的名称等表示设备唯一性的标识。

作为一个示例,可在编辑面板中显示一个设备标识列表,该列表中包含的设备标识均是与目标系统对应的设备的标识。比如,在编码面板的左侧显示与目标系统对应的设备标识列表。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作为另一个示例,可将设备标识在编辑面板中分类显示,比如将设备标识分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两类显示。

以生成某大棚灌溉系统的工作流为例,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在编辑面板的左侧显示两个列表,一个为输入设备列表,另一个是输出设备列表。

其中,输入设备是指可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设备,比如安装有传感器的设备;输出设备是指可用于调节系统内环境条件的设备,比如抽风设备、抽风系统、喷雾装置等。

如图2所示,该大棚灌溉系统的输入设备包括定时器、FM1和土壤设备,输出设备包括:抽风设备、抽风系统、CM-05、CM-0211。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设备既可能是输入设备,也可能是输出设备。

步骤103,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用户界面上显示的设备,添加到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比如,将多个设备依次拖动入工作区域。这时,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可依次获取到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其中,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可对应一个被添加设备,也就是说,每添加一个设备到工作区域,会获取对应的一个设备添加指令。

然后,根据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比如,设备的添加先后顺序为设备A、设备B、设备C,那么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设备A、设备B、设备C的对应的设备模型。

这里的设备模型可以是文字标识,也可以是设备图标,也可以是用户在录入设备时选择的模型符号等等。

步骤104,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是指各设备之间的控制的关系。

用户在工作面板中添加完设备后,可在设备模型之间进行连线。比如,从设备A到设备B连线。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各连线操作的起始位置和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结束位置对应的设备模型相同的连线,由此,可以确定这些连线起始位置处的设备模型,与该结束位置处的设备模型对应,进而确定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是用起始位置处的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控制结束位置处的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

比如,设备模型c对应两条连线的结束位置,那么这两条连线开始位置处对应的设备模型a和设备模型b,与设备模型c对应,那么三种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间关联关系是根据设备模型a和设备模型b对应的设备,控制设备模型c对应的设备。

步骤105,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

在确定工作面板中添加的各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后,可以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确定设备之间的控制关系,进而根据控制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这里的工作流是指用于调整目标系统的环境条件的控制流程。

比如,两条连线开始位置处对应的设备模型a和设备模型b,与两条连线结束位置处的设备模型c对应,可以确定根据设备模型a和设备模型b对应的两个设备采集的信息,控制设备模型c对应的设备,因此,可以生成根据设备模型a和设备模型b对应的两个设备采集的信息,控制设备模型c对应的设备的工作流。

在具体使用,当用户添加完设备,并进行连接完毕后,可点击编辑界面上的生成按钮,如图2所示,可点击右上角的“执行”按钮,这时会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工作流。

根据本申请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不仅可以利用系统本身具有的输入设备对输出设备进行控制生成对应的工作流,以调整系统本身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根据某系统的条件,去调整另一系统的环境条件,以实现跨地域控制,由此可以节省输入设备的布置,大大降低了成本。

比如,种植区m具有采集空气湿度的设备,可将种植区m具有的采集空气湿度的设备添加入种植区n与设备的映射列表中,那么在生成种植区n的工作流时,可将种植区m的采集空气湿度的设备与种植区n的输出设备连接,由此,可以根据种植区m的气候条件,去控制种植区n内的湿度。比如,种植区m的湿度低于预设值时,可以控制种植区n的输出设备打开调整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并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中的工作区域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然后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再根据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由此,根据该工作流可以对目标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不仅稳定高、控制准确,而且减少了人力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设备上可以安装一种或多种传感器,以采集大棚或农场等内的环境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工作区域还可查看与设备关联的传感器模型。

具体地,在上述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之后,在确定焦点位于第一设备模型时,在第一设备模型的关联的预设位置显示第一设备的各传感器模型。

这里的关联的预设位置,可以是设备模型显示位置的右侧区域,也可以是左侧区域等,显示的传感器模型为第一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具有的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器模型。其中,传感器模型可以是文字标识,也可以是传感器图标,或者用户录入传感器时选择的模型符号等。

也就是说,当用户将鼠标放置在工作区域内某设备模型时,该设备模型的关联的预设位置,会显示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具有的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器模型。

图2中,在设备模型的右侧显示,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具有的传感器涉及的传感器变量,包括:温度、湿度、压强、光强。也就是说,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具有能够采集温度、湿度、压强、光强的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之后,在确定焦点位于第一设备模型时,可在与第一设备模型关联的预设位置显示所述第一设备中的各传感器模型,由此,用户可以查看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具有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显示第一设备中的各传感器模型后,还可显示传感器的工作参数进行设备界面,以方便用户对传感器进行参数设置。

具体地,对焦点位置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焦点位于第一传感器时,可在编辑面板的上层区域显示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工作参数设置界面。其中,在该工作参数设置界面中,用户可以对目标系统需要的第一传感器对应的参数的值的范围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根据显示的第一设备模型的传感器的各传感器模型,用户可以选择某种传感器模型,以添加设备对应的第一传感器。在添加传感器模型后,在编辑面板的上层显示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工作参数设置界面,从而用户可以利用工作参数设置界面对第一传感器的参数值范围进行设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二。图3中,显示了湿度传感器对应的湿度设置界面。在该湿度设备界面中,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对湿度的要求,设置湿度范围。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三。若需要在空气湿度大于30%且小于60%时打开抽风系统,如图3所示,可以在选择框中选择“>”符号,并输入“30”。再点击后面的“+”号,如图4所示,选择“<”符号,输入“60”。由此,将湿度范围设置为大于30%且小于6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添加完所有设备后,对某些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设备,也可以在添加完某设备后,便对该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设置,之后再添加其他设备。

举例来讲,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四。如图2-3所示,在添加完输入设备FM1后,添加FM1的湿度传感器并设置湿度范围,然后如图5所示,将输出设备抽风设备拖入工作区域中。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五。在将抽风设备拖入工作区域后,如图6所示,将输入设备FM1的湿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型作为起点,抽风设备的设备模型作为终点进行连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时,可先确定各设备中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然后再确定设备间的关联关系。下面结合图7进行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上述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步骤201,根据获取的连线操作的起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确定输入设备。

当检测到连线操作时,获取连线操作的起点位置,将起点位置与工作区域内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进行比较,获取起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再根据匹配度,确定设备是否为输入设备。

本实施例中,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是一个区域,当起点位置属于该区域范围时,可以确定匹配度满足要求,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为输入设备。如果起点位置不在该区域范围时,匹配度不满足求,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不是输入设备。

步骤202,根据获取的连线操作的终止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确定输出设备。

当检测到连线操作时,获取连线操作的终止点位置,将终止点位置与工作区域内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进行比较,获取终止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再根据匹配度,确实设备是否为输出设备。

本实施例中,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是一个区域,当终止点位置属于该区域范围时,可以确定匹配度满足要求,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为输出设备。如果起点位置不在该区域范围时,匹配度不满足求,该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不是输出设备。

步骤203,根据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及设备对应输入、输出类型,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上述步骤201-步骤202,对各设备模型对应的设备进行分类,确定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在确定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后,根据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设备的输入、输出类型,可以确定各输出设备对应的输入设备,也即可以确定根据哪些输入设备采集的信息,控制输出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不同的传感器控制同一个结果,则可以将另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条件连接输出设备。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面板的显示示意图六。举例来讲,如果除了用空气湿度控制水雾设备,也需要土壤湿度控制水雾设备,那么将输入设备FM1的湿度传感器与水雾设备连接后,可将具有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土壤设备拖入工作面板中,并设置土壤湿度的小于50%。

之后,将土壤设备的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型与水雾设备的设备模型连接,如图8所示,水雾设备的设置界面显示湿度范围大于30%和土壤湿度范围小于50%。

因此,本实施例中,同一输入设备可以对应多个输出设备,同一输出设备也可以对应多个输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设备在一个工作流中是输入设备,在其他工作流中可能是输出设备,也就是说,同一设备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连线操作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确定设备的输入、输出类型,进而根据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和设备的输入、输出类型,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实现了根据输入设备采集的信息精确控制输出设备,提高了控制稳定性且节省了人力成本。

如果对输入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设置,比如设置湿度范围、温度范围等,进一步地,在确定输出设备后,还可将输入设备的工作参数显示在与其连接的输出设备的设置界面中。其中,输出设备的设置界面中包括工作参数的显示区域。

如图6所示,抽风设备为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工作参数为湿度大于30%,则在抽风设备的设置界面中显示湿度大于30%。

进一步地,输出设备的设置界面中,还可包括:工作参数的控制按键。根据该控制按键的打开或关闭,对输出设备的控制条件进行控制。从而,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控制需求。

比如,图6中,湿度参数右侧的按键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湿度参数将不作为抽风设备的控制条件。如果将按键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那么湿度参数将作为抽风设备的控制条件,抽风设备会根据湿度要求打开或关闭。

图8中,输入设备FM1的湿度传感器和土壤设备的土壤湿度传感器,都与输出设备水雾设备连接,水雾设备的设置界面中可以同时显示设置的空气湿度范围和土壤湿度范围,可以通过对应的控制按钮,决定是否同时作为抽风设备的控制条件。图8中湿度大于30%对应的按键处于开启状态,而土壤湿度范围对应的按钮处于关闭状态,那么仅当湿度大于30%时打开水雾设备。若两个控制条件同时打开,当湿度大于30%且土壤湿度小于50%时,控制水雾设备打开。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输出设备后,通过将与输出设备连接的输入设备工作参数,显示在输出设备的设置界面中,可以方便用户获知输出设备的控制条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设备模型中可包括输入接口和/或输出接口,在根据连线操作的起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确定输入设备之后,可在设备的输出端口添加连接线,相应地,在确定输出设备后,在输出设备的输入接口添加连接线。由此,通过连接线将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进行连接。

由于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系统内种植的农作物不同,那么其生成条件也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的智能化、准确性,用户还可给工作流设置有效时间。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选择目标系统后,还可输入要对目标系统进行控制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那么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在获取工作流的生成请求后,还可根据获取的时间配置指令,确定与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的有效时间。

具体地,可从时间配置指令中提取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那么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工作流的有效时间,该有效时间内根据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控制。

作为一个示例,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提供的包括目标系统系统的选择界面中,还包括时间配置部分。那么,用户可以在选择目标系统请求生成工作流时,对工作流的有效时间进行配置。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生成工作流后,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弹出一个工作流的时间配置窗口,那么用户可在生成工作流后,对有效时间进行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工作流的生成请求后,还可根据获取的时间配置指令,确定与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的有效时间,从而可以在有效时间内根据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0、第一显示模块320、第二显示模块330、第一确定模块340、生成模块350。

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请求中包括目标系统标识;

第一显示模块320,用于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编辑面板中包括与所述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第二显示模块330,用于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

第一确定模块340,用于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

生成模块350,用于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在确定焦点位于第一设备模型时,在与第一设备模型关联的预设位置显示第一设备中的各传感器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焦点位于第一传感器时,在编辑面板的上层显示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工作参数设置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40,具体用于:

根据获取的连线操作的起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确定输入设备;

根据获取的连线操作的终止点位置与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的匹配度,确定输出设备;

根据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及设备对应输入、输出类型,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第五显示模块,用于将与输出设备连接的输入设备工作参数,显示在输出设备的设置界面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设备模型中包括输入接口和/或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包括:

添加模块,用于在输入设备的输出接口添加连接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时间配置指令,确定与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的有效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装置,通过获取工作流生成请求,根据预设的系统标识与设备映射表,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编辑面板,其中,编辑面板中包括与目标系统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根据依次获取的每个设备添加指令,在编辑面板的工作区域中依次显示与每个添加指令中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根据获取的各连线操作的起止点位置及各设备模型的显示位置,确定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各设备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目标系统对应的工作流。由此,通过生成的工作流对目标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不仅稳定性高、控制准确,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农业控制系统中工作流生成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