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以及职位对应员工的资质标签,建立第一映射表,当发布职位招聘,根据第一映射表中对应职位的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生成招聘信息,发送到人才数据库匹配用户,并向满足招聘信息的用户发送招聘信息,当用户被招聘后建立用户账户,在第二映射表中增加具有用户账户、职位、工作任务、用工部门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上级节点向下级节点下发工作任务,当用户账户被删除后,工作任务反馈回子节点的上级节点。本发明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866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23757.2

  • 发明设计人 范红霞;邱志勇;

    申请日2021-01-08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F16/9535(20190101);

  • 代理机构31282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钟宗

  •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421号63栋三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1: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匹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型服务联络中心服务和业务团队随着每年业务淡旺季有着明显的用人需求差异,为了更好的节约成本提升人效而大量采用兼职和灵活用工人员。大量兼职和灵活用工的人员由于在职时间短,且无需进入系统进行企业统一管理,目前均未为线下手工记录信息,消息存在壁垒,从人员管理、费用管理、优质服务商考核等问题上均无法公开透明,造成信息延后和壁垒。后期的费用结算均为线下计算,效率低下。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采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以及职位对应员工的资质标签,建立第一映射表;

S120、当企业内至少一用工部门在线发布一个职位的招聘,至少部分根据所述第一映射表中对应所述职位的至少一项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生成招聘信息,发送到人才数据库;

S130、所述人才数据库根据所述招聘信息匹配至少一用户,并向满足所述招聘信息的用户发送招聘信息;

S140、当所述用户被招聘后建立用户账户,在第二映射表中增加具有所述用户账户、职位、工作任务、用工部门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在第二映射表中由上级节点向下级节点下发至少一工作任务;以及

S150、当所述用户账户被删除后,在第二映射表中将所述用户对应子节点的工作任务反馈回向所述子节点下发所述工作任务的上级节点。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10中,所述第一映射表中建立每个职位与企业中该职位的员工的至少一项资质标签的属性平均值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20中,所述人才数据库中预存每个用户的每项资质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20中,所述招聘信息中包含至少一招聘条件,所述招聘条件为大于所述第一映射表中对应所述职位的一项资质数据的平均值。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30中,根据所述招聘信息匹配到的用户中,根据所述用户中超过所述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的资质数据的项数总和进行排序,向排序最前的n个用户发送招聘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50中,还包括删除具有所述用户、职位、用工部门的账户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40中,所述第二映射表中还包括所述职位与预设时薪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步骤S150中,根据所述用户的工作时长与所述用户的职位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对应预设时薪,定期向所述用户账户支付薪水。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所述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包括:

第一映射表模块,采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以及职位对应员工的资质标签,建立第一映射表;

人才数据库模块,当企业内至少一用工部门在线发布一个职位的招聘,至少部分根据所述第一映射表中对应所述职位的至少一项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生成招聘信息,发送到人才数据库;

招聘信息模块,所述人才数据库根据所述招聘信息匹配至少一用户,并向满足所述招聘信息的用户发送招聘信息;

第二映射表模块,当所述用户被招聘后建立用户账户,在第二映射表中增加具有所述用户账户、职位、工作任务、用工部门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在第二映射表中由上级节点向下级节点下发至少一工作任务;以及

任务反馈模块,当所述用户账户被删除后,在第二映射表中将所述用户对应子节点的工作任务反馈回所述子节点的上级节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流程图。

图2至5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实施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采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以及职位对应员工的资质标签,建立第一映射表。

S120、当企业内至少一用工部门在线发布一个职位的招聘,至少部分根据第一映射表中对应职位的至少一项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生成招聘信息,发送到人才数据库。

S130、人才数据库根据招聘信息匹配至少一用户,并向满足招聘信息的用户发送招聘信息。

S140、当用户被招聘后建立用户账户,在第二映射表中增加具有用户账户、职位、工作任务、用工部门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在第二映射表中由上级节点向下级节点下发至少一工作任务。以及

S150、当用户账户被删除后,在第二映射表中将用户对应子节点的工作任务反馈回向子节点下发工作任务的上级节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中,第一映射表中建立每个职位与企业中该职位的员工的至少一项资质标签的属性平均值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中,人才数据库中预存每个用户的每项资质数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中,招聘信息中包含至少一招聘条件,招聘条件为大于第一映射表中对应职位的一项资质数据的平均值。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30中,根据招聘信息匹配到的用户中,根据用户中超过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的资质数据的项数总和进行排序,向排序最前的n个用户发送招聘信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50中,还包括删除具有用户、职位、用工部门的账户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40中,第二映射表中还包括职位与预设时薪的映射关系。

在步骤S150中,根据用户的工作时长与用户的职位在第二映射表中对应预设时薪,定期向用户账户支付薪水。

图2至5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实施过程的示意图。参考图2至5,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2所示,在企业服务器1中采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以及职位对应员工的资质标签,建立第一映射表。第一映射表中记录了企业内部所有职位以及职位对应员工11(产品经理)、员工12(产品工程师理)、员工13(产品工程师理)、员工14(产品经理)、员工15(产品经理)等等的工作年龄、工作岗位、从事工作岗位年数等信息。其中,员工12、13为员工11的下属。当员工11还需要招聘下属在线发布一个产品工程师理的职位招聘,根据第一映射表中产品工程师理职位(员工12、13)的从事工作岗位年数的平均值(员工12、13的从事工作岗位年数分别为4年和6年,所以本实施例中从事工作岗位年数的平均值为5年)生成招聘信息,发送到人才数据库。

如图3所示,人才数据库服务器中储存了用户21、22、23、24、25、26、27等的每项资质数据。在人才数据库服务器2中根据招聘信息(工程师理职位、从事工作岗位5年)匹配至少一用户,并向满足招聘信息的所有用户发送招聘信息。或者是,根据用户中超过资质数据的平均值的资质数据的项数总和进行排序,向排序最前的n个用户发送招聘信息。

如图4所示,第二映射表中储存了各个员工的工作任务以及员工之间的工作任务分派关系树,当用户22被招聘后在第一映射表以及第二映射表中分别建立用户22对应的账户,在第二映射表中增加具有用户账户、职位、工作任务、用工部门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在第二映射表中可以由上级节点(用户11)向下级节点(用户22)下发工作任务c。第二映射表中还包括职位与预设时薪的映射关系。根据用户的工作时长与用户的职位在第二映射表中对应预设时薪,定期向用户账户支付薪水。

如图5所示,当用户22离职后,用户22账户被删除后,在第二映射表中将用户22对应子节点的工作任务c反馈回向子节点下发工作任务c的上级节点(用户11)。在第一映射表以及第二映射表中分别删除具有用户、职位、用工部门的账户的映射关系的子节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套服务商管理线上化的系统,提供适配多地的人员管理、项目管理、服务商管理的管理系统与操作流程,本发明将三个维度打通联动,并进行灵活用工人员的费用自动结算。同时提供数据汇总和模块整合的看板功能供管理者分析与预测。为管理者把控公司内部灵活用工的项目费用情况填补了空白,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支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服务商管理线上化,让服务商资源为给部门共享。对灵活用工人员进行管理,录入信息,一键入职离职,与项目绑定,提升人员管理的效率。灵活用工项目管理线上化,通过联动服务商和用工人员,对项目资源,项目进度进行把控,服务商资源和人员进行冻结和释放,对项目结算方式进行设置与跟进。费用自动化结算,项目结束后获取相应的结算方式,人员工时等维度进行费用结算。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服务商、人员、项目多维度线上资源管理,再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发明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模块配合实现:

将分布在全国的服务商管理线上化,实现资源的共享。

服务商新增,材料审核与上传,打分评级,资源列表等等。

同时也可进行服务商的处罚/淘汰,查看项目的关联情况等等。

对象管理来对灵活用工人员的状态,项目关联进行控制。

对象增加,人员信息导入,检测系统重复情况,一键入职。

对象调整,调整人员的服务商归属,灵活用工属性。

对象归档,项目结束后,改变对象状态属性,避免重复入职。

基于上述服务商与对象的基础信息,进行分布各部门的短期灵活项目管理。

项目的新建,完善基本信息,需求人数明细。

服务商选择和邀约,人员的提供的对象管理。

项目状态的跟进,结束后服务商的评级,费用的结算。

费用管理自动化结算,基于项目周期进行费用计算自动化,提升管理效率。

根据项目属性上传费用结算类型和基本数据。

系统联通项目周期、对象属性、服务商结算方式进行费用的自动计算。

管理层看板实时呈现,供管理者分析各部门项目、人员、费用等维度的现状。

该系统面向全国各区域HR和各业务部HR进行推广,已完成酒店、机票、度假、玩乐、火车票等部门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各业务部门对灵活用供人员的管理,服务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缩短了各环节时间,节省管理收益400万。同时高层管理者通过数据汇总看板及时了解公司内部灵活用工以及费用使用情况填补了空白。

本发明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图6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5包括:

照片库模块51,提供一照片库,照片库中包含具有拍摄时定位信息的照片。

文本遍历模块52,遍历目标文本,在目标文本中抓取关于场景名称的第一关键词和关于场景设施类别的第二关键词。

场景定位模块53,获得场景名称的定位信息。

备选照片模块54,在照片库中根据定位信息获得备选照片集。

设施识别模块55,对备选照片集中的照片基于图片识别进行设施检测获得场景设施类别标签。

关联建立模块56,将目标文本中的第二关键词与具有相同的场景设施类别标签的照片建立映射关系。

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步骤。

如上所示,该实施例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设备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平台”。

图7是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平台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如上所示,该实施例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图8是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匹配的线上招聘系统能够自动进行线上招聘,并且结合自动化服务商费用结算、灵活用工人员结算,提升各部门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效率、透明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