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地铁区间隧道的轨道中线的X、Y、Z坐标值,生成三维的基准线;S2、基于步骤S1中生成的基准线,根据设计图纸中设计的里程值、悬挂支架布置点和拉出值,求出接触线和汇流排实体模型;S3、根据架空地线肩架与悬挂支架的位置关系及架空地线肩架离轨面4300mm的距离要求,计算出架空地线肩架的布置点,从而建立架空地线模型。本发明可以解决手动建模工作量大、手动建模困难、模型准确率的问题。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Revit平台软件对基础设施三维模型的基准定位以及地铁区间各专业的建模需求日益增长,BIM工程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的区间建模勉强能够完成区间供电专业建模任务,部分工程师应用能力水平不达标依然解决不了区间供电专业建模的问题。

目前,通过Revit+Dynamo的技术路线能够完成区间供电专业的建模,但是存在模型体量大、操作繁琐的问题,对建模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脚本语言编辑要求,而通过原生的Revit进行区间各专业建模,存在定位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目前,建模人员根据各专业平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设计图纸,在识别图纸信息的基础上建立BIM模型。该方案对于区间短、专业少、构件少的区间隧道中操作较好。对于区间长、专业多、构件多的区间隧道相对困难,例如供电专业,有手动建模的工作量大、手动建模困难、模型准确率难于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地铁区间隧道的轨道中线的X、Y、Z坐标值,生成三维的基准线;

S2、基于步骤S1中生成的基准线,根据设计图纸中设计的里程值、悬挂支架布置点和拉出值,求出接触线和汇流排实体模型:

根据里程值在基准线上算出对应里程处的坐标,然后根据拉出值对算出的坐标点进行水平方向的偏移,得到新的控制点,将所有的新的控制点依次连接创建一条新的控制曲线;根据悬挂支架布置点,对新的控制曲线进行垂直方向的偏移得到实际的控制曲线,该实际的控制曲线即为接触线;两个悬挂支架布置点之间形成一个分段,根据每段分段的长度,对实际的控制曲线进行切分,算出实际控制点,根据实际控制点创建汇流排轮廓,相邻两个汇流排轮廓进行融合,形成汇流排实体模型;

S3、根据架空地线肩架与悬挂支架的位置关系以及架空地线肩架离轨面4300mm的距离要求,计算出架空地线肩架的布置点,从而建立架空地线模型。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有步骤S4、根据步骤S1-S3生成接触网各段的模型,最后将接触网各段的模型进行整合得到整体的接触网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方法进行地铁隧道区间供电专业的接触网建模,通过输入设计图纸中的各种设计数据即可快速、准确生成接触线、汇流排实体模型以及架空地线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建模准确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供电专业中的接触网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地铁区间隧道的轨道中线的X、Y、Z坐标值,生成三维的基准线;

S2、基于步骤S1中生成的基准线,根据设计图纸中设计的里程值、悬挂支架布置点和拉出值,求出接触线和汇流排实体模型:

根据里程值在基准线上算出对应里程处的坐标,然后根据拉出值对算出的坐标点进行水平方向的偏移,得到新的控制点,将所有的新的控制点依次连接创建一条新的控制曲线;根据悬挂支架布置点,对新的控制曲线进行垂直方向的偏移得到实际的控制曲线,该实际的控制曲线即为接触线;两个悬挂支架布置点之间形成一个分段,根据每段分段的长度,对实际的控制曲线进行切分,算出实际控制点,根据实际控制点创建汇流排轮廓,相邻两个汇流排轮廓进行融合,形成汇流排实体模型;

S3、根据架空地线肩架与悬挂支架的位置关系以及架空地线肩架离轨面4300mm的距离要求,计算出架空地线肩架的布置点,从而建立架空地线模型;

S4、按照步骤S1-S3生成接触网各段的模型后,最后将接触网各段的模型进行整合得到整体的接触网模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