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PoE和WIFI6技术的综合面板

一种基于PoE和WIFI6技术的综合面板

摘要

本发明属于智能控制产品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PoE和WIFI6技术的综合面板,技术发为:在应用PoE技术为终端设备供电及数据传输的系统架构下,将WIFI6无线AP、WIFI6无线路由器、照明开关、USB插座和有线网络接口分别形成模块化单元,任意组合各所述模块化单元构成一种多功能综合面板。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位置和功能需要,任意组合,适应家居、办公、教室、客房、宿舍等诸多场所和场景,并且可根据使用场合和人员设置数据访问权限,具有灵活多变、安全经济等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724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02851.4

  • 申请日2021-02-24

  • 分类号H05B45/30(20200101);H05B45/10(20200101);H05B47/19(2020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0002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5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oE和WIFI6技术的智能照明开关、无线WIFI、USB插座和有线网络接口的综合面板。

背景技术

WIFI历经20年的发展和六代的更迭,技术标准日益成熟,应用广泛,WIFI联盟于2018年正式确立了802.11ax 标准,并命名为WIFI6,于2019年正式发布。WIFI6通过1024-WAM技术、OFDMA技术、SR空间服用技术、2.4G/5G双频技术、双向MU-MIMO技术、TWT节电管理技术等的应用,特别适用三类应用场景:

(1)有大量并发流量,特别是有大量的上行流量需求的场景,如智慧教学的视频点播,无线办公的文件传输,家庭多终端视频播放等;

(2)低延时应用,如生产现场的机器控制,AR/VR的数据传输等;

(3)低功耗低成本M2M局域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场景的监控需求。

根据不同场景下的终端类型、接入性能要求、运营成本、延时移动覆盖性能等的需求,WIFI6在楼宇室内的酒店、教学、家居、办公、宿舍场景下,都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PoE(Power over Ethernet)是指在现有的双绞线布线基础架构且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 IP 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其提供一定功率范围内的直流供电的技术。IEEE相继推出了 IEEE802.3af、IEEE802.3at(PoE+)、IEEE802.3bt(PoE++)有关的标准,其中,IEEE802.3bt 标准中供电输出功率可达90W,受电端可得到71W。在布线方面,只需一根网线,即可同时满足供电和数据传输的需要,提高了线缆的使用效率,布线简单且节省空间,节约了材料和施工成本。在为网络摄像机、无线AP、IP电话供电等领域已有广泛而成熟的应用。随着LED照明的飞速发展和PoE供电功率的提升,PoE供电在LED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也随着发展,成为新的应用热点。

无线通信信号在穿越有金属的墙壁时,其信号强度将会受到大幅度衰减。并且要实现无线漫游,就需要将多个无线AP的信号覆盖范同相互重叠一小部分,需要对各个无线AP进行适当的设置。鉴于楼宇建筑布局的多样化和多变性,所以如何能够合理设置无线AP的位置,以确保无线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往往是无线网络系统设置需要格外关注却又难以完善的问题。

现有各类面板,如照明开关、插座、有线网口等面板,多数为单独设置,功能单一,在多用途场所,需要设置大量面板以满足使用需求,对实际安装布线和装修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即便是现有的综合面板,也多数为照明控制系统在特定场景下的定制化面板,其通用性和灵活性都受到了较大限制,加之造价较高,更限制了这类面板的广泛应用。随着PoE技术的发展,PoE技术在直流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已日渐增多,市场中已有多家供应商提供这类照明系统的解决方案,但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PoE供电的灯具终端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对相应照明开关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应用研究并不广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oE和WIFI6技术的综合面板,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位置和功能需要,任意组合,适应家居、办公、教室、客房、宿舍等诸多场所和场景,并且可根据使用场合和人员设置数据访问权限,具有灵活多变、安全经济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PoE和WIFI6技术的综合面板,在应用PoE技术为终端设备供电及数据传输的系统架构下,将WIFI6无线AP、WIFI6无线路由器、照明开关、USB插座和有线网络接口分别形成模块化单元,任意组合各模块化单元构成一种多功能综合面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多功能综合面板中的照明开关,用于对楼宇中所采用的PoE供电的直流照明系统中的灯具进行控制,直接通过PoE总线供电和数据传输,根据控制效果需要,实现对所控灯具的场景控制、开关量控制或调光控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多功能综合面板中的WIFI6无线AP,内置无线AP设备,基于802.11ax 标准,支持WIFI6技术,通过PoE总线由所在网络架构中的PoE交换机供电,并与该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无线设备用户和所在网络的无线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多功能综合面板中的WIFI6无线路由器,基于802.11ax 标准,支持WIFI6技术,通过PoE总线由所在网络架构中的PoE交换机供电,除具有无线AP功能外,还具有路由器功能,能够自动拨号入网,建立独立的无线组网。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多功能综合面板中的USB插座,通过PoE总线由所在网络架构中的PoE交换机供电,并内置数据读取模块和USB驱动模块,通过USB插座可实现USB充电功能,同时局域网内通讯设备可读取插入USB插座的存储设备内的数据,也可通过插入USB插座的终端设备读取所在局域网内权限范围内的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多功能综合面板中的有线网络接口,设有LAN 接口, 用来连接局域网中的设备。如可提供标准RJ45接口,也可根据不同终端设备提供不同接口,用来连接局域网中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摄像机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最新WIFI6技术,可大大提升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和用户体验。将小型化无线信号接入点与面板结合,在满足面板功能和室内装饰效果的同时,解决了无线信号覆盖及穿墙衰减问题。

多功能综合面板采用PoE供电技术,可同时满足供电和数据传输的需要,简化布线,且供电电压为安全电压,安全可靠。在PoE供电的智能照明系统中可同时满足供电、控制、通讯、节能等需求。

WIFI6无线AP、WIFI6无线路由器、照明开关、USB插座和有线网络接口均为模块化单元,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位置和功能需要,任意组合成多功能综合面板,可适应家居、办公、教室、客房、宿舍等诸多场所和场景,并且可根据使用场合和人员设置数据访问权限,从而实现面板设置的灵活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示为:1——照明开关;2——WIFI6无线AP;3——WIFI6无线路由器;4——USB插座;

5——有线网络接口;6——PoE照明系统中的LED灯具;7——PoE交换机;8——多功能综合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应用PoE技术为终端设备供电及数据传输的系统架构下,将WIFI6无线AP 2、WIFI6无线路由器3、照明开关1、USB插座4和有线网络接口5分别形成模块化单元,所有模块化单元组合构成多功能综合面板。

照明开关1控制PoE照明系统中的LED灯具6;整个多功能综合面板8和PoE照明系统中的LED灯具6由PoE交换机7通过网线进行供电和通讯。PoE交换机7为AC220V电源供电,并通过光纤或网线接入互联网。

上述仅为一种组合形式的举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块化单元进行任意组合。各模块化单元的功能及具体阐述为:

多功能综合面板8中的照明开关1,用于对楼宇中所采用的PoE供电的直流照明系统中的灯具进行控制,直接通过PoE总线供电和数据传输,根据控制效果需要,实现对所控灯具的场景控制、开关量控制或调光控制。

多功能综合面板8中的WIFI6无线AP 2,内置无线AP设备,基于802.11ax 标准,支持WIFI6技术,通过PoE总线由所在网络架构中的PoE交换机供电,并与该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无线设备用户和所在网络的无线连接。

多功能综合面板8中的WIFI6无线路由器3,同样基于802.11ax 标准,支持WIFI6技术,通过PoE总线由所在网络架构中的PoE交换机供电,除具有无线AP功能外,还具有路由器功能,能够自动拨号入网,建立独立的无线组网。

多功能综合面板8中的USB插座4,通过PoE总线由所在网络架构中的PoE交换机供电,并内置数据读取模块和USB驱动模块,通过所述USB插座可实现USB充电功能,同时局域网内通讯设备可读取插入所述USB插座的存储设备内的数据,也可通过插入所述USB插座的终端设备读取所在局域网内权限范围内的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信息。

多功能综合面板8中的有线网络接口5,设有LAN 接口, 用来连接局域网中的设备。如可提供标准RJ45接口,也可根据不同终端设备提供不同接口,用来连接局域网中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摄像机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