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足内翻或足外翻矫正工具

一种足内翻或足外翻矫正工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内翻或足外翻矫正工具,包括鞋子以及设置在鞋子两侧的两条弹性绷带,所述的弹性绷带上端连接跨越膝盖设置的腿部固定件,所述的弹性绷带张力可以调整并使得在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腿部两侧配置不同张力的弹性绷带。本发明申请通过鞋子固定脚掌,再将跨越膝盖设置的腿部固定件固定好,通过调整弹性绷带张力来矫正足内翻或外翻,比如,足内翻的情况中使得调整腿部外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大于腿部内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这样足内翻就会被慢慢矫正,足外翻的情况中使得调整腿部外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小于腿部内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这样,足外翻就会被慢慢矫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415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18629.2

  • 发明设计人 刘利龙;王博;邓炎;

    申请日2020-11-23

  • 分类号A61F5/01(20060101);

  • 代理机构42220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朱必武

  • 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6:5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内翻或足外翻矫正工具。

技术背景

足内翻是指由于神经肌肉出现病变导致肌力失衡,出现足向内侧偏移,形象称为足内翻。主要见于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患者也容易出现足内翻。足内翻表现为脚向内旋转,需依赖足部外侧负重行走。由于行走方式畸形,患者走路困难,长期足内翻过程中,会出现踝、膝关节代偿性改变,从而导致整个下肢出现不良表现。足外翻是因为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畸形,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另外,足外翻还会会引发踝关节外翻变形。有人认为是胫前肌紧张所致,被动矫正踝关节时可恢复到中立位90°。目前还没有一种工具能很好的矫正足内翻或足外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内翻或足外翻矫正工具。

为实现发明申请目的,本发明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足内翻或足外翻矫正工具包括鞋子以及设置在鞋子两侧的两条弹性绷带,所述的弹性绷带上端连接跨越膝盖设置的腿部固定件,所述的弹性绷带张力可以调整并使得在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腿部两侧配置不同张力的弹性绷带。

进一步,所述的鞋子包括矫正底垫,所述矫正底垫的一侧面设有若干固定带,所述矫正底垫的另一侧面设有与固定带相配合的卡扣,所述矫正底垫的两侧面设有对称的弹性绷带,弹性绷带的另一端连接到腿部固定件,所述的跨越膝盖设置的腿部固定件具体是,所述腿部固定件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环,其中一个固定环设置在膝盖上部,另外一个固定环设置在膝盖下部。

进一步,弹性绷带包括分别固定在矫正底垫的后端和中端的两根分压带,两根分压带的末端固定在压力环上,所述压力环的上部与固定环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环为不可形变材质,固定环上设有相配合的环锁卡。

进一步,所述压力环上设有薄片压力式传感器,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设置在分压带与压力环内环壁之间,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用于采集分压带的张力变化;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还通过导线与压力记录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上设置存储数据采集端口以及存储卡,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用于向存储卡实时上载压力记录数据。

进一步,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包括配置的模数转换电路、时序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时序控制电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存储卡、存储数据采集端口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还通过导线与薄片压力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完成对不同薄片压力式传感器信号的采样和模数转换,所述的控制电路用于将薄片压力式传感器的数字信号传输并存储在存储卡内,所述的存储数据采集端口采用USB数据传输协议向外读出存储数据。

进一步,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还包括配置的蓝牙通信电路,所述的蓝牙通信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通过蓝牙通信电路与智能手机电连接,所述的蓝牙通信电路用于将存储卡的数据通过无线电蓝牙协议传输给智能手机端。

进一步,所述的分压带包括若干段带基,带基之间通过电磁线圈组连接,每一个电磁线圈组均与电磁线圈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电磁线圈控制电路配置与云计算系统连接的通信电路及通信协议,电磁线圈控制电路用于通过云计算系统获取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控制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命令信号,电磁线圈控制电路执行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进行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所述的电磁线圈控制电路还用于向云计算系统反馈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的控制状态;相应的,云计算系统用于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的控制状态后按照最优方案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命令信号给电磁线圈控制电路。

进一步,所述的云计算系统按照最优方案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命令信号给电磁线圈控制电路具体的,云计算系统获取带有时序的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对应的“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的控制状态”数据组进而预估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根据大量的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筛选最优的且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以最优的且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为基础给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分配最优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鞋子固定脚掌,再将腿部固定件跨越膝盖设置固定好,通过调整弹性绷带张力来矫正足内翻或外翻,比如,足内翻的情况中使得调整腿部外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大于腿部内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这样足内翻就会被慢慢矫正,足外翻的情况中使得调整腿部外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小于腿部内侧的弹性绷带的张力,这样足外翻就会被慢慢矫正。

通过压力式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数据分压带张力的变化,因为分压带张力始终与压力式传感器测试的压力相等,这样就可以通过记录分压带张力变化研究或记录矫正效果与张力变化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直接判断矫正的效果。智能手机端上可以开发对应的应用,并且智能手机端通过蓝牙通信可以获取分压带张力变化研究或记录矫正效果与张力变化的关系以及实际数据,并且还可以通过对应的应用之间显示给用户,便于用户更加直观了解矫正的进度和效果。云计算系统可以获取带有时序的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对应的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的控制状态数据组进而预估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根据大量的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筛选最优的且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及与云计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中,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鞋子1以及设置在鞋子1两侧的两条弹性绷带2,所述的弹性绷带2上端连接跨越膝盖设置的腿部固定件3,所述的弹性绷带2张力可以调整并使得在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腿部两侧配置不同张力的弹性绷带2。本申请实施中通过鞋子1固定脚掌,再将腿部固定件3跨越膝盖设置固定好,通过调整弹性绷带2张力来矫正足内翻或外翻,比如,足内翻的情况中使得调整腿部外侧的弹性绷带2的张力大于腿部内侧的弹性绷带2的张力,这样足内翻就会被慢慢矫正,足外翻的情况中使得调整腿部外侧的弹性绷带2的张力小于腿部内侧的弹性绷带2的张力,这样足外翻就会被慢慢矫正。

在更具体的实施中,如图2-3所示的,所述的鞋子1包括矫正底垫11,所述矫正底垫11的一侧面设有若干固定带10,所述矫正底垫11的另一侧面设有与固定带10相配合的卡扣12,通过固定带10和卡扣12可以更好固定脚掌,所述矫正底垫11的两侧面设有对称的弹性绷带2,弹性绷带2的另一端连接到腿部固定件3,所述的跨越膝盖设置的腿部固定件3具体是,所述腿部固定件3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环31,其中一个固定环31设置在膝盖上部,另外一个固定环31设置在膝盖下部。

更具体的,弹性绷带2包括分别固定在矫正底垫11的后端和中端的两根分压带21,两根分压带21的末端固定在压力环20上,所述压力环20的上部与固定环31连接。使用中通过固定在矫正底垫11的后端和中端的两根分压带21可以将弹性绷带2作用在鞋子1或矫正底垫11的拉力分配的更加均匀,从而也使得脚掌的固定效果及矫正效果更好。

更具体的,所述固定环31为不可形变材质,固定环31上设有相配合的环锁卡30。实施中的固定环31为不可形变材质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当然为了舒适度还可以在固定环31外周设置橡胶等弹性材质层,另外环锁卡30可以更好的调整固定环31的大小,以使得其实用性更好。

更具体的,所述压力环20上设有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设置在分压带21与压力环20内环壁之间,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用于采集分压带21的张力变化;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还通过导线4与压力记录电路板6电性连接,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6上设置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以及存储卡,所述的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用于向存储卡实时上载压力记录数据。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压力式传感器201可以实时记录数据分压带21张力的变化,因为分压带21张力始终与压力式传感器201测试的压力相等,这样就可以通过记录分压带21张力变化研究或记录矫正效果与张力变化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直接判断矫正的效果。

在更具体的实施中,如图4所示的,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6包括配置的模数转换电路、时序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时序控制电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存储卡、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还通过导线4与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完成对不同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信号的采样和模数转换,所述的控制电路用于将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的数字信号传输并存储在存储卡内,所述的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采用USB数据传输协议向外读出存储数据;在实施中,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完成对不同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信号的采样和模数转换,所述的控制电路将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的数字信号传输并存储在存储卡内,所述的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采用USB数据传输协议向外读出存储数据;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定期从存储卡内读取自己实际矫正的数据还可以获知矫正的进度和效果。

具体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stm32单片机,存储卡采用SD存储卡。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6包括配置的模数转换电路、时序stm32单片机、stm32单片机,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时序stm32单片机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stm32单片机、SD存储卡、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还通过导线4与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电性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在时序stm32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对不同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信号的采样和模数转换,所述的stm32单片机用于将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的数字信号传输并存储在SD存储卡内,所述的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采用USB数据传输协议向外读出存储数据;在实施中,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在时序stm32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对不同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信号的采样和模数转换,所述的stm32单片机将薄片压力式传感器201的数字信号传输并存储在SD存储卡内,所述的存储数据采集端口5采用USB数据传输协议向外读出存储数据;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定期从SD存储卡内读取自己实际矫正的数据还可以获知矫正的进度和效果。

在更具体的实施中,如图5所示的,所述的压力记录电路板6还包括配置的蓝牙通信电路,所述的蓝牙通信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通过蓝牙通信电路与智能手机电连接,所述的蓝牙通信电路用于将存储卡的数据通过无线电蓝牙(比如,NFC蓝牙模块)协议传输给智能手机端;在具体实施中,相应的智能手机端上可以开发对应的应用,并且智能手机端通过蓝牙通信可以获取分压带21张力变化研究或记录矫正效果与张力变化的关系以及实际数据,并且还可以通过对应的应用之间2显示给用户,便于用户更加直观了解矫正的进度和效果。

在更具体的实施中,如图6所示的,所述的分压带21包括若干段带基212,带基212之间通过电磁线圈组210连接,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均与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电性连接,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配置与云计算系统8连接的通信电路及通信协议,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用于通过云计算系统8获取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控制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命令信号,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执行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进行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所述的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还用于向云计算系统8反馈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的控制状态;相应的,云计算系统8用于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的控制状态后按照最优方案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命令信号给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在具体实施中,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执行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进行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就可以直接对分压带21的张力一键式调整,并且,云计算系统8获取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的控制状态后按照最优方案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命令信号给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其中的,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云计算具有更好的动态可扩展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得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执行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进行的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更加精准和高效。

更具体的实施中,所述的云计算系统8按照最优方案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命令信号给电磁线圈控制电路7具体的,云计算系统8获取带有时序的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对应的“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的控制状态”数据组进而预估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根据大量的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筛选最优的且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以最优的且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为基础给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分配最优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在具体实施中,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具体是,“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一般是多组的,而对于不同的实际使用者具有不同的分类情况,另外即便针对同一个使用者,同一类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也可具有不同的梯度,所以实际上“云计算系统8获取带有时序的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对应的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的控制状态数据组进而预估每一个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就是丰富和筛选的过程,根据大量的足内翻或足外翻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筛选最优的且具有分类性与梯度的“对每一个电磁线圈组210磁力方向和磁力大小控制发出的命令组”则是具体的应用过程。

具体云计算的系统搭建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比如,一种云计算管理系统,包括:多个资源探测模块,每个资源探测模块用于采集一个云计算系统的与云计算底层产品相关联的状态信息数据,其中,每个云计算系统上都应用有云计算底层产品,并且至少两个云计算系统上应用的云计算底层产品不相同;逻辑处理模块,包括初始化逻辑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资源探测模块获取所述多个资源探测模块采集的各个云计算系统的与云计算底层产品相关联的初始状态信息数据,以及对获取到的初始状态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初始化处理并得到处理后的初始状态信息数据,其中,所述初始化处理包括对初始状态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分析和组织以及执行对象模型的转化;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初始状态信息数据对各个云计算系统进行管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初始化逻辑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的各个云计算系统的初始状态信息数据;其中,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同步逻辑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以下功能:根据资源同步策略从所述多个资源探测模块获取所述多个资源探测模块采集的各个云计算系统的与云计算底层产品相关联的当前状态信息数据;将每个云计算系统的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数据与从所述存储模块读取的相对应的先前状态信息数据或者初始状态信息数据进行逻辑结构对比,分析出逻辑变化,从而得到需要执行的动作集合,其中,所述先前状态信息数据指的是所述初始状态信息数据之后的状态信息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动作集合对所述先前状态信息数据或初始状态信息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资源同步;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最新状态信息数据对各个云计算系统进行管理;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在资源同步后存储各个云计算系统的与云计算底层产品相关联的最新状态信息数据;所述资源同步策略包括按时间同步策略或者按需求同步策略;所述逻辑变化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逻辑对象修改、删除或者增加,组织结构的移动,逻辑对象自身固有属性的改变和逻辑对象自身即时变化属性的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