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

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包括:杯体(1),杯体(1)本体内部中空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上部分为圆柱体,所述下部分为圆台体且表面磨砂,杯体(1)本体上部分中空位置可放入加热杯,下部分可套接在水烟壶上,杯体(1)可配合高频加热装置加热,使用时,将所述高频加热装置套在杯体(1)外相应的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75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08330.0

  • 发明设计人 刘团芳;

    申请日2020-12-29

  • 分类号A47J27/21(20060101);A24F1/3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建安路14号B3栋1-4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采用高频加热装置加热的加热杯杯体都是和高频加热装置设计为一体,不方便拆卸和组装及清洗。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将杯体设计成玻璃材质的圆柱体且内部中空,并以套接的方式和其它装置配合使用,解决了常规高频加热装置加热的加热杯杯体的缺点。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杯体设计成玻璃材质的圆柱体且内部中空,并以套接的方式和其它装置配合使用,解决了常规的采用高频加热装置加热的加热杯杯体都是和高频加热装置设计为一体,不方便拆卸和组装及清洗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杯体(1)本体内部中空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上部分为圆柱体,所述下部分为圆台体且表面磨砂。

优选的是,杯体(1)的材质为环保耐高温玻璃材质。

优选的是,杯体上半部分与下部分为相连通的结构,形成腔体气道。

优选的是,杯体(1)的材质还可包括:陶瓷、玛瑙、石英、水晶、云母、玉石材质。

优选的是,杯体(4)的外形还可包括:圆柱体、方体、椎体、多边体或其它不规则体且本体内部中空。

优选的是,杯体(4)本体所述下部分还包括:如图6为弯折形圆柱体。

优选的是,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包括:任一所述杯体(1)。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与加热杯的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与水烟壶组合整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与高频加热装置配合的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其它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来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其是与水烟壶和高频加热装置结合使用的。

如图1-2所示,用于高频加热的杯子包括:杯体(1),杯体(1)本体内部中空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圆柱体且内部中位置用于放入加热杯(2),所述下部分为圆台体且表面磨砂用于套接在水烟壶(4)上,杯体(1)上半部分与下部分为相连通的结构,形成腔体气道。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杯(2),加热杯(2)用于盛放烟料放入在杯体(1)内,且设有金属包裹在加热杯(2)内用于发热。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烟壶(4),杯体(1)本体下半部分套接在水烟壶(4)上。

如图5所示,在使用的时候,吸食者手持高频加热装置(6)套在杯体(1)外、与加热杯(2)及内金属相对应的位置,通电状态下加热杯(2)发热加热盛放于其中的烟料。气流从加热杯(2)口进入带动加热杯(2)中烟料所产生的烟雾通过杯体(1)内部中空气道再进入到水过滤装置(5)的水中过滤然后从排烟口(5-1)排出被吸食。

如图6所示,为本体(1)的其它可实现的实施案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