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瑞德西韦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瑞德西韦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本发明证实了瑞德西韦作为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并发症预防治疗药物的重大潜力,首次公开了瑞德西韦对糖尿病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良好疗效,为糖尿病肾病及其他并发症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新型潜在备选药物,扩展了瑞德西韦的适应证,极大的提高了瑞德西韦的应用潜力及市场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85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箭牧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69025.7

  • 发明设计人 崔庆华;周宛露;

    申请日2021-01-19

  • 分类号A61K31/685(20060101);A61K9/00(20060101);A61P3/10(20060101);A61P13/12(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P9/12(20060101);A61P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743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鲍晓芳

  • 地址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13号院1号楼地下一层FC108-05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瑞德西韦在糖尿病并发症药物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Remdesivir(RDV,GS-5734)是吉利德科学公司(GILD)开发的一款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合成起作用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

专利WO2009132123A1中首次提出瑞德西韦(Remdesivir)化合物结构的通式,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登革热等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疾病。专利 WO2012012776A1提出瑞德西韦治疗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的疾病的作用。在后续专利中还提出RDV可作为抗丝状病毒、抗沙粒病毒及抗冠状病毒药物。根据文献信息,瑞德西韦的抗肿瘤作用目前未有国内外文献公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病人数一直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约有6.93亿糖尿病患者。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各种方式影响身体健康,身体器官(如肾脏、心脏、眼睛、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功能障碍和衰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 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 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该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和肾衰的主要诱因。在中国约有21.3%糖尿病患者受糖尿病肾病的困扰,糖尿病肾病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急需开发新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瑞德西韦药物一类新的适应症。瑞德西韦作为糖尿病并发症药物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能有效保护肾功能、降低血脂、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备选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发明人利用自主计算机程序预测了瑞德西韦对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瑞德西韦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并发症除针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外,还包括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等。因此,除对糖尿病肾病、高血脂的治疗作用外,瑞德西韦作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治疗其他症状的应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包含瑞德西韦,所述瑞德西韦以游离形式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本发明的上述应用中,所述药物含有有效剂量的瑞德西韦。有效剂量为单位给药剂量形式(如一片、一针、一丸或一剂的药物中的含量)或治疗的患者的单位剂量(如单位体重剂量)。在本发明中,药物治疗对象范围为哺乳动物类,包括人、犬科、啮齿类动物等。不同动物有效剂量换算可根据本领域实验动物与人的等效剂量换算关系(通常可参见FDA、SFDA等药品管理机构的指导意见,也可参见“黄继汉等.药理试验中动物间和动物与人体间的等效剂量换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Sep;9(9): 1069-1072”),即可从实验动物的剂量推导出人的单位体重剂量。例如,对于常用的实验动物小鼠而言,根据上述文献,其与成人的换算关系约为12:1。

在本发明中,8周龄的db/db小鼠中,明显治疗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有效剂量(以含量计)为2.5~100mg/kg,优选为20~40mg/kg。

优选的,根据小鼠与成人有效剂量换算关系,将成人体重标准设置为 60kg,则成人有效剂量为每天12.5~500mg,优选为100mg~200mg。

优选的,所述药物还包含其他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药物。

优选的,所述药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所述的载体为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其指的是:一种或多种相容性固体或液体填料或凝胶物质。它们适合于人使用,而且必须有足够的纯度和足够低的毒性。“相容性”在此指的是组合物中各组分能和本发明的活性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掺和,而不明显降低活性成分的药效。

优选的,所述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稀释剂、缓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包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喷雾剂、透皮吸收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着色剂、矫味剂或吸附载体。

上述药物可以按照需要制作成医学上任何可用的剂型,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适于口服或注射;优选的,所述剂型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片剂、胶囊等。

有益效果:

本发明证实了瑞德西韦作为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药物的重大潜力,首次公开了瑞德西韦对糖尿病肾病的良好疗效,为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新型潜在备选药物,扩展了瑞德西韦的适应证,极大的提高了瑞德西韦的应用潜力及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周龄为8周db/db小鼠空腹血糖与随机血糖均明显升高,周龄为 12周db/db小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对照组为同窝生WT小鼠,n=8。

图2周龄为15周db/db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多,对照组为同窝生WT小鼠,n=8。

图3周龄为15周db/db小鼠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对照组为同窝生WT小鼠,n=8。

图4连续接受7周不同剂量瑞德西韦治疗后,db/db小鼠血肌酐与血清尿素氮含量,n=10。

图5连续接受7周不同剂量瑞德西韦治疗后,db/db小鼠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n=10。

实施例1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成功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8周龄,SPF级,雄性,由北京华阜康动物实验有限公司提供。

血糖试纸:购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二、实验步骤

1.选择7周龄db/db雄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血糖测试实验,测量空腹血糖及随机血糖,确认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出现血糖升高的表型。阴性对照组选择同窝生正常基因型BKS小鼠。

2.选择12~15周龄db/db雄鼠与同窝生正常基因型BKS小鼠,眼眶取血测定小鼠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三、实验方法

1.小鼠尾静脉取血方法:固定动物并露出鼠尾,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剪掉尾尖约0.2-0.3cm。拭去第一滴血。然后用毛细管定量吸取尾血。采血完毕用棉球压迫止血。

2.空腹血糖测量:小鼠禁水禁食6小时,通过鼠尾采血法取少量血液,使用血糖试纸进行检测。

3.随机血糖测量:给予小鼠正常饮食和饮水,随机选择某一时间,通过鼠尾采血法取少量血液,使用血糖试纸进行检测。

4.血脂基础指标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水平;

5.肾功能指标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脏相关功能指标血肌酐(CREA)、尿素氮(REA)的水平

6.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处理:方案要求测定的和观察的数据结果需要手记到适当的表格上,并Graphpad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test检验,* p<0.05、**p<0.01、***p<0.001、****p<0.0001。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

如图1所示,选择8周及12周分别检测db/db小鼠与BKS小鼠血糖。结果显示,db/db小鼠出生后第8周已经出现自发性血糖升高,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空腹血糖与随机血糖数值都出现显著提高,证实小鼠模型构建成功。

糖尿病小鼠常伴随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影响正常机体健康的并发症。我们对db/db小鼠的肾功能及血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如图 2所示,db/db小鼠在12周龄时肾功能重要指标血肌酐与血清尿素氮检测结果均出现明显增高,并且随着小鼠周龄增加,肾功能持续下降。如图3所示,与正常小鼠对比,db/db小鼠在15周龄时血脂代谢出现明显异常,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均增加,如表1。

表1

实施例2瑞德西韦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具有保护治疗作用

一、实验材料

1.瑞德西韦:避光、密封、干燥4℃保存。取适量药品,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中,配成8mg/mL(相对于80mg/kg)。将8mg/mL溶液依次倍比稀释。每只动物按体重口服灌胃给予0.2mL/20g。现用现配。

2.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3.阳性对照药物:盐酸二甲双胍。

其余同实施例1。

二、实验分组

a)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BKS小鼠

b)模型组(db/db小鼠)+溶剂

c)模型组(db/db小鼠)+瑞德西韦(10mg/kg,po,QD)

d)模型组(db/db小鼠)+瑞德西韦(20mg/kg,po,QD)

e)模型组(db/db小鼠)+瑞德西韦(40mg/kg,po,QD)

f)阳性对照:模型组(db/db小鼠)+盐酸二甲双胍(300mg/kg/d,po, QD)

po:口服给药,QD:每天1次。

三、实验步骤

选择50只雄性,7周龄体重相似的自发性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选择同窝生7周龄BKS野生型小鼠8只作为对照。在动物房适应一周后称重,随机分组,按分组分别灌喂溶剂和瑞德西韦,给药每天一次,连续给药7周。末次给药后,禁食6~12h,测定空腹血糖;各组实验动物进行取血,离心取血清、处死取材。

四、实验方法

同实施例1。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

选择脑血肌酐(CREA)与尿素氮(REA)作为肾功能监测指标,肌酐、尿素氮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当肾脏毛细血管受到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通透性增加,这些肾脏相关指标都会升高。图4为db/db小鼠的口服不同剂量瑞德西韦7周后血肌酐与尿素氮的含量检测分析。

如图所示,与未服用瑞德西韦的db/db鼠相比,服用临床常见降糖药二甲双胍的小鼠CREA与REA未见明显下降,口服瑞德西韦服瑞德西韦 (20mg/kg,po),瑞德西韦(40mg/kg,po)后血肌酐数值出现显著降低,口服瑞德西韦(40mg/kg,po)后尿素氮水平明显下调。结果显示瑞德西韦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表2为瑞德西韦对肾功能指标CREA和REA药效统计表,与未服药小鼠相比,CREA和REA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S:无统计学差异, *p<0.5,**p<0.01,***p<0.001)。并且从表中数据可知,瑞德西韦在 10mg/kg/d~40mg/kg/d剂量时均具治疗效果,在20mg/kg/d~40mg/kg/d具有最好的治疗效果,但不排除剂量<10mg/kg/d剂量(如:2.5~10mg/kg)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也不排除>40mg/kg/d的剂量如41~100mg/kg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表2

实施例3瑞德西韦对糖尿病小鼠心血管并发症具有治疗作用

一、实验材料

其余同实施例2。

二、实验分组

a)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BKS小鼠

b)模型组(db/db小鼠)+溶剂

c)模型组(db/db小鼠)+瑞德西韦(10mg/kg,po,QD)

d)模型组(db/db小鼠)+瑞德西韦(20mg/kg,po,QD)

e)模型组(db/db小鼠)+瑞德西韦(40mg/kg,po,QD)

f)阳性对照:模型组(db/db小鼠)+盐酸二甲双胍(300mg/kg/d,po, QD)

po:口服给药,QD:每天1次。

三、实验步骤

同实施例2。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病理机制包括为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图5为db/db小鼠的口服不同剂量瑞德西韦7周后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检测分析。

如图所示,与未服用瑞德西韦的db/db鼠相比,盐酸二甲双胍干预的小鼠TG与LDL无下降趋势,口服瑞德西韦服瑞德西韦(20mg/kg,po),瑞德西韦(40mg/kg,po)后TG与LDL值显著下降。结果显示瑞德西韦对糖尿病导致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治疗作用。

表3为瑞德西韦处理对血清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影响统计表,与未服药小鼠相比,TG和LDL显著下降(NS:无统计学差异,*p<0.5, **p<0.01,***p<0.001)。并且从表中数据可知,瑞德西韦在 10mg/kg/d~40mg/kg/d剂量时均具治疗效果,在20mg/kg/d~40mg/kg/d具有最好的治疗效果,但不排除剂量<10mg/kg/d剂量(如:2.5~10mg/kg)的降血脂作用,也不排除>40mg/kg/d的剂量如41~100mg/kg对糖尿病导致的血脂异常的治疗作用。

表3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