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

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大米抛光机领域的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包括箱体、进料口、水箱、控制箱和驱动电机,进料口设置于箱体的顶端表面一侧,控制箱设置于箱体的顶端另一侧,水箱设置于进料口和控制箱之间,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箱体的一端侧面顶部,箱体为空心腔体结构,箱体内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杆,支杆的顶端设置有输料轴,输料轴的一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固定,输料轴的顶多管贯穿箱体的侧壁,输料轴的末端顶端设置有第一水分检测器,支杆的末端与箱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隙,首先两组检测装置可以对糙米在抛光前和抛光后进行两次检测,提高抛光效率,其次可以减小噪音产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7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邵阳县五谷源种养专业合作社;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10439.3

  • 发明设计人 易昌坤;

    申请日2020-12-03

  • 分类号B02B1/08(20060101);B02B1/04(20060101);G01N33/10(20060101);

  • 代理机构43233 长沙心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谢如意

  • 地址 422100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河伯乡陈仕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米抛光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

背景技术

大米作为我国居民的主食之一,其加工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典型的碾米加工流程主要有清理、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和擦米等几道工序,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米质量等级,通常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设置抛光、分级和色选等精加工工序,而抛光是大米加工中的一道工序,经过抛光的大米可以去除表面的糠粉和杂质,使大米看起来洁净有光泽,并可以提升大米的口感,增加大米的储存时间。

由于大米自身含有一定的水分,对不同批次的大米进行抛光时需要添加不同量的水分,但目前的抛光机无法自动控制水分的添加,只能通过工人的经验控制水量的多少,无法保证抛光的品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大米自身含有一定的水分,对不同批次的大米进行抛光时需要添加不同量的水分,但目前的抛光机无法自动控制水分的添加,只能通过工人的经验控制水量的多少,无法保证抛光的品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包括箱体、进料口、水箱、控制箱和驱动电机,所述进料口设置于箱体的顶端表面一侧,所述控制箱设置于箱体的顶端另一侧,所述水箱设置于进料口和控制箱之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箱体的一端侧面顶部,所述箱体为空心腔体结构,所述箱体内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设置有输料轴,所述输料轴的一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所述输料轴的顶多管贯穿箱体的侧壁,所述输料轴的末端顶端设置有第一水分检测器,所述支杆的末端与箱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支杆内设置有前端导管和后端导管结构,前端导管结构和后端导管结构的一端与前端喷头和后端喷头连通,且另一端与水箱中的水泵电性连接,水泵结构与控制箱内的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前端喷头和后端喷头固定于支杆的底端表面,所述空隙的底端设置有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活动轴与抛光装置活动固定,所述抛光装置中包括框架、底板、下压件和震荡装置,所述框架为阶梯式下落结构,所述底板的两侧固定于框架的两侧,所述下压件焊接固定于框架的两端侧壁表面,所述框架的一侧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内设置有震荡装置,所述震荡装置中包括旋转电机、转动轴和连接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外侧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表面与侧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转动轴外侧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表面与转块焊接固定,所述下压件的底端表面焊接固定有两组弹簧,每组所述弹簧的底端表面与载板的顶端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载板焊接固定在底座的顶端表面,所述抛光装置的底端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分检测器,所述第二水分检测器的一侧与箱体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设置有下料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抛光装置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两组下压件,所述抛光装置的末端与下料口连通,所述框架的末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框架的底端开设有漏孔,两组所述下压件可以在震荡装置将抛光装置上下震动时,首先方便回弹,其次可以避免结构间直接碰撞产生噪音和损伤,延长使用时间,所述抛光装置可以将抛光后的大米由底板向底端输送,最后通过所述出料口排出装置之外,方便使用者进行收集,所述漏孔可以将加工好的大米排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至少设置有四组,且每组所述底板均与地面平行,每组所述底板上均开设有孔槽,且所述孔槽的直径略小于大米直径,多组所述底板可以延长大米在抛光装置上的移动距离,方便进行充分的抛光润湿,提高成品的质量,所述孔槽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排出,由底端所述液体出口排出装置之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块在连接轴的外侧表面对立设置有两组,且每组所述转块的圆心角均小于45°,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焊接固定在框架的外侧表面,对立设置的转块可以在小范围内将框架和底板进行上下震荡,将所述底板上的大米颠起,通过顶端的喷头结构进行抛光润湿,加速抛光的过程,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箱对旋转电机进行启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端表面设置有两组液体出口,多组所述液体出口可以加速其中的液体排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抛光装置远离下料口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的另一侧与箱体侧壁粘结,减小噪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方便使用者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进料口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可视窗,方便使用者进行上料和查看,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位置与支杆的位置相适配,方便对所述箱体内的结构进行检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抛光装置和震荡装置,使用者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通过控制箱启动驱动电机、旋转电机和水泵,在通过顶端的进料口向其中添加糙米,使用者此时可以通过两侧的可视窗对加入的量进行观察,糙米再通过进料口进入箱体内之后,驱动电机带动输料轴向末端输送,而当糙米运动至尾端时,第一水分检测器对糙米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反馈至控制箱内的处理器中,处理器作用于水泵,向前端喷头和后端喷头输送水,此时糙米会通过底端的空隙落入抛光装置中的底板上,由于旋转电机开始工作,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转动轴末端设置的转块旋转时,带动整个抛光装置小幅度的上下振动,而底端的喷头结构将水雾化之后,降在底板上的糙米上,由于糙米在底板上为悬空状态,所以雾化后的水蒸气可以短时间内包裹住糙米,由于一直在底板上振动,表面上的灰尘会随着水通过孔槽下渗,最后由液体出口排出装置本体之外,而在多组底板上振动之后的糙米会通过出料口和下料口,最后由使用者收集,而在此过程中,第二水分检测器可以底板表面上的糙米进行再次检测,并反馈至控制箱中的处理器,若低于预定值,则前端喷头会加速喷射,若高于预定值,则会减小喷射,底座两端的弹簧可以减小噪音产生,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两组检测装置可以对糙米在抛光前和抛光后进行两次检测,还可以对加入的水量进行控制,提高抛光效率,其次可以减小噪音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抛光装置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震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控制箱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箱体;21、箱门;22、万向轮;23、支杆;24、抛光装置;241、框架;242、底板;2421、孔槽;243、下压件;244、弹簧;245、出料口;246、震荡装置;2461、旋转电机;2462、转动轴;2463、轴承;2464、连接轴;2465、转块;247、侧孔;248、漏孔;25、底座;251、载板;252、活动轴;26、下料口;27、液体出口;28、空隙;29、缓冲橡胶;3、进料口;31、可视窗;4、水箱;41、前端喷头;42、后端喷头;5、控制箱;51、第一水分检测器;52、第二水分检测器;6、驱动电机;61、安装架;62、输料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检测大米含水量的大米抛光机,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中包括箱体2、进料口3、水箱4、控制箱5和驱动电机6,进料口3设置于箱体2的顶端表面一侧,控制箱5设置于箱体2的顶端另一侧,水箱4设置于进料口3和控制箱5之间,驱动电机6通过安装架61固定于箱体2的一端侧面顶部,箱体2为空心腔体结构,箱体2内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杆23,支杆23的顶端设置有输料轴62,输料轴62的一侧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固定,输料轴62的顶多管贯穿箱体2的侧壁,输料轴62的末端顶端设置有第一水分检测器51,支杆23的末端与箱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隙28,支杆23内设置有前端导管和后端导管结构,前端导管结构和后端导管结构的一端与前端喷头41和后端喷头42连通,且另一端与水箱4中的水泵电性连接,水泵结构与控制箱5内的处理器电性连接,前端喷头41和后端喷头42固定于支杆23的底端表面,空隙28的底端设置有抛光装置24,抛光装置24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5,底座25的一侧通过活动轴252与抛光装置24活动固定,抛光装置24中包括框架241、底板242、下压件243和震荡装置246,框架241为阶梯式下落结构,底板242的两侧固定于框架241的两侧,下压件243焊接固定于框架241的两端侧壁表面,框架241的一侧开设有侧孔247,侧孔247内设置有震荡装置246,震荡装置246中包括旋转电机2461、转动轴2462和连接轴2464,转动轴2462的一侧与旋转电机2461的输出端焊接固定,转动轴2462的另一端外侧表面设置有轴承2463,轴承2463的外侧表面与侧孔24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轴承246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2464,连接轴2464与转动轴2462外侧表面焊接固定,转动轴2462的外侧表面与转块2465焊接固定,下压件243的底端表面焊接固定有两组弹簧244,每组弹簧244的底端表面与载板251的顶端表面焊接固定,载板251焊接固定在底座25的顶端表面,抛光装置24的底端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分检测器52,第二水分检测器52的一侧与箱体2的侧壁固定设置,驱动电机6的底端设置有下料口26。

其中,抛光装置24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两组下压件243,抛光装置24的末端与下料口26连通,框架241的末端开设有出料口245,框架241的底端开设有漏孔248,两组下压件243可以在震荡装置246将抛光装置24上下震动时,首先方便回弹,其次可以避免结构间直接碰撞产生噪音和损伤,延长使用时间,抛光装置24可以将抛光后的大米由底板242向底端输送,最后通过出料口245排出装置之外,方便使用者进行收集,漏孔248可以将加工好的大米排出;底板242至少设置有四组,且每组底板242均与地面平行,每组底板242上均开设有孔槽2421,且孔槽2421的直径略小于大米直径,多组底板242可以延长大米在抛光装置24上的移动距离,方便进行充分的抛光润湿,提高成品的质量,孔槽2421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排出,由底端液体出口27排出装置之外;转块2465在连接轴2464的外侧表面对立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转块2465的圆心角均小于45°,旋转电机2461的一侧焊接固定在框架241的外侧表面,对立设置的转块2465可以在小范围内将框架241和底板242进行上下震荡,将底板242上的大米颠起,通过顶端的喷头结构进行抛光润湿,加速抛光的过程,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箱5对旋转电机2461进行启闭;箱体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两组液体出口27,多组液体出口27可以加速其中的液体排空;抛光装置24远离下料口2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橡胶29,缓冲橡胶29的另一侧与箱体2侧壁粘结,减小噪音;箱体2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22,方便使用者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进料口3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可视窗31,方便使用者进行上料和查看,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箱门21,箱门21的位置与支杆23的位置相适配,方便对箱体2内的结构进行检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通过控制箱5启动驱动电机6、旋转电机2461和水泵,在通过顶端的进料口3向其中添加糙米,使用者此时可以通过两侧的可视窗31对加入的量进行观察,糙米再通过进料口3进入箱体2内之后,驱动电机6带动输料轴62向末端输送,而当糙米运动至尾端时,第一水分检测器51对糙米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反馈至控制箱5内的处理器中,处理器作用于水泵,向前端喷头41和后端喷头42输送水,此时糙米会通过底端的空隙28落入抛光装置24中的底板242上,由于旋转电机2461开始工作,旋转电机2461带动转动轴2462进行旋转,转动轴2462末端设置的转块2465旋转时,带动整个抛光装置24小幅度的上下振动,而底端的喷头结构将水雾化之后,降在底板242上的糙米上,由于糙米在底板242上为悬空状态,所以雾化后的水蒸气可以短时间内包裹住糙米,由于一直在底板242上振动,表面上的灰尘会随着水通过孔槽2421下渗,最后由液体出口27排出装置本体1之外,而在多组底板242上振动之后的糙米会通过出料口245和下料口26,最后由使用者收集,而在此过程中,第二水分检测器52可以底板242表面上的糙米进行再次检测,并反馈至控制箱5中的处理器,若低于预定值,则前端喷头41会加速喷射,若高于预定值,则会减小喷射,底座25两端的弹簧244可以减小噪音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