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

一种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以及用于连杆大头孔倒角处理的镗床,所述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竖板、驱动板、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定位座筒以及驱动气缸,所述定位座筒相对镗床的转轴设在定位竖板上,所述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设在定位座筒中,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的内端从定位座筒中伸出用于对连杆大头孔进行定位,所述驱动板铰接在定位竖板的外侧,驱动板的一端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外端铰接相连,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对应驱动板的另一端设置。发动机连杆定位操作及其简便,大幅提高了倒角加工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208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航天汽车连杆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48453.2

  • 发明设计人 李志;

    申请日2020-12-09

  • 分类号B23D79/00(20060101);B23Q3/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07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永生

  • 地址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新芜区经济开发区纬二路125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3:4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连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的大头端的大头孔端部需要进行倒角处理,连杆大头孔目前多是通过镗床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前需要通过夹具对发动机连杆进行定位;现有多是通过多个夹具配合对发动机连杆进行定位,连杆定位操作繁琐,安装和取下连杆操作不便,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以达到连杆定位操作简便,大幅提高了倒角加工效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以及用于连杆大头孔倒角处理的镗床,所述镗床的转轴上设有倒角刀具,所述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和倒角刀具相对设置,所述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竖板、驱动板、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定位座筒以及驱动气缸,所述定位座筒相对镗床的转轴设在定位竖板上,所述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设在定位座筒中,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的内端从定位座筒中伸出用于对连杆大头孔进行定位,所述驱动板铰接在定位竖板的外侧,驱动板的一端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外端铰接相连,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对应驱动板的另一端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竖板的内侧位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的正下方设有用于支撑连杆小头的连杆小头支撑座。

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座,所述镗床设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和定位竖板之间设有用于吸走铁屑的废屑吸口,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废屑吸口形成负压的风机。

所述定位竖板的外侧靠定位座筒设有铰接支撑杆,所述驱动板通过销轴铰接在铰接支撑杆外端上,驱动板的上端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外端活动相连,驱动板的下端对应活塞杆端部,并在定位竖板的外侧对应驱动板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驱动板行程的限位块。

所述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包括胀杆和设在定位套筒内端的端部胀套,所述胀杆位于端部胀套和定位套筒中,所述胀杆的一端对应端部胀套部分为外大内小的锥形杆部,胀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螺杆,螺杆与驱动板上端活动相连。

所述底板上设有转盘,所述定位竖板和驱动气缸均设在转盘上,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转盘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弧形齿条。

所述连杆小头支撑座的上侧设有与连杆小头端外形相适配的连杆小头端仿形凹槽。

所述底板上设有废屑收集桶,废屑收集桶与废屑吸口相连通,所述风机位于废屑收集桶的上方,废屑收集桶的侧面设有可打开的侧门。

所述螺杆的外端部设有螺帽,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有U型开口槽,所述螺杆位于开口槽内。

所述端部胀套和定位套筒为一体结构,端部胀套的内壁上设有与胀杆锥形部分相适配的锥面,端部胀套上沿定位座筒的轴向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为条形开口,所述开口槽为沿端部胀套圆周均匀设置的一组,端部胀套上的开口槽的槽底为圆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将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套在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上控制驱动气缸工作即可完成连杆定位,驱动气缸缩回即可从定位头上取下连杆,发动机连杆定位操作及其简便,大幅提高了倒角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杆大头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支撑座、3.镗床、4.倒角刀具、5.废屑吸口、6.风机、7.转盘、8.定位竖板、9.定位座筒、10.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101.定位套筒、102.端部胀套、103.胀杆、11.连杆小头支撑座、12.驱动板、13.铰接支撑杆、14.驱动气缸、15.驱动杆、1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在底板上的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以及用于连杆大头孔倒角处理的镗床3,镗床的转轴上设有倒角刀具4,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和倒角刀具相对设置。

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竖板8、驱动板12、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10、定位座筒9以及驱动气缸14,定位座筒9相对镗床的转轴设在定位竖板上,所述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设在定位座筒中,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的内端从定位座筒中伸出用于对连杆大头孔进行定位,驱动板铰接在定位竖板的外侧,驱动板12的一端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外端铰接相连,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对应驱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活塞杆为驱动杆15。

定位竖板的内侧位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的正下方设有用于支撑连杆小头的连杆小头支撑座11。进一步的,连杆小头支撑座的上侧设有与连杆小头端外形相适配的连杆小头端仿形凹槽,连杆的大头孔套在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上,连杆小头端通过连杆小头端仿形凹槽进行支撑定位,定位操作简便。

底板上设有支撑座2,所述镗床设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和定位竖板之间设有用于吸走铁屑的废屑吸口5,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废屑吸口形成负压的风机6。进一步的,底板1上设有废屑收集桶,废屑收集桶与废屑吸口相连通,所述风机位于废屑收集桶的上方,废屑收集桶的侧面设有可打开的侧门。加工产生的废屑直接通过吸口吸入废屑收集桶中,避免堆积需要工人定时清理,节约了劳动成本。

定位竖板的外侧靠定位座筒设有铰接支撑杆13,驱动板通过销轴铰接在铰接支撑杆外端上,驱动板的上端与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外端活动相连,驱动板的下端对应活塞杆端部,并在定位竖板的外侧对应驱动板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驱动板行程的限位块16。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驱动板的下端,驱动板的上端拉动膨胀定位头,膨胀定位头的内端外胀对连杆的大头孔进行定位,通过限位块对拉动行程进行限位,安全可靠。

底板上设有转盘7,定位竖板和驱动气缸均设在转盘上,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转盘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弧形齿条。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旋转90度,连杆的上料和下料过程中避开刀具进行操作,便捷并且安全可靠;可以做到不停机进行操作。

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包括胀杆103和设在定位套筒101内端的端部胀套102,胀杆位于端部胀套和定位套筒中,所述胀杆的一端对应端部胀套部分为外大内小的锥形杆部,胀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螺杆,螺杆与驱动板上端活动相连。螺杆的外端部设有螺帽,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有U型开口槽,所述螺杆位于开口槽内。

端部胀套102和定位套筒为一体结构,端部胀套的内壁上设有与胀杆锥形部分相适配的锥面,端部胀套上沿定位座筒的轴向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为条形开口,所述开口槽为沿端部胀套圆周均匀设置的一组,端部胀套上的开口槽的槽底为圆孔;通过拉动胀杆使端部胀套均匀外胀对连杆大头孔进行定位,胀杆回缩通过端部胀套自身结构回位,连杆可直接取下,操作极其简便。

本发明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倒角加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将发动机连杆大头孔套在连杆大头孔膨胀定位头上控制驱动气缸工作即可完成连杆定位,驱动气缸缩回即可从定位头上取下连杆,发动机连杆定位操作及其简便,大幅提高了倒角加工效率。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