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

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

摘要

本申请提出了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用于与用户智能表计及管理者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还与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包括台区线损在线计算、台区线损异常原因研判、台区异常信息推送在内的通信;移动终端包括分支移动表计、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及现场校验核查设备。通过借助云端服务器、采集系统及营销系统进行程序性预研判,运用已经模块化的常见异常辨别方法对用户采集信息进行遍历,定位异常用户。对于无法预研判的异常台区,利用分支移动表计采用二分法的方式进行快速现场智能排查,避免重复性和盲目性的排查工作,且能最大化节约时间并能精准定位台区中的异常区段。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故障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所对线损不达标台区的管理主要通过系统研判、管理者经验或者现场排查等手段来解决,但实际中常常存在借助以上方法始终查找不出台区线损异常点的情况。由于台区用户和接线分支较多,且供电网络中尚无针对台区分支线的线损计算系统,针对这种复杂的异常台区,各站所的主要对策是进行大量遍历式重复性排查,而盲目性排查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往收效也甚微,导致台区线损长时间无法恢复正常。供电管理系统研判能力欠缺,现场排查效率太低,为进一步提升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尽可能降低供电企业电能损耗,电力管理企业迫切需要一个高效、智能、便捷、精确的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申请提出了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借助云端服务器通过采集系统及营销系统进行程序性预研判,避免重复性和盲目性的排查工作。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

云端服务器,用于与用户智能表计及管理者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还与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包括台区线损在线计算、台区线损异常原因研判、台区异常信息推送在内的通信;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分支移动表计、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及现场校验核查设备,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如果经云端服务器研判定位能够到异常用户时,将异常用户信息下发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指导台区经理现场处理,并能接收台区经理处理结果在营销系统中对用户档案信息进行变更。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云端服务器向移动终端下发系统异常信息;

移动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反馈现场处理信息及分支用户编组信息,用户智能表计能向采集系统定时发送1小时采集电量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所述分支移动表计用于台区分支功率测量,通过钳形电流互感器和鳄鱼线夹进行三相电流电压及零线电位采样。

可选的,所述分支移动表计还具有泄露电流监测功能,用于监测由于用户偷电、供电设备泄漏电流、不同台区互联带来的电能损耗。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所述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指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推送的包括异常台区信息、异常研判信息、分支1小时线路线损率信息,同时将台区经理反馈的现场处理结果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令云端服务器对营销系统中异常用户信息更改;

所述台区经理手持终端还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扫描表计条形码对分支用户表计与分支移动表计进行编组,待编组完成后将编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令云端服务器按照编组信息定时从采集系统同步召测编组表计1小时用电数据,实现分支1小时线损率计算或实时计算。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所述现场校验核查设备包括现场校表仪、漏电监测仪、电流表等,分别用表计走字不准校对、泄漏电流排查定位、电流测量。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所述采集系统用于用户智能表计及分支移动表计电量信息采集,以备云端服务器线损计算调取。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所述营销系统用于用户档案信管理,云端服务器计算台区线损、编组分支线损率计算时,配合采集系统筛选出同一台区用户及指定编组用户电量信息,进行台区线损率及编组分支线损率计算。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借助云端服务器通过采集系统及营销系统进行程序性预研判,运用已经模块化的常见异常辨别方法对用户采集信息进行遍历,定位异常用户。对于无法预研判的异常台区,利用分支移动表计采用二分法的方式进行快速现场智能排查,避免重复性和盲目性的排查工作,且能最大化节约时间并能精准定位台区中的异常区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改进LSTM的电力设备状态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研判流程;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系统实施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现场排查处理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研判+智能排查”相结合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可进行异常原因智能研判,即云端服务器通过采集系统及营销系统进行程序性预研判,运用已经模块化的常见异常辨别方法对用户采集信息进行遍历,定位异常用户。对于无法预研判的异常台区,利用分支移动表计采用二分法的方式进行快速现场智能排查,避免重复性和盲目性的排查工作,且能最大化节约时间并能精准定位台区中的异常区段。

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智能研判排查的台区线损异常区间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系统包括:

云端服务器,用于与用户智能表计及管理者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还与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包括台区线损在线计算、台区线损异常原因研判、台区异常信息推送在内的通信;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分支移动表计、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及现场校验核查设备,

在实施中,系统辅助工具包括三种移动终端,分别为用于分支线损率计算的分支移动表计、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下发异常台区信息及云端服务器研判结果的台区经理手持终端、用于现场表计校验及漏电排查的现场校验核查设备。

分支移动表计指用于台区分支功率测量的辅助表计,该表计通过钳形电流互感器和鳄鱼线夹进行三相电流电压及零线电位采样,具备便携接入的能力,能够在不停电条件下实现接入、摘除,具备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三相功率因数、单项有功功率、三相泄漏电流监测、无线通讯、掉电保持等能力,并且采集系统能与其实现1小时电量采集及实时召测功能,以便云端服务器对其所在分支实现分支1小时线损率定时计算或实时计算。

所述分支1小时线损率指分支移动表计、该分支编组内用户表计同一1小时时段内电量差值与该时段分支移动表计电量变化的比值。当该分支1小时线损率大于正常线损率上限时,则该分支存在异常点,服务器会及时将分支线损异常信息下发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便立即排查偷电等异常信息。

另外,该表计具有泄露电流监测功能,主要用于由于用户偷电、供电设备泄漏电流、不同台区互联等带来的电能损耗。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如果经云端服务器研判定位能够到异常用户时,将异常用户信息下发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指导台区经理现场处理,并能接收台区经理处理结果在营销系统中对用户档案信息进行变更。

云端服务器向移动终端下发系统异常信息;

移动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反馈现场处理信息及分支用户编组信息,用户智能表计能向采集系统定时发送1小时采集电量信息。

在实施中,依托于图1给出的具体结构,这里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智能研判方法流程示意图。系统云端服务器依托采集系统电量信息及营销系统用户档案信息对各台区线损进行遍历计算,筛选出线损异常台区或潜在异常台区(线损率在6%以上台区,具体值由管理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定)执行图2智能研判流程。通过智能研判筛选出疑似度较高的用户,初步定位异常用户,并将智能研判结果信息发送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备参考。智能研判系统依据云端服务器线损率计算结果或管理人员设定,选出线损不达标或潜在不达标台区。

对选定的线损不达标台区或潜在不达标台区进行初步研判。判断该台区是否存在采集数据缺失、是否为小电量台区等常见简单异常因素,以判别是否为表计采集数据缺失、光伏数据漏算、小电量台区设备损耗等原因引起线损异常。若是,则直接将研判信息反馈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若否,则进行下一步。

对于初步研判结果为“否”的台区,依据台区近N日用电明细进一步研判。首先分别对用户近N日用电量及台区近N日线损电量前后两日依次做差,得到近N日台区用户电量相邻两日波动值和近N日线损电量相邻两日波动值。

用近N日线损电量波动值分别与每个用户近N日电量波动值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筛选出相关系数较高的用户。相关系数处于区间[-1,1],相似度的绝对值越大则用户疑似度越高,相关系数为正则反应用户存在表计超容量、接线错误、表计慢走等类型异常,相关系数为负则反应用户存在偷电、表计快走、户变不对应等类型异常。通常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8认为高度疑似,相关系数绝对值处于区间[0.5,0.8)认为中度疑似,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5认为低疑似度。

将筛选出来相关系数较高的用户信息下发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备现场参考。

(2)现场智能排查流程图如图3所示,台区经理依据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接收到的智能研判信息进行现场处理,并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反馈系统正确研判且已处理的异常台区信息,以便服务器对用户档案信息进行修改或异常原因统计。对于云端服务器无法研判或研判信息有误的台区则进行现场智能排查处理。

(3)现场智能排查中为避免重复性工作,尽可能节约时间成本,对每个分支线路采用二分法进行检测,逐步缩小异常范围。处理接线图如图4所示,台区经理根据需要将分支移动表计分别安装在本台区不同分支指定位置,并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扫描表计条形码对分支移动表计及该分支中分支移动表计后用户表计进行编组,以图4中Ⅰ号分支为例,即将“Ⅰ分支移动表计1”与用户1、2、3、……K(K为非0自然数)表计及“Ⅰ分支移动表计2”编组,“Ⅰ分支移动表计2”与用户表计K+1、K+2、……、2K-1、2K(若台区用户数为奇数,则终点为2K-1)表计编组。

(4)编组完成后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将编组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则依据编组信息及营销系统用户台账信息,借助采集系统每隔1小时采集编组内各表计(用户表计+分支移动表计)电量及分支移动表计泄漏电流值,并计算每个编组区段每1小时的分支线损率,并将分支1小时线损率和泄露电流值及时下发至台区经理手持终端,以备查询。若某一编组区段1小时线损率或泄露电流值大于规定值,则定位线损异常点在此区间或此区间存在因电流泄漏造成电能损耗的情况,并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发送提醒,对该编组区段进行再编组排查。如:Ⅰ分支移动表计2所在的编组区段的线损率大于a%或泄漏电流大于b安培(b为泄漏电流允许上限),则可锁定异常点在“K+1、K+2……2K”中,对该区段再次采用二分法检测,逐步缩小范围至用户数小于N(N为非零自然数,可根据实际台区情况和所在供电所的人员情况来确定)。若某区段累计M(M由管理人员设定,可理解为持续监测时长)小时分支线损率及泄露电流值均无异常,则认为该分支不存在异常。

(5)本实施例中N取12,当排查至编组区段不大于12时,停止使用二分法检测。定位到线损异常区段后,台区经理通过现场校验核查设备进行该区段的表计校验、泄漏电流排查或偷电排查。异常处理后则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反馈异常处理信息,以便服务器对用户档案信息进行修改或异常原因统计,异常处理结束。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系统中:

所述采集系统用于用户智能表计及分支移动表计电量信息采集,以备云端服务器线损计算调取。所述营销系统用于用户档案信管理,云端服务器计算台区线损、编组分支线损率计算时,配合采集系统筛选出同一台区用户及指定编组用户电量信息,进行台区线损率及编组分支线损率计算。

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指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推送的异常台区信息、异常研判信息、分支1小时线路线损率信息的手持智能设备。该设备还将台区经理反馈的现场处理结果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便云端服务器对营销系统中异常用户信息更改。除此以外,台区经理手持终端还具备扫描编组功能及撤销编组功能,通过台区经理手持终端扫描表计条形码能够实现分支用户表计与分支移动表计编组,待编组完成后将编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便云端服务器按照编组信息定时从采集系统同步召测编组表计1小时用电数据,实现分支1小时线损率计算或实时计算。经排查该分支不存在异常或异常处理完毕时撤销编组信息,避免采集系统频繁召测。

所述现场校验核查设备主要包括现场校表仪、漏电监测仪、电流表等,分别用表计走字不准校对、泄漏电流排查定位、电流测量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