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

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有底座、支撑件以及调节件,所述的支撑件摆动设置在底座的一端处,所述的调节件支撑在底座和支撑件之间,且调节件能够伸缩设置,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柔性垫,所述的柔性垫连接在底座的一端处,且柔性垫和底座朝向相背的方向延伸。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其能够保证X线摄影的效果,稳定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33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59036.5

  • 发明设计人 曹国全;陈晓;李双全;闻彩云;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A61B6/04(20060101);A61B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11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庭辉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0:4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的左/右斜位X线摄影是X线检查中常见的投照体位,腰椎的左/右斜位X线摄影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病人保持一个与支撑床面间呈45度左右夹角的倾斜躺姿,保证病人的腰椎部分位于X线的照射范围内,具体的角度由于不同病人之间体型的差异,存在一定的浮动,并且由于病人自身腰椎部分存在一定的病变,做出并维持这样斜位躺姿存在较大的困难,对此,现有技术的做法通常是为病人提供一个腰部靠枕来辅助病人摆位,但是依靠腰部靠枕辅助摆位的方式,一方面由于腰枕的高度的固定,而不同病人之间存在体型的差异,因此需要病人自身进行一定的调整,并在之后维持一个比较紧绷的状态,腰枕能够提供的辅助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存在由于腰枕变形、侧滑等的原因,导致后续成像的效果并不好,甚至需要进行多次的摄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其能够保证X线摄影的效果,稳定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包括有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有底座、支撑件以及调节件,所述的支撑件摆动设置在底座的一端处,所述的调节件支撑在底座和支撑件之间,且调节件能够伸缩设置,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柔性垫,所述的柔性垫连接在底座的一端处,且柔性垫和底座朝向相背的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支撑组件包括的底座、摆动设置在底座一端处的支撑件以及位于底座和支撑件之间提供支撑的调节件,且调节件能够伸缩设置,底座放置在支撑床面上,通过促使调节件进行伸缩并提供支撑,使支撑件与床面之间形成不同的支撑角度,更好的应对不同病人之间由于体型存在差异的问题,使病人的腰椎部分处于X射线照射范围内,保证成像的效果;而将定位组件包括的柔性垫同时连接在底座的一端处,病人在X线摄影之前,可以侧躺在柔性垫处,利用病人自身的重力,为支撑组件提供一个拉力,防止病人侧靠在支撑件上时,导致支撑组件整体侧滑的情况发生,保证X线摄影的稳定性。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有连接杆和横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底座上,横杆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处,所述的连接杆和横杆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

通过进一步设置,在连接杆和横杆对人体提供支撑时,由连接杆和横杆之间形成一个让位空间,避免支撑件对腰椎的成像形成干扰,同时由于支撑件通过其让位空间避开了人体的腰椎部分,能够让支撑件选材的空间更加的大,如将碳纤维材料更换成钢材,极大的降低成本。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包括有凹槽,所述的支撑件连接于凹槽靠近开口的内壁处,且支撑件能够摆动至容置于凹槽中。

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底座上同样开设一个凹槽,一方面能够通过凹槽部分避开病人腰椎部分,避免对腰椎的成像的干扰,且选材的空间更大,如将碳纤维材料更换成钢材,极大的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支撑件能够摆动至容置于凹槽中的设置,能够闲置的情况下,将支撑件转入其中,减少占地空间,便于运输、收纳。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包括有第一边沿,所述凹槽的底部由第一边沿构成,所述的第一边沿对应支撑件摆动的上方端面处设置有凸台,所述的调节件铰接在凸台上。

通过进一步设置,将调节件铰接在位于第一边沿的凸台上,一方面,调节件位于构成凹槽底部的第一边沿处,支撑件位于靠近凹槽开口处,使得底座、调节件以及支撑件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在将支撑件转动进入凹槽的过程中,避免调节件和支撑件两者之间发生相互干扰,便于收纳。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件包括有支杆和转动套,所述的转动套套接在支杆上,且转动套与支杆的结合面之间形成螺纹配合。

通过进一步设置,支杆和转动套之间相互套接的同时并螺接配合,在单独转动支杆/转动套的过程中,由两者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形成调节件整体的伸/缩。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杆上设置有铰接部和插销,所述的支杆为两个,所述的转动套设置在两个支杆之间,且两个支杆的螺纹反向设置,两个支杆分别为其一支杆和另一支杆,其一支杆铰接于凸台处,另一支杆包括有插设在铰接部中的头部,所述的铰接部和头部之间形成有通孔,所述的插销呈圆柱状,且插销可拆卸的穿设在通孔中。

通过进一步设置,转动套套设在两个设置反向螺纹的支杆上,在对转动套进行转动时,两个支杆能够朝向相互远离/靠近的方向运动,同时的伸长/缩短,有效的减小转动套需要转动的量,简化操作,而两个支杆中,其一支杆铰接在凸台处,另一支杆通过自身的头部和呈圆柱状且可拆卸的插销,形成另一支杆铰接于横杆的铰接部处,并能够通过拆卸插销,解除两者的连接,便于收纳。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杆包括有套接配合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顶块,所述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之间限位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边沿包括有第三杆部、第四杆部以及锁止组件,所述的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之间限位滑动配合,所述的锁止组件用于构成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的定位,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有用于解除其对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定位的按压部,且按压部位于顶块的运动路径上。

通过进一步设置,横杆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的限位滑动配合;第一边沿的第三杆部、第四杆部之间的限位滑动配合,使得支撑组件能够对应病人体型的不同,进行一个侧向的拉长或缩短,能够更好的应对不同体型病人辅助摆位的需求;通过第一边沿上锁止组件的设置,能够构成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的定位,而支撑件本身铰接于凹槽中靠近开口处,本身便受到第一边沿长度的限位,因此,能够保证支撑组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锁止组件包括有用于解除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定位的按压部,且按压部位于顶块的运动路径上,当支撑件摆动至一定的位置时,支撑件上的顶块能够对按压部形成按压,此时,横杆和第一边沿可以进行伸长/缩短。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有弹性件、卡块以及若干卡槽,所述的卡块和卡槽分别设置在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上,所述的若干卡槽沿第四杆部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卡块能够伸至卡槽中与之形成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卡块与按压部联动设置,所述的弹性件抵接在第三杆部和卡块/按压部之间。

通过进一步设置,由于卡块能够伸至卡槽中与之形成对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的卡接配合,且所述的卡块与按压部联动设置,从而通过按压部受到按压与否,形成/解除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之间的定位;而抵接在第三杆部和卡块/按压部之间的弹性件能够在按压部未受卡块推顶时卡块自行复位;将卡槽设置呈若干个,且若干卡槽沿第四杆部的长度方向排布,保证第一边沿伸长/缩短至不同长度时的定位。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包括有第二边沿,所述的支撑件和柔性垫均连接在第二边沿上,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弹性垫层,所述的弹性垫层设置在第二边沿的下方。

通过进一步设置,设置伸至第二边沿下方的弹性垫层,一方面伸入底座下方面的弹性垫层部分,能够增加定位组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弹性垫层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在支撑组件和病人相互接触的时候,为两者提供一个缓冲,增加稳定性和舒适度。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垫上设置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真空吸盘。

通过进一步设置,真空吸盘吸附在床面上,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支撑组件在受力后侧移情况,进一步的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收纳状态的俯视图;

其中:支撑组件1;底座11;凹槽111;第一边沿112;凸台1121;第三杆部1122;第四杆部1123;第二环状突起1124;第二边沿113;支撑件12;连接杆121;横杆122;铰接部1221;插销1222;第一杆部1223;第二杆部1224;顶块1225;第一环状突起1226;让位空间123;调节件13;支杆131;其一支杆131a;另一支杆131b;头部131b1;转动套132;定位组件2;柔性垫21;弹性垫层22;真空吸盘23;通孔3;锁止组件4;按压部41;弹性件42;卡块43;卡槽4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用于腰椎斜位X线摄影的辅助摆位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包括有支撑组件1和定位组件2,所述的支撑组件1包括有底座11、支撑件12以及调节件13,所述的支撑件12摆动设置在底座11的一端处,所述的调节件13支撑在底座11和支撑件12之间,且调节件13能够伸缩设置,所述的定位组件2包括有柔性垫21,所述的柔性垫21连接在底座11的一端处,且柔性垫21和底座11朝向相背的方向延伸。所述的支撑件12包括有连接杆121和横杆122,所述的连接杆121一端铰接在底座11上,横杆122设置在连接杆121的另一端处,所述的连接杆121和横杆122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1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杆为两个,所述的横杆连接在两个连接杆之间,使横杆和两个连接杆之间呈现一个U字形。所述的底座11包括有凹槽111,所述的支撑件12连接于凹槽111靠近开口的内壁处,且支撑件12能够摆动至容置于凹槽111中。所述的底座11包括有第一边沿112,所述凹槽111的底部由第一边沿112构成,所述的第一边沿112对应支撑件12摆动的上方端面处设置有凸台1121,所述的调节件13铰接在凸台1121上。所述的调节件13包括有支杆131和转动套132,所述的转动套132套接在支杆131上,且转动套132与支杆131的结合面之间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的横杆122上设置有铰接部1221和插销1222,所述的支杆131为两个,所述的转动套132设置在两个支杆131之间,且两个支杆131的螺纹反向设置,两个支杆131分别为其一支杆131a和另一支杆131b,其一支杆131a铰接于凸台1121处,另一支杆131b包括有插设在铰接部1221中的头部131b1,所述的铰接部1221和头部131b1之间形成有通孔3,所述的插销1222呈圆柱状,且插销1222可拆卸的穿设在通孔3中。当然,在所述的其一的支杆131a或另一支杆131b上也可以设置对应两者与转动套总长度的标识;或是换算成随两个支杆131伸缩对应到支撑件12倾斜角度的标识,便于调整,所述的转动套132外部也可以设置若干沿支杆131长度延伸的凸筋,保证对转动套132进行操作时的手感。所述的横杆122包括有套接配合的第一杆部1223、第二杆部1224和顶块1225,所述的第一杆部1223和第二杆部1224之间限位滑动配合,所述的限位滑动至两者能够在限定的范围内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杆部1223和第二杆部1224之间的限位滑动配合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一杆部1223和第二杆部1224上的两个第一环状突起1226之间的抵接配合达成,所述的第一边沿112包括有第三杆部1122、第四杆部1123以及锁止组件4,所述的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之间限位滑动配合,所述的限位滑动至两者能够在限定的范围内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之间的限位滑动配合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上的两个第二环状突起1124之间的抵接配合达成,所述的锁止组件4用于构成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的定位,所述的锁止组件4包括有用于解除其对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定位的按压部41,且按压部位于顶块的运动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按压部41设置在将支撑件12收拢至凹槽111处时顶块1225的位置的上方处,也就是说,在支撑件完全收拢时,锁止组件4保持对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的定位,而在需要拉伸时,微抬支撑件,促使顶块1225对按压部41形成按压,所述的第一杆部1223、第二杆部1224和第三杆部1122、第四杆部1123的能够伸缩长度一致,并且处于病人体型的差异的考虑,需要保持至少30cm至60cm的可调范围。所述的锁止组件4包括有弹性件42、卡块43以及若干卡槽44,所述的卡块43和卡槽44分别设置在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上,所述的若干卡槽44沿第四杆部1123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卡块43能够伸至卡槽44中与之形成第三杆部1122和第四杆部1123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卡块43与按压部41联动设置,所述的弹性件42抵接在第三杆部1122和卡块43/按压部4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块43和按压部41一体设置,且第三杆部1122上设置有可供两者滑动伸缩的活动槽,所述的弹性件42为弹簧。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卡块43与按压部41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三杆部1122的两端处,为了防止按压部41受到顶块1225的压力回缩的时候,发生倾斜,可以通过活动槽对应卡块43和按压部41处的形状,始终与两者保持贴合,形成一个导向的配合。所述的底座11包括有第二边沿113,所述的支撑件12和柔性垫21均连接在第二边沿113上,所述的定位组件2包括有弹性垫层22,所述的弹性垫层22设置在第二边沿113的下方。所述柔性垫21上设置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真空吸盘23。

以上实例,只是本发明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