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

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急停按钮、通风口,主体的前端设有急停按钮,通风口位于主体的侧端,主体包括导辊、导风装置、冷风管、风机,导风装置包括底板、活动槽、复位弹簧、侧板、卡块,侧板包括导风板、导风块、卡合轴,导风块包括导风体、固定座、通气槽、分流块,本发明利用在侧板的端面设置与侧板底端之间的夹角为45度的导风板,使得气流冲击导风板,能够气流统一往一个方向进行流动,让气流从通风口中排出,避免带有热量的气流滞留于主体的内部造成影响薄膜冷却的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62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田兆壮;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60879.2

  • 发明设计人 田兆壮;

    申请日2020-11-27

  • 分类号B29C35/16(20060101);B29L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37000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麻纺路3号SOHO创享国际9层6号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0:4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聚丙烯薄膜具有强度高、刚性好、透明、光泽度高等特点且无嗅、无味、无色、无毒,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易进行真空镀铝,可以涂布PVDC,从而提高其热封性、阻隔性和印刷的附着力,而在薄膜的生产中,会有大量的热量附着在薄膜本体中,从而需要将薄膜进行降温,否则薄膜受到温度的影响会出现褶皱或者是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在对薄膜进行降温的时候,由于冷风垂直向下与薄膜进行接触,使得带走热量的气流会往薄膜的两端进行流动,导致带有热量的气流置于冷却设备中,造成气流的余温影响薄膜降温效果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急停按钮、通风口,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急停按钮,所述通风口位于主体的侧端,所述主体包括导辊、导风装置、冷风管、风机,所述导辊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主体的内部前后端,所述导风装置水平安装在两个导辊之间,所述冷风管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主体的顶部两端,所述风机安装在通风口的内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底板、活动槽、复位弹簧、侧板、卡块,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活动槽,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活动槽的内端,所述侧板卡合于活动槽中,所述卡块嵌固在侧板的底端,且与活动槽相卡合,所述复位弹簧与卡块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导风板、导风块、卡合轴,所述导风板的上端面设有导风块,所述导风块设有五个以上,且呈横向进行排列,所述卡合轴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于导风板的两端,所述导风块与侧板底端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块包括导风体、固定座、通气槽、分流块,所述导风体的底端嵌固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嵌固于侧板的端面,所述通气槽设有三个,且横向排列于导风块的端面,所述分流块设置在通气槽的内部,所述通气槽的端口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导流板、导向槽、集风块,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端口由外端向内端逐渐缩小,所述集风块设置在导向槽的前端,所述集风块的上端面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包括凸起块、摆动板、拉伸弹簧,所述凸起块设有两个,且横向排列于导向槽的前端,所述拉伸弹簧嵌固在摆动板的后端,所述凸起块的端面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板包括转孔、通孔、集气块,所述转孔设置在摆动板的上端,所述通孔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摆动板的端面,所述集气块嵌固在摆动板的底部,所述通孔的宽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在侧板的端面设置与侧板底端之间的夹角为45度的导风板,使得气流冲击导风板,能够气流统一往一个方向进行流动,让气流从通风口中排出,避免带有热量的气流滞留于主体的内部造成影响薄膜冷却的情况。

2.本发明利用由外端向内端逐渐缩小的导向槽,让气流从导向槽的前端流进去,再从导向槽的后端流出,能够保持气流的流向,使得气流统一从通风口中流出,避免气流滞留在主体中造成影响薄膜冷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生产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风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风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底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导向槽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摆动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急停按钮2、通风口3、导辊11、导风装置12、冷风管13、风机14、底板121、活动槽122、复位弹簧123、侧板124、卡块125、导风板a1、导风块a2、卡合轴a3、导风体a21、固定座a22、通气槽a23、分流块a24、导流板b1、导向槽b2、集风块b3、凸起块b21、摆动板b22、拉伸弹簧b23、转孔c1、通孔c2、集气块c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结构包括主体1、急停按钮2、通风口3,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急停按钮2,所述通风口3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主体1包括导辊11、导风装置12、冷风管13、风机14,所述导辊11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前后端,所述导风装置12水平安装在两个导辊11之间,所述冷风管13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两端,所述风机14安装在通风口3的内端。

所述导风装置12包括底板121、活动槽122、复位弹簧123、侧板124、卡块125,所述底板121的两端设有活动槽122,所述复位弹簧123安装在活动槽122的内端,所述侧板124卡合于活动槽122中,所述卡块125嵌固在侧板124的底端,且与活动槽122相卡合,所述复位弹簧123与卡块125活动配合,有利于通过复位弹簧123复位带动卡块125旋转,使得侧板124受到气流的冲击,以倾斜的夹角将气流导向薄膜的底端,使得薄膜能够充分进行冷却。

所述侧板124包括导风板a1、导风块a2、卡合轴a3,所述导风板a1的上端面设有导风块a2,所述导风块a2设有五个以上,且呈横向进行排列,所述卡合轴a3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于导风板a1的两端,所述导风块a2与侧板124底端之间的夹角为45度,有利于让气流冲击导风板a1,使得气流统一往一个方向进行流动。

所述导风块a2包括导风体a21、固定座a22、通气槽a23、分流块a24,所述导风体a21的底端嵌固有固定座a22,所述固定座a22嵌固于侧板124的端面,所述通气槽a23设有三个,且横向排列于导风块a2的端面,所述分流块a24设置在通气槽a23的内部,所述通气槽a23的端口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有利于让通气槽a23将气流往后进行导向。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热量混在气流中,滞留于主体1的内部造成影响薄膜冷却的情况,利用在两个导辊11之间设置导风装置12,并且让侧板124与复位弹簧123活动配合,能够让通过复位弹簧123复位带动卡块125旋转,使得侧板124受到气流的冲击,以倾斜的夹角将气流导向薄膜的底端,使得薄膜能够充分进行冷却,再利用将导风块a2设置为与侧板124底端之间的夹角为45度,使得气流冲击导风板a1,能够气流统一往一个方向进行流动,最后将通气槽a23的端口设置为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使得通气槽a23可以将气流往后进行导向,使得进入到主体1内部的气流能够统一流向从通风口3中排出,避免带有热量的气流滞留于主体1的内部造成影响薄膜冷却的情况。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图8,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所述底板121包括导流板b1、导向槽b2、集风块b3,所述导流板b1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b2,所述导向槽b2的端口由外端向内端逐渐缩小,所述集风块b3设置在导向槽b2的前端,所述集风块b3的上端面为圆弧状,有利于将气流集中往导向槽b2进行导向。

所述导向槽b2包括凸起块b21、摆动板b22、拉伸弹簧b23,所述凸起块b21设有两个,且横向排列于导向槽b2的前端,所述拉伸弹簧b23嵌固在摆动板b22的后端,所述凸起块b21的端面为圆弧状,有利于将气流集中往导向槽b2的后端进行导向,从而统一气流的流向,避免带有热量的气流滞留在主体1的内部。

所述摆动板b22包括转孔c1、通孔c2、集气块c3,所述转孔c1设置在摆动板b22的上端,所述通孔c2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摆动板b22的端面,所述集气块c3嵌固在摆动板b22的底部,所述通孔c2的宽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有利于将气流集中往后端进行导向。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在导流板b1的上端设置导向槽b2,并且将上端面为圆弧状的集风块b3设置在导向槽b2的前端,能够将气流集中往导向槽b2进行导向,再利用将凸起块b21的端面设置为圆弧状,能够让气流集中往导向槽b2的后端进行导向,从而统一气流的流向,最后利用拉伸弹簧b23与摆动板b22活动配合,让摆动板b22对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气流从宽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通孔c2流过,将气流集中往后端进行导向,避免带有热量的气流滞留在主体1的内部,加快薄膜的冷却速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