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和系统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和系统

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和识别对象名称;获取包含有识别对象的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生成数据包,发送至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现场图片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进行对比,获取识别对象的客户号;云端服务器将客户号、识别对象名称、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传输至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根据客户号和识别对象名称从数据库中获取识别对象的业务信息,并以提醒信息的方式发送至设备所在网点的终端设备;基于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本发明通过在网点布放人脸识别设备识别客户,通知营销人员接待客户,营销人员通过终端设备查询客户信息资料,进行针对性业务推送和营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9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89490.8

  • 申请日2020-12-16

  • 分类号G06Q40/02(20120101);G06K9/00(20060101);G06F16/53(20190101);G08B6/00(20060101);G08B21/24(20060101);G08B25/10(20060101);H04L29/08(20060101);H04W4/14(20090101);H04W4/30(20180101);H04W4/80(20180101);

  • 代理机构44379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梁永健

  •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德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国泰南路3号保利商贸中心6座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9:0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银行客户到行率越来越低,网点对贵宾客户的把控正面临挑战,一方面银行营销人员由于众多的事务占据了大部分精力,真正用来维护客户的时间少;另一方面,大量有价值的客户搁置或冷落,常出现贵宾客户到场后,营销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没有精准维护营销,错失客户到场的良好时机。如何帮助营销人员开拓及维护客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在网点布放人脸识别设备,当贵宾客户进入网点后,人脸识别设备能立刻识别客户,然后通过短信或震动手环等方式通知相关网点营销人员接待客户,同时营销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即时查询该到场贵宾客户信息资料,进行针对性业务推送和营销。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云端服务器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和识别对象名称;

使用人脸识别设备获取包含有识别对象的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生成数据包,发送至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接收并解析数据包获得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进行对比,获取识别对象的客户号;

云端服务器将客户号、识别对象名称、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通过TCP/IP套节字传输至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所述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根据客户号和识别对象名称从数据库中获取识别对象的业务信息,并以提醒信息的方式发送至设备所在网点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

优选的,所述提醒信息包括识别对象的贵宾等级、当前业务信息和当前停留区域,当前业务信息包括识别对象当前已办理的业务名称和尚未办理的业务名称。

优选的,每个网点均设置有多个人脸识别设备,每个人脸识别设备设置有识别区域,每个识别区域按照编号进行划分,当人脸识别设备获取到识别对象在其识别区域停留超过预设时长,将当前识别区域标记为当前停留区域。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提醒信息并查看识别对象的所有信息;

还包括震动手环,所述震动手环通过蓝牙关联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提醒信息后,触发所述震动手环进行震动提醒;

包括根据识别对象的贵宾等级设置所述震动手环的震动时长与震动频率。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登录查看识别对象的所有信息,获取当前终端设备的当前登录对象的数据,判断当前登录对象是否拥有当前识别对象的管户权,若是,则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明细信息,若否,则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基础信息。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人脸识别模块、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预存储模块,所述预存储模块用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和识别对象名称;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识别对象的现场图片;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现场图片、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生成数据包,并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进行对比,获取识别对象的客户号;

所述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用于根据客户号和识别对象名称从数据库中获取识别对象的业务信息,并以提醒信息的方式发送至设备所在网点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基于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停留区域判断单元,所述停留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识别对象在识别区域的停留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是,则将当前识别区域标记为当前停留区域;

每个识别区域按照编号进行划分。

优选的,还包括震动手环,所述震动手环通过蓝牙关联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根据识别对象的贵宾等级设置所述震动手环的震动时长与震动频率;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提醒信息后,触发所述震动手环进行震动提醒。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管户权判断模块,所述管户权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设备的当前登录对象是否拥有当前识别对象的管户权,若是则开放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明细信息的权限,若否,则开放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基础信息的权限。

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在网点布放人脸识别设备,当贵宾客户进入网点后,人脸识别设备能立刻识别客户,然后通过短信或震动手环等方式通知相关网点营销人员接待客户,同时营销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即时查询该到场贵宾客户信息资料,进行针对性业务推送和营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云端服务器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和识别对象名称;

使用人脸识别设备获取包含有识别对象的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生成数据包,发送至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接收并解析数据包获得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进行对比,获取识别对象的客户号;

云端服务器将客户号、识别对象名称、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通过TCP/IP套节字传输至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所述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根据客户号和识别对象名称从数据库中获取识别对象的业务信息,并以提醒信息的方式发送至设备所在网点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银行客户到行率越来越低,网点对贵宾客户的把控正面临挑战,一方面银行营销人员由于众多的事务占据了大部分精力,真正用来维护客户的时间少;另一方面,大量有价值的客户搁置或冷落,常出现贵宾客户到场后,营销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没有精准维护营销,错失客户到场的良好时机。如何帮助营销人员开拓及维护客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方法,具体的,预先在云端服务器存储识别对象图像文件和识别对象名称,识别对象可以是银行的VIP贵宾客户,当客户到达银行的网点之后,利用人脸识别设备,如摄像头等设备,抓拍客户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抓拍设备所在的网点和抓拍时间生成数据包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包后,解析获得里面的数据,并将抓拍的现场图片与预存的识别对象图像文件进行比对,匹配得到该客户的客户号;

接着云端服务器将客户号、客户名称,客户所在网点和抓拍时间(即客户到达网点的时间)传输到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由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根据上述数据从数据库中查询获取该客户的业务信息,然后通过提醒信息的方式发送至客户当前所在的网点,这里可以是通过以短信的形式给网点的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的手机号码进行提醒,客户经理等负责人在接收到短信后,其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等)会根据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方便负责人跟进客户并进行业务营销;

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基于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终端设备上安装有业务软件,负责人在收到提醒信息后,登录业务软件,进一步查询该客户的详细业务信息,业务软件根据该客户现有的业务信息自动生成营销推送业务,如该客户未办理哪些业务,存在办理哪些业务的需求,以此推送相关的业务。

优选的,所述提醒信息包括识别对象的贵宾等级、当前业务信息和当前停留区域,当前业务信息包括识别对象当前已办理的业务名称和尚未办理的业务名称。

在本实施例中,提醒信息可以是短信,如采用如下短信模版进行提醒:您好!星级为4星的贵宾客户XXX到访,请做好接待工作!客户业务:贷款√,网银√,掌银√,基金√,保险√,理财√,国债√,贷记卡。

优选的,每个网点均设置有多个人脸识别设备,每个人脸识别设备设置有识别区域,每个识别区域按照编号进行划分,当人脸识别设备获取到识别对象在其识别区域停留超过预设时长,将当前识别区域标记为当前停留区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银行网点均配置有多台人脸识别摄像头,每台人脸识别摄像头均有其自身的识别区域,这些识别区域通过编号的形式进行划分,保证网点每个角落均可拍摄识别到客户,同时,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可以获取到该客户在识别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如果该客户在某一识别区域停留时长超过该识别区域的预设时长,则说明该客户目前正停留在该识别区域,将该识别区域标记为当前停留区域;

进一步的,人脸识别设备获取到识别对象在其识别区域停留超过预设时长,可以是通过设置周期性拍摄来实现,如第一次拍摄获得客户在A识别区域停留,1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拍摄获得该客户仍在A识别区域停留,则该客户在A识别区域停留超过1分钟,将A识别区域标记为该客户当前停留区域,方便网点的负责人能够迅速找到该客户,为其进行服务。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提醒信息并查看识别对象的所有信息;

还包括震动手环,所述震动手环通过蓝牙关联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提醒信息后,触发所述震动手环进行震动提醒;

包括根据识别对象的贵宾等级设置所述震动手环的震动时长与震动频率。

进一步的,由于银行网点的办理事务较多,当负责人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等在接收到提醒信息,负责人由于事务繁忙,不清楚有提醒信息的到来,因此很容易出现遗漏的情况,因此本申请还通过设置震动手环,网点的负责人通过佩戴震动手环,当负责人的手机在接收到提醒信息后,触发震动手环,通过震动手环来提醒负责人;

更进一步的,按照网点抓拍的客户的VIP等级来设置震动手环的震动时长和震动频率,如该客户的VIP等级较高,那么震动手环的震动时长可以设置为较长,震动频率可以设置为急促震动,以此来提醒负责人当前客户的重要性。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登录查看识别对象的所有信息,获取当前终端设备的当前登录对象的数据,判断当前登录对象是否拥有当前识别对象的管户权,若是,则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明细信息,若否,则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基础信息。

上述提及可以在终端设备上安装有业务软件,负责人在收到提醒信息后,登录业务软件,进一步查询该客户的详细业务信息,若是该客户之前在其他银行网点办理了业务,此次在另一个银行网点办理业务,那么该网点的负责人并非是该客户的管护经理,即该网点的负责人并未拥有该客户的管户权,则该网点的负责人仅拥有查看该客户的基础信息的权限,基础信息可以是客户姓名、管户网点、客户等级(05/04/03)、网银归属网点、掌银归属网点、渠道类信息(网银、掌银、手机信使、贷记卡、保管箱、基金定投)、金融资产信息(为保护客户信息,不显示具体金额,以饼图显示,仅显示比例),若是该网点负责人拥有该客户的管护权,那么可以查看该客户的明细信息,明细信息可以是客户详细金融资产的明细信息。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业务跟进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云端服务器、人脸识别模块、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预存储模块,所述预存储模块用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和识别对象名称;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识别对象的现场图片;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现场图片、设备所在网点和获取时间生成数据包,并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现场图片,将现场图片与预存识别对象图像文件进行对比,获取识别对象的客户号;

所述数据平台前置服务器用于根据客户号和识别对象名称从数据库中获取识别对象的业务信息,并以提醒信息的方式发送至设备所在网点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基于提醒信息生成营销推送业务。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停留区域判断单元,所述停留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识别对象在识别区域的停留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是,则将当前识别区域标记为当前停留区域;

每个识别区域按照编号进行划分。

优选的,还包括震动手环,所述震动手环通过蓝牙关联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根据识别对象的贵宾等级设置所述震动手环的震动时长与震动频率;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提醒信息后,触发所述震动手环进行震动提醒。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管户权判断模块,所述管户权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设备的当前登录对象是否拥有当前识别对象的管户权,若是则开放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明细信息的权限,若否,则开放当前登录对象可查询当前识别对象的基础信息的权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