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酮咯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药物中的应用

酮咯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酮咯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微小残留内异灶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和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于术前运用酮咯酸治疗,证明了酮咯酸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病灶重量,改善内异症引起的疼痛症状,同时延缓术后复发内异灶的病变进展,具体表现为上皮‑间质转化(EMT),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和平滑肌化生(SMM)减慢,血管生成减少以及与复发相关指标的表达下降。本发明操作便捷,且酮咯酸作为临床常用止痛药,其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且费用低廉,经动物实验证实本方法具有良好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5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64751.8

  • 发明设计人 陈旖珊;郭孙伟;刘惜时;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A61K31/407(20060101);A61P15/00(20060101);A61P2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5001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魏珊珊

  •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9:0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酮咯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药物中的应用,药物化学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及肌层以外的部位,其具有侵袭性、易播散种植、复发的特点,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等为主要症状。手术是公认的治疗内异症有效方法,手术能够切除病灶、减轻疼痛并改善生育能力,但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文献报道,40-50%的患者在初次手术后五年内复发,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手术。而重复手术会大大增加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卵巢早衰、器官损伤、盆腔粘连等风险。因此,降低内异症术后复发率是改善内异症治疗效果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对于减少内异症复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但均存在一些弊端:1、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如GnRH-a、口服避孕药等,其疗效并不乐观,且长时间的用药方案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如长期GnRH-a治疗可导致低雌激素症状、骨质疏松、不规则出血等,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同时停药易复发,长期用药也增加了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2、根治性手术或手术联合子宫内膜切除术:当仅适用于已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同时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如何降低内异症术后复发率,已成为一个棘手且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可有效、简便地降低内异症的复发率。

酮咯酸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经常用作镇痛药并降低应激反应。术前给予酮咯酸目的在于:通过早期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和/或通过促进炎症消退,抑制病变细胞休眠逃逸和复发。特别是酮咯酸可激发T细胞免疫,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COX-1)/血栓烷A2(TXA2)途径,阻断促炎反应、加速炎症消退。同时酮咯酸在镇静、镇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于阿片类镇痛药,具有出色的安全性。但目前仍没有针对酮咯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效果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酮咯酸的新应用,用于预防或治疗内异症的术后复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酮咯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酮咯酸使用剂量范围是15-120mg/kg。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是将酮咯酸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药物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酮咯酸根据剂量需要,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包括但不限于以注射液、口服液、片剂、溶液剂、冻干粉针、胶囊剂、颗粒剂、薄膜包衣片、软膏剂、栓剂形式存在。

进一步的,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卵巢内膜样囊肿,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其他脏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子宫腺肌症。

进一步的,是术前应用酮咯酸,单独使用或和围术期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进一步的,是术前应用酮咯酸可缓解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导致的疼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术前单独应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酮咯酸,可显著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内异症的术后复发,同时缓解因复发导致的疼痛。与传统的术后长期干预方案相比,术前运用酮咯酸治疗这一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社会医疗资源及成本,对探求更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动物实验数据有力表明,术前应用酮咯酸可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风险。表现为显著降低的复发病灶重量、明显改善的疼痛症状,以及复发病灶病程的明显延缓。

3、术前应用酮咯酸可减缓术后复发内异症病灶的发展进程,表现为上皮-间质转化(EMT),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和平滑肌化生(SMM)减慢,血管生成减少以及与复发相关指标的表达下降。

附图说明

图1(A)为小鼠腹腔内的内异症病灶,(B)为构建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的小鼠模型中术后复发的内异症病灶;

图2(A)为小鼠腹腔内的内异症病灶,(B)为构建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的小鼠模型中术后复发的内异症病灶;

图3(A)在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中,酮咯酸组小鼠术后3周复发内异症病灶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B)在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中,酮咯酸组小鼠术后4周复发内异症病灶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图4(A)在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中,酮咯酸组小鼠术后3周热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B)在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中,酮咯酸组小鼠术后4周热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

图5显示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The incomplete excisionmodle)及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The spillage anddissemination modle)的代表性免疫组化染色图。其中分别显示E-cadherin、孕激素受体B亚型(PR-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p65)、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在对照组和酮咯酸组复发病灶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Masson染色情况,均为400倍镜下所见,标尺为50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验一:术前应用酮咯酸对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的作用

通过构建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的小鼠模型,观察本发明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作用。

1.实验动物和分组:24只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酮咯酸组。

2.动物模型建立及给药:小鼠采用注射建模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模前一周起开始给供体小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建模时处死供体小鼠,将供体小鼠子宫纵行剪开后剪碎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混悬液,注射至受体小鼠腹腔。受体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和酮咯酸组。小鼠建模2周后在麻醉下行经腹内异灶切除术。在术前24h及2h两组小鼠均接受2次灌胃治疗:酮咯酸组予酮咯酸氨丁三醇(7.5mg/kg),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术中选择性切除腹腔内的内异症病灶,使残留病灶不超过2个,最大直径小于0.5mm,构建内异症微小残留病灶致术后复发的小鼠模型。术后3周处死小鼠评估腹腔内异症病灶复发情况,病灶称重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于建模前、术前、处死前分别评估小鼠热板时间。

3.结果:所有小鼠的腹腔内均有内异症病灶复发,可散在于大网膜、脏壁腹膜、肠系膜等处,呈水泡样(图1B)。酮咯酸组小鼠术后复发病灶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图3A),热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图4A),复发病灶中血管生成、粘附、纤维化等相关免疫组化指标,E-cadherin、孕激素受体B亚型(PR-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图5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p65)、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图5A),同时反映病灶纤维化程度的Masson染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图5A)。结果说明,术前使用酮咯酸灌胃治疗能够减少因微小残留病灶导致的内异症术后复发。

实验二:术前应用酮咯酸对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的作用

通过构建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的小鼠模型,观察本发明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作用。

1.实验动物和分组:20只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酮咯酸组。

2.动物模型建立及给药:小鼠采用注射建模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模前一周起开始给供体小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建模时处死供体小鼠,将供体小鼠子宫纵行剪开后剪碎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混悬液,注射至受体小鼠腹腔。受体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和酮咯酸组。小鼠建模2周后在麻醉下行经腹内异灶切除术。在术前24h及2h两组小鼠均接受2次灌胃治疗:酮咯酸组予酮咯酸氨丁三醇(7.5mg/kg),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术中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内异灶,选取术中切除的该小鼠的2枚直径约0.5mm病变组织剪碎,加生理盐水配至100μl,将其中的50μl注射于小鼠的左下腹腔,构建内异症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致术后复发小鼠模型。术后4周处死小鼠评估腹腔内异症病灶复发情况,病灶称重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于建模前、术前、处死前分别评估小鼠热板时间。

3.结果:所有小鼠的腹腔内均有内异症病灶复发,可散在于大网膜、脏壁腹膜、肠系膜等处,呈水泡样(图2B)。酮咯酸组小鼠术后复发病灶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图3B)。热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图4B),复发病灶中血管生成、粘附、纤维化等相关免疫组化指标,E-cadherin、孕激素受体B亚型(PR-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图5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p65)、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图5B),同时反映病灶纤维化程度的Masson染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图5B)。结果说明,术前使用酮咯酸灌胃治疗能够减少因内异症病变细胞溢出及播散种植导致的内异症术后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