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功率6000W数字功放的电源电路系统

一种大功率6000W数字功放的电源电路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6000W数字功放的电源电路系统,电源采用PFC和半桥开关电源技术,电源采用过流过压保护。本发明的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接到交流电输入,整流出来的直流进入到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后为电源控制电路、PFC电路、半桥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电源控制电路通电后控制软开关启动电路,接通主电源线路。本发明的输入电源采用软开关设计,利用弱电流控制输入强电部分,通过继电器短路其冲击电流保护的组件,使在大功率工作时避免额外的无用功率损耗,电源驱动芯片供电使用反激式开关电源供电,在大功率工作时使电源驱动芯片稳定工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11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精恒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03444.6

  • 发明设计人 杨明龙;

    申请日2020-12-30

  • 分类号H04R9/02(20060101);H04R9/06(20060101);H02M7/219(20060101);H02M1/42(20070101);H02M1/36(20070101);

  • 代理机构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谭一兵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神山工业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7: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放装置,具体来说,特别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音频设备PFC大功率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音响功放在生活中应用很广,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其作用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带动音箱的扬声器发出声音,此时稳定且良好的电源对于专业功放设备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功放一般用于会议,演出,厅,堂,场,馆的扩音,功率需要做的足够大,改设计上以输出功率大,保护电路完善,良好的散热为主。由于考虑功率、阻抗、失真、动态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控制调节功能,线路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也各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电源采用PFC和半桥开关电源技术,电源采用过流过压保护。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大功率6000W数字功放的电源电路系统,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功率6000W数字功放的电源电路系统,包含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接到交流电输入,整流出来的直流进入到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后为电源控制电路、PFC电路、半桥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电源控制电路通电后控制软开关启动电路,接通主电源线路;

交流电输入到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经过手动闭合软开关电路启动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得到电源后接通软开关启动电路,交流电通过开机冲击电流保护电路、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PFC电路,然后到达半桥开关电源电路,经过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升压输出主电源和各个辅助电源。

进一步,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接到交流输入,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通过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接到电源控制电路,软开关启动电路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源控制电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连接软开关启动电路,软开关启动电路输出端依次通过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PFC电路后接到半桥开关电源电路,半桥开关电源电路输入端连接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半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端连接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输出端连接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接到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接到直流输出。

进一步,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经过整流滤波后驱动半桥开关电源电路的三极管Q3和三极管Q12,随后软开关启动电路的继电器RY2线圈通电闭合,将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上的电阻R3、R4和热敏电阻PR1短路,减少损耗;

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感应出来的电压是以主电源负压为基准,通过整流滤波后稳压得到+12V/-VCC的电压,直流输出给其它电路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包含:PNP三极管Q15,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二极管D29、D30、D31、D32构成桥堆整流电路桥,二极管D29、D30、D31、D32组成桥臂电路,桥臂的一个对角连接PNP三极管Q15发射极E,桥臂的另一个对角连接极性电容C156负极;PNP三极管Q15发射极E连接极性电容C155正极,极性电容C155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56正极,极性电容C156正极接地,极性电容C156负极接到电源-85V;PNP三极管Q15的发射极E和基极B之间并联电阻R123A、R123B、R124A、R124B;PNP三极管Q15基极B通过R51后接到电源+85V;

极性电容C155上并联电阻R92、发光二极管D63,发光二极管D63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156上并联电阻R93、发光二极管D62,发光二极管D62负极接到电源-85V;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的变压器T2次级绕组出来的电源通过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中的桥堆整流电路桥(二极管D29、D30、D31、D32),再经过极性电容C155、极性电容C156滤波后得到正负主电压,通过在正主电压(电源+85V)上串联电阻R123~R124(由并联的电阻R123A、R123B、R124A、R124B组成),使用PNP三极管Q15检测其电阻上边的压降来检测所带负载的大小;当负载过重时,PNP三极管Q15导通,PNP三极管Q15集电极C通过电阻R90、二极管D6正极-负极、电阻R29接到(到达)NPN三极管Q16基极B,NPN三极管Q16基极B经过电容C105后接地,NPN三极管Q16集电极C接到电源+12V,NPN三极管Q16发射极E经过二极管D55正极-负极、电阻R95接到LIMIT端,提供一个触发型号给压缩电路,通过压缩输入的信号来降低输出。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使用图腾柱驱动方式驱动电源MOS管,在驱动电阻上并联快速二极管,在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上并联快速二极管和RC吸收电路,在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并联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PFC电路由PFC驱动芯片U8通过图腾柱方式驱动两个并联NMOS管(NMOS管Q4、NMOS管Q5),PFC驱动芯片U8引脚3经过电阻R1、并联电阻R11~R18后接到NMOS管Q4、NMOS管Q5的源极S;PFC驱动芯片U8引脚4经过电阻R64、电阻R63、电感L2后接到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D;NMOS管Q4、NMOS管Q5的源极S接地,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D通过二极管BD2正极-负极后接到VCC;NMOS管Q4的栅极G和源极S上并联电阻R21,NMOS管Q5的栅极G和源极S上并联电阻R22;

PFC驱动芯片U8引脚7通过电阻R10后接到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的NPN三极管Q2发射极E,NPN三极管Q2集电极C接到+15V-PRI端(即PFC驱动芯片U8引脚7通过电阻R10、NPN三极管Q2接到+15V-PRI端),PFC驱动芯片U8引脚8接到NPN三极管Q1基极B和PNP三极管Q14基极B;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14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14发射极通过驱动电阻R19后接到NMOS管Q4栅极G,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14发射极通过驱动电阻R20后接到NMOS管Q5栅极G。

进一步,驱动电阻R19和驱动电阻R20分别并联有快速二极管D18和快速二极管D19,快速二极管D18正极接到NMOS管Q4栅极G,快速二极管D19正极接到NMOS管Q5栅极G;在NMOS管Q4、NMOS管Q5的栅极G和源极S上分别并联电阻R21和电阻R22,在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D和源极S上分别并联电容C16和电容C17,电阻R11~R18并联后连接到NMOS管Q4源极S和NMOS管Q5源极S,电阻R11~R18并联充当NMOS管Q4和NMOS管Q5短路保护,NMOS管Q4漏极D和NMOS管Q5漏极D连接快速二极管BD2正极,快速二极管BD2负极接到VCC,电阻R24和电容C20串联后并联在快速二极管BD2上;NMOS管Q5源极S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半桥开关电源电路采用图腾柱方式推动MOS管,驱动芯片U7引脚2和引脚3连接到+15V-PRI,采用小功率开关电源供电,驱动芯片U7引脚14通过二极管D21负极-正极接到+15V-PRI,源驱动芯片U7引脚14通过并联的电容C52和电容C53后与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2连接,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3通过电阻R38与NPN三极管Q8基极和PNP三极管Q7基极相连,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3通过电阻R43接到光耦U2引脚1,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1通过电阻R37接到NPN三极管Q9基极和PNP三极管Q6基极,NPN三极管Q9基极和PNP三极管Q6基极通过电阻R44接到光耦U3的引脚1,NPN三极管Q8和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NPN三极管Q8和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通过两个并联的驱动电阻R41和驱动电阻R42后接到NMOS管Q10的栅极,快速二极管D22并联在驱动电阻R41和驱动电阻R42上,电阻R48并联在NMOS管Q10栅极和源极之间,快速二极管D27和一RC吸收电路(电阻R54串联电容C57)并联在NMOS管Q10漏极和源极之间。

进一步,NPN三极管Q9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6发射极相连,PN三极管Q9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6发射极通过并联的驱动电阻R39和驱动电阻R40后接到NMOS管Q11栅极,快速二极管D23并联在驱动电阻R39和驱动电阻R40上,电阻R47并联在NMOS管Q11的栅极和源极上,快速二极管D28和另一RC吸收电路(电阻R55串联电容C58)并联在NMOS管Q11的漏极和源极上,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8、引脚9接地;

变压器T2主绕组J4端接到高频变压器T1引脚4,高频变压器T1引脚2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C61和电容C62后回到主电压的中心点(CEN),高频变压器T1次级通过桥式整流后的电压接到比较器U5A引脚3上,比较器U5A引脚1接到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主电源整流滤波后的正电压串联电阻,通过三极管Q15检测电阻上的压降,当电源的负载过高时,通过三级管Q15驱动三级管Q16提供信号给压缩电路,将输入的信号压缩,避免输出失真。

本发明的输入电源采用软开关设计,利用弱电流控制输入强电部分,在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处理开机冲击电流时,电源启动正常后,通过继电器短路其冲击电流保护的组件,使在大功率工作时避免额外的无用功率损耗,电源驱动芯片供电使用反激式开关电源供电,在大功率工作时使电源驱动芯片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A所示为本发明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2B所示为本发明软开关启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C所示为本发明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PFC电路的电路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半桥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电源控制电路03,软开关启动电路04,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PFC电路07,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09,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10,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11,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本发明原理框图参见附图1,本发明包含: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输入端接到交流输入,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输出端通过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接到电源控制电路03,软开关启动电路04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源控制电路03,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连接软开关启动电路04,软开关启动电路04输出端依次通过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PFC电路07接到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输入端连接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输出端连接,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09输出端连接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10、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11、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12,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10输出端接到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11、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12输出端接到直流输出;

交流输入(交流电输入)到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经过手动闭合软开关电路04启动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电源控制电路03得到电源后接通软开关启动电路04的继电器,交流电通过开机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PFC电路07后升压,然后到达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经过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09输出主电源和各个辅助电源。

进一步,交流电输入首先经过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整流出来的直流进入到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输出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后为电源控制电路03、PFC电路07、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供电,电源控制电路03通电后控制软开关启动电路04,接通主电源线路。

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参见附图5,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包含:PNP三极管Q15,PNP三极管Q15发射极E连接极性电容C155正极、二极管D29负极、二极管D31负极,极性电容C155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56正极,极性电容C156正极接地,极性电容C156负极接到电源-85V;PNP三极管Q15的发射极E和基极B之间并联电阻R123A、R123B、R124A、R124B;PNP三极管Q15基极B通过R51后接到电源+85V;

极性电容C155上并联电阻R92、发光二极管D63,发光二极管D63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156上并联电阻R93、发光二极管D62,发光二极管D62负极接到电源-85V;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的变压器T2次级绕组出来的电源通过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中的桥堆整流电路桥(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D29、D30、D31、D32),再经过极性电容C155、极性电容C156滤波后得到正负主电压,通过在正主电压(电源+85V)上串联电阻R123~R124(由并联的电阻R123A、R123B、R124A、R124B组成),使用PNP三极管Q15检测其电阻上边的压降来检测所带负载的大小;当负载过重时,PNP三极管Q15导通,PNP三极管Q15集电极C通过电阻R90、二极管D6正极-负极、电阻R29接到(到达)NPN三极管Q16基极B,NPN三极管Q16基极B经过电容C105后接地,NPN三极管Q16集电极C接到电源+12V,NPN三极管Q16发射极E经过二极管D55正极-负极、电阻R95接到LIMIT端,提供一个触发型号给压缩电路,通过压缩输入的信号来降低输出。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使用图腾柱驱动方式驱动电源MOS管,在驱动电阻上并联快速二极管,在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上并联快速二极管和RC吸收电路,在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并联电阻。

交流电源进来先经过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到达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其驱动光耦IC1启动后,在变压器T3的次级整流滤波得到VCC-PRI电压,经过稳压得到+15V-PRI和+5VP的电压,+5VP的电压为电源控制电路03供电,其控制芯片获得电源后控制软开关启动电路04的继电器RY1闭合,交流电通过继电器RY1到达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PFC电路07,然后到达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变压器隔离输出电路09升压,经过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11整流滤波后得到主电压和其辅助电源;

辅助电源1整流滤波电路10经过整流滤波后驱动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的三极管Q3和三极管Q12,随后软开关启动电路04的继电器RY2线圈通电闭合,将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上的电阻R3、R4和热敏电阻PR1短路,减少损耗;

辅助电源2整流滤波电路12感应出来的电压是以主电源负压为基准,通过整流滤波后稳压得到+12V/-VCC的电压,直流输出给其它电路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电源采用软开关设计,利用弱电流控制输入强电部分,在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处理开机冲击电流时,电源启动正常后,通过继电器短路其冲击电流保护的组件,使在大功率工作时避免额外的无用功率损耗,电源驱动芯片供电使用反激式开关电源供电,在大功率工作时使电源驱动芯片稳定工作。

电源启动方式见附图2A、附图2B、附图2C,包括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电源控制电路03、软开关启动电路04。交流电输入到达接插口J16引脚1和引脚3,通过排线座连线到达接插口J15,到达保险丝F1和热敏电阻PR2后,进入第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1的桥式整流滤波桥BD1,桥式整流滤波桥BD1中的D20为气体放电管。当使用在110VAC电压段的时候,接入电源为220VAC时,气体放电管D20会动作拉断保险丝F1,起到保护作用;当插接口CN3连接的开关闭合时,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启动,在变压器T3的次级端通过整流滤波稳压后得到VCC-PRI、+15V-PRI和+5VP三个电压,变压器T3次级绕组经二极管D42正极-负极、电容C102后接地,变压器T3次级绕组经二极管D42正极-负极、电容C102整流滤波,变压器T3次级绕组经过二极管D42正极-负极、电阻R88和发光二极管D53正极-负极后接地,发光二极管D53起到指示作用。

二极管D42负极接到稳压管D54负极,稳压管D54正极通过电阻R89接到光耦IC1引脚1,光耦IC1引脚5与二极管D41负极连接,二极管D41正极连接变压器T3引脚4,光耦IC1引脚4与反激式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0引脚4连接,用作于反馈,其中+5VP电压为电源控制电路03的电源控制芯片U15供电,随后电源控制芯片U15引脚5通过三极管Q18,控制软开关启动电路04的继电器RY1的闭合,交流电通过继电器RY1后到达开关冲击电流保护电路05的电阻R3、电阻R4和热敏电阻PR1,到达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整流桥D11的引脚1-2、引脚3-4、引脚1-3、引脚2-4用电容并联。

PFC电路07参见附图3,PFC电路07由PFC驱动芯片U8通过图腾柱方式驱动两个并联NMOS管(NMOS管Q4、NMOS管Q5),PFC驱动芯片U8引脚3经过电阻R1、电阻R11~R18后接到NMOS管Q4、NMOS管Q5的源极S;PFC驱动芯片U8引脚4经过电阻R64、电阻R63、电感L2后接到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D;NMOS管Q4、NMOS管Q5的源极S接地,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D通过二极管BD2正极-负极后接到VCC;NMOS管Q4的栅极G和源极S上并联电阻R21,NMOS管Q5的栅极G和源极S上并联电阻R22。

PFC驱动芯片U8通电启动后,由PFC驱动芯片U8引脚8输出,采用图腾柱方式推动PFC的MOS管,电阻R188和发光二极管D56做指示作用,电阻R11~R18充当PFC的NMOS管Q4、NMOS管Q5的短路保护,在其驱动电阻上各并联了快速二极管D18、D19,在NMOS管Q4、NMOS管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分别并联电阻R21和电阻R22,在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分别并联电容C16和电容C17,在其整流的快速二极管BD2并联RC吸收电路的电阻R24和电容C20。

PFC驱动芯片U8引脚7通过电阻R10后接到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中的NPN三极管Q2发射极E,NPN三极管Q2集电极C接到+15V-PRI端(即PFC驱动芯片U8引脚7通过电阻R10、NPN三极管Q2接到+15V-PRI端),PFC驱动芯片U8引脚8接到NPN三极管Q1基极B和PNP三极管Q14基极B;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14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14发射极通过驱动电阻R19后接到NMOS管Q4栅极G,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14发射极通过驱动电阻R20后接到NMOS管Q5栅极G。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阻R19和驱动电阻R20分别并联有快速二极管D18和快速二极管D19,快速二极管D18正极接到NMOS管Q4栅极G,快速二极管D19正极接到NMOS管Q5栅极G;在NMOS管Q4、NMOS管Q5的栅极G和源极S上分别并联电阻R21和电阻R22,在NMOS管Q4、NMOS管Q5的漏极D和源极S上分别并联电容C16和电容C17,电阻R11~R18并联后连接到NMOS管Q4源极S和NMOS管Q5源极S,电阻R11~R18并联充当NMOS管Q4和NMOS管Q5短路保护,NMOS管Q4漏极D和NMOS管Q5漏极D连接快速二极管BD2正极,快速二极管BD2负极接到VCC,电阻R24和电容C20串联后并联在快速二极管BD2上;NMOS管Q5源极S接地。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参见附图4,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采用图腾柱方式推动MOS管,驱动芯片U7引脚2和引脚3连接到+15V-PRI,采用小功率开关电源供电,驱动芯片U7引脚14通过二极管D21负极-正极接到+15V-PRI,源驱动芯片U7引脚14通过并联的电容C52和电容C53后与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2连接,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3通过电阻R38与NPN三极管Q8基极和PNP三极管Q7基极相连,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3通过电阻R43接到光耦U2引脚1,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1通过电阻R37接到NPN三极管Q9基极和PNP三极管Q6基极,NPN三极管Q9基极和PNP三极管Q6基极通过电阻R44接到光耦U3的引脚1,NPN三极管Q8和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NPN三极管Q8和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通过两个并联的驱动电阻R41和驱动电阻R42后接到NMOS管Q10的栅极,快速二极管D22并联在驱动电阻R41和驱动电阻R42上,电阻R48并联在NMOS管Q10栅极和源极之间,快速二极管D27和RC吸收电路(串联的电阻R54、电容C57组成)并联在NMOS管Q10漏极和源极之间。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有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直流保护,采用温控开关实现热保护自动关机,功率限制,打嗝保护,降温自启动,Reset保护,上电复位,软件复位,其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2和引脚3由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02供电,大功率输出时使驱动芯片供电稳定,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3和引脚11通过驱动电阻R38、R37驱动图腾柱来间接驱动NMOS管Q10和NMOS管Q11,NMOS管驱动电阻R54、驱动电阻R55分别并联快速二极管D27和快速二极管D28,NMOS管Q10、NMOS管Q1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分别并联快速二极管D27和二极管D28,NMOS管Q10、NMOS管Q1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分别并联RC吸收电路:R54-C57(电阻R54串联电容C57)和R55-C58(电阻R55串联电容C58)。

NMOS管Q10、NMOS管Q11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联电阻R47和电阻R48,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2为输出到变压器T2主绕组J3,并联的电阻R56和电阻R57为电流检测电阻,电流检测电阻连接NMOS管Q11源极,电流检测电阻通过电阻R53、二极管D37正极-负极接到比较器U5A引脚3,比较器U5A引脚1接到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0,实现过流保护。

半桥开关电源电路08上的主变压器T2主绕组J4流经高频变压器T1初级,在高频变压器T1次级整流滤波后通过二极管D39正极-负极接到比较器U5引脚3,实现过压保护;变压器T2次级绕组引脚8整流滤波后为继电器RY2供电,将开机冲击电流保护组件电阻R3、电阻R4、热敏电阻PR1短路,减少大功率时无用功率的损耗。

三极管Q7、三极管Q8基极通过电阻R43接到光耦U2引脚1,光耦U2引脚2接到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2,用于检测电源驱动芯片U7高端驱动,输出结果由光耦U2引脚3经电阻R45接到电源控制芯片U15引脚8;三极管Q6、三极管Q9基极通过电阻R44接到光耦U3引脚1,光耦U3引脚2接地,用于检测电源驱动芯片U7低端驱动,输出结果由光耦U3引脚3经电阻R46接到电源控制芯片U15引脚7,用来监控电源驱动芯片U7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NPN三极管Q9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6发射极相连,PN三极管Q9发射极和PNP三极管Q6发射极通过并联的驱动电阻R39和驱动电阻R40后接到NMOS管Q11栅极,快速二极管D23并联在驱动电阻R39和驱动电阻R40上,电阻R47并联在NMOS管Q11的栅极和源极上,快速二极管D28和另一RC吸收电路(串联的电阻R55、电容C58组成)并联在NMOS管Q11的漏极和源极上,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8、引脚9接地;

变压器T2主绕组J4端接到高频变压器T1引脚4,高频变压器T1引脚2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C61和电容C62后回到主电压的中心点(CEN),高频变压器T1次级通过桥式整流后的电压接到比较器U5A引脚3上,比较器U5A引脚1接到电源驱动芯片U7引脚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电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11主电源整流滤波后的正电压串联电阻,通过第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06上的三极管Q15检测电阻上的压降,当电源的负载过高时,通过三级管Q15驱动三级管Q16提供信号给压缩电路,将输入的信号压缩,避免输出失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