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拖拉机、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及具备该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拖拉机

拖拉机、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及具备该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拖拉机

摘要

爬行变速装置容纳于变速箱的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中,能够抑制变速箱的大型化且能够使爬行变速整体的减速比变高。爬行变速装置(60)具备第1传动齿轮(66)、第1减速齿轮(62)、第2传动齿轮(67)、第2减速齿轮(63)、第3传动齿轮(68)、第3减速齿轮(64)、减速齿轮对(65),前述第1传动齿轮(66)被设置于齿轮变速器(40)的输出轴齿轮(54b),前述第1减速齿轮(62)被在啮合于第1传动齿轮(66)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中转轴(61),前述第2传动齿轮(67)被设置于第1减速齿轮(62),前述第2减速齿轮(63)被在啮合于第2传动齿轮(67)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齿轮变速器(40)的输出轴(43),前述第3传动齿轮(68)被设置于第2减速齿轮(63),前述第3减速齿轮(64)被在啮合于第3传动齿轮(68)的状态下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中转轴(61),前述减速齿轮对(65)被遍及中转轴(61)和输出轴(43)地设置,将中转轴(61)的动力减速后向输出轴(43)传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19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久保田;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58263.9

  • 发明设计人 冈康幸;

    申请日2019-09-02

  • 分类号F16H3/093(20060101);B60K17/06(20060101);B60K17/08(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泽洲;王丽辉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7: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和具备该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拖拉机。

此外,本发明涉及具备变速箱和车轴轴箱的拖拉机,前述变速箱内置有向车轴传递动力的差动机构,前述车轴轴箱借助连结螺栓连结于前述变速箱的横侧部,将前述车轴能够旋转地支承。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1]

作为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有具备齿轮变速器、爬行变速装置、变速箱的行进用传动装置,前述齿轮变速器被输入发动机的动力,将被输入的动力变速后输出,前述爬行变速装置被输入齿轮变速器的输出,将被输入的动力减速后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输出,前述变速箱容纳齿轮变速器及爬行变速装置。

作为这种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爬行变速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爬行变速装置。专利文献1所示的爬行变速装置中,具备与副变速装置的低速用第3齿轮一体设置的爬行输入齿轮、与爬行输入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与减速齿轮并列设置的爬行输出齿轮、与爬行输出齿轮啮合的爬行齿轮。即,低速用第3齿轮的动力在爬行输入齿轮和减速齿轮之间被减速,被减速的动力在爬行输出齿轮和爬行齿轮之间被减速,被从传动轴向后轮差速装置输入。

[背景技术2]

上述拖拉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有具备制动装置的拖拉机,前述制动装置具有制动盘、盘承接部及将制动盘向盘承接部推压操作的旋转凸轮,对车轴进行制动作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7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6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问题1]

相对于[背景技术1]的问题如下所述。

以往的情况下,爬行变速被相对于两个齿轮对进行,所以为了提高爬行变速整体的减速比,需要采用齿轮径大的齿轮,因此变速箱变大。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变速箱的大型化且能够使爬行变速整体的减速比变高的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及拖拉机。

[问题2]

相对于[背景技术2]的问题如下所述。

以往的情况下,制动装置装备于车轴轴箱的内部,施加制动时的制动反作用力施加于支轴轴箱,所以,特别地在需要较强的制动力的大型的拖拉机中,车轴轴箱不得不具备与强制动反作用力对抗的强度,车轴轴箱成本变高。此外,车轴轴箱变重。

本发明提供能够避免车轴轴箱的成本上升、重量上升且具备强制动力的拖拉机。

与[问题1]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拖拉机的行进传动装置具备齿轮变速器、爬行变速装置、变速箱,前述齿轮变速器被输入发动机的动力,将被输入的动力变速后输出,前述爬行变速装置被输入前述齿轮变速器的输出,将被输入的动力减速后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输出,前述变速箱容纳前述齿轮变速器及前述爬行变速装置,在前述齿轮变速器具备输出轴和输出轴齿轮,前述输出轴向前述差动机构传递动力,前述输出轴齿轮被支承于前述输出轴,且能够切换成不能相对旋转地卡合于前述输出轴而向前述输出轴传递动力的传动接通状态和相对于前述输出轴的卡合被解除而切断向前述输出轴的动力传递的传动切断状态,在前述爬行变速装置具备中转轴、第1传动齿轮、第1减速齿轮、第2传动齿轮、第2减速齿轮、第3传动齿轮、第3减速齿轮、减速齿轮对,前述中转轴与前述输出轴平行,前述第1传动齿轮被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于前述输出轴齿轮,前述第1减速齿轮被在啮合于前述第1传动齿轮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前述中转轴,且以比前述第1传动齿轮低的速度旋转,前述第2传动齿轮被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于前述第1减速齿轮,前述第2减速齿轮被在啮合于前述第2传动齿轮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前述输出轴,且以比前述第2传动齿轮低的速度旋转,前述第3传动齿轮被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于前述第2减速齿轮,前述第3减速齿轮被在啮合于前述第3传动齿轮的状态下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前述中转轴,且以比前述第3传动齿轮低的速度旋转,前述减速齿轮对被遍及前述中转轴和前述输出轴地设置,且能够切换成将前述中转轴的动力减速后向前述输出轴传递的传动接通状态和将相对于前述输出轴的动力传递切断的传动切断状态。

根据本结构,输出轴齿轮的动力被第1传动齿轮与第1减速齿轮的齿轮对、第2传动齿轮与第2减速齿轮的齿轮对、第3传动齿轮与第3减速齿轮的齿轮对、及减速齿轮对的共计四对齿轮对进行作为爬行变速整体的爬行变速,即,借助比以往多的齿轮对进行爬行变速,所以即使各齿轮对采用齿轮径比以往小的齿轮,也进行与以往相同的减速比、或者比以往高的减速比的爬行变速。将输出轴有效利用成第2减速齿轮的支轴,所以无需设置用于第2减速齿轮的特别的支轴。

因此,能够抑制变速箱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提高爬行变速整体的减速比,使得能够以极低速度行进。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沿着前述中转轴的轴心的方向上,前述减速齿轮对相对于前述输出轴齿轮位于与前述第1减速齿轮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减速齿轮对和第1减速齿轮分散地配置于相对于输出轴齿轮中转轴的一端侧所处的一侧的变速箱内空间和相对于输出轴齿轮中转轴的另一端侧所处的一侧的变速箱内空间,所以容易将变速箱内的空置空间有效利用为爬行变速装置的设置空间,能够抑制变速箱的大型化。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中转轴被比前述输出轴靠下方地设置,将前述减速齿轮对切换成前述传动接通状态和前述传动切断状态的离合器被遍及前述减速齿轮对中的支承于前述中转轴的传动齿轮、前述中转轴地设置。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离合器配置于变速箱内空间的变速箱底侧部分,所以容易使从变速箱的外部操作离合器的操作构造紧凑。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前进后退切换装置、旋转传动轴、高低速切换装置,前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具有离合器部,前述离合器部被输入前述发动机的动力,将被输入的动力转换成前进动力和后退动力,并且前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分别具有将被转换的前进动力输出的前进输出部和将被转换的后退动力输出的后退输出部,前述旋转传动轴被遍及前述后退输出部和前述齿轮变速器的输入部地设置,将前述后退输出部的动力向前述输入部传递,前述高低速切换装置被遍及前述前进输出部和前述旋转传动轴地设置,能够切换成将前述前进输出部的动力向高速侧变速来向前述旋转传动轴传递的高速传动状态和将前述前进输出部的动力向低速侧变速来向前述旋转传动轴传递的低速传动状态。

根据本结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输出的后退动力未受到高低速切换装置的变速作用地向齿轮变速器输入,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输出的前进动力被以被高低速切换装置向高速侧和低速侧变速的状态向齿轮变速器输入,所以能够改变前进行进时的速度,且能够使能够仅通过进行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切换切换成前进行进和后退行进来行进的传动构造构造简单。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旋转传动轴、前述输入部被同心地设置且被一直线状地设置。

根据本结构,旋转传动轴和输入部以容易连结的位置关系设置,所以能够将旋转传动轴和输入部借助构造简单的连结手段联动连结。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后退输出部被比前述离合器部靠前侧地置,前述前进输出部被比前述离合器部靠后侧地设置。

根据本结构,后退输出部和前进输出部不重叠,所以能够使前进后退切换装置构造简单。

另外的本发明的拖拉机的行进传动装置具备前进后退切换装置、齿轮变速器、旋转传动轴、高低速切换装置,前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被输入发动机的动力,将被输入的动力转换成前进动力和后退动力,且分别具有输出转换的前进动力的前进输出部和输出转换的后退动力的后退输出部,前述齿轮变速器具有被输入动力的输入部,将被向前述输入部输入的动力变速来向行进装置输出,前述旋转传动轴被遍及前述后退输出部和前述输入部地设置,将前述后退输出部的动力向前述输入部传递,前述高低速切换装置被遍及前述前进输出部和前述旋转传动轴地设置,将前述前进输出部输出的动力向高速侧和低速侧变速,将变速的高速侧的动力及变速的低速侧的动力向前述旋转传动轴输出。

根据本结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输出的后退动力被未受到高低速切换装置的变速作用地向齿轮变速器输入,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输出的前进动力被以被高低速切换装置向高速侧和低速侧变速的状态向齿轮变速器输入,所以能够改变前进行进时的速度,且能够使能够仅通过进行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切换切换成前进行进和后退行进来行进的传动构造构造简单。

本发明的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能够应用于拖拉机。

根据具备本发明的拖拉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拖拉机,能够得到抑制拖拉机的大型化且能够以极低速度行进而容易进行作业的拖拉机。

与[问题2]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拖拉机具备变速箱、车轴轴箱、制动装置,前述变速箱内置有向车轴传递动力的差动机构,前述车轴轴箱借助连结螺栓连结于前述变速箱的横侧部,将前述车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前述制动装置具有制动盘、盘承接部及将前述制动盘向前述盘承接部推压操作的旋转凸轮,对前述车轴进行制动作用,前述制动盘、前述盘承接部及前述旋转凸轮被装备于前述变速箱的内部。

根据本结构,施加制动时的制动反作用力作用于变速箱,但具备内置差动机构等的功能的变速箱具备较强的强度,所以能够具备能够抑制施加于车轴轴箱的制动反作用力且能够发挥较强的制动力的制动装置。

因此,能够避免车轴轴箱的强度上升的情况的车轴轴箱的成本上升、重量上升且能够具备较强的制动力。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凸轮操作臂、制动操作件、旋转支轴,前述凸轮操作臂被能够摆动地设置于前述变速箱的内部,将前述旋转凸轮旋转操作,前述制动操作件被能够摆动地设置于前述变速箱的外部,将前述凸轮操作臂摆动操作,前述旋转支轴被能够旋转地装配于前述变速箱的侧壁部的贯通孔,并且连结于前述凸轮操作臂及前述制动操作件,使前述凸轮操作臂及前述制动操作件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述侧壁部,并且将前述凸轮操作臂和前述制动操作件联动连结。

根据本结构,操作制动操作件时,旋转支轴旋转,凸轮操作臂被旋转支轴摆动操作来将旋转凸轮旋转操作,旋转凸轮将制动盘向盘承接部推压操作,所以能够仅通过连结制动踏板的联动杆等的部件在变速箱的外部与制动操作件连结来简单地操作制动装置。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凸台部件,前述凸台部件能够相对旋转地外嵌于前述旋转支轴并且以穿过前述贯通孔的状态固定于前述侧壁部,支承前述旋转支轴,前述凸台部件的前述凸轮操作臂侧部分从前述侧壁部向前述变速箱的内侧突出而与前述凸轮操作臂的基端侧部分抵接。

根据本结构,凸轮操作臂和侧壁部的位置关系借助凸台部件设定成在凸轮操作臂和侧壁部之间产生间隙的位置关系,所以即使侧壁部的内侧面为铸件表面,凸轮操作臂也不受到铸件表面的不良影响地顺畅地摆动,所以即使不将侧壁部的内侧面加工成平滑面、此外即使无法加工也能够使凸轮操作臂顺畅地摆动来将制动装置顺畅地操作。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凸台部件的前述制动操作件侧部分从前述侧壁部向前述变速箱的外侧突出而抵接于前述制动操作件的基端侧部分。

根据本结构,制动操作件与侧壁部的位置关系被凸台部件设定成能够在制动操作件和侧壁部之间产生间隙的位置关系,使与制动操作件连结的联动杆等的部件不与侧壁部接触且容易连结,所以能够将制动操作件不受到侧壁部的阻力地顺畅地摆动操作,且能够将制动的操作系统高效率地组装于制动操作件。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作业口和盖体,前述作业口向前述变速箱的上壁部的与前述凸轮操作臂的上方对应的部位开口,前述盖体将前述作业口开闭。

根据本结构,从变速箱的外部穿过作业口将手、工具放入变速箱内进行相对于凸轮操作臂等的作业,所以容易进行凸轮操作臂等的组装。

本发明的拖拉机具备车体架、制动装置、凸轮操作臂、制动操作件、旋转支轴、凸台部件,前述车体架具备变速箱及车轴轴箱,前述变速箱内置有向车轴传递动力的差动机构,前述车轴轴箱借助连结螺栓连结于前述变速箱的横侧部,将前述车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前述制动装置设置于前述车体架的内部,对前述车轴进行制动作用,前述凸轮操作臂被能够摆动地设置于前述变速箱的内部,将前述制动装置接通切断操作,前述制动操作件被能够摆动地设置于前述变速箱的外部,将前述凸轮操作臂摆动操作,前述旋转支轴能够旋转地装配于前述变速箱的侧壁部的贯通孔并且连结于前述凸轮操作臂及前述制动操作件,使前述凸轮操作臂及前述制动操作件能够摆动地支承前述侧壁部,并且将前述凸轮操作臂和前述制动操作件联动连结,前述凸台部件能够相对旋转地外嵌于前述旋转支轴,并且在穿过前述贯通孔的状态下固定于前述侧壁部,将前述旋转支轴支承,前述凸台部件的前述凸轮操作臂侧部分从前述侧壁部向前述变速箱的内侧突出,抵接于前述凸轮操作臂的基端侧部分,前述凸台部件的前述制动操作件侧部分从前述侧壁部向前述变速箱的外侧突出,抵接于前述制动操作件的基端侧部分。

根据本结构,操作制动操作件时,旋转支轴旋转,凸轮操作臂被旋转支轴摆动操作而将旋转凸轮旋转操作,旋转凸轮将制动盘向盘承接部推压操作,所以能够仅将连结制动踏板的联动杆等的部件在变速箱的外部与制动操作件连结来简单地操作制动装置。

凸轮操作臂和侧壁部的位置关系被凸台部件设定成在凸轮操作臂和侧壁部之间能够产生间隙的位置关系,所以即使侧壁部的内侧面为铸件表面的的状态,凸轮操作臂也会不受到铸件表面的不良影响地顺畅地摆动。制动操作件和侧壁部的位置关系被凸台部件设定成能够在制动操作件和侧壁部之间产生间隙的位置关系,使与制动操作件连结的联动杆等的部件不接触侧壁部且容易连结。

因此,即使使侧壁部的内侧面为铸件表面的状态,也能够得到能够将制动装置顺畅地操作且能够将操作系统的组装作业高效率地进行的拖拉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拖拉机的整体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行进用传动装置的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及高低速切换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齿轮变速器及爬行变速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输入轴、变速器中转轴、输出轴、中转轴及前轮传动轴的配置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具备另外的实施构造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拖拉机的整体的左视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行进用传动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制动装置的纵剖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后侧分割变速箱、凸台部件及旋转支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拖拉机的车体,将图1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车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车体后方”,将箭头U的方向设为“车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车体下方”,将纸面正侧的方向设为“车体左方”,将纸面背侧的方向设为“车体右方”。

如图1所示,拖拉机具备车体,前述车体能够驱动且能够摆动转向地装备有作为行进装置的左右一对前车轮1,且能够驱动地具有作为行进装置的左右一对后车轮2。在车体的前部形成有具有发动机3的动力部4。在车体的后部,形成有驾驶部7,前述驾驶部7具有驾驶座5及将前车轮1转向操作的方向盘6。在车体架8的后部,装备有能够将各种作业装置升降操作地连结的联杆机构9。车体架8由发动机3、与发动机3的后部连结的离合器壳10、前部连结于离合器壳10的变速箱11、从发动机3向前伸出的前轮支承架12构成。

在拖拉机中,犁(未图示)、回转耕耘装置(未图示)经由联杆机构9连结于车体后部,构成乘用型耕地机。前装载装置(未图示)连结于车体前部,构成装载作业机。这样,各种作业机连结于车体,构成各种作业机。在变速箱11的后部,设置有向被连结的作业装置输出发动机3的动力的动力输出轴13。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结构〕

将发动机3的动力向前车轮1及后车轮2传递的行进用传动装置14如图2所示地构成。行进用传动装置14具备变速箱11。在行进用传动装置14,设定成变速箱11的前后方向与车体的前后方向一致,变速箱11的上下方向与车体的上下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在变速箱11内置有将发动机3(参照图1)的动力转换成前进动力和后退动力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将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输出的前进动力变速成高低速的两级的高低速切换装置30、被输入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输出的后退动力及高低速切换装置30输出的前进动力的齿轮变速器40、将齿轮变速器40输出的动力变速的爬行变速装置60、将齿轮变速器40输出的动力及爬行变速装置60输出的动力向左右后车轮2传递的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将齿轮变速器40输出的动力及爬行变速装置60输出的动力向左右前车轮1(参照图1)输出的前轮传动轴44。

齿轮变速器40及爬行变速装置60被比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及高低速切换装置30靠后侧地设置。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被比齿轮变速器40及爬行变速装置60靠后侧地设置。

在变速箱11,如图2所示,具备容纳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高低速切换装置30、齿轮变速器40、爬行变速装置60及前轮传动轴44的前侧分割变速箱11A、容纳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的后侧分割变速箱11B。在后侧分割变速箱11B的后部,支承动力输出轴13的动力输出箱71被能够拆装地连结。在动力输出箱71,容纳有将来自发动机3(参照图1)的动力变速来向动力输出轴13传递的作业变速装置72。发动机3的动力被经由旋转轴73、作业离合器74及旋转轴75向作业变速装置72输入。图2所示的76是从旋转轴73接收动力而被驱动的油压泵。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结构〕

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如图2、3所示,具备发动机3(参照图1)的动力被经由主离合器15输入的输入轴21、装配于输入轴21而将被向输入轴21输入的动力转换成前进动力和后退动力的离合器部22、作为输出被转换的前进动力的前进输出部的前进输出齿轮23、作为输出被转换的后退动力的后退输出部的后退输出齿轮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退输出齿轮24被比离合器部22靠前侧地设置,前进输出齿轮23被比离合器部22靠后侧地设置。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后退输出齿轮24比离合器部22靠后侧地设置,将前进输出齿轮23比离合器部22靠前侧地设置来实施。

如图2、3所示,离合器部22具备装配于输入轴21的前进侧离合器22F及后退侧离合器22R。前进侧离合器22F设置于后退侧离合器22R的后侧。倒转齿轮26啮合于后退侧离合器22R的输出侧部件25与后退输出齿轮24。后退输出齿轮24经由倒转齿轮26与输出侧部件25联动连结。前进输出齿轮23被与前进侧离合器22F的输出侧部件27联动连结。前进输出齿轮23和输出侧部件27通过前进输出齿轮23和输出侧部件27的一体的形成而被联动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侧离合器22F及后退侧离合器22R由油压控制式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构成,但不限于此。作为前进侧离合器22F及后退侧离合器22R,能够采用干式多板离合器、单板离合器、啮合离合器等。

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前进侧离合器22F被向接通状态操作时,成前进传动状态,使得输入轴21的动力被前进侧离合器22F向前进输出齿轮23传递而被从前进输出齿轮23输出,后退侧离合器22R被向接通状态操作时,成后退传动状态,使得输入轴21的动力被后退侧离合器22R向倒转齿轮26传递,从倒转齿轮26向后退输出齿轮24传递,被从后退输出齿轮24输出。

遍及后退输出齿轮24和作为齿轮变速器40的输入部的输入轴41地设置有将后退输出齿轮24和输入轴41联动连结的旋转传动轴28。遍及前进输出齿轮23和旋转传动轴28地设置有高低速切换装置30。

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被操作成前进传动状态时,离合器部22将输入轴21的动力向前进输出齿轮23传递,借助前进输出齿轮23转换成前进动力,被转换的前进动力被从前进输出齿轮23向高低速切换装置30输入。

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被操作成后退传动状态时,离合器部22将输入轴21的动力向倒转齿轮26传递,借助倒转齿轮26及后退输出齿轮24转换成后退动力,被转换的后退动力被从后退输出齿轮24向旋转传动轴28传递。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输出的后退动力借助旋转传动轴28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输出的后退动力被不借助齿轮变速器40变速地输入。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高低速切换装置的结构〕

高低速切换装置30如图2、3所示,被遍及前进输出齿轮23和旋转传动轴28地设置,将前进输出齿轮23的动力变速成旋转速度两级地不同的动力向旋转传动轴28传递。

具体地,高低速切换装置30如图2、3所示,具备遍及前进输出齿轮23和旋转传动轴28设置的高速设定的高速侧齿轮对31、遍及前进输出齿轮23和旋转传动轴28设置的低速设定的低速侧齿轮对32。高速侧齿轮对31由形成于前进输出齿轮23的一对齿轮部23a、23b中的大径侧的齿轮部23a、以与大径侧的齿轮部23a啮合的状态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旋转传动轴28的高速设定齿轮31a构成。低速侧齿轮对32由前进输出齿轮23的一对齿轮部23a、23b中的小径侧的齿轮部23b、以与小径侧的齿轮部23b啮合的状态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旋转传动轴28的低速设定齿轮32a构成。

遍及高速设定齿轮31a和旋转传动轴28地设置有高速侧离合器33。遍及低速设定齿轮32a和旋转传动轴28地设置有低速侧离合器34。在本实施方式中,高速侧离合器33及低速侧离合器34由油压控制式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构成,但不限于此。作为高速侧离合器33及低速侧离合器34,能够采用干式多板离合器、单板离合器、啮合离合器等。

在高低速切换装置30,通过高速侧离合器33被操作成接通状态且低速侧离合器34被操作成切断状态而成高速传动状态,通过高速侧离合器33被操作成切断状态且低速侧离合器34被操作成接通状态而成低速传动状态。

在高低速切换装置30,被操作成高速传动状态时,前进输出齿轮23的前进动力被高速侧齿轮对31向高速侧变速而被高速侧离合器33向旋转传动轴28传递,被旋转传动轴28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

在高低速切换装置30,被操作成低速传动状态时,前进输出齿轮23的前进动力被低速侧齿轮对32向低速侧变速而被低速侧离合器34向旋转传动轴28传递,被旋转传动轴28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

高低速切换装置30被操作成高速传动状态而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前进动力时的前进动力的旋转速度、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被操作成后退传动状态而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后退动力时的后退动力的旋转速度被设定成相同的速度。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变速器的结构〕

齿轮变速器40如图4所示,具备将被旋转传动轴28输入的动力变速成第1速度至第6速度的6级的变速动力的主变速部40A、将主变速部40A输出的动力变速成高低速的2级的变速动力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及前轮传动轴44传递的副变速部40B。

具体地,齿轮变速器40如图2、4所示,作为与旋转传动轴28联动连结的输入部的输入轴41、相对于输入轴41平行地设置的筒轴形的变速器中转轴42、相对于变速器中转轴42平行地设置的输出轴43、相对于输出轴43平行地设置的前轮传动轴44。旋转传动轴28和输入轴41被以位于同心上的状态且以一直线状排列的状态设置。旋转传动轴28和输入轴41通过输入轴41的前部与旋转传动轴28的后部具备的花键轴部外嵌地卡合来联动连结。变速器中转轴42能够相对旋转地外嵌于旋转轴73。图5所示的中心线C表示车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位。如图5所示,变速器中转轴42及输出轴43设置于车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变速器中转轴42被比输出轴43靠上方地设置。输入轴41被比变速器中转轴42及输出轴43靠车体横向外侧地设置。输入轴41被比输出轴43靠上方地设置。前轮传动轴44被相对于变速器中转轴42及输出轴43设置于与输入轴41所处的一侧相反的车体横向外侧。前轮传动轴44被比输出轴43靠下方地设置。

主变速部40A如图4所示,被遍及输入轴41和变速器中转轴42地设置,将输入轴41的动力变速成旋转速度为不同的第1速度至第6速度的6级的动力向变速器中转轴42传递。

具体地,主变速部40A如图4所示,具备遍及输入轴41和变速器中转轴42地设置的第1速度齿轮对45至第6速度齿轮对50、沿输入轴41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滑动地支承的第1换挡齿轮52a、第2换挡齿轮52b及第3换挡齿轮52c。第1速度齿轮对45至第6速度齿轮对50分别具有被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输入轴41的输入轴齿轮45a~50a,第1换挡齿轮52a或第2换挡齿轮52b或第3换挡齿轮52c卡合于输入轴齿轮45a~50a的侧部而输入轴齿轮45a~50a借助第1换挡齿轮52a或第2换挡齿轮52b或第3换挡齿轮52c与输入轴41联动连结时,成变速作用状态,使得将输入轴41的动力变速来向变速器中转轴42传递。第1速度齿轮对45至第6速度齿轮对50分别在相对于输入轴齿轮45a~50a的第1换挡齿轮52a或第2换挡齿轮52b或第3换挡齿轮52c的卡合解除而相对于输入轴齿轮45a~50a的输入轴41的联动连结解除时,成变速解除状态。

副变速部40B如图4所示,被遍及变速器中转轴42和输出轴43地设置,将变速器中转轴42的动力变速成旋转速度为不同的高低速的2级的动力来向输出轴43传递,从输出轴43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及前轮传动轴44传递。

具体地,副变速部40B如图4所示,具备遍及变速器中转轴42和输出轴43地设置的高速设定齿轮对53、遍及变速器中转轴42和输出轴43地设置的低速设定齿轮对54、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输出轴43的第4换挡齿轮55。

高速设定齿轮对53具备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变速器中转轴42的高速设定的中转轴齿轮53a、啮合于高速设定的中转轴齿轮53a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输出轴43的高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3b。高速设定的中转轴齿轮53a由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变速器中转轴42而构成主变速部40A的第3速齿轮对47的中转轴齿轮构成。

低速设定齿轮对54具备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变速器中转轴42的低速设定的中转轴齿轮54a、啮合于低速设定的中转轴齿轮54a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输出轴43的低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4b。

副变速部40B中,第4换挡齿轮55卡合于高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3b的侧部且被向相对于低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4b脱离的高速接通位置滑动操作时,成变速器中转轴42的动力借助高速设定齿轮对53向输出轴43传递的高速变速状态。即,输出轴齿轮53b借助第4换挡齿轮55与输出轴43联动连结而成向输出轴43传递动力的传动接通状态,输出轴齿轮54b相对于输出轴43的联动连结被解除而成切断相对于输出轴43的动力传递的传动切断状态。

在副变速部40B,第4换挡齿轮55相对于高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3b脱离且被向与低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4b的侧部卡合的低速接通位置滑动操作时,成变速器中转轴42的动力借助低速设定齿轮对54向输出轴43传递的低速变速状态。即,输出轴齿轮53b相对于输出轴43的联动连结被解除而成切断相对于输出轴43的动力传递的传动切断状态,输出轴齿轮54b借助第4换挡齿轮55与输出轴43联动连结而成向输出轴43传递动力的传动接通状态。

在副变速部40B,第4换挡齿轮55相对于高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3b脱离且被向相对于低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4b脱离的中立位置滑动操作时,成从变速器中转轴42向输出轴43的动力传递被切断的中立状态。即,输出轴齿轮53b成相对于输出轴43的联动连结被解除而切断相对于输出轴43的动力传递的传动切断状态,输出轴齿轮54b成相对于输出轴43的联动连结被解除而切断相对于输出轴43的动力传递的传动切断状态。副变速部40B通过变速成中立状态而能够发挥爬行变速装置60的变速作用。

如图2、4所示,输出轴43的后部和差动机构70的输入轴70a的前部被由连接部件56联动连结。遍及输出轴43的后部和前轮传动轴44的后部地设置有将输出轴43的动力向前轮传动轴44传递的齿轮联动机构57。

在齿轮变速器40,被旋转传动轴28向输入轴41输入的动力被第1速度齿轮对45至第6速度齿轮对50中的、被操作成变速作用状态的齿轮对主变速而被向变速器中转轴42传递,被切换成高速变速状态或低速变速状态的副变速部40B副变速而被向输出轴43传递,被从输出轴43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及前轮传动轴44传递。被向前轮传动轴44传递的动力如图2所示,借助经由前轮增速机构58a及前轮传动离合器58b与前轮传动轴44的前部联动连结的旋转轴58向前轮驱动箱59(参照图1)输入,借助内置于前轮驱动箱59的前轮差动机构(未图示)等向左右前车轮1传递。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爬行变速装置的结构〕

爬行变速装置60如图2、4所示,具备输出轴43、作为相对于输出轴43平行地设置的中转轴的爬行轴61。如图5所示,爬行轴61被相对于变速器中转轴42及输出轴43设置于与输入轴41所处一侧相同的一侧的车体横向外侧。爬行轴61被比输出轴43靠下方地设置。

如图4所示,第1减速齿轮62被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爬行轴61。第1减速齿轮62与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于输出轴齿轮54b的侧部的第1传动齿轮66啮合。第1减速齿轮62的外径被比第1传动齿轮66的外径大地形成。输出轴齿轮54b的动力被与输出轴齿轮54b一同旋转的第1传动齿轮66向第1减速齿轮62传递而第1减速齿轮62旋转。输出轴齿轮54b的动力被减速而被向第1减速齿轮62传递。

第2减速齿轮63被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输出轴43。第2减速齿轮63与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于第1减速齿轮62的侧部的第2传动齿轮67啮合。第2减速齿轮63的外径被比第2传动齿轮67的外径大地形成。第1减速齿轮62的动力借助与第1减速齿轮62一同旋转的第2传动齿轮67向第2减速齿轮63传递而第2减速齿轮63旋转。第1减速齿轮62的动力被减速而被向第2减速齿轮63传递。

第3减速齿轮64被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爬行轴61。第3减速齿轮64啮合于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于第2减速齿轮63的侧部的第3传动齿轮68。第3减速齿轮64的外径被比第3传动齿轮68的外径大地形成。第2减速齿轮63的动力被与第2减速齿轮63一同旋转的第3传动齿轮68向第3减速齿轮64传递而第3减速齿轮64旋转,爬行轴61借助第3减速齿轮64旋转。第2减速齿轮63的动力被第3减速齿轮64减速而被向爬行轴61传递。

遍及爬行轴61和输出轴43地设置有减速齿轮对65。在沿着爬行轴61的轴心的方向上,减速齿轮对65被相对于输出轴齿轮54b配置于与第1减速齿轮62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减速齿轮对65由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爬行轴61的传动齿轮65a、啮合于传动齿轮65a的状态下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输出轴43的输出轴减速齿轮65b构成。输出轴减速齿轮65b的外径被比传动齿轮65a的外径大地形成。

在传动齿轮65a和爬行轴61之间设置有作为离合器的换挡齿轮69。换挡齿轮69被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滑动可能地支承于爬行轴61。

在减速齿轮对65,换挡齿轮69被向卡合于传动齿轮65a的侧部的接通位置滑动操作,由此,传动齿轮65a被换挡齿轮69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于爬行轴61而成传动接通状态,爬行轴61的动力被传动齿轮65a和输出轴减速齿轮65b减速而被向输出轴43传递。

在减速齿轮对65,换挡齿轮69被向从传动齿轮65a离开的切断位置滑动操作,由此,传动齿轮65a相对于爬行轴61的连结被解除而成传动切断状态,不能从爬行轴61向输出轴43传递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切换传动齿轮65a相对于爬行轴61的连结状态和连结解除状态而减速齿轮对65被切换成传动接通状态和传动切断状态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将传动齿轮65a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爬行轴61、将输出轴减速齿轮65b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输出轴43、切换输出轴减速齿轮65b相对于输出轴43的连结状态和连结解除状态的离合器,由此采用减速齿轮对65被切换成传动接通状态和传动切断状态的结构。此外,作为离合器,不限于换挡齿轮69,能够采用摩擦离合器、啮合离合器等。

在爬行变速装置60,减速齿轮对65被操作成传动接通状态时,爬行轴61和输出轴43被减速齿轮对65及换挡齿轮69联动连结而成变速接通状态,输出轴齿轮54b的动力被第1传动齿轮66向第1减速齿轮62传递,第1减速齿轮62的动力被第2传动齿轮67向第2减速齿轮63传递,第2减速齿轮63的动力被第3传动齿轮68向第3减速齿轮64传递,爬行轴61被第3减速齿轮64驱动,爬行轴61的动力被减速齿轮对65向输出轴43传递。即,输出轴齿轮54b的动力被通过第1减速齿轮62的第1级的减速、第2减速齿轮63的第2级的减速、第3减速齿轮64的第3级的减速、及减速齿轮对65的第4级的减速减速而被向输出轴43传递。

在爬行变速装置60,减速齿轮对65被操作成传动切断状态时,爬行轴61和输出轴43的联动连结解除而成变速切断状态,从输出轴齿轮53b及输出轴齿轮54b借助第4换挡齿轮55向输出轴43传递的动力能够被从输出轴43向差动机构70的输入轴70a直接传递。

在行进用传动装置14,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被切换成前进传动状态时,发动机3的动力被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转换成前进动力,被转换的前进动力被向高低速切换装置30输入而向低速侧或高速侧变速,被变速的低速侧或高速侧的前进动力被旋转传动轴28及输入轴41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被切换成后退传动状态时,发动机3的动力被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转换成后退动力,被转换的后退动力被旋转传动轴28及输入轴41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被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的前进动力或后退动力的动力被经由主变速部40A及副变速部40B向输出轴43传递,被从输出轴43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输入而被向左右后车轮2传递。且被从输出轴43向前轮传动轴44传递,被从前轮传动轴44向前轮驱动箱59输入而被向左右前车轮1传递。

因此,进行装载作业的情况下等仅通过将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切换成前进传动状态和后退传动状态的操作,前车轮1及后车轮2被切换成前进侧和后退侧而被驱动,能够切换成前进行进和后退行进来行进。将高低速切换装置30切换成高速传动状态时,将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切换成后退传动状态而被旋转传动轴28及输入轴41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的后退动力的旋转速度、将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切换成前进传动状态而被旋转传动轴28及输入轴41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的前进动力的旋转速度为相同的速度,能够将前进行进和后退行进以相同的行进速度进行。

通常的行进时等,将爬行变速装置60切换成变速切断状态。这样,被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的动力被主变速部40A主变速且被副变速部40B副变速而被向输出轴43传递,在不进行基于爬行变速装置60的变速的状态下被向前车轮1及后车轮2传递。

进行犁作业等的情况下,将副变速部40B切换成中立状态且将爬行变速装置60切换成变速接通状态。这样,被向齿轮变速器40输入而被主变速部40A变速的动力被从副变速部40B的低速设定的输出轴齿轮54b借助第1传动齿轮66向爬行变速装置60输入,在爬行变速装置60,通过第1减速齿轮62的减速、第2减速齿轮63的减速、第3减速齿轮64的减速、减速齿轮对65的减速的4级的减速被爬行变速而被向输出轴43传递,被从输出轴43向后轮用的差动机构70及前轮传动轴44传递而能够将前车轮1及后车轮2以低速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时速约0.2Km的速度行进。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将爬行轴61相对于中心线C设置于与输入轴41所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将前轮传动轴44相对于中心线C设置于与输入轴41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需要使爬行轴61与中心线C的间隔比前轮传动轴44和中心线C的间隔宽,所以与将爬行轴61相对于中心线C设置于与输入轴41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相比,将前轮传动轴44相对于中心线C设置于与输入轴41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话能够使支承于输出轴43的齿轮和变速箱11的侧壁部11S的间隔变窄。齿轮和侧壁部11S的间隔较窄的话,变速箱内的润滑油容易被旋转的齿轮搅拌,润滑油容易到达位于比输出轴43靠上方的位置的变速器中转轴42及输入轴41的齿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使变速箱内的油面液面尽可能低且能够使润滑油容易到达齿轮变速器40的整体。

〔第1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1)图6是表示具备另外的实施方式的行进用传动装置94的纵剖侧视图。具备另外的实施方式的行进用传动装置94中高低速切换装置30被省略。

行进用传动装置94具备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中,前进侧离合器22F切换成接通状态时,输入轴21的动力经由前进侧离合器22F、离合器输出齿轮80及输入齿轮81向齿轮变速器40的输入轴41传递。后退侧离合器22R切换成接通状态时,输入轴21的动力经由后退侧离合器22R、离合器输出齿轮82、倒转齿轮83、旋转轴84、传动齿轮85及输入齿轮81被向齿轮变速器40的输入轴41传递。

(2)图2所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14及图6所示的行进用传动装置94中,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0设置于齿轮变速器40的外部,但也可以是齿轮变速器40具备前进后退的切换功能。

(3)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减速齿轮对65相对于输出轴齿轮54b设置于与第1减速齿轮62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例子,但也可以将减速齿轮对65相对于输出轴齿轮54b设置于与第1减速齿轮62所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来实施。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拖拉机的车体,将图7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车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车体后方”,将箭头U的方向设为“车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车体下方”,将纸面正侧的方向设为“车体左方”,将纸面背侧的方向设为“车体右方”。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拖拉机的整体〕

如图7所示,拖拉机具备车体,前述车体能够驱动且能够摆动转向地装备有作为行进装置的左右一对前车轮101,且能够驱动地具有作为行进装置的左右一对后车轮102。在车体的前部形成有具有发动机103的动力部104。在车体的后部,形成有驾驶部107,前述驾驶部107具有驾驶座105及将前车轮101转向操作的方向盘106。在驾驶部107具备覆盖搭乘空间的驾驶舱107a。在车体架108的后部,装备有能够将各种作业装置升降操作地连结的联杆机构109。

车体架108具备发动机103、与发动机103的后部连结的离合器壳110、前部连结于离合器壳110的变速箱111、从变速箱111的后部向左横向向外延伸而将左后车轮102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左侧的车轴轴箱112、从变速箱111的后部向右横向向外延伸而将右后车轮102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右侧的车轴轴箱112,从发动机103向前延伸而将左右前车轮101支承的前轮支承架113。前轮支承架113的左右前车轮101的支承被经由前轮驱动箱114进行。

在拖拉机中,犁(未图示)、回转耕耘装置(未图示)经由联杆机构109连结于车体后部,构成乘用型耕地机。前装载装置(未图示)连结于车体前部,构成装载作业机。这样,各种作业机连结于车体,构成各种作业机。从设置于变速箱111的后部的动力输出轴115将发动机103的动力输出来向与车体后部连结的作业装置传递。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行进用传动装置的结构〕

将发动机103的动力向前车轮101及后车轮102传递的行进用传动装置116如图8所示地构成。行进用传动装置116具备变速箱111。在行进用传动装置116,设定成变速箱111的前后方向与车体的前后方向一致,变速箱111的上下方向与车体的上下方向一致。变速箱111构成为能够分割成前侧分割变速箱111a、后侧分割变速箱111b。

在变速箱111的前部,发动机103(参照图7)的动力经由主离合器117向传递的传动装置输入轴118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变速箱111的后部内置有能够向左后侧及右后侧的车轴102a传递动力的差动机构119。遍及变速箱111的前部内和后部内地设置有将被向传动装置输入轴118传递的动力变速来向差动机构119传递的变速器120。

如图8所示,在变速器120具备高低速切换装置120A、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20B、变速装置120C、副变速装置120D、爬行变速装置120E,前述高低速切换装置120A将被向传动装置输入轴118传递的动力变速成高速侧的动力和低速侧的动力,前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20B将高低速切换装置120A输出的高速侧动力及低速侧动力转换成前进动力和后退动力,前述变速装置120C将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20B输出的前进动力及后退动力主变速成旋转速度多级地不同的变速动力,前述副变速装置120D将变速装置120C输出的动力副变速成旋转速度高低速两级地不同的变速动力,前述爬行变速装置120E将副变速装置120D输出的动力爬行变速。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装置120C构成为能够进行第1速度至第6速度的6级的变速。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能够进行5级以下或7级以上的变速的变速装置。

如图8所示,在形成于差动机构119的差动机构输入轴119a的支承部121,换挡齿轮122被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滑动地支承。在副变速装置120D的副变速输出轴123的后部形成有齿轮部123a。爬行变速装置120E的第2爬行齿轮124被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差动机构输入轴119a。换挡齿轮122被遍及支承部121和齿轮部123a地卡合时,换挡齿轮122和第2爬行齿轮124的卡合脱离,且副变速输出轴123和差动机构输入轴119a被换挡齿轮122联动连结,副变速输出轴123的动力被不变速地向差动机构119输入。换挡齿轮122与支承部121和第2爬行齿轮124的侧部卡合时,换挡齿轮122和齿轮部123a的卡合脱离,且第2爬行齿轮124和差动机构输入轴119a被换挡齿轮122联动连结,副变速输出轴123的动力被爬行变速装置120E爬行变速而被向差动机构119输入。

差动机构输入轴119a的动力经由齿轮机构125被向前轮输出轴126传递,前轮输出轴126的动力经由前轮离合器127、前轮传动轴128(参照图7)被向前轮驱动箱114(参照图7)输入。

图8所示的129是作业变速装置。作业变速装置129为,传动装置输入轴118的动力被旋转轴129a输入,将被输入的动力变速来向动力输出轴115传递。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结构〕

如图7所示,在车体架108的后部,设置有将左后车轮102制动作用的左侧的制动装置130及将右后车轮102制动作用的右侧的制动装置130。左侧的制动装置130和右侧的制动装置130具备在左侧的制动装置130设置有车体架108的左横侧部而右侧的制动装置130设置有车体架108的右横侧部的方面不同的结构,但在其他方面具备相同的结构。以下仅对左侧的制动装置130进行说明。

如图9、10所示,在变速箱111的左横侧部具备箱支承部111c,车轴轴箱112被多根连结螺栓140连结于箱支承部111c。车轴轴箱112将左后车轮102的车轴102a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119b和车轴102a经由将差动机构119的输出轴119b的动力减速而向车轴102a传递的行星齿轮机构141被联动连结,行星齿轮机构141的环形齿轮141a被安装于箱支承部111c和车轴轴箱112之间。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差动机构119的输出轴119b和车轴102a被连结部件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等,不具备安装于箱支承部111c和车轴轴箱112之间的部件。

左侧的制动装置130内置于车体架108的变速箱111。具体地,如图9所示,左侧的制动装置130具有将制动盘131、盘承接部132及制动盘131向盘承接部132推压操作的旋转凸轮133。制动盘131、盘承接部132及旋转凸轮133内置于变速箱111的箱支承部111c。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4个制动盘131的制动装置130。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3个以下或5个以上的制动盘131的制动装置。

4个制动盘131分别与差动机构119的输出轴119b的花键轴部119d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滑动地卡合。盘承接部132内嵌于箱支承部111c。盘承接部132通过盘承接部132的外周侧部分被箱支承部111c具备的定位部134和环形齿轮141a夹持而被定位于箱支承部111c的组装位置。旋转凸轮133被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滑动地外嵌于变速箱111具备的凸轮支承部142的凸缘部分142a。

在左侧的制动装置130,借助具有设置于变速箱111的左横向外侧的制动操作件151的制动操作部150,旋转凸轮133被向接通位置旋转操作,由此成接通状态,对左后车轮102(参照图7)施加制动。即,旋转凸轮133被向接通位置旋转操作时,旋转凸轮133被凸轮支承部142具备的凸轮部件142b向制动盘131推压操作,制动盘131被旋转凸轮133向盘承接部132推压。被向盘承接部132推压的制动盘131接受盘承接部132的制动而对输出轴119b进行制动作用,由此经由行星齿轮机构141对车轴102a进行制动作用。向盘承接部132施加的制动反作用力经由环形齿轮141a及连结螺栓140被箱支承部111c承接。

在左侧的制动装置130,借助制动操作部150,旋转凸轮133被向切断位置旋转操作,由此成切断状态,解除相对于左后车轮102(参照图7)的制动。即,旋转凸轮133为切断位置时,凸轮部件142b的旋转凸轮133向制动盘131的推压被解除,制动盘131向盘承接部132的推压被解除。向盘承接部132的推压被解除的制动盘131通过解除盘承接部132的制动而解除相对于输出轴119b的制动作用,解除相对于车轴102a的制动作用。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操作部的结构〕

制动操作部150如图9所示,具备设置于变速箱111的外部的制动操作件151、设置于变速箱111的内部的凸轮操作臂152、支承于变速箱111的侧壁部111d的旋转支轴154。

凸轮操作臂152被在凸轮操作臂152的自由端部卡合于旋转凸轮133的操作部133a的状态下设置。旋转支轴154经由能够相对旋转地外嵌于旋转支轴154的凸台部件155装配于侧壁部111d的贯通孔153。旋转支轴154经由凸台部件155被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于侧壁部111d。贯通孔153向侧壁部111d的具备凸台部111e(参照图10)的部分开口。凸台部111e如图10所示,被以箱支承部111c的上部与外周侧部分连结的状态形成。制动操作件151的基部被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于旋转支轴154的变速箱外的端部。制动操作件151和旋转支轴154被通过焊接连结。凸轮操作臂152的基部被不能相对旋转连结于旋转支轴154的变速箱内的端部。凸轮操作臂152和旋转支轴154通过凸轮操作臂152卡合于旋转支轴154的花键轴部154a而不能相对旋转连结。将凸轮操作臂152用止动轮156和凸台部件155夹持,由此进行凸轮操作臂152相对于旋转支轴154的定位。凸轮操作臂152和制动操作件151被旋转支轴154联动连结。凸轮操作臂152及制动操作件151被经由旋转支轴154支承于侧壁部111d,使旋转支轴154的轴心P为摆动支点而相对于变速箱111成能够摆动的状态。

凸台部件155如图9所示,以穿过贯通孔153的状态固定于侧壁部111d。如图10所示,在凸台部件155的外周部形成有螺纹部。凸台部件155向侧壁部111d的固定通过凸台部件155的螺纹部被拧入形成于贯通孔内的螺纹部而被进行。凸台部件155的制动操作件侧的端部具备的凸缘部155a被推向侧壁部111d的外侧面,进行凸台部件155相对于侧壁部111d的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凸台部件155固定于侧壁部111d的固定手段采用将凸台部件155拧入侧壁部111d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凸台部件155的从侧壁部111d向变速箱111的内侧突出的部位装配螺纹部件而借助该螺纹部件和凸缘部155a夹持侧壁部111d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采用在凸台部件155的从侧壁部111d向变速箱111的内侧突出的部位和从侧壁部111d向变速箱111的外部突出的部位装配螺纹部件而借助内外两侧的螺纹部件夹持侧壁部111d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车轴轴箱112与组装有制动装置130及制动操作部150的状态的变速箱111连结,所以能够分别进行制动装置130及制动操作部150的组装作业和车轴轴箱112的组装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凸台部件155,但也可以不采用凸台部件155而采用旋转支轴154被直接支承于侧壁部111d的结构。

如图9所示,凸台部件155的凸轮操作臂侧部分155b从侧壁部111d向变速箱111的内部突出而抵接于凸轮操作臂152的基端侧部分。在凸轮操作臂152和侧壁部111d之间,间隙S1由凸台部件155的凸轮操作臂侧部分155b设置。变速箱111的内侧无法进行研磨等的加工而侧壁部111d的内表面呈铸件表面的状态,但凸轮操作臂152由于间隙S1而不与侧壁部111d的内表面抵接地顺畅地摆动。

如图9所示,作为凸台部件155的制动操作件侧部分的凸缘部155a从侧壁部111d向变速箱111的外部突出而与制动操作件151的基端侧部分抵接。在制动操作件151和侧壁部111d之间,间隙S2由凸台部件155的凸缘部155a设置。借助间隙S2避免将制动踏板(未图示)连结于制动操作件151的联动杆等的连结部件与侧壁部111d接触且能够将连结部件与制动操作件151连结。

凸轮操作臂152相对于侧壁部111d的定位、及制动操作件151相对于侧壁部111d的定位由凸台部件155进行,将凸轮操作臂152和旋转凸轮133的位置关系保持成凸轮操作臂152的自由端部适当地作用于旋转凸轮133的操作部133a的位置关系。

在制动操作部150,制动操作件151被以旋转支轴154的轴心P为摆动支点摆动操作,由此,旋转支轴154被旋转操作。轴心P如图7所示,在车体侧面观察时,位于车轴102a的车轴心X的前上方。制动操作件151由于间隙S2不与侧壁部111d的外侧面接触地顺畅地摆动,旋转支轴154被顺畅地旋转操作。旋转凸轮133被旋转操作时,凸轮操作臂152被旋转支轴154摆动操作。凸轮操作臂152由于间隙S1不与侧壁部111d的铸件表面的状态的内侧面接触地顺畅地摆动。凸轮操作臂152被摆动操作时,旋转凸轮133的操作部133a被凸轮操作臂152的自由端部推压操作而旋转凸轮133被旋转操作。

如图9、10所示,在变速箱111的上壁部111f,具备上壁部111f的向与凸轮操作臂152的上方对应的部位开口的作业口160、及通常时关闭作业口160而作业口160的利用时打开作业口160的盖体161。作业口160以凸台部111e及制动操作件151位于作业口160的横向外侧的配置设置。盖体161通过相对于上壁部111f的拆装被开闭。进行制动装置130的组装作业、检查作业时,能够从变速箱111的外部穿过作业口160向内部插入工具、手来进行相对于凸轮操作臂152、止动轮156等的作业。

〔第2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贯通孔153向侧壁部111d的具有凸台部111e的部分开口的例子,但也可以在不具备凸台部111e的情况下实施。

(2)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具备4个制动盘131的制动装置130,但也可以设置具有3个以下或5个以上的制动盘131的制动装置。

(3)上述实施方式中,装配有前车轮101及后车轮102,但也可以装配有半履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代替前车轮及后车轮地具备半履带的拖拉机。

附图文字说明

[第1实施方式]

3发动机

11变速箱

20前进后退切换装置

22离合器部

23前进输出部(前进输出齿轮)

24后退输出部(后退输出齿轮)

28旋转传动轴

30高低速切换装置

40齿轮变速器

41输入部(输入轴)

54b输出轴齿轮

60爬行变速装置

61中转轴(爬行轴)

62第1减速齿轮

63第2减速齿轮

64第3减速齿轮

65减速齿轮对

66第1传动齿轮

67第2传动齿轮

68第3传动齿轮

69减速齿轮对

70差动机构

[第2实施方式]

102a车轴

108车体架

111变速箱

111d侧壁部

111f上壁部

112车轴轴箱

119差动机构

130制动装置

131制动盘

132盘承接部

133旋转凸轮

140连结螺栓

151制动操作件

152凸轮操作臂

153贯通孔

154旋转支轴

155凸台部件

155a制动操作件侧部分(凸缘部)

155b凸轮操作臂侧部分

160作业口

161盖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