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敷料是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质量份数比为1~5的壳聚糖,质量份数比为0.05~0.4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质量份数比为0.05~0.75的聚乙烯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长链胍类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聚合物壳聚糖协同发挥抗菌能力,利用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成敷料;使其不易脱落、不易进入人体,制备成3D多孔海绵状敷料,具备良好的吸水保湿性能;可实现局部广谱抗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低,药物不易入血,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创面提供机械保护作用,吸收渗液,保持创面湿润,生物相容性好。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面感染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局部应用抗菌敷料是目前防治感染性创面的主要方法之一。抗菌敷料根据其有效抗菌组份分类,目前的研究热点有抗生素类、纳米金属颗粒类、聚合物类。

已发现的抗生素有几千种,能够全身使用的非常有限,抗生素类作用于细菌的特异性靶点,容易产生耐药性;局部给药仍然具有毒性、进入体内及产生耐药的风险。纳米金属颗粒类的代表是银系抗菌剂,因为它们对大量菌株表现出杀菌活性,并且不会引发微生物耐药,但是它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很容易进入人体,并跨跃各种生物屏障,达到最敏感的器官,破坏细胞正常的生化途径,对人体细胞有毒性。

阳离子聚合物具有抗菌活性,抗菌谱广,抗菌性能持久而稳定,残余毒性大大降低,安全性提高。聚合物抗菌的特点是:与带负电的细菌、真菌膜静电吸引来杀菌,抗菌谱广;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细菌很难产生耐药性;哺乳动物细胞膜外层是电中性的,阳离子聚合物对细菌或真菌细胞膜选择性强, 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低。但短链胍盐创面使用会被哺乳动物细胞胞吞,导致局部抗菌剂聚集,胞吞之后可能会导致机体排异,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局部色素沉着,或者过敏反应;主要采用小分子抗菌,释放过快,抗菌持续性不强;盐类难加工,不定性,创面使用仍然存在进入循环系统到达敏感器官的风险。

之前的医用胍类抗菌剂敷料是通过简单的物理浸泡法负载小分子胍盐或者直接应用胍类液体敷料,释放抗菌剂作用于创面上,其缺陷是释放速度快,抗菌持续性弱,容易被人体细胞胞吞,存在毒副作用的风险。

目前研究者尝试采用各种方式负载抗菌剂制备医用创面敷料,PHMG符合广谱抗菌性能及低毒性的要求,但是抗菌敷料仍需要良好的吸水保湿性能和创面保护性能,通常制成海绵体状,但找到合理的材料组份和制备方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抗菌敷料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找到合理的材料组份和制备方法,提高胍类抗菌敷料的应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所述抗菌敷料是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1~5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05~0.4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05~0.75的聚乙烯醇。

作为一种优选的组份组合,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1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更进一步,为了适合于医用敷料,所述抗菌敷料是具有微孔的凝胶海绵,所述抗菌敷料的厚度为1 mm~20mm。

更进一步,为了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所述抗菌敷料的上表面是孔径形为50μm~150μm的多孔结构,所述抗菌敷料的下表面是孔径形为20μm~50μm的多孔结构,所述抗菌敷料的中部是孔径形为50μm~200μm的多孔结构。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a. 制备壳聚糖溶液;

b. 制备聚乙烯醇溶液;

c. 将步骤a制成的壳聚糖溶液和步骤b制成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使混合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1~5、聚乙烯醇的质量份数比为0.05~0.75;

d. 向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加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进行混合,使所述溶液中的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05~0.4;

e. 将步骤d制成的溶液放置在容器中,依次在4℃、-20℃、-80℃温度中渐冻;

f. 将步骤e制成的溶液置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冻干成多孔海绵。

更进一步,为了实现优选的抗菌敷料组份:

步骤c中,使所述混合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2、聚乙烯醇的质量份数比为0.25;

步骤d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1:2。

更进一步,一种优选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a中,制备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

步骤b中,制备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

步骤c中,将100份步骤a制成的壳聚糖溶液和5份步骤b制成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

步骤d中,制备浓度为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将0.5 ml的所述2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加入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1:2。

更进一步,为了获得良好的成品制备质量:

步骤a中,对壳聚糖溶液采用搅拌器以1500rpm搅拌5min;

步骤c中,对壳聚糖和聚乙烯醇混合溶液采用搅拌器以2000rpm搅拌5min。

更进一步,为了避免成品与制备容器产生粘连,步骤e中,将步骤d制成的溶液放置在涂覆有特氟龙的金属容器或者其它不沾涂层的金属容器中。

更进一步,为了获得抗菌敷料良好的海绵体构造,步骤e中,所述溶液在4℃冷藏30min~60min,在-20℃冷冻1h~2h在-80℃冷冻12h~24h;在步骤f中,冷冻干燥48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长链胍类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作为抗菌剂,并采用同样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壳聚糖与其协同发挥抗菌能力,利用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成敷料;PHMG与CTS分子缠绕后负载在敷料中,使其不易脱落、不易进入人体,减轻抗菌敷料的毒性、致敏性;添加聚乙烯醇,增加敷料支架的柔性,可制备成3D多孔海绵状敷料,具备良好的吸水保湿性能;可实现局部广谱抗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低,药物不易入血,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创面提供机械保护作用,吸收渗液,保持创面湿润,生物相容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图形,其中:

A行图形为所述抗菌敷料上表面观察的图形,

B行图形为所述抗菌敷料下表面观察的图形,

C行图形为所述抗菌敷料纵向断面观察的图形;

图2是采用不同浓度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制备的抗菌敷料,在显微镜下的上表面观察图片,其中:

CTS-PVA/PHMG0.05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05,

CTS-PVA/PHMG0.1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1,

CTS-PVA/PHMG0.2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2,

CTS-PVA/PHMG0.4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4;

图3是本发明的抗菌敷料在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组的凝胶海绵显微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所述抗菌敷料是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1~5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05~0.4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05~0.75的聚乙烯醇。

为了优化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配比,找到一种抗菌效果好,材料质地优良的抗菌敷料,通过实验,作为一种优选的组份组合,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1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成品的形态是具有微孔的凝胶海绵。根据实验,所述抗菌敷料最薄可制成厚度为1 mm的成品,所述抗菌敷料最厚可制成厚度为20mm的成品。

如图1所示,所述抗菌敷料的上表面是孔径形为50μm~150μm的多孔结构,所述抗菌敷料的下表面是孔径形为20μm~50μm的多孔结构,所述抗菌敷料的中部是孔径形为50μm~200μm的多孔结构。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a. 制备壳聚糖溶液;

b. 制备聚乙烯醇溶液;

c. 将步骤a制成的壳聚糖溶液和步骤b制成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使混合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1~5、聚乙烯醇的质量份数比为0.05~0.75;

d. 向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加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进行混合,使所述溶液中的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05~0.4;

e. 将步骤d制成的溶液放置在容器中,依次在4℃、-20℃、-80℃温度中渐冻;

f. 将步骤e制成的溶液置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冻干成多孔海绵。

为了实现优选的抗菌敷料组份:

步骤c中,使所述混合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2、聚乙烯醇的质量份数比为025;

步骤d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1:2。

作为优选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a中,制备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是水与壳聚糖的比值,浓度2%的壳聚糖溶液是指100ml水与2g壳聚糖的混合溶液。

步骤b中,制备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所述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是水与聚乙烯醇的比值,浓度5%的聚乙烯醇溶液是指100ml水与5g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

步骤c中,将100份步骤a制成的壳聚糖溶液和5份步骤b制成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

步骤d中,制备浓度为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所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的浓度是水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比值,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是指100ml水中包含20g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的混合溶液。将0.5 ml的所述2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加入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1:2。

为了获得良好的成品制备质量:

步骤a中,对壳聚糖溶液采用搅拌器以1500rpm搅拌5min;

步骤c中,对壳聚糖和聚乙烯醇混合溶液采用搅拌器以2000rpm搅拌5min。

为了避免成品与制备容器产生粘连,步骤e中,将步骤d制成的溶液放置在涂覆有特氟龙的金属容器或者其它不沾涂层的金属容器中。

为了获得抗菌敷料良好的海绵体构造,步骤e中,所述溶液在4℃冷藏30 min~60min,在-20℃冷冻1h~2h在-80℃冷冻12h~24h;在步骤f中,冷冻干燥48h。

实施例一: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是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质量份数比为0.1的聚六亚甲基盐酸盐。

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备方法是,步骤包括:

a. 制备100 mL浓度为2%壳聚糖溶液,取 2g 的壳聚糖,加入100 mL超纯水,进行1500rpm机械搅拌5min,由于壳聚糖通常不溶于水,搅拌时滴加2 mL冰醋酸,促使其溶解,制备得到2%的壳聚糖溶液;

b. 制备浓度为5%聚乙烯醇溶液,取5g聚乙烯醇,加入100 mL超纯水,高温高压蒸汽灭菌30min,形成澄清透明溶液;

c. 将步骤a制成的100 mL壳聚糖溶液置入容器中,加入5mL步骤b制成的聚乙烯醇溶液进行混合,使溶液中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的质量份数比为2:0.25, 采用搅拌器以2000rpm搅拌5min;

d. 制备浓度为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取20g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粉剂,加入100 mL超纯水,使其溶解并搅拌均匀;采用滴管取0.5ml的浓度2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加入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1:2。

e. 将步骤d制成的溶液放置在涂覆有特氟龙的金属容器,依次在4℃、-20℃、-80℃温度中渐冻;具体过程为:溶液在4℃冷藏30 min~60min,在-20℃冷冻2h,在-80℃冷冻12h;

f. 将步骤e制成的溶液置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48h,冻干成多孔海绵。

本实施例制成的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的制成品是具有微孔的凝胶海绵,抗菌敷料最常用的厚度为1~5mm,其成品的结构是,抗菌敷料的上表面是孔径形为50μm~150μm的多孔结构;抗菌敷料的下表面是孔径形为20μm~50μm的多孔结构;抗菌敷料的中部(即从横截面观察)孔径相对较大,是孔径形为50μm~200μm的多孔结构。其结构的显微图像如图1所示。上表面可孔径可使吸水能力较强,下表面较小的孔径可防止水蒸气渗出,中部的大孔径有利于吸收创面坏死组织及蛋白,通常在使用时,抗菌敷料的上表面与创口接触。人体血小板及干细胞直径大多在5μm~30μm,孔径为50μm~150μm有助于人皮肤干细胞及血小板迁移趋化,为生物工程皮肤提供支架,有助于创面愈合。图3是本发明的抗菌敷料在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组的凝胶海绵显微图像,图像显示,负载富血小板血浆后的凝胶海绵形貌无明显改变,在高倍镜下的凝胶海绵可见大量的球形、圆盘状、类球形的血小板,大小约5~12μm。

通过配置适当的制备容器和制备原料,可制成不同厚度的抗菌敷料成品。根据实验,抗菌敷料最薄可制成厚度为1 mm的成品。通常抗菌敷料最厚可制成厚度为20mm的成品,可以满足通常的医疗需求。

实施例二: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本实施例针对实施例一调整了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含量。本实施例中,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05的聚六亚甲基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的备方法中:

步骤d中,制备浓度为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取0.25ml的浓度2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加入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05:2。

实施例三: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本实施例针对实施例一调整了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含量。本实施例中,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2的聚六亚甲基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的备方法中:

步骤d中,制备浓度为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取1ml的浓度2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加入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2:2。

实施例四: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本实施例针对实施例一调整了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含量。本实施例中,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4的聚六亚甲基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制的备方法中:

步骤d中,制备浓度为20%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取2ml的浓度2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加入步骤c制成的溶液中,使所述溶液中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壳聚糖的质量份数比为0.4:2。

本发明采用壳聚糖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构成的聚合物,两者协同发挥聚阳离子抗菌聚合物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同时可显著减轻抗菌敷料的毒性和致敏性。

聚六亚甲基胍是一种新型安全无毒高分子聚合物抗微生物剂,国际通用名称为PHMG,化学性质为阳离子聚合物,有多种衍生物,包括盐酸盐,丙酸盐和磷酸盐,不同衍生物产品,其性状功能有所不同。聚六亚甲基胍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具备广谱杀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征。聚六亚甲基胍的的剂型有:不定形树脂状固体,水溶液,粉剂,片剂。

壳聚糖(chotisan,CTS)脱乙酰度93%,平均分子量75万,是一种碱性氨基多糖,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高分子之一。壳聚糖为天然的阳离子聚合物,由于含有大量带正电荷的游离氨基和羟基,能够使得壳聚糖分子带正电性,因此能够质子化并络合金属离子,具有抑菌功能。壳聚糖大分子间存在大量氢键,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可溶于部分无机酸以及大部分有机酸。壳聚糖敷料广泛应用于创面愈合领域。主要包括止血作用,抗菌作用,促进愈合、减少瘢痕的作用,调节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壳聚糖的结构类似于细胞外基质中的糖胺聚糖,组织相容性良好,制备成三维多孔支架后,可支持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等多种种子细胞的粘附,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壳聚糖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分泌PDGF-C、TNF-α、TGF-β等多种生长因子,同时也能负载生长因子,控制蛋白释放。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C2H4O]n,PVA17-99,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长链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溶于90~95℃的热水,几乎不溶于冷水。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组织相容性高、生物安全性高、皮肤刺激性小的优势,因此经常用于医用材料的制备。聚乙烯醇能够通过物理交联、辐射交联、化学交联的方法部分结晶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水凝胶。聚乙烯醇是柔性敷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敷料的柔软度、韧性、吸水性。

纯壳聚糖敷料的吸水性能较差,不适合渗出较多的创面。纯壳聚糖海绵表面粗糙,刺激创面。因此可以通过在壳聚糖海绵基底上鳌合金属或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复合以增加海绵的柔性及吸水性能。物理方法制备的聚乙烯醇水凝胶烫伤敷料可以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创面换药时的损伤,加速创面愈合。因此,壳聚糖和柔性聚乙烯醇组合使刚性壳聚糖支架和柔性聚乙烯醇支架沟通构建敷料支架,使得敷料在维持其形态的同时保持柔软、湿润,有利于保护创面肉芽组织,维持创面湿性愈合环境。

找到适当的组份配比和制备过程是能否制成优良的抗菌敷料的主要因素,也是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聚六亚甲基盐酸盐的浓度对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具有重要影响,本发明制备原料的配比中,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配比量是在获得良好抗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配比量。本发明在研制过程中,对四种聚六亚甲基盐酸盐的浓度进行了实验,其中包括采用质量份数比为0.05、0.1、0.2和0.4的聚六亚甲基盐酸盐。实验结果显示,四种聚六亚甲基盐酸盐浓度的抗菌剂对选定的菌种,其抗菌作用并无明显区别,均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根据研究和实验,聚六亚甲基盐酸盐质量份数比低于0.05后,其抗菌作用会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如图2所示,当聚六亚甲基盐酸盐质量份数比达到0.4时,抗菌敷料会呈现海绵体结构不均匀的趋势(如图2中CTS-PVA/PHMG0.4结构),另外实验结果显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浓度过高时(如质量份数比大于0.5),制成的海绵体会呈现质地脆硬的现象,不适于制备抗菌敷料。

由于在本发明的实验是对有限种类的细菌进行的抗菌效果实验,为了获得良好的广谱的抗菌效果,聚六亚甲基盐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0.1应为最佳的技术方案。此外,实验显示,采用本发明中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配比浓度,抗菌敷料能够具备良好吸水保湿性能,且具有质地柔软、不易破碎的优点。

实验显示,直接速冻时,会使溶液物理交联不完全,分子间化学键结合及氢键形成不够充分,溶液流动性差,形成的冰晶大小形状不规则,因此海绵表面粗糙。直接使用液氮冷冻,海绵表面出现裂纹。经过4℃凝胶处理后的均质溶液,能够进行缓慢地进行物理交联,形成均一的三维结构。梯度冷冻后可以获得形状大小均一的冰晶组织,经过真空干燥后的凝胶海绵平整、细腻。

本发明采用的冷冻干燥法制作海绵的方式,制备出的抗菌敷料为多孔互穿孔道凝胶海绵,其制备操作简单、无需额外添加致孔原。均一的聚合物溶液在低温条件下,水分冻结成形成细小的冰晶。聚合物浓缩包裹冰晶,降温的速度越快,形成的冰晶越小。在真空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冰晶汽化消失,原有冰晶所占据的空间产生了孔道。此过程无有毒溶剂参与,无致孔剂残留,生物安全性高。

皮肤作为最表层的人体器官,发生各种原因的损伤非常普遍。创伤修复几乎在皮肤受损即刻启动。健康的皮肤结构可以限制病原体在皮肤的定植。但是由于患者失去了抵御微生物的初级保护屏障,富含蛋白质的创面环境有利于内源性及外源性机会病菌的定植和增殖。这种定植通常会形成细菌生物膜,即细菌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促进炎症,妨碍上皮形成。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创面早期的主要菌株,5天后,革兰氏阴性菌占据主导地位。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感染一般只在慢性创面出现。革兰氏阴性菌携带大量的致病因子,对于抗菌药物多重耐药,是侵袭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烧伤、重症病房主要院内感染病菌,对于多种抗生素及抗菌广泛耐药,给临床诊治造成极大的困难。随着住院时间增长,广谱使用抗生素后,创面开始出现真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烧伤创面最常见的真菌,是烧伤创面感染的第四大病原体。在急性创面不能及时无菌手术封闭的情况下,局部例行换药、使用敷料覆盖创面是防治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主要方法之一。换药频率在每日1次到每周1次不等,具体根据皮肤损伤程度、创面渗液、感染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创面敷料可以减少换药次数。传统的创面敷料如纱布属于开放性敷料,可以吸收创面渗液,保持创面干燥,减少创面与病原体接触。干纱布可以促进结痂,但移除纱布时会撕扯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及新鲜上皮组织,引起患者强烈的疼痛,影响创面愈合。现代创面敷料的研究建立在湿性愈合假说的基础之上,多项研究表明,创面在湿润环境下创面愈合时间比干燥环境缩短40%。

综上所述,理想的创面敷料具备以下特征:

·吸收创面渗液的同时,保持创面湿润环境;

·保护创面免收进一步的机械损伤;

·防止细菌植入及增殖;

·贴合创面,消除死腔;

·不会脱落异物或引起超敏反应;

·更换敷料时没有疼痛感;

·透明,方便检测创面。

本发明制备的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较全面地具备了创面敷料的性质和性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