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课程查询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课程查询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课程查询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方法包括: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的其中之一;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终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0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阶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44526.3

  • 发明设计人 欧阳昆场;

    申请日2020-11-25

  • 分类号G06F16/2455(20190101);G06F16/248(20190101);G06F16/25(20190101);G06Q50/20(20120101);

  • 代理机构11734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江宇

  •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光华路299弄C4幢716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教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课程查询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教室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产品投入到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产品上对身份验证从而获取课程信息,而不同的终端设备产品所支持读取的课程信息的格式不尽相同,往往会出现多种终端设备产品需要多种格式的课程信息,单一格式的课程信息会在某一终端设备产品或者某几个终端设备产品中无法显示该课程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程查询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使服务器向不同的终端提供不同格式的课程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其中之一;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根据所述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存储有第二课程信息和与第二课程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相应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课程信息确定为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当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身份为老师时,发送允许修改标识至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修改指令,所述信息修改指令中携带有允许修改标识;所述信息修改指令用于指示修改所述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所述信息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获得第三课程信息,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二显示信息,所述第二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三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信息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获得第三课程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与第一课程信息和第三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用户信息;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表征第三课程信息;将所述提醒消息发送至与第三用户信息相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显示与第三课程信息对应的通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申请信息至服务器,所述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接收到服务器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由服务器根据所述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为电子班牌,所述电子班牌对应有教室信息和时间信息;相应的,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时间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申请信息至服务器,所述第二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四课程信息;所述第二申请信息中携带有教室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教室信息确定与所述教室信息对应的第四课程信息;接收来自服务器与第四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对第三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三显示信息,所述第三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四课程信息,所述第四课程信息包含上课时间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班牌对应有指示灯;相应的,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时间信息与所述上课时间信息一致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指定颜色。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设备,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其中之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存储有第二课程信息和与第二课程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相应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课程信息确定为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识别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当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身份为老师时,发送允许修改标识至第一终端设备;修改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修改指令,所述信息修改指令中携带有允许修改标识;所述信息修改指令用于指示修改所述第一课程信息;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获得第三课程信息,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二显示信息,所述第二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三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与第一课程信息和第三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用户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表征第三课程信息;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提醒消息发送至与第三用户信息相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显示与第三课程信息对应的通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设备,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设备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申请信息至服务器,所述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用于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服务器根据所述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的第一反馈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为电子班牌,所述电子班牌对应有教室信息和时间信息;相应的,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时间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申请信息至服务器,所述第二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四课程信息;所述第二申请信息中携带有教室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教室信息确定与所述教室信息对应的第四课程信息;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与第四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显示模块,还用于对第三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三显示信息,所述第三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四课程信息,所述第四课程信息包含上课时间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班牌对应有指示灯;相应的,所述设备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时间信息与所述上课时间信息一致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指定颜色。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课程查询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查询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服务器根据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确定终端设备信息和第一课程信息,根据与终端设备信息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将第一课程信息转化为第一反馈信息,而后,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当服务器服务于多个终端设备时,服务器可以根据每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发送对应该特定显示格式的反馈信息至终端设备,从而避免了终端设备因格式问题导致无法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显示的情况。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服务器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信息确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课程修改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提醒信息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终端设备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电子班牌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指示灯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设备的服务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设备的终端设备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服务器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的其中之一;

步骤102,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终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

步骤103,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一反馈信息;

步骤104,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确定终端设备信息和第一课程信息,根据与终端设备信息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将第一课程信息转化为第一反馈信息,而后,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当服务器服务于多个终端设备时,服务器可以根据每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发送对应该特定显示格式的反馈信息至终端设备,从而避免了终端设备因格式问题导致无法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显示的情况。

其中,服务器又可以称为伺服器,是指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该服务器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服务器与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从而进行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终端设备通常指代由用户控制,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并能够显示与输入信息对应的输出结果的设备。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为计算机、移动设备、电子班牌、液晶面板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显示功能的设备。

在步骤101中,服务器获得的第一申请信息是由用户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器的,第一申请信息用于向服务器申请,以获取第一课程信息,第一课程信息用于指代用户所需要知道的课程信息,通常包含用户需要进行的课程。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用户信息包括有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具体地,当用户为学生时,第一用户信息可以是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学生的学号信息、学生的手机号信息、学生的身份证号信息、学生的人脸信息和学生的注册账号信息等。当用户为老师时,第一用户信息可以是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老师的工号信息、老师的手机号信息、老师的身份证号信息、老师的人脸信息和老师的注册账号信息等,其中注册账号信息是指学生或老师通过在服务器进行注册操作后获得的与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

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信息用于表征与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信息,具体地,终端设备信息可以如下信息至少之一: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型号和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编号等。其中编号指的是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出厂时被赋予的设备编号,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在指定学校内赋予的设备编号。在一种情况下,终端设备信息还包含该终端设备信息可读取并显示的特定格式信息。

其中当终端设备为移动设备时,移动设备可以与第一用户信息相绑定,其中绑定指的是,第一用户信息中可以携带有表征该移动设备的信息来作为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

在步骤102中,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信息中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第一课程信息是指与用户对应在特定时间内的课程的具体信息,其中特定时间可以是指一节课的时间,也可以是指一天的时间,也可以是指一周的时间,第一申请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用户所指定的特定时间,以确定所需要显示的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的具体信息可以是指每节课相对应的教室信息、时间信息、教师信息以及课程的具体科目等。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展示,第一课程信息可以是,在七月十六号的早上八点到九点在101教室由张三老师上计算机课。

服务器还根据终端设备信息中用于表征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格式。特定显示格式是指与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显示的指定格式,还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尺寸等与显示相关的信息。其中指定格式可以是,文本对应格式(txt、doc、xls)、图片对应的格式(jpg、bmp),还可以是打开文本或图片的链接等;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其中的多种。

在步骤103中,服务器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得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供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读取分析的信息。对第一课程信息的格式转换是指将第一课程信息在服务器中的原始格式转换成可供第一终端设备读取的特定显示格式。以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当第一终端设备可读取的特定显示格式为bmp格式的图片,第一课程信息在服务器中的原始格式是txt格式的文本。服务器通过将格式为txt的第一课程信息转化成格式为bmp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格式为bmp的第一课程信息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服务器判断为当第一课程信息在服务器中的原始格式与第一终端设备可读取的特定显示格式一致时,可以不用进行格式转换,直接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在步骤104中,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指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显示第一显示信息,第一显示信息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显示的信息,第一显示信息用于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第一课程信息。根据指定格式的不同,第一终端设备所展示显示的第一显示信息的格式类型、尺寸大小、内容模块的具体位置可以存在一定的不同,但第一显示信息中与第一课程相关的显示内容是一致的,例如,当特定显示格式为txt格式的文本时,所显示的第一显示信息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的txt文本。

因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不限于一种格式,所以当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为多种格式时,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课程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最佳的格式进行格式转换;例如,当第一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包括txt和jpg的情况下,当第一课程信息为一节课的课程信息时,服务器生成txt格式的文本,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显示表征一节课的课程信息的txt文本;当第一课程信息为一周内的课程信息时,服务器生成jpg格式的图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显示表征一周内的课程信息的jpg图片;。

当第一终端设备不是移动设备时,例如用户通过电子班牌进行课程查询时,服务器在生成第一反馈信息并发送至电子班牌的同时还可以生成与第一课程信息对应的课程通知,并发送课程通知至第一用户信息所绑定的移动设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信息确认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存储有第二课程信息和与第二课程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相应的,步骤102中,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包括:

步骤201,当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二用户信息匹配一致时,将第二课程信息确定为第一课程信息。

服务器存储的第二课程信息和第二用户信息由工作人员预先输入并存储至服务器自身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其中,第二用户信息可以该服务器所对应的所有用户的信息,如某一学校的服务器,第二用户信息为该学校所有需要上课的学生和老师。第二课程信息表征所有第二用户信息对应在预设时间内的所有课程的具体信息,预设时间可以为一个月、半学期、一学年等时间,具体的,可以包含所有已经完成课程安排的时间。

在步骤201中,服务器可以将根据第一申请信息确定的第一用户信息和自身数据库中的第二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当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信息中的其中一个匹配一致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二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二课程信息和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的特定时间确定为第一课程信息。具体地,将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二用户信息进行匹配,是指将第二用户信息中的表征与第二课程信息相关用户身份的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中的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进行匹配;因为第二用户信息所包含的表征与第二课程信息相关的用户身份的信息,可以存在多条信息,所以当确定为第二用户信息中有至少一条与第一用户信息匹配一致的内容,则认为匹配一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课程修改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步骤101中,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包括:

步骤301,对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当识别为用户信息对应的身份为老师时,发送允许修改标识至第一终端设备;

步骤302,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修改指令,信息修改指令中携带有允许修改标识;信息修改指令用于指示修改第一课程信息;

步骤303,根据信息修改指令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获得第三课程信息,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第二反馈信息;

步骤304,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二显示信息,第二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三课程信息。

在步骤301中,身份识别是指通过服务器识别出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对应有应用权限。具体地,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一卡通、扫码、反向读码、人脸识别、注册账号信息输入等方式获取到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后生成第一申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对第一申请信息中的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进行识别,判断该用户对应的身份,其中身份可以是老师、学生、职工等。当识别为第一用户信息为老师时,发送允许修改指令至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根据允许修改指令在其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允许修改标识,以提示用户可以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允许修改标识在在人机交互界面的具体呈现方式可以是以按钮、标签、指示语等标识方式进行提示。

在步骤302中,当用户需要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时,用户根据允许修改标识进行修改,服务器根据用户的修改操作生成信息修改指令并发送至服务器,信息修改指令是用于指示服务器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的指令。服务器在接收到信息修改指令后,对信息修改指令中的允许修改标识所对应的权限进行识别,确定允许修改标识的权限后,根据信息修改指令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

在步骤303中,服务器对第一课程信息的修改方式,可以是生成一个基于第一课程信息的第三课程信息,也可以是对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获得即第三课程信息。具体地,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可以是对第一课程信息中的每节课相对应的教室信息、时间信息、教师信息以及课程的具体科目等进行修改;其中对第一课程信息的修改还可以是对教室进行预约,具体地,是指在第一课程信息中增加新的信息,该新的信息中携带有指定的时间信息和指定的教室信息以及指定教师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当指定的时间信息和指定的教室信息在第一课程信息中已有对应的教师信息时,则无法进行增加。

第三课程信息是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后的生成的信息,同样携带用户对应在特定时间内的课程的具体信息。其中第三课程信息生成的同时,可以保留第三课程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当该用户想要看原有的第一课程信息时,可以调用该保留的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三课程信息在生成第二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同样需要对第三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转换的特定显示格式可以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格式一致;也可以根据第三反馈信息进行重新选择格式进行转换。

在步骤304中,第一终端设备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读取分析后,以显示第二显示信息,第二显示信息指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反馈信息所显示的信息,第二显示信息指代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第三课程信息。

其中,通过对身份的识别,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对身份的识别,赋予不同身份的用户不同的权限,有利于老师对课程的安排以及修改。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提醒信息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03之后,根据信息修改指令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获得第三课程信息,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确定与第一课程信息和第三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用户信息;

步骤402,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提醒消息,提醒消息表征第三课程信息;

步骤403,将提醒消息发送至与第三用户信息相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显示与第三课程信息对应的通知信息。

在步骤401中,服务器在第二课程信息中查找与第一课程信息和第三课程信息相同部分的内容,根据该内容将与该内容相关的用户确定为第三用户信息。例如,当将在星期一的语文课调整为星期三的情况下,将该堂课的所有参课人员确定为第三用户信息。

在步骤402中,服务器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三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得提醒消息;其中,提醒消息是用于提醒用户第一课程发生变化的消息,该提醒消息可以是表征第三课程信息中的所有信息,也可以表征第三课程信息中的修改信息。

在步骤403中,服务器发送提醒消息至与第三用户相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相对应的终端设备显示通知信息,通知信息是第三用户相对应的终端设备根据提醒消息所显示的信息,其中,第三用户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三用户信息绑定的移动设备;也可以正在与服务器进行交互,且携带有第三用户信息的终端设备。具体地,以移动设备为例,该提醒消息可以是一条推送,推送内容可以是第三课程信息的所有内容,也可以是第三课程信息中对应发生修改的内容。

其中,当第一课程信息发生修改时,生成提醒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一课程信息发生了修改,避免课程学习更新后用户无法及时获取更新的第三课程学习,造成用户被原本的第一课程信息而误导。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终端设备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501,发送第一申请信息至服务器,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终端设备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

步骤502,接收到服务器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由服务器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

步骤503,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步骤501中,终端设备生成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后发送至服务器,其中第一用户信息是由终端设备获取到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后生成,具体地,终端设备获取到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由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输入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进行读取一卡通、或者读取人脸图像等获得的。其中终端设备信息是终端设备根据自身设备的型号、设备编号等生成的。用于使服务器根据该终端设备信息确定终端设备,从而确定与终端设备对应的特定显示格式。

在步骤502中,当终端设备通过通信连接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对应102中的格式信息,若第一反馈信息是txt格式、doc格式、xls格式,则第一反馈信息对应为文本,若是jpg格式、bmp格式,则第一反馈信息对应为图片,若是可供打开文本或图片的链接,则第一反馈信息对应为链接。

在步骤503中,终端设备将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一显示信息,其中第一显示信息是以图片、文本还是可供打开的链接根据第二反馈信息所对应的格式决定。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电子班牌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6,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为电子班牌,电子班牌对应有教室信息和时间信息;相应的,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601,当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时间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申请信息至服务器,第二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四课程信息;第二申请信息中携带有教室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教室信息确定与教室信息对应的第四课程信息;

步骤602,接收来自服务器与第四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

步骤603,对第三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三显示信息,第三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四课程信息,第四课程信息包含上课时间信息。

电子班牌又称智能信息屏,是服务器的通信的终端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显示课程信息,从而引导用户进入与课程信息对应的教室,电子班牌对应有教室信息与时间信息。具体地,电子班牌对应的时间信息指的是当地所对应的时间,例如若电子班牌所在地为北京,则该时间信息对应为北京时间。电子班牌对应的教室信息指的是电子班牌所在教室对应的具体信息,例如教室为8幢4楼401教室。用户通过查询到的课程信息与电子班牌对应的教室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可以确定该电子班牌对应的教室是否为其课程信息上对应的教室。

其中电子班牌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根据电子班牌显示的信息,寻找到和课程信息内容对应的教室信息。

在步骤601中,电子班牌在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时间信息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带有教室信息的第二申请信息,以获取与教室信息相对应的第四课程信息,其中,服务器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申请消息中的教室信息,确定携带存在与该教室信息一致的信息的第二课程信息后,根据该第二课程信息生成第四教室信息。预设时间信息,可以是对应课程信息的上课前十分钟。

具体地,根据对应步骤102中的实施场景,若课程信息为一节课的时间对应课程的具体信息,那么预设时间就为这节课的前十分钟;课程信息为一天的对应课程的具体信息时,那么预设时间可以为这一天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也可以为一天内每一节课的前十分钟;课程信息为一周的对应课程的具体信息时,那么预设时间可以为这一周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也可以为一周内每一天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也可以为一周内每一节课的前十分钟。

其中,第四课程信息是指定教室内的课程的具体信息,其中指定教室就是电子班牌中带有的教室信息所对应的教室。具体地,当电子班牌的教室信息若为301,则第四课程信息可以是,早上八点到九点在301教室上的语文课。需要注意的是,当电子班牌发送第二申请消息时,服务器若不存在对应教室信息的第四课程信息时,服务器发送表征没有课程安排的反馈信息至电子班牌。

在步骤602中,电子班牌接收到第三反馈信息,第三反馈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四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后的信息。第三反馈信息是用于供电子班牌进行读取分析的信息。

在步骤603中,电子班牌根据第二反馈信息显示第三显示信息,其中,第三显示信息是电子班牌根据第三反馈信息所显示的信息,第三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四课程信息中对应的内容,其中第三显示信息置顶于电子班牌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其中第四课程信息包含的上课时间信息,可以是对应的一节课上课与下课的具体的时间信息,例如语文课在早上的八点半为上课时间,九点一刻为下课时间。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方法的指示灯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7,电子班牌对应有指示灯;相应的,在步骤603,对第三反馈信息进行显示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701,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当时间信息与上课时间信息一致时,控制指示灯显示指定颜色。

指示灯是用于指示教室内是否处于上课状态,当指示灯亮起时,可以用于明显的提示指示灯对应的教室的使用情况,避免在教室使用时,有人误闯。

在步骤701中,具体地,当电子班牌对应的时间信息与上课时间信息中的上课时间一致时,电子班牌控制指示灯显示为红色,当电子班牌对应的时间信息与上课时间信息中的下课时间一致时,电子班牌控制指示灯显示为绿色,其中指示灯的颜色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指示灯还可以存在预设时间阈值,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指示灯亮起,例如在每天的早上八点,电子班牌对应的指示灯亮起,每天的晚上八点,电子班牌对应的指示灯熄灭。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设备的服务器示意图。

参考图8,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设备,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设备包括: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得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的其中之一;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终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转换模块803,用于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发送模块804,用于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存储有第二课程信息和与第二课程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相应的,确定模块802还用于,当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二用户信息匹配一致时,将第二课程信息确定为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801包括:识别子模块8011,用于对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当识别为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身份为老师时,发送允许修改标识至第一终端设备;修改子模块801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修改指令,信息修改指令中携带有允许修改标识;信息修改指令用于指示修改第一课程信息;生成子模块8013,用于根据信息修改指令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修改,获得第三课程信息,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发送子模块8014,用于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二显示信息,第二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三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802,还用于确定与第一课程信息和第三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用户信息;生成模块805,用于根据第三课程信息生成提醒消息,提醒消息表征第三课程信息;第一发送模块804,还用于将提醒消息发送至与第三用户信息相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显示与第三课程信息对应的通知信息。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设备的终端设备示意图;

参考图9,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设备,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设备包括:第二发送模块901,用于发送第一申请信息至服务器,第一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课程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用于以使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课程信息,根据终端设备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特定显示格式;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到服务器根据特定显示格式对第一课程信息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的第一反馈信息;显示模块903,用于根据特定显示格式显示与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显示信息,第一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课程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为电子班牌,电子班牌对应有教室信息和时间信息;相应的,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901,还用于当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时间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申请信息至服务器,第二申请信息用于请求第四课程信息;第二申请信息中携带有教室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教室信息确定与教室信息对应的第四课程信息;接收模块902,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与第四课程信息相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显示模块903,还用于对第三反馈信息进行显示,获得第三显示信息,第三显示信息用于表征第四课程信息,第四课程信息包含上课时间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电子班牌对应有指示灯;相应的,设备包括:控制模块904,用于当时间信息与上课时间信息一致时,控制指示灯显示指定颜色。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程查询系统示意图。

参考图10,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课程查询系统,课程查询系统包括服务器1001和多个终端设备1002,其中服务器1001和终端设备1002通信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课程查询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