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多条区块链关联技术的政务数据共建共享方法

基于多条区块链关联技术的政务数据共建共享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条区块链关联技术的政务数据共建共享方法,通过构建“目录链”、“数据链”、“应用链”三条链,再利用彼此关联关系,实现链条串联,完成政务系统构建。本方案可以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多用户接入,多应用支撑,为推进数据信息交换,打破部门壁垒,推动传统的职能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智慧政府奠定坚实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7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004845.3

  • 发明设计人 张广志;于海薇;朱明珠;潘志宏;

    申请日2020-01-02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Q50/26(20120101);G06F16/176(20190101);

  • 代理机构11333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初向庆

  •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6号中关村创业大厦10层1004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政务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条区块链关联技术的政务数据共建共享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快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已经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紧迫任务。多年的实践证明,充分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服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目前对政务数据共建共享的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是由于政务信息资源因其分散、复杂、高价值等特点,全面性的开放共享需求和局部数据归属部门的应用之间尚存一定的不平衡,导致政务信息资源全面开放共享还不充分,影响了共享开放绩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数据共享技术方案也初见成效,但是现有的技术或者只将政务目录上链,存在丢失大量数据信息、对数据实体不能全程监管等问题;或者将大量的政务数据实体上链,会增加网络负荷、对储存空间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有效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构建安全性高、可信任、可共享、实时交换的实现政务数据共建共享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条区块链关联技术的政务数据共建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分析:由各数据资源所有者进行政务资源目录梳理,目录体系包括目录的指标的基本概念、主要字段、数据表现、数据标识、关键标准、更新周期;

(2)依托资源目录的数据资源管理:依据梳理的目录信息,完成数据梳理和编码工作,实现数据规范管理;

(3)政务资源的汇集共建: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目录链”、“数据链”、“应用链”三条链,各数据资源所有者作为各链条中的节点用户,对梳理的目录指标实体、数据摘要内容、交易详细信息分别记录上链存储;

(4)政务资源的开放共享:依靠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信任、可溯源等特点,将各节点对数据的查询行为记录在链,从而保障数据使用者对数据质量的信心;

(5)政务资源的修改:当节点用户想要对链上数据进行资源增加、修改、删除时,用户需要发送申请,权威节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审核结果一般分为审核通过或未通过,通过审批后,数据打包区块,以新区块形式上链,并通过消息分发机制,广播通知链上所有节点用户,同步更新链条。

本发明依托区块链(主要是多条区块链关联技术),设计可管理、可控制的政务信息共建共享方案,最终实现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可信任、可追溯的共享交换,可以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多用户接入,多应用支撑,为推进数据信息交换,打破部门壁垒,推动传统的职能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智慧政府奠定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链条间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分析:政务资源目录梳理是政务信息共建共享的基础,目录体系包括目录的指标的基本概念、主要字段、数据表现、数据标识、关键标准、更新周期等内容,由各数据资源所有者(委办局)进行梳理。

资源目录梳理分析可由联盟中各资源所有者梳理前通过相互协商,定制资源梳理标准,进行资源梳理。下表1是一种目录梳理格式实施方式。

表1:资源目录格式

(2)依托资源目录的数据资源管理:各各数据资源所有者依据梳理的指标目录,整理个目录下对应的数据信息。

(3)政务资源的汇集共建:依托区块链(主要是多条区块链关联)的技术,建立“目录链”、“数据链”、“应用链”三条链,各委办局作为各链条中的节点用户,对梳理的目录指标实体、数据摘要内容、交易详细信息分别记录上链存储;

所述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数据库中存储的是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据区块,每一个区块中保存的是若干条交易记录,运用密码学的方法生成区块以保证其中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可以验证;以共识算法使全网所有节点完成对区块的认可。

其中,目录链用于记录各数据资源所有者梳理的目录实体,通过相关部门会签验证后生成区块后上链。目录链区块中包含内容,包括但是不限于部门信息、指标描述、指标字段、字段描述、数据更新周期等;

数据链区块中包含内容有部门信息、数据简介、数据更新时间、资源路径等,用于记录数据内容摘要,数据实体不上链,数据实体仍存储在数据所有者的本地数据库中。可根据联盟成员的约定,设置区块生成时间、区块包含指标内容,经权威节点会签验证后上链。

应用链用于记录数据的交易行为,链上所有操作均会通过消息分发机制通知节点,并形成区块记录上链。应用链包括但不限于交易事件、交易时间、交易双方部门信息、交易时间等。

目录链、数据链、应用链通过数据块ID、目录快ID,进行彼此关联。不同链条间关系如图1所示。例如,部门A申请某种资源,那么在应用链上将该行为记录为事件块1,事件块1中记录含该事件对应的数据块ID、目录快ID。通过数据块ID,发现该事件涉及数据链中的数据块1.1、数据块2和数据块3,涉及目录链中的目录块1.1和目录块2。

(4)政务资源的开放共享:节点用户通过目录查找所需数据,确认后,提交资源共享使用申请,提交的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所需资源信息、申请人信息、资源用途等。当审批不通过时将申请不通过原因反馈给申请节点用户;审批通过后通过智能合约向用户开放数据存放路径,申请节点用户通过路径查找数据文件,并获取文件数据的数字摘要(Hash值),对比链上数字摘要,如果一致,申请用户即可对资源进行下载、订阅使用,如果不通过,定位追溯责任归属。

(5)政务资源的修改:当节点用户对想要对链上数据进行资源增加、修改、删除时,用户需要发送申请,权威节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审核结果一般分为审核通过或未通过,通过审批后,数据打包区块,以新区块形式上链,并通过消息分发机制,广播通知链上所有节点用户,同步更新链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