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便携式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便携式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布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装置由基体主框架,主体连接件,支撑骨架条,LED光源模块,遮光罩组成。本装置采用一种简洁实用的结构方式:基体主框架由U形固定边框和U形可折叠边框组成,固定边框与可折叠边框通过主体连接件连接,可折叠边框可通过与主体连接件间的转轴进行折叠或展开,支撑骨架条分为前门骨架条和光源骨架条两种、通过转轴固定在主体连接件上,LED光源固定在光源骨架条上,遮光外罩固定在支撑骨架条以及基体主框架上,进行蓝光照射时新生儿头部处于遮光罩外。本发明所提出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可折叠方便携带、照射时无需佩戴遮光眼罩、可对新生婴儿进行定向立体照射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4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艾迪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14252.8

  • 发明设计人 曹昆槐;邓元亮;张中卫;胡明明;

    申请日2020-12-21

  • 分类号A61N5/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4450 河南省焦作市示范区中原路1365号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10#-30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医疗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特定波长的蓝光LED光源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仪器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导致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该病是新生儿中的一种常见病。据统计,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症状,皮肤从表观上呈现出黄褐色。新生儿体内非结合胆红素值较高时,将会存在游离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顶核、脑室核、尾状核、以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有导致脑损伤的风险。因此,对患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生儿黄疸常见治疗方法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和支持疗法。光照疗法是利用蓝光照射、穿透具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皮肤并作用于胆红素分子,在蓝光光子的激励作用下胆红素分子产生异构或氧化,形成易溶于水的异构体并通过胆汁、尿液、体液排出体外,使胆红素浓度降低,从而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安全、最高效、最便捷的方法。

利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处于440-490nm波段的蓝绿光均可被胆红素分子吸收并使胆红素产生异构或氧化。早期用于治疗黄疸的仪器设备往往采用这一波长区域的连续光波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然而,由于胆红素对光的吸收峰值波长在450-455nm之间,传统连续光源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光能利用效率较低。近些年,能效较高的大功率蓝光LED逐渐走向市场并且价格不断降低,采用窄带蓝光LED研制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仪器设备装置成为当前的热点。

目前,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设备装置主要有医院蓝光箱、蓝光毯、蓝光射灯三种类型。在医院通过蓝光箱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是把新生婴儿放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蓝光箱进行隔离治疗,此种治疗方式不但不利于亲子关系、为新生儿父母带来精神痛苦,而且价格较为昂贵。目前市场上的蓝光毯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直接将蓝光LED光源集成在毯子上,对具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照射治疗;另一种是通过光导纤维把光传输到毯面上对新生婴儿进行照射治疗。采用蓝光毯对黄疸婴儿进行照射治疗时,黄疸婴儿需要躺在蓝光毯上,仅能照射背部区域。蓝光射灯是利用蓝光LED制作的定向照射光源,使用时需固定在距新生儿0.5-0.8米的距离内对新生儿进行照射治疗。采用蓝光射灯对黄疸婴儿进行治疗时,黄疸婴儿需要裸露身体,在冬季时不利于保暖,且照射时仅能对身体胸、腹部位进行正面照射,不能照射到身体两侧。此外,对于以上三种类型的黄疸治疗装置,为了避免蓝光照射到婴儿眼部损害婴儿视力,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佩戴防蓝光眼罩,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婴儿容易情绪波动、产生哭闹现象。

本发明针对市场现有产品缺点,提出的“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便携式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具有成本低、可折叠便携、无需遮光眼罩、通过定向光源对婴儿进行立体照射等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市场现有产品的使用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便携式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便携式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它是由基体主框架,主体连接件,支撑骨架条,LED光源模块,遮光外罩构成;其中,基体主框架由U形固定边框和U形可折叠边框组成;主体连接件由连接件基体,压力弹簧,压力螺母,包胶螺丝,连接件盖板组成;支撑骨架条为U形骨架条,其由前门骨架条,光源骨架条组成;LED光源模块为由LED透镜,主体外壳,外壳盖,焊有基板的LED光源,光源固定角码片组成的定向照射光源模块;遮光外罩由外罩主体、婴儿脖部遮光帘、外罩前门固定底布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边框与可折叠边框通过连接件基体进行连接,固定边框与连接件基体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后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可折叠边框与连接件基体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可折叠边框可通过转轴进行折叠或展开;压力弹簧、压力螺母、包胶螺丝、连接件盖板分别与连接件基体中的锁定过孔构成可折叠边框的锁定装置,可折叠边框展平使用时包胶螺丝分别通过连接件基体的锁定过孔插入可折叠边框的相应固定孔中、对可折叠边框进行锁定并使其保持展平状态,黄疸治疗装置使用结束后通过拉动主体连接件上的包胶螺丝对可折叠边框进行折叠存放;前门骨架条、光源骨架条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接件基体固定在一起,前门骨架条固定在连接件基体靠近可折叠边框的一端;LED光源模块通过光源固定角码片及外壳盖上的螺孔固定在光源骨架条上,每个光源骨架条上固定3个光源模块,其中1个光源模块固定于光源骨架条中间位置,另外2个光源模块对称固定于光源骨架条两侧弯曲弧形部位、使用时对婴儿身体两侧进行照射;外罩主体由遮光布料制作而成,其底部后端固定在固定边框上,前端固定在前门骨架条上,中间部位固定在光源骨架条上,装置使用时向可折叠边框方向牵拉前门骨架条,在前门骨架条、光源骨架条共同支撑下外罩主体形成具有容纳婴儿进行光照射并具有阻止光外泄功能的棚屋空间;婴儿脖部遮光帘通过按扣与外罩主体连接到一起,固定底布的两侧通过铆钉固定在可折叠边框上,使用时外罩主体前端两侧的底部固定在可折叠边框上,外罩主体前端、位于婴儿脖部遮光帘两侧的底部部分通过按扣固定在前门固定底布上面。

本发明中,LED光源为发光波长处于440nm-490nm之间的LED光源。

优选的, LED光源模块中的LED光源可被LED灯带条代替,此时,LED光源模块中的反光杯、主体外壳、外壳盖均可省去。

优选的,可折叠边框锁定装置中的包胶螺丝被其它形式的手拧螺丝代替时亦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可折叠边框的锁定装置简化为单颗螺丝对可折叠边框进行固定,使可折叠边框丧失折叠功能,亦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固定底布可被编织布条带制成的固定装置代替。

优选的,外罩主体前端、位于婴儿脖部遮光帘两侧的底部部分通过拉链、勾毛魔术贴代替按扣与固定底布间进行连接时,亦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固定底布根据具体需要省去时,亦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蓝光LED光源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它由基体主框架,主体连接件,支撑骨架条,LED光源模块,遮光罩组成。它采用一种简洁实用的结构方式:基体主框架由U形固定边框和U形可折叠边框组成,固定边框与可折叠边框通过主体连接件连接,可折叠边框可通过与主体连接件间的转轴进行折叠或展开,支撑骨架条分为前门骨架条和光源骨架条两种、通过转轴固定在主体连接件上,LED光源固定在光源骨架条上,遮光外罩固定在支撑骨架条以及基体主框架上,进行蓝光照射时新生儿头部处于遮光罩外。本发明所提出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可折叠方便携带、照射时无需佩戴遮光眼罩、可对新生婴儿进行立体定向照射等优点,医院、家庭医疗均可使用,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研制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由于采用了LED定向照射光源模块的分布式排列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婴儿的立体照射,不但可照射婴儿的正腹、胸部位置,而且可对婴儿的身体两侧进行照射,提高了接收光辐射的身体面积;利用本发明研制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由于采用了照射光源的定向分布式排列方式,可在达到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使用光源的功率,提高光源光能的利用效率;利用本发明研制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由于采用头部位于遮光罩外的使用方式,使用过程中新生婴儿无需佩戴遮光眼罩,具有使用过程人性化的优点;利用本发明研制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由于采用了可折叠的框架式结构,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易于运输存放、便携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是由固定边框1,可折叠边框2,连接件基体3,连接件基体4,前门骨架条9,光源骨架条10、11、12,外罩前门固定底布20,以及定向照射光源模块21-29组成的基本框架图。其中,固定边框1的两个端头部位分别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在连接件基体3、连接件基体4上,使固定边框1相对连接件基体3、连接件基体4的位置保持不变;可折叠边框2两个端头部位的双孔,位于端头顶部的孔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接件基体3、连接件基体4进行连接,另一个孔用于可折叠边框2的锁定,使黄疸治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可折叠边框2与连接件基体3、连接件基体4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前门骨架条9,光源骨架条10、11、12分别通过端头部位的孔及对应转轴与连接件基本3、连接件基本4进行连接;光源模块22、25、28分别固定在光源骨架条10、11、12顶端的中间位置,光源模块21、23,24、26,27、29分别以对称状态分布于光源模块22、25、28的两侧、位于光源骨架条10、11、12的弯曲弧形部位,光源模块21-26实现黄疸婴儿脖颈部以下胸、腹部及其两侧的照射,光源模块27、28、29实现黄疸婴儿腿脚部位的蓝光照射,对光源模块采用这种分布式定向照射的排列方式,不但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黄疸婴儿的立体照射、使其身体具有更大的受光面积;固定底布20通过铆钉固定在可折叠边框2上。

如图2所示,是由压力弹簧5,压力螺母6,包胶螺丝7,连接件盖板8,以及连接件基体4上的锁定过孔30组成可折叠边框2锁定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3所示,是由LED透镜13,光源主体外壳14,光源外壳盖15,焊有基板的LED光源16,光源固定角码片17构成具有定向照射功能LED光源模块的技术原理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本黄疸治疗装置在使用时处于立体状态时的框架结构原理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本黄疸治疗装置在未使用时处于折叠状态的框架结构原理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为带有按扣31、32、33的婴儿脖部遮光帘19。

如图7所示,为本黄疸治疗装置在使用时的整体外观状态图。其中,脖部遮光帘19通过按扣31,32,33固定在外罩主体18上面,外罩主体18前端两侧通过按扣固定在可折叠边框上,外罩主体18前端、位于婴儿脖部遮光帘19两侧的底部部位通过按扣34,35固定在固定底布20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