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该法不受地层分布顺序的影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放线及场地平整;(2)桩机就位:将桩机移动,将钻头对准桩位;(3)制备水泥浆:按照配比使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而制备水泥浆;(4)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发电机,钻杆搅拌切土下沉;(5)喷浆搅拌提升:开启水泥浆泵,边喷浆,边旋转。本发明中,采用水泥土加芯桩对软弱土与液化土互层地基进行处理,水泥土加芯桩可以同时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土体液化问题,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1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94802.7

  • 申请日2020-12-03

  • 分类号E02D3/00(20060101);E02D3/08(20060101);E02D5/38(20060101);E02D5/46(20060101);

  • 代理机构53213 昆明顺新图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廖萍

  • 地址 650101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拥金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9: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地基处理一般是指用于改善支承建筑物的地基(土或岩石)的承载能力或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有的工程,不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而只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有的工程还同时对地基的土和岩石加固,以改善其工程性质。选定适当的基础形式, 不需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就可满足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已进行加固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现有技术中针对单独处理软弱土层或液化土层的处理方法比较多,而没有对于软弱土与液化土层同时存在的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又常常遇到软弱土与液化土层同时存在的地层,常规的处理方法就是采用桩基穿越,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可行,但是既没有考虑到原有地基础土对承载力的贡献,也没有考虑软弱土与液化土层段的桩基侧阻力,因此造价过高,常规工程无法承受。因此寻求一种经济造价低、施工技术可行及工程效果较好的处理方法较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能经济高效的处理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且不受软弱土和液化土土层分布顺序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放线及场地平整;

(2)桩机就位:将桩机移动,将钻头对准桩位;

(3)制备水泥浆:按照配比使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而制备水泥浆;

(4)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发电机,钻杆搅拌切土下沉;

(5)喷浆搅拌提升:开启水泥浆泵,边喷浆,边旋转,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拌合,桩径及桩长根据上部结构承载要求计算确定,桩端宜进入下部相对硬土层500mm;

(6)重复搅拌下沉和提升:达到设计深度以后提升桩机,进行复搅,直至原地面,即可形成水泥土搅拌桩;

(7)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桩芯:用插桩机将桩芯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即可,桩芯布置方式及间距可根据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经计算确定;

(8)根据需要设置级配碎石褥垫层或桩基承台。

优选地,所述水泥土试块90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得不小于 1.5Mpa。

优选地,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可以采用传统的高压旋喷桩、长螺旋深搅桩、单轴深搅桩、双轴深搅桩及多轴深搅桩形成。

优选地,所述桩芯可以采用传统的预制桩。

优选地,所述桩芯可以采用木桩。

优选地,所述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土水泥掺入量可根据软弱土层情况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水泥土搅拌桩通过水泥浆和土体拌合形成,按置换原理可以提高软弱土的承载力;

2、水泥土搅拌桩对液化土层有约束作用,且水泥浆进入液化土后对液化土颗粒有一定的固结作用,可以改较大程度的改善土体液化趋势;

3、芯桩强度比水泥土搅拌桩强度较大,可以提高软弱土层中桩身的承载力,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

4、芯桩插入过程中对液化土层有挤密作用,可进一步改善土体液化趋势;

5、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制桩施工工艺成熟,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制经济造价低,施工速度较快。

本发明中,采用水泥土加芯桩对软弱土与液化土互层地基进行处理,水泥土加芯桩可以同时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土体液化问题,且处理效果不受软弱土和液化土分布顺序的限制,可以有效的处理软弱土与液化土互层地基,而且较传统处理方法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施工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试验布置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软弱土和液化土互层地基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放线及场地平整;

(2)桩机就位:将桩机移动,将钻头对准桩位;

(3)制备水泥浆:按照配比使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而制备水泥浆;

(4)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发电机,钻杆搅拌切土下沉;

(5)喷浆搅拌提升:开启水泥浆泵,边喷浆,边旋转,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拌合,桩径及桩长根据上部结构承载要求计算确定,桩端宜进入下部相对硬土层500mm;

(6)重复搅拌下沉和提升:达到设计深度以后提升桩机,进行复搅,直至原地面,即可形成水泥土搅拌桩;

(7)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桩芯:用插桩机将桩芯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即可,桩芯布置方式及间距可根据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经计算确定;

(8)根据需要设置级配碎石褥垫层或桩基承台。

本发明中,所述水泥土试块90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得不小于 1.5Mpa。

本发明中,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可以采用传统的高压旋喷桩、长螺旋深搅桩、单轴深搅桩、双轴深搅桩及多轴深搅桩形成。

本发明中,所述桩芯可以采用传统的预制桩。

本发明中,所述桩芯可以采用木桩。

本发明中,所述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土水泥掺入量可根据软弱土层情况决定。

实施例2

(1)工程概况

某大型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位于某盆地西南部,属于冲洪积、湖积地貌。场地现状为耕地,地形平缓、开阔,地形坡度小于5°,西侧和南侧均为金沙江二级支流。由于场地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上部为软弱土层,下部为液化土层的独特地层分布形态,由于工程造价及工期严重受限,采用常规的地基处理方法无法处理本工程难题。

(2)工程地质条件

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可按成因类型划分为三个大层,即:①层第四系耕植土(Q

①层耕土(Q

③层粘土(N

其中②

表1:液化判定表

(3)工程试验

工程实施前选取了两块场地进行了两组处理实验,实验方案布置图如图3所示,第一组试验深搅桩间距为1m,第二组试验深搅桩间距为1.5m,两组试验内插芯桩间中均为3m,每一组试验中布设三个液化判别点、三个单桩静载荷试验点及三个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点。

试验相关参数如下所述:

a.深层搅拌桩采用单轴深搅桩,如果施工困难或成桩质量有问题可调整为长螺旋深搅桩,搅拌桩桩径为500mm;

b.水泥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天龄期70.7mm立方体无侧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5Mpa;

c.水泥土水泥掺入量不得小于被加固土湿重度(加固土湿重度按 19.5kN/m

d.本工程水泥土搅拌桩采用湿法施工,湿法施工配备注浆泵的额定压力不宜小于5.0Mpa。

(4)试验结果

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对两组试验分别进行液化判别、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及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表3及表4 所示。

表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表

表3: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结果表

表4:土层液化判定表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③粉砂液化土液化沉陷性已全部消除,软弱土层经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已经满足设计要求,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从表格数据显示,水泥土加芯桩处理软弱土与液化土互层地基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