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中成药中化学成分添加的检测方法

一种中成药中化学成分添加的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成药中化学成分添加的检测方法,将需要检测的化学成分配制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再将待检测的中成药样品制成样品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与标准溶液作对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发明通过优化样品和标准品的处理过程,精确色谱质谱条件,实现了对中成药中多种添加的功能化学成分的检测,其样品仅需稀释过滤处理即可上机定性定量,大大简化了常规分散固相萃取等的繁琐步骤,同时其检测用时较短,耗材使用量较少,为中成药的质量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0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美康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30822.5

  • 申请日2020-12-07

  • 分类号G01N30/02(20060101);G01N30/34(20060101);G01N30/72(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琦

  • 地址 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祖村村委会东8号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9: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成药中化学成分添加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由于方中各味药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同时为了提高药效添加部分化学药品,这些化学成分是复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但方中任一活性成分又不能全面反映中医用药所体现的整体疗效,所以宏观的综合分析检测成为中成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对中药产品中添加的复杂成分检测的方法。

由于中成药中基质复杂,含有的例如黄酮、生物碱、多糖等成分容易干扰检测,使用传统的中医检测方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法等其灵敏度和准确性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类化学复杂成分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成药中化学成分添加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成药中化学成分添加的检测方法,将需要检测的化学成分配制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再将待检测的中成药样品制成样品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与标准溶液作对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需要检测的化学成分为中成药或保健品中添加的功能化学成分。

更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化学成分包括地萘丁美酮、塞米松、对乙酰氨基酚、泼尼松、磺胺甲噁唑、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吡罗昔康、马来酸氯苯那敏、舒林酸、酮洛芬、甲氧苄啶、枸橼酸喷托维林、磷酸苯丙哌林、醋酸地塞米松。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于市售购买各类化学成分的标准物质,烘干后分别准确称取10mg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甲醇-乙腈(1:1,v/v)溶解后定容,配制成每种化学成分浓度均为1mg/mL的标准液,再将每种标准液取1mL至100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10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待测中成药样品和30mL甲醇-乙腈(1:1)加入到50mL容量瓶中,超声溶解均匀后定容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测定方法具体如下:准确吸取样品液5-10mL于容量瓶中,流动相B定容摇匀,0.22μm滤膜滤过后上机,按如下梯度进行洗脱:

完成后再利用质谱进行正离子扫描,通过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即可。

优选的,所述流动相B为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pH值为4.2。

优选的,色谱条件具体为:使用WatersAtlanticT3柱(2mm×100mm,3μm),柱温32℃,进样量10μL。

优选的,质谱条件具体为:

(1)离子源:电离子喷雾正离子模式(ESI+);

(2)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3)电离电压:5500V;

(4)雾化气(GS1):高纯氮气50psi;辅助气(GS2):高纯氮气50psi;

(5)离子源:50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检测方法在稀释样品时,采用类极性质子溶剂和级性非质子溶剂乙腈-甲醇,针对检测目标的多种化学成分极性和机构差异大的特点,能够大大减少干扰,提高回收率,同时简化了处理的过程和耗材,较常规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法等检测周期更短、经济便捷。

本发明在梯度洗脱过程中使用pH为4.2的0.02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B,能够改善目标成分峰的分叉及拖尾状况,配合乙腈的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目标成分理想的分离,较常规甲酸水、乙酸水等流动相峰形更为优化,缩短了检测时间。

本发明通过优化样品和标准品的处理过程,精确色谱质谱条件,实现了对中成药中多种添加的功能化学成分的检测,其样品仅需稀释过滤处理即可上机定性定量,大大简化了常规分散固相萃取等的繁琐步骤,同时其检测用时较短,耗材使用量较少,为中成药的质量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对中成药样品中萘丁美酮进行检测: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于市售购买萘丁美酮的标准物质,烘干后准确称取10mg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甲醇-乙腈(1:1,v/v)溶解后定容,配制成化学成分浓度为1mg/mL的标准液,再将标准液取1mL至100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10μg/mL的标准溶液。

样品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待测中成药样品和30mL甲醇-乙腈(1:1)加入到50mL容量瓶中,超声溶解均匀后定容即可。

测定方法具体如下:准确吸取样品液5-10mL于容量瓶中,流动相B定容摇匀,0.22μm滤膜滤过后上机,按如下梯度进行洗脱:

完成后再利用质谱进行正离子扫描,通过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

其中,流动相B为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pH值为4.2。

色谱条件具体为:使用WatersAtlanticT3柱(2mm×100mm,3μm),柱温32℃,进样量10μL。

质谱条件具体为:

(1)离子源:电离子喷雾正离子模式(ESI+);

(2)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3)电离电压:5500V;

(4)雾化气(GS1):高纯氮气50psi;辅助气(GS2):高纯氮气50psi;

(5)离子源:500℃。

所得萘丁美酮的线性方程为y=1.8e

实施例2

对中成药样品中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进行检测: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于市售购买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标准物质,烘干后分别准确称取10mg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甲醇-乙腈(1:1,v/v)溶解后定容,配制成每种化学成分浓度为1mg/mL的标准液,再将每种标准液取1mL至100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10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

样品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待测中成药样品和30mL甲醇-乙腈(1:1)加入到50mL容量瓶中,超声溶解均匀后定容即可。

测定方法具体如下:准确吸取样品液5-10mL于容量瓶中,流动相B定容摇匀,0.22μm滤膜滤过后上机,按如下梯度进行洗脱:

完成后再利用质谱进行正离子扫描,通过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

其中,流动相B为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pH值为4.2。

色谱条件具体为:使用WatersAtlanticT3柱(2mm×100mm,3μm),柱温32℃,进样量10μL。

质谱条件具体为:

(1)离子源:电离子喷雾正离子模式(ESI+);

(2)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3)电离电压:5500V;

(4)雾化气(GS1):高纯氮气50psi;辅助气(GS2):高纯氮气50psi;

(5)离子源:500℃。

所得磺胺甲噁唑的线性方程为y=374x+4.44e

所得甲氧苄啶的线性方程为y=446x+5.55e

实施例3

对中成药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酮洛芬、磷酸苯丙哌林进行检测: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于市售购买对乙酰氨基酚、酮洛芬、磷酸苯丙哌林的标准物质,烘干后分别准确称取10mg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甲醇-乙腈(1:1,v/v)溶解后定容,配制成每种化学成分浓度为1mg/mL的标准液,再将每种标准液取1mL至100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10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

样品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待测中成药样品和30mL甲醇-乙腈(1:1)加入到50mL容量瓶中,超声溶解均匀后定容即可。

测定方法具体如下:准确吸取样品液5-10mL于容量瓶中,流动相B定容摇匀,0.22μm滤膜滤过后上机,按如下梯度进行洗脱:

完成后再利用质谱进行正离子扫描,通过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

其中,流动相B为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pH值为4.2。

色谱条件具体为:使用WatersAtlanticT3柱(2mm×100mm,3μm),柱温32℃,进样量10μL。

质谱条件具体为:

(1)离子源:电离子喷雾正离子模式(ESI+);

(2)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3)电离电压:5500V;

(4)雾化气(GS1):高纯氮气50psi;辅助气(GS2):高纯氮气50psi;

(5)离子源:500℃。

所得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方程为y=553x+3.81e

所得酮洛芬的线性方程为y=133x+810,相关系数(R

所得磷酸苯丙哌林的线性方程为y=3.75e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